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起來不到40台,沒排到排行榜上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應該是沒救,Luxury Geneation當作車子的品牌精神根本不適合,去做潮牌服飾還可以吧!?
我不覺得品牌精神有問題,想要往高級豪華的路子走很好啊,我也樂見台灣能出一個高級車品牌。真正不適合的地方,在納智捷把加了一堆電子配備就當作是高級這件事情
他想問的應該不是停車格啦,比較像是樓樓上那位講的涵洞一類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現在自己不開車,我都選擇台灣大車隊,為什麼?
這件事情只有三個人知道,一個是你,一個不是我,剩下的我不能說。
看起來Yaris Crossover真的有賣點耶
回應 wesley_huang(胖爸爸)所寫
如果是我, 我想也會放棄上訴吧!...<br />畢竟我還要工作..生活. 如果能付錢擺脫這耗時的惡夢..我想這就結束了吧!<br />只是回頭來說. 我只想問判刑 5個月的法官.<br />5%肇責5個月. <br />那道路設計不良15%~20%...那當地交通單位主管是不是該判15~20個月?<br />如果不是....那所謂的比例原則呢?<br />我想法官只想草草結束一個案子吧!
大部分人應該都是這麼想的,幾乎沒有肇責,又是初犯,沒意外的話就是易科罰金,繳個10幾萬了事
找空地或者路邊白線啊,只是停路邊風險蠻高的,停著不動也有可能被撞,被撞了對方受傷死亡還會被告...
有趣的是,不買第三人責任險的,多半是完全賠不起的經濟底層。我認為第三責任險應該要納入強制險範圍,這對受害者來說也更有保障,至少能確定收到一定金額的賠償,不會對方兩手一攤說沒有,受害者家庭就只能愁雲慘霧
有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神秘,貼成這樣乾脆不要貼,哈哈哈
158把褲襠捏爆我都要捏上去(反正不可能...)
回應 webmaster(共和國管理員)所寫
回應 ken299629(KEN凱)所寫
首先很感謝U-CAR工作小組的辛勞
為我們廣大網民舉辦這些油耗測試
因為小弟有幸參加過一次U-CAR的高速油耗測試
知道這過程中的勞累
U-CAR工作小組安排以蔣渭水高速公路為測試路線
第一:雪山隧道中可以剔除天氣對油耗測試的影響
第二:蔣渭水高速公路的平日車流量較少,可以維持高速巡航
第三:...........
綜合以上,選擇蔣渭水高速公路為高速油耗測試,各車輛間油耗測試的誤差是小的
但是!使用蔣渭水高速公路通勤的人數較少
大多數人都是使用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及國道3號(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而這2個高速公路的最高速限為90KM/H~110KM/H
如果路況許可,大多數人都是以100KM/H~120KM/H的速度巡航
只要車速超過90KM/H,油耗是遞減的
而U-CAR高速油耗測試則是維持80KM/H~90KM/H的速度巡航
平均時速更是低於80KM/H
故U-CAR高速油耗成績都很漂亮,甚至比能源局的高速油耗數據更加出色
(如果可能,以70KM/H~75KM/H的速度巡航,可以獲得最佳的油耗測試)
當然單以U-CAR各車輛的高速油耗來比較,是公正的且具參考性
但是如果要以U-CAR的高速油耗測試來比對網民日常用車油耗,網民的油耗絕對是悲劇
U-CAR網友您好
當初U-CAR選擇國道5號做為高速油耗的測試路段,主要是考量到合理可執行的作業範圍,其次則是國道5號平日的車流穩定;由於國道5號鄰近大臺北地區,以單日油耗測試的規模,尚在可執行的範圍內,若將場域設定於中南部,勢必增加單日完測的難度。同時,國道5號路段的平日車流穩定性,也較其他路段更佳,是U-CAR選擇的原因。當然,除了實驗室環境之外,任何的測試方法一定存在有變因,然而這也是U-CAR堅持執行油耗測試的精神,因此在先前,U-CAR規劃執行了納入一般省道、市區道路、山路、高速公路的平均油耗測試,就是為了提供網友更多元的油耗資訊參考;日後,U-CAR也會定期檢討油耗測試的方法與標準,期望提供更具參考價值的油耗予大家分享。
這個餌好香,釣出管理員大大回應了😆
