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5



小車車(chiyen)

2007/05/04 11:44:46

發文

#260472 IP 75.7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cdkuo (迪迪) 所寫
回應 chiyen (- Chiyen -) 所寫
基本上 DVD GPS 電視是已經到爛了, 也不算什麼先端,
和車系統的整合性更是不高或可以幾乎沒有
如果只是講這些東西的書我也不會推.


有一種SSD固態硬碟將對未來造成某程度的衝擊與改變,以前不可能,現在可能因為某種產品被創造出來而解決.

有些事情要將它簡單化,要瞭解消費者想要的是什麼,更要瞭解誰是主導者.


SSD 的話基本上不用等未來, 這也不算什麼太高科技的東西, 基本上就是看 Flash 價格.
講白點, 基本上就是拿大型隨身碟記憶體去當硬碟用.

之前沒辦法作也不是這個產品沒有被創造出來, 主要是 Flash 記憶體價格太貴.
現在的話, 4G 的隨身碟台幣 1000 以下的滿街跑, 台廠也有幾個是在作車用記憶卡.

主要 Barrier 目前應該是卡在溫度耐性上, 至少要能耐 80 度c, 看部位與車廠要求有可能
有要求到 110 度C 的. 一般 3C 與 IT 用途的不會要求到這麼高的溫度, 大約只要求在 60 左右.


前往討論:未來汽車可能會有那些配備會增加或升級


小車車(chiyen)

2007/05/03 12:58:31

發文

#260175 IP 82.6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賣車好壞和股價關係沒那麼直接
1) 營收之後會又更多來自大陸, 台灣市場以後影響有限
2) 大盤尤其是類股因素, 例如幾年前還在電子股獨大時車廠賺多股價也上不去,
後來資產股起來, 接著是中概股的議題等等, 整個把評價基準拉起來 (不限於汽車股)
看長期走勢的話變成車市這幾年下跌, 但股價仍比例如五年前高.

一些特殊類型的重大計畫失敗 (如飛鈴&台塑汽車如果有上市的話) 算特例看就好

前往討論:[轉貼]四月份車市戰報


小車車(chiyen)

2007/05/02 20:05:59

發文

#259890 IP 250.12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yyl (酒店遊透透^^!) 所寫
不過這出發點是好的,最近很多「暖化現象」的新聞出現,雖然等到台灣淹了是百年後的事了(我們遇不到),但想想後代子孫,雖然這真的省不了什麼油和減低不了多少的廢氣...
但積沙成塔後可是很可怕的數字...

但是!!! 一定要有一套系統,讓電腦自動控制發動和熄火。


積沙成塔後, 是浪費更多的油和產生更多的廢氣與耗損

一般等紅燈的話, 平均紅燈燈號 75 秒的話, 紅燈前停下等候平均時間算熄火 40 秒.
(然後等變綠燈時再把火重新打起來? 會大塞車且還要等引擎轉到定速先不提)

引擎要重新啟動時花掉的油可能不只怠速 40 秒, 而且啟動時這段時間
燃燒不完全, 有害與未燃油廢氣成份率應該是遠較正常運轉時高的.
作排氣檢測時看前引擎剛起動 5~10 秒時的偵測成份率應該有穩定怠速時的數倍吧.
前往討論:北市市議員提案等紅燈必須熄火


小車車(chiyen)

2007/05/02 13:15:14

發文

#259761 IP 82.6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房貸的話, 只要選的房子合算, 且利率也合算的話, 在可承接的範圍內是沒什麼關係
(但所有財務規劃都要留些餘力, 不可抓得太緊).

車子的話, 除非有需要急用 (沒法等存錢) 且會持續一段時間, 不然不太建議用貸款來買.
尤其剛出社會的人, 負擔又重然後以後存錢與工作穩定性是否能照著計畫走仍是未知,
而車子有什麼問題或是罰單隨便就是幾千或上萬.
前往討論:好想買車~~~


小車車(chiyen)

2007/05/02 12:59:29

發文

#259757 IP 75.6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常見的論法:

1) 油耗主要是看駕駛習慣
2) 開太快的話, 不論什麼車都不安全

兩者基本上在比較車體時都無意義, 因為那是車體以外的事項. 以此來論開車時不要過快或避免無意義的高加速等是好, 在論車子性能時則用不太上. 畢竟車商能的是在 "相同條件/性能表現下", 提供更安全與更省油的設計, 而不是把駕駛人換一位上去.

前往討論:其實油耗表現跟黃金右腳比較有關吧


小車車(chiyen)

2007/05/02 12:55:03

發文

#259753 IP 75.7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 大 CC 數不等於大車體 (台灣市場習慣用 CC 數來分級常有的錯覺). 和你的問題有關的是大車體, 不是大 CC 數. 車內空間大的話感覺較好一點.
2) 開長程時較大的車體的確可以減輕些疲勞.
3) Mazda 6 的車體和內部空間其實不算太大, 雖然引擎是 2.3 比 Accord/Camry 2.0 大, 實際乘坐空間應該是後面兩者贏.
4) 其他: 路況相同時看看有沒有定速巡航, 有而且有使用習慣的話會有差.
前往討論:請問開大cc數的車,跑長途比較不會疲勞嗎?


