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0356
中小型房車的市場萎縮幾乎已經是既定事實了,國產除了Altis,進口除了Mazda3,其他的品牌都在苦苦掙扎。分公司資源就那麼多,還不如集中在目前最熱門的SUV跟CUV上。
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小型房車的選擇可能會變更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超大量休旅新車
http://auto.ltn.com.tw/news/9181/44
...Ford Mustang 野馬跑車,是從 1964 年開始生產至今,目前最新的為第六代車型,台灣目前也有銷售。然而以野馬為名的 Ford Mustang,卻遭到四川野馬汽車公司在 2016 年初,以涉嫌商標侵權為由提出訴訟,表示 Mustang 這款跑車的中文「野馬」,與四川野馬汽車品牌名稱相同。
四川野馬汽車表示,在 1986 年時申請野馬商標,後來也申請註冊多個野馬圖形及文字商標。Ford 則是在 2006 年註冊福特野馬商標,在 2000 年時,Ford 曾主動聯繫四川野馬汽車,希望可以購買或共享中文商標,但後來未談成,最後只好對簿公堂。
中國四川野馬汽車控告福特野馬侵權勝訴。(圖片來源:擷取自四川野馬汽車)
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昨天一審判決出爐,由四川野馬汽車公司勝訴,Ford 必須在判決生效 15 天內,在福特汽車官網刊登聲明,另外還得支付 100 萬元人民幣(約 460 萬元台幣)給四川野馬汽車公司作為經濟損失賠償。
--
強國,意外嗎XD
福特大概不想付太多錢,錯估了形勢,以為能告成,卻忘記那是在中國啊
覺得貼隔熱紙很貴嗎?前檔要個幾千塊,後檔要個幾千塊,全車貼起來便宜也要好幾張小朋友。實際上,隔熱紙的成本只佔售價兩成左右,聽到這裡有沒有覺得自己被坑了。
那是因為我們都忽略的專業價值。
1.單買隔熱紙的價格確實不貴,但你沒有辦法自己貼,你沒辦法做的事情,別人就有資格收錢。
2.貼隔熱紙你就想成是更複雜的螢幕貼模,更多角度,更多技巧,更加困難
3.一位師父不是應徵來就能夠上手,需要訓練,訓練就需要成本,成本就要花錢
4.一台車同時可能會有兩三個人同時施工,人力價值也是錢
5.別以為貼隔熱紙沒有風險,擋風玻璃也許會破,不小心刮花內裝碰壞配備...有風險存在就需要保險費用(不是指真的保險,而是隱藏成本的分攤)
現在還覺得貼隔熱紙很貴嗎?當 然一分錢一分貨,比較一下總是不會吃虧。但真的不要覺得隔熱紙有多暴利,真的那麼好賺,早就一大堆人投入了。現在馬路上最多的就不會是飲料店😆
(有中文字幕)
發展電動車是遲早的事情,因為只要是石化燃料,就會有用完的一天。溫室效應也是需要及早應對的議題,因此燃油車的消失可以預見,剩下的問題只有:什麼時候。
雖然電力目前仍然要靠"會用完"的燃料產生,可是再生能源這幾年也開始快速發展。放眼未來,再生電力似乎是短期內人類唯一有可能獲取的永續能源。
最後,電動車的能源效率遠勝燃油車,就算加上發電跟傳輸耗損,仍然贏過燃油車。
綜合上面幾點,未來移動工具電動化,再沒有什麼跨時代爆炸性外星科技出現的前提下,這已經是注定了的事情
雖然很多人嫌棄,不過Luxgen U5看起來還是有打到不少人的甜蜜點上。因為銷售量來看,也許跟萬年不敗的RAV4或者CRV還是有差距,不過至少已經能夠打敗吊車尾的國產品牌福特了...
10月份銷售量
Luxgen U5 960台
Ford Focus 663
Kuga 523
Fiesta 194
11月份銷售量
Luxgen U5 846
Ford Kuga 567
Focus 488
Fiesta 117
Escort 195
U5已經賣贏福特所有車款了,難怪有傳聞福特可能快要撐不下去...
有圖有真相,主要改變在拔掉4顆安全氣囊、ESP
安全等級下降,只換來便宜5萬元
雖然把價格門檻降到了60萬以內,不到60萬就能買到中型房車...
幾乎跟小車一樣價格了😂
真的有那麼多人不顧安全只要便宜就好嗎
我一直以為悍馬車很強悍啊...