回應 zekebobe(zeke)所寫
回應 zekebobe(zeke)所寫
回應 zekebobe(zeke)所寫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zekebobe(zeke)所寫
撇開配備的優良程度。
訂下這種價格,絕對不會收買大部人的心。
台福六和可以繼續睡下去了,就算有拿國產車去歐洲撞擊測試,以這樣的價格,難以抵擋進口車的海嘯。
一個月銷售千台,跟一個月銷售500台,一念之間,有失必有得。進口車價格一一往下修,國產車卻逆向成長,Focus不是CRV,有Honda品牌的加持。
等馬3一出,想必Focus應該馬上又沒消沒息了,然後再來玩減價遊戲,但大家都買好車了。
CRV配備跟價格都不錯,這才能跟掛Toyota品牌,而且還是進口車的RAV4一較高下。
CRV售價和它的質量比起來,真的滿貴的。 如果CRV是掛現代汽車的品牌,應該沒幾個人買了。(我自己就是五代CRV和福特車主)
把配備攤開來看,CR-V也還不到"真的蠻貴",況且還有漂亮的二手價擺在那邊。配備更漂亮的,有,當然有,Kuga。雖然ACC跟Honda Sensing比起來差了一點點,但價格跟配備完整度都更棒。
你要嗎😂,買新車的時候很爽,過3年過5年要賣車的時候就知道。
什麼?打算開到報廢,那過保就知道了😁
回應 jay_r521(A.J TAXI)所寫
道路設計不良為次肇因
申請國賠
懲處失職地方交通局官員監督不周之責
反告政府並要求限期改善路口行車動線...
道路設計不良,那設計道路的關幾個月?
一個月都沒吧?那這樣的判決公平嗎
一次這樣買,皆大歡喜,我覺得其他車廠可以考慮跟進。寶獅拿到錢賣掉貨,消費者拿到折扣。原廠料便宜一點,誰還想用副廠的,累積下來也是一小筆錢省回來呢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Google 在周日晚上9:21分預測5'50"可以從富貴角開到鵝鑾鼻喔!!!
哇哈哈,5:45分~~越晚越快😂
講白了就是駕駛道德跟駕駛常識不足
吵一點、節奏快的歌都很有幫助,但我覺得睡飽才是最有用的XD
引擎溫度不對,那幾度才對??
德國駕駛跟台灣駕駛完全不能比,我對提高速限表示不樂觀,三寶太多了
沒講我還沒發現是考古文...但這種態度,居然還堅持要預約,也不怕人家偷弄你的車。要是我,直接取消預約,找別家做就好,台中又不是只有這家做汽車美容的
車站周邊都馬很多亂停車的,自動檢舉系統以後到處都能裝,不用等檢舉達人了,政府自己就是檢舉達人
回應 chad177(查德)所寫
最近疲勞駕駛肇事越來越多,政府應該要修法強制新車安裝這種系統來保障用路人的安全
比起來,我覺得酒駕還是要優先...,要是能強制新車安裝酒測器就好了😂
用一年開幾公里?磨耗表現如何呀?
不會是雙B的,雙B折舊也很高,3年大概就可以折掉40%。如果是大7、S-Class這種,2年可能就會折掉40%了~
油價漲2毛影響還比洗車漲50嚴重,真的不知道抱怨的點在哪XD
台灣人就愛Toyota啊,用Yaris做個土炮改Cross就能當新車賣,看著吧,還是很多人買單。
車價越便宜,通常維修也越便宜,所以不會看到豪華品牌在上面,都是平價車
哈哈,原來是PS的。我一直覺得AM的車很尷尬,價格不便宜,但是要招搖不夠招搖,要性能好像差了一點點,賣點到底在哪
先換個充電器試試看,點菸器USB我常遇到有問題,充電超級慢也遇過,換一個就好了
過年期間服務漲價很合理,計程車也會跟著漲價,你在放假他要上班,不貴一點說不過去
我相信小朋友多少能夠感受出不同,但是試車時間有多長、道路環境如何。再者,如果小朋友都能清楚表達跟分辨差異,專業車評可以通通去吃大便了XD
對啊,擦撞進口名車只要幾千,還不知足,現在就算案比例分擔,也比6000多了
什麼事情推給商業機密,就可以蒙混過去了,我才不相信高雄能在4年內爭取到什麼吸引人的比賽
有急事,收到罰單後舉證。急診送醫啦、趕著生小孩啦,都可以免罰的
GG了,撞到Lexus能夠幾千塊解決就趕快掏錢免得車主反悔好嗎
回應 liuweni(小劉)所寫
政府不敢隨油徵收原因就是怕運輸業會漲運費,到時民生物資全部漲,這絕對擔待不起。
隨里程徵收對運輸業來說一樣傷,用油跟用里程某種程度上意思是一樣的,里程計費再加上車重...貨運業要哭了吧
哈哈哈,Bob心裡有底不會猜錯才賭的啊。用油電貨物稅減免門檻回推,準得亂七八糟啊。雖然說得好像很簡單,但業界有幾個能夠這麼準確的大膽預測呢
葉佩雯+1
天下無敵?