小車車(chiyen)

2007/04/29 16:51:21

發文

#258968 IP 250.12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基本上 DVD GPS 電視是已經到爛了, 也不算什麼先端,
和車系統的整合性更是不高或可以幾乎沒有
如果只是講這些東西的書我也不會推.
前往討論:未來汽車可能會有那些配備會增加或升級


小車車(chiyen)

2007/04/29 16:48:23

發文

#258966 IP 250.12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麻煩先去翻一下書要談再來談,
不要只是看到書名就起反應
前往討論:未來汽車可能會有那些配備會增加或升級


小車車(chiyen)

2007/04/28 23:31:04

發文

#258836 IP 250.12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shamu (微笑殺人鯨) 所寫
回應 qaz90302 (京極楓) 所寫
今天在路上看到
有一台計程車把自己車上貼滿賓士的標誌
有水箱罩 引擎蓋 後車箱 4個輪圈(是古早型的 是整片塑膠不通風的那種)
這樣會不會被告啊?


怎麻告?
要告蛇麻?

真的要告要先告一些台灣鋁圈廠吧

O.Z.--->台版02, 0Z, D2, DZ, QZ, Q2,
BBS--->台版BB5, 88S, 885,

部得不佩服台灣人的創意


就法理上來說的話, 這些標誌是屬於註冊商標

因此就無授權狀況下下複製 (如台廠自作帶廠徽的飾品) 以及不當的使用 (例如在
非該公司產品上或以不當的方式或狀況下使用) 原廠是可以提侵權告訴.
成不成案或判定要看狀況與法官, 但平常不要太離譜的話應該是睜隻眼閉隻眼;
只是如果原廠認為該用法會損害其商業利益, 或是有損及品牌形象的維持時, 是有可能有問題.
前往討論:自己把別廠牌的標誌貼在自己車上會不會被抓啊?


小車車(chiyen)

2007/04/28 23:25:16

發文

#258834 IP 250.12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cdkuo (迪迪) 所寫
最近電視有VOLVO的車子廣告,在強調駕駛安全性,可以克服視線死角,SAAB在強調駕駛超控性.....

各位你認為一部車子,不管你買不買這部車子,有那些配備是吸引你的

或是有那些配備是造成你決定購買此車的主要因素

或者是有那些配備會新增,或是被開發的

我是覺得未來汽車不在只是交通代步的工具這麼單純,汽車會被加入更多的現代科技,及結合居家,交通行動,辦工室,休閒旅遊為一體的行動工具.


這兩本書不錯, 可以買來看一下

汽車電子先端科技-趨勢篇
日經BP社 ,龍璟文化,出版日期:2006/08/25
繁體書:共 24 筆搜尋結果 ,分類:應用科學 > 工程技術 > 交通工具
優惠價: 810元

汽車電子先端科技.技術篇
日經BP社 ,龍璟文化,出版日期:2006/07/15
繁體書:共 24 筆搜尋結果 ,分類: > 工程技術 > 交通工具 > 汽機車
優惠價: 810元
前往討論:未來汽車可能會有那些配備會增加或升級


小車車(chiyen)

2007/04/27 21:39:26

發文

#258445 IP 250.12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我是覺得靜觀其變比較好,
車訊網這幾個月報 Sylphy 的文章有點...
前往討論:Sylphy 0~100km/h加速9.39秒


小車車(chiyen)

2007/04/27 11:34:13

發文

#258178 IP 82.6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seedpower_tw (seedpower) 所寫
既然講到經濟部的數字
貼上來讓大家討論看看
NISSAN BLUEBIRD 2.0 15 KM/L
TOYATA CAMRY 2.0 11.9 KM/L
MAZADA 3 2.0 14.0 KM/L
HONDA CIVIC 2.0 14.4 KM/L
HONDA ACCORD 2.0 12.6 KM/L
以上是平均油耗


只回應一點:
拿這些 2.0 的出來比較是不適當的.
原因? 把馬力寫出來就知道了

要比較引擎要和同等表現的引擎比
拿一個 1.8L 輸出的引擎和 2.0L 的比油耗沒什麼意義

馬力當然不是絕對的項目, 但既然要比的話, 就要找
適當的對象比.
前往討論:能否請教BLUEBIRD的省油程度


小車車(chiyen)

2007/04/25 14:59:04

發文

#257319 IP 75.6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基本上這兩台是不同價格等級的車.
50 萬的車的話較推薦 Swift,
Colt Plus 基本上是在 60 萬的等級帶, 而這等級帶可選的車很多
(Tiida, Mazda 3, SX-4... 可到 1.8L)


另外要注意的是比較基準上, 最好是雙方都拿 2氣囊來比.