不過想想,國軍用的悍馬也夠年紀了,強度早就比不上現在的新車了
可是在營區裡面還能裝到稀巴爛,這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該不會是只能應付高裝檢的豆腐拼裝車吧😖
幾乎整輛車都散掉了耶!!
PTT上面看來的,給大家笑一下
車主其實還挺有創意的,而且沒有違和感啊,哈哈
https://news.u-car.com.tw/article/40073
臺北市汽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於2017年12月21日,舉辦「2018年世界新車大展」(俗稱臺北車展) 之展前記者會。除公布車展將多達41參展品牌車廠(包含Hardley-Davidson、Vespa二輪品牌)、超過350款新車會展出外,也宣布將於展覽期間舉辦看車展抽iPhone X、抽10萬元加油金、Facebook分享車模照抽相機、抽10萬元家電等活動。
也不知道是不是主辦單位的問題,兩年一次的大車展,曾經是台灣車壇的一件大事情。參展的品牌無不卯足全力,概念車、新車紛紛出籠。現在概念車少了,新車少了,多的是賣車業務...。
印象中最近這幾年的車展,記者會重點都不在車,而是在妹妹身上😂
話說回來,我還是會不爭氣得去看....因為有很多車模,而且換到南港之後,好像多了不少值得看的東西。
看到標題心臟應該停了一拍吧😆
「這是中國吉利汽車繼Volvo、Lotus以及Proton之後,第四個參股的汽車品牌,不過其實股份並不多僅有3~5%。據“中國環球時報”援引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的報導,吉利的投資將達近40億歐元(按當前匯率計算約為47.3億美元)。其實上個月戴姆勒集團就曾經拒絕吉利汽車購買5%股份的要求,但卻對吉利汽車回覆「歡迎在公開市場買入股票」。如今確定了!雖然不到5%,但中國吉利汽車持股之後,將會是戴姆勒集團的第三大股東。」
但是話說回來吉利也是有錢,3%股權花了47億美元,台幣1000多億了。直接向戴姆勒購買不成,還真的跑去公開市場購買,一買就變成第三大股東。但應該沒辦法對Mercedes-Benz營運造成任何影響,也不會讓賓士變成中國車。
你終究要開中國車的,何不現在就開😂
http://auto.ltn.com.tw/news/9024/43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針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例進行增訂及修正,其中酒駕被吊銷或吊扣駕照,若仍無照駕駛,將加重罰款,最高可達 18,000 元。駕駛若未依規定打方向燈,罰款也提高到 3,600 元。
無照原本罰6000到12000,現在變成9000起跳最高18000,很值錢啊。另外一個更爽,不打方向燈的罰則提高,幹的好!!!😏幾乎每天都會碰到換車道轉彎不打方向燈的,這根本是馬路活地雷,罰重一點看會不會少點不打方向燈的人
這只是單純的意外小事故,只不過肇事車輛身分不太一樣,是勞斯萊斯的Phantom啊....幾千萬的東西,就這樣碰一下可能百萬要飛走...
希望車主有保險,不然司機應該要準備跑路到東南亞躲起來了😏
http://auto.ltn.com.tw/news/8993/44
美國汽車媒體《Auto Guide》報導指出,Eclipse Cross 是最後一款由三菱全部開發的新車。在與北美、加拿大原廠產品規劃師的談話時提到,三菱去年底正式納入 Renault-Nissan 聯盟後,未來新車開發將會從聯盟中的技術以及共享平台獲得直接幫助,Eclipse Cross 即成為最後一款三菱自主開發的新車。
===========
既然是最後一輛完全由三菱自主開發的新車,你居然給我這玩意兒...😂
好歹弄個EVO重現江湖之類的嘛,搞不好真的來的Eclipse Cross EVO也說不定???
雖然說500多輛對toyota之類的只是個零頭...
不過看看Tesla的價格,能夠一年賣500輛,我覺得很厲害耶。和某些冷門車比起來,能見度甚至還更高😄。如果明年Luxgen真的也推出電動車,還不曉得有沒有辦法跟Tesla一樣一年賣個5-600台呢
某方面來說,我覺得爽爽的。高速公路慢速龜車也很危險,而且很討厭。何況在雪隧,連超車都沒辦法,你龜60人家就只能跟在後面。
拿罹癌媽媽出來擋,更丟臉。體貼開65左右,跟70差多少?? 開快開慢舒適度是有差這麼多嗎,這個理由實在太千強。
===========
高市52歲陳姓女開車載母親到宜蘭散心,因母親已年近80又罹癌,陳女貼心開慢,結果行經雪山隧道時低於70速限,短短7分鐘被開了5張罰單,讓她荷包損失1萬5千元,心情「相當不美麗」,陳女認為不符比例原則,將提出申訴。
根據彭博的分析,Tesla現在手上還有35億美元的資金,但是本季碰上Model3的卡關,導致出現該公司史上最大負現金流14億美元。等於一分鐘就有8000美元消失...