回應 9254(坤宇)所寫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jay_r521(A.J TAXI)所寫
油泥,是造成機件磨損的元凶
等油泥造成機械元件及油封受損時
換再好的機油及填縫劑
依舊是個笑話....
但油泥應該不是因為機油晚一點沒換,就會跑出來的吧
除非是用到假油才會比較快速產生油泥,若是用礦物油且都跑市區或易塞車的路段然後又1萬公里換油才會比較有油泥產生,若是用全合成的油順順的開1萬換一次是不會有油泥
不過,如果不怕多花點錢,勤快換機油也不會有壞處😁
2小時開150幾公里,以有高速公路的西部來說算慢了。但對花蓮到台北來說,2小時超級快,東部交通確實很不方便,醫療環境也沒有北部好。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因為無法提出佐證,只能用【聽說】來干擾市場,這樣就可以避開不實言論,因為是【聽說】啊,怎麼佐證?這不是真正的拉屎,什麼才是拉屎?來啊~有本事再來反駁啊。
該講的都講了,你還繼續跳針,我也救不了你(聳肩)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聽說】神A現在現金可以折10萬了
就因為【聽說】所以大家就來拉屎了
結果【聽說】不見了
自己胡說八道,前言不對後語,想打迷糊仗又被洗臉,那是你自己的問題
神A現在有沒有折10萬,虧你自己講的有多內行,連問都問不到
市場上有沒有這個行情,我也不用對你負責,不需要把我扯進來唷~乖
醒醒吧,ETC不能拿來開罰單,也不該用來開罰單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jazzcat(你有freestyle嗎)所寫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回應 sunlight(Sunlight)所寫
王佬先生就別再唬了?
都叫贈品,還來蝦米發票?
辦牌發票比總給付的金額少就是業務那年底的車輛獎金倒貼的!
購車的定單是有貼印花稅的公證文件,金額多少就是公司收多少!陽光小姐被眾人打臉又來刷存在了
說買車有贈品,汽車公司會開第二張發票給客人是JASONGUO說的
你要打他臉嗎?
嗯,還蠻響的.
冤有頭債有主,讓我們呼喚Jasonguo出場吧😆
現在一頭霧水中?
開二張發票,一張是車價,一張是用品,這樣有問題嗎?
"都叫贈品,還來蝦米發票?
辦牌發票比總給付的金額少就是業務那年底的車輛獎金倒貼的!
購車的定單是有貼印花稅的公證文件,金額多少就是公司收多少!"
一張是車價,另外一張到底是用品還是贈品....
想想"風雲"這兩個字,這幾台車裡面,話題熱度最高的就是Auris了
回應 suners(佐佐木山桑)所寫
每次要換機油我都不挑
保修廠老闆給的就用,但免得一直被當盤子噱,開始想研究機油
看了不少機油文章除了黏度挑選
也有提到要抗磨潤滑外,還有清潔、散熱、降低噪音
後來認真做一下功課看到rehnus機油有加特殊專利成分能用在台灣使用環境,
還可以減少油泥,有沒有這麼厲害?
大家挑的標準都在哪阿?該怎麼確認適合自己的車啊?
參考原廠規格,挑選同樣等級的機油,這是最簡單的方法。
然後哪來那麼多油泥,該換機油的時候換掉,就能少掉很多麻煩
也許可以用棉花或者紗布泡酒精或肥皂水,吸滿之後蓋在被滴到的地方,敷個10分鐘,應該就能達到類似浸泡軟化的效果。酒精會揮發記得要補
看起來...其實還蠻帥的耶,不破200萬的話,應該有些賣點
買正7人座SUV,不如去買MPV,反正都不會開去越野,幹嘛不找空間更大的
Scenic很古老了,當年冷氣不冷的車可不只它一台,10幾年前的歐洲車,很多冷氣不冷的啊
讓大貨車遠離舊蘇花才安全,蘇花改單線道不需要會車,路面也寬,彎道少,比起蘇花事故率應該是會低很多的。等全線通車去花蓮就會更方便了,期待
循例寧~~(逃)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進口一台可以賺10萬
國產一台只能賺5萬
你說奸商會怎麼做?