油錢的話算一下例如 5~8 年會開多少公里, 有時差距不如一般想像的大.
組裝品質與維修性的話, Colt Plus 目前還不明.
前往討論:colt plus好嗎?還是swift,風格差滿多的


小車車(chiyen)

2007/04/23 12:03:54

發文

#256562 IP 82.6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對裕隆日產來說, 的確是想把它定為 Tiida 以上, Teana 以下. 這很明顯
如果市場上只有裕隆的車的話, 這樣想是沒問題.
但市場上不是只有裕隆的車, 所以這個思考方式本身意義有限.

再來是如果想打 "非傳統" 的級距的話, 基礎設計與產品力本身最好也要是
非傳統的比較有機會. Sylphy 的整體構形上仍然還是中小型房車, 如中控台
中央扶手後座地板也都是傳統構型. 更甚者後面無 4/6 分離座位, 煞車帶鼓煞,
還有那個非常過時 (主觀) 的儀表板之類有點倒退的老設計都有.

結果所謂 "新的市場定位策略" 給人的感覺只是在價錢設定與增加一些電子配備,
然後換個好看 (個人主觀) 的外殼來作. 產品本身的本質可能並沒有真的 "非傳統”

要說空間的話, Tiida 已經剛玩過了, 且車寬限制下, 後座坐三人時不舒服的
主要問題來源橫向寬度與後座中軸突起也還是沒解決. 
省油訴求的話: 132hp 的引擎是要和 132hp 的引擎比油耗.

只是在大部份人 "只要是 2.0 的車應該都差不多是同等級的" 潛意識認為下,
適當操作的話仍可以具有一定的號召力.


有些配備, 例如自動記憶調整座椅之類對有特定需求的人會是相當具吸引力,
只是整體架構上我是覺得並沒有看到要號稱 "新級距" 時應有的變革.

前往討論:Nissan Sylphy 4月團購至今連一台也沒有!


小車車(chiyen)

2007/04/22 02:04:26

發文

#256224 IP 250.12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Civic 8 上層的那個速度顯示器可以說是半個 HUD
雖然方便看了些, 但仍然還不是到打到檔風玻璃上的地步
視認性上會比風檔上的穩定一些就是
前往討論:加裝HUD真的好用嗎?


小車車(chiyen)

2007/04/22 00:09:26

發文

#256194 IP 250.12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I think it's partially because the model is in backlog, so it will be dificult to get discount anyway.

Such as the SX-4.
前往討論:為何 CR-V 3 沒有人團購呢?


小車車(chiyen)

2007/04/21 22:53:46

發文

#256173 IP 250.12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HUD 這種東西見仁見智, 不過基本上不用擔心是車商的噱頭
HUD 本來是源自於空軍戰機上開始使用的東西, 避免駕駛者
分心將視線移開前方太久.

基本上是實用實証了很久的東西 (70年代就有了吧),
尤其對都市內開車的話路況變化與遮敝物多, 有這個應該是好事.
至於為什麼只顯示速度, 大概是陸上開車也只有這個比較重要
陸上開車不需要顯示標高, 東西南北的話直接看路, 倒是以後
如果能和車上的 GPS 導航作連動的話會更有用, 不過若是用
非同廠牌的東西大概就不會有把這連起來的空間吧.


前往討論:加裝HUD真的好用嗎?


小車車(chiyen)

2007/04/21 09:48:33

發文

#256013 IP 250.12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 氣動工具機已經實用多年, 不過都是些中小手工具. 壓縮空氣基本上是儲能要過高動力壓的還是不如直接能源好用.
2) 300 大氣壓的壓力和 300 KG 是兩回事. 300 大氣壓的話相當於每平方公分要耐 300KG + 安全倍數的力.
3) 有辦法量產化且輕量化這類儲氣槽的話, 還不如先拿去作乘客防護好用.
4) 有空直接拿儲氣壓力來推, 還不如拿這技術力去儲氫然後用來作燃料電池車.

前往討論:「空氣汽車」 真的嗎??


小車車(chiyen)

2007/04/19 12:58:09

發文

#255612 IP 75.6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Note: 這個標題有幾種比法

A) 2.0 國產房車 - Mazda 3, C8, Accord, Camry (之類) 都拿出來看
B) 60 萬的 2.0 國產房車 - 我會拿 Mazda 3 出來比 Sylphy 簡單版
C) 80 萬的 2.0 國產房車 - 拿去和 Accord 比 Sylphy H

而前面有講原 PO 主要是看 60 萬的.
另外還有一點是要看 "為什麼" 要限定用 cc 數分, 指定 2.0.