按照這個速度,Tesla明年第三季就可能把手頭上的錢燒光光。目前Model3可能到明年底都還沒辦法達到理想產能...這間公司跟一般汽車車廠的作法很不一樣,以往都是推出產品,然後換得資金。不過Tesla卻是先把錢拿到在開始做車子,很像是募資網站在做的事情啊。消費者都是預購...投資人也是先丟錢再祈禱會有好的結果。
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Tesla有辦法扭轉現況嗎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2261854
"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今天舉行第25屆第1次會員代表大會,並進行第25屆理監事選舉,會中順利選出27位理事及9位監事,並共同推舉納智捷總經理蔡文榮連任車輛公會第25屆理事長。"
====
該說什麼好呢,不只汽車,各種領域的理事會,都是些年高德劭的人在把持。1屆3年,25屆下來我們台灣的汽車市場到底靠他們進步了多少,我就不多做評論了。只能說,大家都有眼睛,反正國產找不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就往進口品牌靠攏囉
台灣的國產車,即將消失了嗎?近年來國產車市占遭到進口車侵蝕已不是新聞,但國產車
可能會消失的震撼彈,來自台灣汽車龍頭和泰汽車的國產大型房車,被市場喻為豐田(
Toyota)神車之一的「Camry」,居然也即將退出國產的行列了。
Camry一個月高峰時兩千多輛,逐年掉到平均只剩500輛的規模,讓總代理和泰與原廠日本
豐田做出下一代改款將改採進口的決定。
近年國產車節節敗退,2005年台灣車市高峰,當時國產車市占高達86%。今年急轉直下,
九月單月銷售量,國產車市占率一度只剩52%,「保五」成為今年各國產車廠最重要的任
務。
「再這樣下去,5年內國產車就要消失,」一位在車界已40年的汽車經銷商悲觀的預測。
我覺得啦...自由市場競爭下,被淘汰的就是不適合這個市場。何況台灣汽車產業還有受到政府管制與幫忙,你們這些國產車廠已經在保護圈底下多久了?結果關稅慢慢放寬,實際競爭力就被打出原形了。有好的國產車,幹嘛去買價錢跟保養都貴鬆鬆的進口車,我們真的都傻子喔。還不是沒什選擇...
中國版的Camry,外觀看起來更有殺氣了。Toyota一直朝向運動化的方向前進,以前看上去顯得老氣的Camry也大幅度改頭換面。如果是這樣的Camry,長相我覺得可以。中國版跟美規、日規長相差不多,之後台灣的Camry應該也就是這個外觀了吧?
只不過,希望配備跟安全也要給力一點啊...😞
今天人在桃園,因緣際會有機會看到這個!! Audi RS 7 piloted driving無人自動駕駛概念車。這台U-CAR之前就報導過,2014的時候就曾經成功挑戰德國Hockenheim赫根漢賽道,只要兩分鐘的時間就能跑完。從塗裝來看,和當年的RS7是一樣的。
該不會今年台北車展這輛車會出現吧?? 最近自動駕駛正夯,拿來做話題搞不好有點意思。我拿手機拍了幾張,大家就看看吧。
台灣難得有這麼稀有的東西進來啊...好想知道能不能安然在台灣道路上成功行駛,挑戰大魔王😂
電動車現在當道,很夯吧,讓大家覺得好像是環境救星,可以避免溫室效應繼續變嚴重,可以減少空氣汙染,這到底是刻意操作出來的結果,還是真那麼優秀?
這個研究我也覺得只能當作參考,誰曉得背後是誰出錢??還記得好多年前的脂肪萬惡論,結果背後是糖業公司的調查,現在大家才慢慢知道糖有多可怕。那石油公司有沒有可能出錢贊助,說電動車其實好恐怖??
只是我個人覺得,這樣的說法是有一些可信度,車廠從來不告訴我們製造電動車的碳足跡,電池、馬達、稀土開採到底有多不環保。如果電動車真的是未來的趨勢,那就把這些資料都公布吧,順便告訴我們發電的汙染成本跟燒汽油差多少
http://auto.ltn.com.tw/news/8818/44
電動車因為沒有傳統燃油引擎,所以就沒有消耗天然資源並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的環保優勢。只是日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針對電動車以及兩款傳統燃油引擎車,進行全面的碳排放研究,發現就算電動車不使用引擎驅動,但在生產過程以及發電時產生的二氧化碳,總加起來並沒比傳統燃油車低多少...
