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28

2006/04/17

註冊日期

11

累計好評

251

發文總數

250

版主用心苦,要表達什麼意見?😰
前往討論:國產車火燒車實錄
先把玻璃擦乾淨應該沒問題吧?😀
回應 showdano24 (dano) 所寫
HI:
2.要用那種等級的 變速箱油會最好?
3.車主手冊寫40000公里(or 24 months)換一次,在台北市開車這樣會不會太久了?

請問車主使用手冊寫什麼規格?🙂

多久換油跟油的品質與用車狀況有直接的關係,車主手冊應該也有寫多久的時間要換油。
大廠牌的機油,只要來源沒問題,一般人的用車條件都不會有什麼問題,一般日系大廠牌的機油清潔性都不錯。😀

如果引擎內有油泥,用3千公里以後機油變黑,可能是油泥被清潔溶解在機油內的關係。

如果引擎內有油泥,用3千公里以後機油不會變黑,機油的清潔效果一定有問題。
如果有日本進口與英國本地生產零件的比例,更能反應品質差異的原因。
很多設計上的細節,車主是不會發現的,如電源線與燃油管到底是用快速接頭還是用螺絲固定,這種小地方在車輛老舊以後,對整體機件可靠度影響很大,不過大部份的車主可以馬路上可見的舊車數量,大致了解各車種耐操的程度。😀
1.裝晴雨窗就不怕下雨,不開冷氣也能除霧。

2.如果怕開冷氣耗油,就裝有間歇除霧功能的恆溫控制器。😀
回應 srw (Corolla老吳) 所寫
車內的人不呼吸就比較不會有水氣

但..沒人做得到吧


人體大部份的水份應該是從皮膚發散的吧?就算掛了變肉乾也要很久的時間。😰
回應 guelph (就貴婦嘛) 所寫

是AC ON有除濕功能呀!AC ON的時候即使是室內循環狀態,空氣也會經過壓縮機,水氣會被凝結去除,所以再送出來的空氣就乾燥許多,使車內不易起霧。

是AC ON時,壓縮機運轉,冷媒開始循環,含水量高的熱空氣經過蒸發器,水氣在蒸發器上凝結排出車外,出風口吹出乾燥的冷空氣除霧。🙂
回應 k1416 (落鏈) 所寫

原sentra CE 185/55 R14 想換上Solio 165/55 R15的輪子.....

輪胎直徑變小,速率錶會變快樂錶,的確是省油絕招。😀
前往討論:省油絕招
回應 activa588 (花田一路) 所寫

不好意思.補充...要排入P檔時候.部是會經過R檔 這樣部會有危險嗎


1.很多車子,引擎不動、不踩煞車無法入P檔。

2.快速由N檔入P檔其實還有緩衝時間,R檔未來得及入檔。

怠速狀況如果機件正常,沒什麼危險性。🙂

改成停車時先踩煞車-打N檔-拉手煞車-腳離開煞車-車沒滑動-踩煞車-入P檔-熄火

這個動作只是避免入P檔以後,車輛滑動造成變速箱內的駐車爪卡太緊,可能發生排檔桿卡在P檔無法移動的後果。😰

一般平地維持踩煞車-入P檔-拉手煞車-放腳煞車/熄火的程序就可以了。😀
回應 w124e280 (藍天) 所寫
這兩種搭配並未改變胎徑


185/55 R14→(185×2×0.55)+(14×25.4)=559.1mm

165/55 R15→(165×2×0.55)+(15×25.4)=562.5mm

不好意思,看成185/65,胎徑的確沒什麼改變。😊
前往討論:省油絕招
其實安全性雖然理論上有影響,但以前的小型房車不過配155mm寬度的胎,還不是跑遍天下。😀

我比較在意的問題是輪圈中心的框與輪軸的框是否緊配合分散驅動與轉向的能量,如果力量光靠輪胎螺絲與螺帽承受,這種土法煉鋼的改法才更危險。😰
前往討論:省油絕招
建議看一下車主使用手冊,目前液晶顯示的里程數好幾段,可能有總里程數、A里程、B里程等不同顯示,說不定你只是將A或B里程歸零而已。😰
前往討論:問一個蠢問題...
回應 jeffwang (無業書) 所寫