典型的引擎表現上

A) 1.5/1.6 - 馬力 106~110, 扭力 14.x
B) 1.8L - 馬力 136~140, 扭力 17.x
C) 2.0L - 馬力 148~150, 扭力 19.x (C8 的 155hp 算特例, Sylphy 的 132hp 也數特例...在另一邊)

故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
1.5/1.6 換到 1.8 的動力差距 (約 30 hp) 很明顯,
但 1.8L 和 2.0L 的動力差距 (約 10 hp) 就沒明顯差距.
故在細看之前, 認為會想要提 "2.0" 這數字當需求時, 重點應該是要空間與乘座性上的差距
(Sylphy H 80 萬那一台的配備很多, 但前面講過是要 60 萬級時, 忽略)

這時來比的話, 和 Mazda 3 就看是要
Mazda 3 63 萬 - 比較多的馬力 (+18hp, 約為 14%), 操控?
Sylphy 63 萬 - 車內空間, 外觀, 設計新一點

剩下的是廠牌間的差距, 這個也不能忽略 (保養維修與折價空間等...etc).
安全性方面, 測試報告可能還沒出來.

到這邊的話, 就看自己喜歡哪一台了.

前往討論:各位大大,請問2.0國產房車比較划算是哪台?


小車車(chiyen)

2007/04/19 12:24:03

發文

#255608 IP 92.13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確認 Sylphy 的扭力 19.2 kg/m 不錯,
但客觀對比, 馬三 2.0 是在 19.1kg/m; C8 也是在 19.2kg/m
這個要說它是 "扭力最高" 沒有什麼實質意義.

真要說的話, 是這個引擎在扭力上沒有輸同級車而已 (馬力就不禔了)

(和另一種 "2.0" 比扭力的話, Accord 是 19.0 / Camry 是 19.4
嚴密的說也並不是 "2.0 中扭力最好的" )

故, Sylphy 的文宣重點會是在市區行駛與加速.

原因: 加速的關鍵因素是看 扭力與短期間內連續換檔銜接的狀況
但在連續高速行駛下是看馬力. 扭力與換檔空窗秒速重要性低

當然省油的話是好事, 尤其是在市區開的話無段變速會有幫助, 但客觀的說
光論引擎的話, 132hp 引擎的油耗應該是拿去和同樣 132hp 等級的油耗比,
而不是說去和 150hp 的引擎比然後來說 我很省油...



前往討論:各位大大,請問2.0國產房車比較划算是哪台?


小車車(chiyen)

2007/04/19 12:04:21

發文

#255599 IP 82.6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其實台灣的習慣是用 cc 數來分, 這樣有點奇怪, 因為不適用的案例太多.

乘坐起來的感覺的話, 純 1.5/1.6 系的是一回事, 另外也有一些是 1.6/1.8/2.0 用同一車體的.
而這個等級的 2.0 車, 雖然統稱 "2.0", 但和那些 2.0/3.0/3.5 共用車體的 "2.0" 又是兩回事

如果這樣分:

小型房車 Swift Vios (4.2m 以下)
中小型車 Mazda 3, Civic (4.5m)
中型房車 Camry, Accord (4.8m)
大型豪華房車

應該會比較好. 美國車市多是用這種習慣在分級. 台灣的話, 一方面選擇少與以往年代的經驗造就成這種習慣, 一方面是稅制的關係, 也養成了一個 1.8L 在心理上明確的切分點.

當然要怎麼分會有其他的定義, 看你的訴求是 "車體" 或是 "馬力". 如果是要求乘座感受和空間的話, 光看引擎排氣量的話問題很大.

如果著重的是車體的話, 同樣是 2.0: Mazda 3, Civic, Sylphy 和 Accord Camry 就差很多. 一邊是往下延伸到 1.6L/1.8L 的車體, 一邊是往上延伸到 3.0L 以上的車體.

如果著重的是馬力的話, 現在 2.0 引擎的輸出應該是在 150hp 以上. Sylphy 的數字客觀的說在 2.0 裏是很特例的難看.

當然國民車是沒什麼不好, 開起來自己高興是最重要 (一般人用車 1.8L 的馬力就很夠了). 不管怎樣不要買一台自己每天看了就難過的車. 而就算數值不怎麼樣, 用得能滿足需求每天看了高興的也是不錯.

不過既然是討論的話, 還是盡量要客觀的選比較基準. 而主觀因素當然也不能否認 (但要避免的是人在不同時候或不同經驗的狀態下會有不同的感受). 例如要比較 Sylpjy 的空間與行駛安定性的話, Civic Mazda 3 這些坐坐看, Accord Camry 這些也坐坐看, 比較能感到真實的差異到底在哪裏. 有時候沒有實際比較的話, 在同一個等級裏的上下差異可能會被誤認為是不同等級的差異, 反之亦然.


前往討論:各位大大,請問2.0國產房車比較划算是哪台?


小車車(chiyen)

2007/04/18 18:13:22

發文

#255389 IP 75.6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專利問題是一定有, 資訊廠在這方面算是有經驗. 汽車零組件的專利當然是新的領域, 不過這個不是最明顯的問題.