目前好像都還沒有太多的消息,一些看起來是重要新車的也選在車展前就發布。那車展到底還有什麼好東西?還是說現在車展都已經變成業代賣車的地方啦
在南港展覽館的好處,同一棟樓就能把東西通通看光光,要去拍媽斗也不用太辛苦,搭個電梯就好了😂
大家對於Escort的訂價覺得如何呢?嚴格來講,從增加的配備看,兩個等級差10萬是不會太過分啦。可是相差10萬,在心裡的衡量就差了一個等級,如果60萬左右的車差5萬可能業代講兩句就洗上去了,10萬就是1/6入門版的價格...不知道惠不會很難說服客人買高階版本。
以一個Focus五門車主的角度來看,Escort最吸引我的地方就只有空間,說實話Focus後座實在算不上多寬敞,堪用而已。如果能有像Escort一樣比較大的空間,確實不錯。
可是那個引擎、變速箱...就讓人不太有感覺了。
但也許他們認為會看這台車的人,比較在意安全配備、空間、價格這幾個條件吧,至於引擎跟變速箱,能用就好😂
我猜福特想要做的是,把60左右這個級距的四門交給Escort,五門給Fiesta,然後上去一個等級才是Focus的責任。也就是說,按照這樣推測,Escort可能會在60萬出頭,如果殺到5X萬,可能會把Fiesta給自殺掉...這樣的推測大大們覺得合理嗎
福特六和在2014年第一季於國內發表的小改款Ford Fiesta,上市時國內共計推出2動力、4車型的車系編成,不過,近日在查詢福特六和官方網頁時發現,僅餘下2車型的選擇,分別是Fiesta 1.5L運動型,以及搭載1.0動力單元的EcoBoost 125運動型,這也意味著Fiesta車系從上市之初的入門58.8萬起,改為64.8萬的入門門檻。而根據從第一線銷售通路取得的消息指出,福特六和悄悄調整Fiesta車系,改為2車型編成已有好些時日。
車子開箱不是太稀奇,不過Model S的開箱應該不是天天有,轉來讓各位好奇一下變成特斯拉車主有什麼不一樣😁
https://www.ptt.cc/bbs/car/M.1509113841.A.A0B.html
心得:充電樁很像花園水管...然後有錢真好
前陣子開車的時候都會聽到相同的廣告:英國X元素,加了之後省油、動力回春...。不管是機油添加劑還是汽油添加劑,反正訴求基本上都差不多。
可是到底有沒有用?以現在的引擎技術,還需要這些添加劑嗎?又或者根本都是騙人的而已...自己曾經試過加了幾罐不同品牌的汽油添加劑,老實說剛加進去"似乎"有點感覺,可也不能確定是否為心理作用。多加幾次,其實也感覺不出來到底有什麼截然不同的差異。
只是每次聽到廣告詞還是很心動,因為每天跑業務的累積里程很嚇人,如果油耗只要能改善5%,都可以省下一筆不少的錢哩...有人有用過真的有效的添加劑嗎
而我們更進一步使用神戶鋼鐵公司(Kobe Steel)所提供之過去3年的資料,檢核鋁鈑的強度及耐用度,確認受影響的鋁鈑在車輛必須的安全性與耐用度上,仍符合車輛相關法規與豐田內部標準。
----
也就是說,雖然神戶鋼鐵提供有問題的原料,但仍然在TOYOTA所訂定的安全規範內。鋁合金不用召回了,安全下莊。接下來還有銅、鐵粉等材料,不知道是否也能那麼順利
我必須要說,很多在路上老人騎的車可怕到不行。速度慢不要緊,慢一點才安全。但你慢慢騎靠邊嘛,在車道從中間晃到旁邊,再晃回中間,完全沒有行為模式可言,除了有多遠離多遠,根本沒辦法預測。
另外還有一個習慣也很可怕,轉彎、過路口不看錄、不減速。總覺得馬路上他最大,還是沒有其他的車?平常沒出事就算了,說不客氣的,一出事把自己跟17歲的孫女也賠上...大好年華啊。
然後家屬接著要告"幹道"小客車駕駛過失致死,就是因為有太多三寶駕駛,所以奉勸大家,不管你在幹道支道,記得減速看車。這個習慣救我很多次了...或者說救別人很多次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011002465-260402
原本覺得討論區好像今天有點熱絡,點進去看到都是一個新帳號,回了一句看起來好像相關,但是言不及義的話。而且這些帳號每個都只有那麼一篇留言。
怎麼,又有人在培養新帳號嗎
養帳號不打緊,但拜託也認真一點嘛...