進口一台賺5萬
國產一台賺10萬
那奸商又會怎麼做呢?
LKK報到~陪您拉幾坨屎就走
反正也不會有人真的開去越野,小休旅又真的有幾台具備越野能力,多半都是裝得更像的掀背車罷了。這樣設定肯定會有人買單。而且比起其他小休旅,Yaris Crossover樣子做出來,價格又便宜,我覺得是有競爭力。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GOOD,如果價格不是唯一,重點是U-CAR如何從中賺取利益(獲利模式),若一樣是廣告收入,那就可惜了,手中握有寶劍卻不知如何使用,如何善用自身平台優勢,創造新創交易模式,哈~哈~哈~好康的還是留著自己用。
技術不值錢,服務能值錢嗎?服務能收費嗎?創新思考與問題解決。
服務不能收費嗎?去餐廳吃飯收10%服務費的時候記得問這個問題😁
回應 hhdig(111)所寫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hhdig(111)所寫
回應 airstage(氣噗噗)所寫
柏油、樹汁都是車漆的殺手,自己盡量弄囉,了不起過一兩年就習慣了,能夠眼不見為淨,頂多過幾年全車重烤吧XD
其實掌握清洗的方式,就不是殺手了
滴到不處理到最後只能用強硬的方式處理
反覆個幾次真的只能重烤
這樣下來實際的花費不比平常照顧好還來的少
車子太髒了,沒有第一時間發覺😅
下次得要多留意才行,滴到的時候就拿去洗
應該會簡單不少吧
不會比較少喔!!
不管什麼狀況,樹汁滴到等到你去洗車時都已經洗不起來了
樹汁有黏性等到去洗車時早就乾掉黏住
要洗掉不是用一般洗車程序就能洗掉
樹汁是水溶性,遇水會溶化,所以必需浸泡
浸泡到手戳一戳就能被戳起在洗車就能去除
根本用不到打蠟,洗車就能洗掉了
只是誰有時間在那邊等?? 所以大部分都選打蠟的方式強硬快速去除
連帶的車漆也受到比較大的傷害,久而久之就覺得樹汁好毒.......
車子沒辦法浸泡呀😂
Kona也許是循著Elantra Sport的路線,先進口試試水溫,水溫舒服那再跳進來玩
小車展沒發表,就肯定會等到年後了。總不會在下禮拜發表,然後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衝量XD
這在哪裡拍到的啊?
同時考量電動機車逐漸增加,所以會新增電動機車噪音管理及實施日程規定<---原來電動機車會有噪音喔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哈~哈~哈~
引擎出怪手~爆了
看到後面引擎蓋底下似乎沒有冒煙?
送的東西不一樣,但金額大致上差不多,要送到FSK隔熱紙有點難,這不是什麼3M便宜貨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回應 sunlight(Sunlight)所寫
王老先生若是專業,麻煩請貼出幾張定車單
然後再貼出 發票金額高於定單上的成交價!
找不到,就別在這裡 唬爛爛!
陽光小姐妳叫我貼訂單我就貼,妳以為妳是誰?
專業道理已經跟你講得很清楚,億和經銷商的事和貸款金額寫發票的事妳的臉已經被打很腫了,網友都在看,還要繼續拗下去嗎?
老話一句,勸你打一通電話億和向業務道歉一下, 妳亂po人家名片張冠李戴誣指人家業代,到時被他知道找到妳妳就麻煩了!
好像很精彩的故事😆
煞車鎖死輪胎冒煙?這煙霧未免太大了
臺灣種了好多會滴滴答答的樹,停在路邊一不小心就中招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一句話值千金,好康的我留著自己做。
多數紙本的汽車雜誌為什麼倒了?汽車入口(內容)網站為什麼流量變少了(相對的廣告收入也GG了)以前這裡有多少人瀏覽?現在呢?市場永遠存在(今年又賣了42萬台),整個車市並沒有較差,為何?策略方向錯了,20年了,老狗玩不出新花樣,該換別人賺了。
今年市場確實不錯,但媒體景氣似乎沒有相應恢復,都跑去臉書跟估狗了吧😂
回應 lucky1212306(膨肚※短命)所寫
我單次跑最累..
桃園 接機.. 載某甲去三芝區公所跟郵局..
然後馬上下去恆春..
到了恆春找上某乙.. 結果他沒證件..
於是又馬上開車戴某甲某乙跑去 三芝區公所..