像是上面所說的要求有電池的話要 10 年, 對於汽車廠來說這是基於使用者需求而生出來的. 例如一般主機板上的慣用架構是擺個小電池記基本設定 (CMOS), 對於主機板來說這只要有 3~5 年就好了. 從來不會要求更多, 也不會放在便於使用者更換的位置. 就算後來沒電了, 頂多是回復出廠預設值. 這在如電視遊樂器也一樣, 裏面的電池可以用 5 年就很安全了. 幾乎不會有人抱怨為什麼 5 年後遊戲記錄不見了.

但汽車上就不是這樣一回事. 如果是影音娛樂系統還好, 如果是基本安全有關的就糟了 (動力/行駛/安全).

你不會希望有哪一家車廠賣給你的車要記得 5 年要幫 ABS/EBD/行車電腦 換電池. 不然就是用合於要求的組件, 不然就是用其他的設計繞過去. 環境測試也是常卡住的地方, 高低溫, 濕度與結露, 10G震動, 長時間的搖晃; 還有供電系統的一堆突波與電壓變化... etc. 等. EMI 與電路干擾的抑制這些也是基本.

車用牽涉到人身安全, 基本上不能只用理論值推估, 或是認為風險應該在合理範圍就先導入. 經過確實的時間與次數來實證結果是需要的.

當然, 銷售管道也是較封閉的, 這和產品特性有連帶關係.

一個組件在系統上要求的穩定性和責任是和系統的價值相關的. 組件可能很便宜, 但要承擔很貴的系統的風險時, 就會要求遠高於單一組件上看起來合理的可靠性和表現了. 這在如航太與軍事工業上很明顯.

而這些電子資訊系統大廠作久時, 在跨到車電領域時仍然以為自己是 "系統廠", 忘了現在你只是 "車輛系統" 中的一個 "組件廠". 平常會要求一些零組件廠 (從連接器, 螺絲, EMI 廠等等) 考量對 NB 整體的產品責任和罰責, 要求高於組件數十甚至數百倍的賠償責任和高可靠度 (以維持電子系統的運作). 但到了車電領域中, 自己就忘了這回事, 只是想著自己交出來的 "系統" 能動就好了, 只是在想找個可以賣出新 "系統" 增加本身市場的商機範圍. 沒有服務 "車輛系統廠" 的覺悟的話, 大概很難把這些東西真的弄好.


--

另外上面說的供貨年數問題: 舉例來說, 可能是花 3~5 年設計導入, 車型量產 5~8 年, 停產後還要保有能供應相關零件 7~10 年的能力. 對於整體產品週期的規劃也是兩碼子事.

而產品週期是一回事, 績效的評估週期更是一回事. 電子公司的獎酬制度與人員流動率是看一兩年之內的績效的, 要花 3 年以上績效才能顯現出來的計畫的話, 要求快速循環的電子公司的獎酬薪給制度可能也無法支持這樣的組織人員. 2~3 年沒成果老闆看看就收手的話, 那要這些加入車電計畫的人怎麼辦? 賠上了自己的一段工作資歷變成了空窗期, 這風險也是很大.

前往討論:轉載:七大商機,汽車安全,兩千億大餅六年後再增五成


小車車(chiyen)

2007/04/18 16:31:34

發文

#255349 IP 92.13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國內汽車業龍頭廠的裕隆,在今年三月廿九日宣佈,"

這個這邊所說的 "今年" 是 2005 年的事.
後來這個計畫基本上就是... 嗯.

車電是電子業一堆人想作, 但進入車電的障礙高

[資訊電子] --- (蠻遠的) ---- [車後車電市場] --- (蠻遠的) --- [原廠生產體系] --- (很遠的) [動力與安全相關部品]

至於有哪些新東西有用的話, 日本市場在行駛輔助的電子安全裝置上導入得很多, 和國內的差距應該有 5 年以上. 想看這邊有什麼東西的話, 去看一下日本車市的一般中型轎車配備應該可以找到不少國內還很少聽過, 但國外已經是車系標配的東西.

歐洲市場也有不少先進配備, 只不過國家車廠車系及語言多整理上較困難, 而且可能也沒有把這些東西直接打在廣告或產品文宣上的習慣.

前往討論:轉載:七大商機,汽車安全,兩千億大餅六年後再增五成


小車車(chiyen)

2007/04/18 15:32:26

發文

#255332 IP 75.6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其實加值型營業稅的計算:

初看是不能直接由售價來直接 x 5%, 但實際上這樣算產業的租稅負擔並沒有錯
因為實際上整個上下游串起來, 到其輸出為止, 的確是最後手的售價 x5%

雖然進項稅額可以抵銷項稅額, 但這東西是會反應在上游的售價上的
就租稅上, 是稅局對這整串收的就是總價的 5%, 對於前手已經交過的部份
雖然可以扣抵, 但這還是整串上下流供應鍊加起來的負擔跑不掉, 可以扣抵
只是避免重覆課徵用的 (不然會重複課, 而交易段數分得越多, 交的總稅額就越高).