兄台有所不知;且容小弟稟告:
開著「進口版 Grand Vitara (JP) 2.7 V6」去「潦溪、飆沙、爬土坡」,
然後把車子「搞的泥濘不堪」的,大有人在 …… (但不是我) ………
🙂

的確有人把車當車開,而且是成群結隊這樣開。😀
注意中油何時漲降價,倒不如找便宜的油票或加油站(品質沒問題的),1公升有好幾元的價差。😀
前往討論:中油又漲價了
如果是代步上班用,野狼應該是便宜又大碗又省油的選擇,如果要跑長途Honda CBR 150R大概不夠用。🙂
如果一台車要開很久,我的選擇是Yaris 1.5>Swift 1.5>Getz 1.6。

如果冷氣要冷,我的選擇是Getz 1.6>Yaris 1.5>Swift 1.5。

如果考慮保修,我的選擇是Yaris 1.5>Getz 1.6>Swift 1.5。

沒有一台車有絕對優勢,版主考慮什麼?


回應 south (south) 所寫
評價幾乎是一面倒,不過我是看好yaris
反正網路上罵最多的就屬toyota,也是最多人表態不買toyota
😆結果事實卻.....
該說是會去買toyota的人都不上網,還是會上網的人都不買toyota?

這跟選舉一樣,沉默的一群人才是決定勝負的力量。😀

如果錢不是問題(不能光考慮空車價),我選Suzuki SX4,如果錢兒子跟我感情不好,只好選Toyota Yaris,這是無奈的選擇,誰教每間車廠都在謀求最大利益,不要跟我說Suzuki跟顧客站在同一邊,如果Suzuki的品牌價值比Toyota高,保證SX4的售價絕對高於Yaris,成本跟售價並不是單純的對價關係。🙂
回應 mycrv (飛魚) 所寫
🙂
我也想過用儲油桶
但是考慮揮發問題後
就算了

我碰過一些人認真考慮過這個方式。😀
前往討論:中油又漲價了
愁說強閒太休午疏葉污?
如果打死不按車外循環按鈕,車內保持乾乾淨淨的,也不抽煙,沒有香港腳打赤腳開車的習慣,裝不裝空氣清靜濾網無所謂,台灣濕氣這麼重,蒸發器凝結水滴產生的自我清潔能力不錯。😀

如果常發生上述任何一種狀況,裝空氣清靜濾網有益無害,覺得太貴就自己買材料、自己DIY動手安裝,自己要記得按時清潔、更換空氣清靜濾網。😀
這次車禍,Mini Cooper被大貨車撞擊,車體大致完整,會有重大傷亡,主因是乘員在未繫安全帶的情況下被撞,而大貨車也撞爛,證明車體結構安全設計發揮功效。😌

如果今天大貨車追撞大貨車與大客車,以現今大貨車無緩衝區設計、貧乏的安全設計,要活命更難。😰
回應 jimmytu (就是那個光) 所寫

小型車別開太快,高速公路有些路段風超大的,小車如果開太快(超過130KM)
在高速行駛下容易被風吹的不穩,隨便一偏就容易A到柵欄或別的車輛.😵

這個比喻不恰當,一樣是小車,不同的設計,高速穩定度完全不同。😌

你大概沒開過高車體的大客車與大貨車,尤其是載紙箱的大貨車,因為紙箱很輕,所以車蓬很高,風一吹跟開船相去不遠,這才恐怖。😰
回應 easygoing (MommyInCar) 所寫
「搭載無段變速箱的Bluebird Sylphy,即便是大腳油門,引擎轉速也僅會緩緩爬升,雖然車速跟著直線上升,但是車輛動態卻始終維持平穩。」
請問這是不是無段變速箱的缺點?轉速拉不快,那在超車的時候及高速公路切換車道時無法瞬間加速,這樣不是很危險嗎?而且即使大腳踹,轉速也是慢慢爬的話,那0~100km/h怎麼可能會在10秒內呢??😞