辦完證件.. 在馬上載下去恆春..
一鼓作氣跑了好像約 1400 公里 ?!
環島一周都還有剩,三芝恆春來回跑這真的很屌😂
回應 jay_r521(A.J TAXI)所寫
政府又不讓自排改手排的車通過檢驗
早想改純手排
省油,有力,又耐用...
政府怕事不想擔責任,最簡單就是全禁。我就覺得,憑什麼你可以阻止我改車,我自己的車想要怎麼改,那是我的權利。只要能夠符合安全法規,不應該被阻止的。美國歐洲很多國家也都是這樣,要改可以,要嘛送驗,要嘛用通過驗證的零件。臺灣則是通通不允許,講好聽一點是為了你好,但實際上就是政府偷懶
攔都沒攔你的話,應該是沒看到,我想是不會被開罰單啦
回應 gogofish(夠夠魚)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這一降價,前面買車的消費者一定十分幹譙,消息一出,消費者未來要買車時會認為車廠是賺暴利,一進門先砍10萬開始談,要不然就等到促銷大降價再買,現在因為降價,業代及顧關中心幹譙電話接不完了,趕快躲起來吧。
但前提是這降10萬的消息是真的,還是這只是唬爛的假新聞?
菜單分享有真有假,除非能拿這個價錢問到差不多條件,不然都沒辦法確定是不是業代在假裝買家鬼扯帶風向
強者我朋友拿到的菜單,他肯定不是業務,但有沒有唬爛的話,機率不高啦。跟我又沒什麼關係,唬爛我更不會有好處拿
回應 hifeng0336(柴油車198K)所寫
回應 jay_r521(A.J TAXI)所寫
Cvt變速箱構造簡單,成本低
又可以讓車子省油
所以日系車都會使用這個
只不過
一到台灣這裡
Cvt變成高檔變速箱
維修成本自然提高
甚至比傳統變速箱貴.....
政府不找業者喝咖啡降低維修成本, 維修時我們就是進口件的肥羊 !! (我也猶豫要不要買平價進口油電車 @@)
油電車維修不貴,換電池才真的貴😂
回應 vcchen(無敵鍵盤手)所寫
既然你都選擇超車了,那又何必"緩慢超車"呢?內側超車車道的使用,必須是最高限速110,一旦完成超車就要盡快回到原車道,因此,對於內側車道來說,你不也是烏龜車?
大大忘記"相對速度"這件事情了
即使你是最高速限,要超的車不見得會比你慢太多
如果速度只差10km/h,超車還是需要一點時間的
大概要超過20-30km/h以上才會有很快超車的感覺
而且PO文大大在南港段,那邊速限90,他表速已經超過5-10km/h了
回應 wesley_huang(胖爸爸)所寫
十年前我也被這問題困擾...
要結婚. 要買車. 要買房...
那時算法 結婚至少也備70萬吧~ 買車.中古至少也要20萬... 買房至少800萬起.
算一算要備千萬....若能承受貸款500萬. 至少手邊也要400-500萬....
但我手上沒那麼多...畢竟我才出社會3年...
最後...先買了車20萬...至少讓未來另一半 不需陪我風吹雨淋.
接續...再長輩的協助下 提供了一間房....
結婚自己70自己買了單....
10年過去了....房子漲了不少, 我也隨時準備把房子還長輩.
也至少..沒讓長輩再幫忙路上...賠了錢.
自己也準備再貸款另找一個殼...
..每人的經歷不同...每人的背景不同..每人的收入不同.
先買車..或買房沒有絶對的定論.
重點是家人平安. 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最後一句講到心坎裡囉~
最終要做什麼決定,就看你能力能承擔多少
買車買房不必然衝突,想先買房但又要用車
可以挑二手車啊
需要用新車但又要有房子
那就租屋呀
看你怎麼分配你的收入,選擇很多的
會有這樣的回應不意外啦,先前就放過風聲要研議里程徵收了,當然不會認可隨油
回應 jay_r521(A.J TAXI)所寫
我不建議買這胎皮....
老司機說話了😂
輪胎我也覺得還是要認一下品牌,這跟行車安全有很大的關係
看到鉬元素就可以跳出去了,那不是個騙局嗎
不會告刑事毀損,但是會求償,媒體趕快幫忙塑造這也是個孝子,請大家捐款吧
如果重來,我還是會選擇不買房買車。房子太貴買不起啊,與其把一輩子綁在房子上面,不如拿去買輛車,舒舒服服過日子
共
1,15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