前往討論:大大們覺得目前國產車售價合理嗎?


小車車(chiyen)

2007/04/18 10:19:13

發文

#255253 IP 75.6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如果是討論稅制合理性的話, 這是適用在進口車. 這邊狀況比較單純.

如果要討論國產車價格合理性的話, 還要看廠房產線成本之類的.
台灣汽車市場小, 要作小規模高設備標準廠的話生產不經濟, 要作大規模廠的話沒那個市場.
到後來應該只能以節約設備投資的方式來作.

其他不一樣的想法的話, 像是裕隆想推代工外銷. 為台灣車廠找出路的想法是好,
問題是設備和人員薪資和土地成本如何和大陸等競爭.


前往討論:大大們覺得目前國產車售價合理嗎?


小車車(chiyen)

2007/04/17 11:56:58

發文

#254982 IP 75.6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Accord 的話是不錯, 但是就是卡在 2008 年要大改

之前有 Coupe Concept 的車展照,
http://www.nihoncar.com/jp/news-412-NAIAS+2007+Honda+Accord+Coupe+Concept.html
http://gyakuban.blog43.fc2.com/blog-category-14.html
http://blog43.fc2.com/g/gyakuban/file/concept_Honda_accord_frontangle_cad_430.jpg
http://blog43.fc2.com/g/gyakuban/file/concept_Honda_accord_side_cad_430.jpg
http://blog43.fc2.com/g/gyakuban/file/concept_Honda_accord_rearangle_cad_430.jpg

四門的不知道確定了沒. 早一點
之前看到日本的 Car Top 雜誌介紹時有個小小的照片.
這本 -> http://www.fujisan.co.jp/Product/349/b/132954/

好當然是希望還要更好, 不過日本 12 月發售的話 (美國不知道是 Q3 還是 Q4),
國內可能要到 2008 上半年一年是太久, 不過預期這一次應該是會改很大.

前往討論:現在買 HONDA ACCORD 業代會送什麼


小車車(chiyen)

2007/04/16 16:07:04

發文

#254741 IP 75.6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 要 2.0 又開 60 萬的預算的話, 應該就選 Mazda 3 吧.

2) 樓上推說要看 Sylphy 的話, 建議注意一下幾個地方
a. 儀表板設計
b. 引擎馬力
c. 前座通過坑洞或柏油不平時的避震
d. 油門放開自動減速時的引擎與變速反應
e. 高速時的餘力
f. 後煞車
g. 後座座位空間能不能翻下與行李廂打通
前往討論:各位大大,請問2.0國產房車比較划算是哪台?


小車車(chiyen)

2007/04/13 11:37:55

發文

#253688 IP 82.6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第一名ALTIS將近六千台的銷售數字,甚至比排名第六的MAZDA還要多"

這記者在寫什麼東西?
前往討論:車市景氣谷底首季跌兩成 消費者信心喪失


小車車(chiyen)

2007/04/12 16:28:33

發文

#253425 IP 82.6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 隨油徵收是公平合理的, 但既然是隨油徵收, 那就不應該限定只對休旅車款課.
2) 既然要作隨油徵收, 那之前用 cc 數分級的部份就該同步調整或取消
3) 隨油徵收作法是合理, 但要 "徵多少" 仍待提出一個合理的計算基準
前往討論:以訛傳訛,Wish省油,Escape耗油,誰說休旅車耗油?


小車車(chiyen)

2007/04/06 16:33:51

發文

#251510 IP 250.12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如果訴求是 休旅車耗油多 的話, 而稅負又是隨油課徵, 那
並沒有把課徵對象限於是休旅車的理由吧.

休旅車耗油一公升也是一公升, 房車耗油一公升也是一公升
並不會說休旅車耗掉的油就特別寶貴.

真要作的話, 也應該和隨汽缸 CC 數課徵的燃料使用費和牌照稅
併起來. 每公升課多少稅也是問題, 數字盡量應該有根據而不是
喊高興的.

原來的稅賦制度 (牌照+燃使) 就已經隱含了大 CC 數車輛耗油多
的假設了. 現在要直接對實際耗油量課徵時, 這部份應該可以大量
減低到基本登記車籍費的基準了.

以 1,8L 車型來看, 如果每年跑 10,000 公里,
實油耗 10KM/L = 1,000 公升的話;
實徵的 "燃料隨徵費" 就算最終每公升 10 元 = 實徵 1 萬元.

目前每年油耗 + 燃使 = 約 12,000 元. 這時分離成
1) 基本車籍費 2,000 年
2) 燃料使用負擔 10,000 年
的話, 差不多剛好.