看得我都好想要去車展了呢....
到底為什麼要這樣,想表達什麼呢,我覺得我資質好差看不懂啊
我覺得重點在:中央警察大學鑑定後卻認為,肇事主因是兩車會車時未保持安全間隔。
我X你X的XX!! (奶鴿上身),對方是跨越雙黃線導致兩車對撞,貨車司機超級無辜啊,這要怎麼閃。法官也覺得不合裡,鑑定人士後才坦承沒有道現場看,只有看看資料就完成鑑定。可見我們得罩責認定經常亂七八糟的。還好這次法官沒有傻掉,還貨車駕駛清白。
女大學生年紀輕輕發生這種事情誰都不想看到,只是自己做的錯誤決定,最終還是要自己負責。
而且法官還罕見地批判鑑定:認為部分專家講起科學頭頭是道,但卻拿不出任何實證資料,這種是常見的「疑似科學」(pseudoscience),法院不宜採信
直切嗆爆亂鑑定啊,帥
對於莫名其妙亂開車的人恨到牙癢癢,路邊併排停車擋住巷子讓人超不方便有夠討厭,我們並沒有打算當個檢舉魔人,可是有時候最好還是要扛起一些社會教育的責任,送他們吃幾張罰單,教他們該怎麼遵守交通規則開車。
===========
首先,檢舉需要提供這些資料:
(一)檢舉人姓名、住址及電話號碼或其他連絡方法。(如有違規事實不明確時,需協助查證說明)
(二)違規行為發生地點(路段名並請註明門牌號碼,如中和區中正路1167號前)、日期(年月日)、時間(時分)及違規事實內容(如違規停車或違規臨時停車)。
(三)違規車輛牌照號碼、車型或足以辨識車輛之特徵。但檢舉對象為未懸掛號牌之車輛、行人或道路障礙者,得提供違規人姓名或商號名稱、住址等。
(四)如有違規證據資料(採證照片或錄影),並請檢具。
=============
用單純照片失敗率比較高,所以用影片比較好
1.車上的行車紀錄器:截取違規前後各5-10秒鐘的影片,記得影片一定要打上日期
2.手機行車紀錄器APP錄影:找可以自動打上日期並用GPS帶入地點的APP,這樣時間地點直接都在影片裡,很方便
上面這兩個方法取得影片後,自行至各縣市政府或警察機關的檢舉系統、email,把該附上的資料通通附上去,以新北市的系統為例子,介面長這樣。把該寫的寫一寫,就可以完成檢舉。
3.手機直接錄影:上傳到https://fixtw.com/極速自動化交通違規檢舉服務。會自動幫影片靜音、打浮水印、打時間、查詢地址帶入。好處是手機掏出來立刻錄影,不需要開APP浪費時間,錯過違規事實。<---行人推薦這個方法
===========
我不鼓勵隨意亂檢舉,但也不贊同完全姑息,看到有人嚴重違規,還只是搖搖頭嘆氣說白癡在開車。也許這個人收到罰單之後,就會收斂一點,讓馬路更安全,也算是救人一命的。
連著兩天都有納智捷的車禍消息啊,該說是流年不利還是道路測試太頻繁。和昨天U5的比起來,U6的車禍嚴重多了,而且還是正面對撞。這兩個比較剛好證明,為什麼撞擊測試都以前方跟側方為主,嚴重程度差很多啊
整台卡車都騎上去了,有夠驚悚,看起來霹靂嚴重
撞到都分不清楚車頭在哪車門在哪A柱在哪,好在沒有人死亡,駕駛重傷但無生命危險。
https://technews.tw/2017/09/14/build-batteries-or-lose-jobs-auto-bosses-tell-europe/
各種說法眾說紛紜,一下子說油電混合好,一下子說電動車好。有時候說柴油節能,有時候又說柴油沒比較厲害。這邊要限制燃油,那邊又說不要這樣啦。
反正,哪邊錢賺的多,哪邊就是真理。想要用環保包裝賣車的時候就說電動車好棒棒,結果發現電池錢都被中國賺走,又說不要太急著限制燃油車XD
共
155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