數字再看, 重要的是在以前這部份在概念上已經在 牌照+燃費
隨 CC 數課徵時處理了 (財富與車體價部份, 另外有貨物稅也已課了)

如果要走的是實測路線 (多用多付) 不像以前用 CC 數分距, 開多開少
都付一樣. 這改變算是合理也應當的. 但既然採實測付的, 那以前那種
每年定額的 "用汽缸 CC 數估計" 的部份, 就該調掉了吧.

以前是估計, 往後要走實測的話...

前往討論:休旅車汙染高 擬加重課稅 環保署和財政部協商


小車車(chiyen)

2007/04/06 16:09:59

發文

#251498 IP 250.12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照片中兩位男車手開SYLPHY 女車手則開CIVIC
不過其他時間 也不確定它們一定是這樣開法
讓開車屬性不同的人試駕得到的心得感想 比一個人試駕的感想也許來的更為客觀也說不定"

這個想法我認同, 但基本上需要 "同一段路同狀況下, 換開過" 來講.
若是男車手全程Sylphy, 女車手全程 Civic, 然後來評車的感覺的話
根本無法比較. - 不同習慣, 不同評車標準, 不同心情與體況.

而且這段中比的又是含山路與高速, 路性不同. 就算是山路也有分上坡段和下坡段
看那文的記憶是只上山一次, 因此就算是有換開也沒有說服力.

前往討論:SYLPHY 這台車為何在台灣賣不好


小車車(chiyen)

2007/04/06 15:45:43

發文

#251493 IP 250.12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這一篇有看過, 可是記得是兩個人分別開兩台車?(一男一女?)

這車手習慣與主觀因素, 以及感受或述寫手法不同的差距可能很難修正...

書不在手邊, 如果記錯了請幫忙更正一下.



前往討論:SYLPHY 這台車為何在台灣賣不好


小車車(chiyen)

2007/04/06 15:31:11

發文

#251489 IP 250.12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找到的能源稅條例草案連結
http://lis.ly.gov.tw/lgcgi/lgmeetimage?cfc9cfccceccc8cdc5cdcdced2cdcdc9

(掛在立法院提供的網址下)

前往討論:[中時A8] 能源稅草案每年每公升加徵 1元, 計 10 年


小車車(chiyen)

2007/04/06 15:27:14

發文

#251487 IP 250.12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Note: 範圍是不是限休旅車不明, 不過如果是跟著用油總量跑的話,
並沒有只對休旅車課的理由.
前往討論:[中時A8] 能源稅草案每年每公升加徵 1元, 計 10 年


小車車(chiyen)

2007/04/06 15:01:43

發文

#251479 IP 250.12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講到 Sylphy 的, 雜誌目前的新車文章都只講市區與加速 (扭力與連續換檔), 而不講高速連續行駛時的狀況 (最大馬力) 是比較要小心的.
前往討論:SYLPHY 這台車為何在台灣賣不好


小車車(chiyen)

2007/04/04 12:26:43

發文

#250781 IP 82.6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如果要問的是 CR-V 對柴油 TUSCON 的比較的話, 光是汽車雜誌上就有一堆. 這個問題就算不是業務在問恐怕也是一樣的回答 -> 去找以前文章或看雜誌評比. 光是雜誌比較文就應該有好多篇每篇數千字的, 難道要其他人幫忙 Key-in 幾千字上來? 直接有寫好印好的書你可以去買了.

適合拿出來問的問題不是這種廣汎性比較, 沒有限定的東西. 而是在有特定考量與問題區間下的東西, 例如在家庭成員, 預算, 開車路線, 主要用車方式都已知的條件下, 再拿來問也才比較會有判斷與提供意見的空間.

前往討論:業務不是人ㄇ? 業務有疑問不能發表ㄇ?


小車車(chiyen)

2007/04/02 16:20:59

發文

#250116 IP 75.6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給樓上:
以 Colt Plus 來看, 要有氣囊的車型牌價是 62 萬;
就上面在談的安全性和組裝品質來說, 要怎麼和
牌價差不多但是 [整車進口]+[六氣囊] 的 SX-4 打?
(絕大多數時間都是一個人開的話)

VIO 的話, 基本上最少也需要拿有一氣囊的車型比價.


價格到 60 萬出頭的話, Tiida, Mazda 3 之類的也都浮上來了.


前往討論:SWIFT & YARIS : 請問那款適合單身女性 ?


小車車(chiyen)

2007/04/02 16:10:42

發文

#250113 IP 82.6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1) 國民教育和開車習慣不適合 -
看德國一般街頭和鄉間的的行車習慣, 對照台灣一般街頭和鄉間的行車習慣
2) 國土大小不適合 (德國南北長876公里,東西寬640公里)
3) 地形起伏和道路扭曲不適合
4) 國民車品質, 維修體系, 維修習慣也不適合

連美國的高速公路速限也都開在 55-70 MPH 左右為多了, 台灣沒條件和人講無速限.

各國典型速限表
http://en.wikipedia.org/wiki/Speed_limit
前往討論:大家覺得無限速高速公路在台灣合適嗎?


小車車(chiyen)

2007/03/30 16:39:12

發文

#249364 IP 92.13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要賽車游戲就別想用 Wii 了 (走擬真的話), 拿 PS3 的 GT HD 之類的吧.

Wii 上面大概只會有馬莉歐賽車這種...
前往討論:今天买了WII,有没有什么好的赛车游戏推荐?


小車車(chiyen)

2007/03/28 15:55:31

發文

#248785 IP 82.6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基本上互撞時, 關係最大的是這兩個定律

1) 動量守恒率 = 以 質量x速度 為基礎
2) 動能公式 = 質量x(速度的平方)

因為一個是一次方, 一個是二次方, 在簡單環境下應該是
動能的分配比和質量成反比 -> 越輕的一方被分配到的動能轉換越大.
分配應近似於兩者間的質量比 (有地面摩擦, 形變等等因素在內影響).

這個在思考上反過來看的時候比較明顯, 例如在槍枝擊發子彈時,
動能大部份是分配到較輕的子彈上, 而不是在槍枝上.

前往討論:複雜物理,有請高手~兩相同車對撞,車重會影響悽慘度?


小車車(chiyen)

2004/10/17 17:15:13

發文

#127917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里程表上的數字不會告訴你那是 City Miles 或是 Highway Miles.

不過這個例子中, 你至少可以確定那個車行有作假.
前往討論:買中古車" 驚 "驗


小車車(chiyen)

2004/10/09 00:55:52

發文

#126946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就划算來說, 價格便宜的當然是有最直接的影響, 不過有些非數字性的東西很難講.

最好是去試乘 1.6 與 2.0 的各一次以後比較保險. 如果你覺得差異不大的話就買便宜的 (售價與稅率的價差是具體的很好計算), 但如果你試坐後覺得 1.6 的表現是不能接受買了一定會每天生氣後悔的話, 那一部份金錢上的價差可能就不用考慮了 - 買一部會讓自己每天都在不滿的車並沒有意義.


前往討論:各位大大.我買馬3.請給建言語指教較.謝謝


小車車(chiyen)

2004/10/06 20:57:07

發文

#126622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Rethink what "Brand" means.

前往討論:為何台灣人有品牌迷思呢?


小車車(chiyen)

2004/10/01 22:52:33

發文

#125972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馬自達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 04282298
登記狀況 : 核准設立 (備註)
公司名稱 :馬自達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資本總額 :255,000,000
實收資本總額 :255,000,000
代表人 :王中和
公司地址 :臺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三段三三號
登記機關 :臺北市政府
核准設立文號 : (字) 經商 (號)
核准設立日期: 062/03/09
核准變更文號 : (字) 府建商 (號)09317038700
最後變更日期 : 093/08/09

-----------------------------------

所營事業資料
一般進出口貿易業務(許可業務除外)。
汽車車身製造及買賣。
汽車保養修護及受政府委託代辦汽車定期檢驗業務。
汽車零件及配件之製造及買賣。
自行車零件及配件之製造組成買賣。
電子零件之製造組成買賣。
車輛拖吊業務(運輸業除外)。
各種汽車買賣業務。
瓦斯車輛之改裝業務。
瓦斯車輛及其零配件之買賣業務。
代理國內外廠商前各項產品之報價、投標業務。
G202010停車場經營業
E605010電腦設備安裝業
E701010通信工程業
F113050事務性機器設備批發業
F118010資訊軟體批發業
F218010資訊軟體零售業
I301010資訊軟體服務業
I301020資料處理服務業
I301030電子資訊供應服務業
I401010一般廣告服務業
I601010租賃業。

董事、監察人資料
--------------------------------------------------------------------------------

序號 職稱 姓名 所代表法人 持有股份數
1 董事長 王中和 98,992
2 董事 王嚴秀峰 7,320
3 董事 黃坤河 300
4 董事 藍碧華 2,621
5 董事 鄭啟禎 北達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18,000
6 監察人 林百嶺
前往討論:mazda與福特有什麼關係


小車車(chiyen)

2004/09/24 22:47:35

發文

#125072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嗯, 沒錯. 雖然各家機構的排名多少有些差異但 MIT 的 MBA 課程排名一直相當前面, 對於在美國修過正規 MBA 課程的人應該是常識.

目前 BW 的資料連結 http://www.businessweek.com/bschools/02/index.html#top30

不過接班問題和國產車的保護問題無關吧? 議題也請定義清楚:

1) 台灣應不應該培養汽車工業, 與
2) 以目前的事實狀況對裕隆等車廠的合理期待為何

是不同的命題, 但結果卻常常一來一往的回話講的是文不對題的東西.
前往討論:政府不應該在保護裕隆和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