這句話的意思是引擎與變速箱的轉速會根據馬力/扭力不斷調整最佳減速比,不再像傳統的變速箱因檔位齒比銜接的關係,產生引擎轉速與車速非連續線性相對變化,講白話就是加速快,但不會再有轉速上上下下不斷變化的結果,這是動力傳輸全程電腦化控制的科技結晶。😀
小弟一票,不過汽車技術網也不賴。😀
還要看廠牌與生產日期,最近好像又要漲了,低價電瓶的時代已過去。😰
回應 turbo00080 (Camael) 所寫
請問~要當一名汽車維修員需要具備神麼知識.讀神神麼書~我只知道要讀汽車學而已~還需要神麼知識??

看你想當技師還是工程師。

如果只當技師,至多中文、英文要看得懂,基本的數學運算沒問題,能照修護手冊的內容拆解零件與故障排除。

如果有興趣當工程師,除了具備技師的職能,機械力學、機械材料、流體力學、熱力學、電子學、微處理器...等都要有基本的涵養,才能發現修護手冊沒有記載的故障現象。

雖然中國人士大夫的觀念還普遍在你我心中,但書讀不好才學汽車修護的時代已慢慢過去。😀
前往討論:修車具備知識
Garmin的操作介面比較就手。🙂
1台車開快了不起罰幾千元。

2台車一起開快就變飆車,被錄影抓到(今年開始有偽裝民車伺候)最低消費幾萬元,外加妨害公共安全罪起訴。😰
如果把Altis當家庭房車開,省油與保養便利性(免換正時皮帶、正時與怠速免調整、外皮帶自動調整)都不錯,倒是懸吊高速不穩定的設計比上一代Corolla退步,個人覺得後座搖晃比以前的Corolla系列大,舒適度不高。

至於故障率的問題,我家裡的Altis 1.8跑了7萬多公里,除了正常保養的油料、耗材,目前還沒換過其他零件,大致上還能延續TOYOTA的傳統(家裡大都是TOYOTA的車款,比較舊的是Corona)。🙂
前往討論:Altis 有駕駛樂趣嗎?
回應 ericars (ericars) 所寫

日本鄉間也好, 郊區也罷, 路上的K-car等小型/輕型自動車超多
可是一上高速公路(不論私營或公營的自動車道)
這些小型/輕型自動車的數量馬上降低到很少...

日本高速公路的通行費超高,加上大眾交通工具便利,沒事不會跟錢兒子過不去。😀
回應 orangebear1006 (大熊1006) 所寫

上次換一個55D加水 不過850元

上次是什麼時候?電瓶在一年內價格已調好幾次,不要用以前的價格判定目前的價格貴還是便宜,這樣會爆血管氣死自己。😭
以前常開車上下班,油錢大約5000元上下,現在常騎機車上下班,油錢大約2000元以下。
馬力與扭力的測試方式不知道是否一樣?🙂
請原廠用電腦診斷儀器檢測一下系統的電路是否正常,至於安全氣囊本體超過建議使用年限以後,能不能作用就很難說了。😰
回應 danganhon (前山道王子) 所寫
不過保養廠也太黑心了
一罐不到50元的東西竟然要賣你350😠

凡事不要單純用成本的角度來看,如果你有這種技術、設備,而且願意用50元的價格供應給網友,大家會熱烈為你鼓掌,大聲說:「danganhon罵得好!」。😀

如果你知道醫院給的藥一顆都是幾角起跳,可以罵醫院黑心嗎?消費者往往忽略實際的經營成本,也忽略技術的價值,只能說台灣的病人與車主很幸福,到現在還能享受低廉的醫療與修車費用,到已開發國家住過一段時間的人,更能體會這種得之不易幸福。🙂
回應 altezza0200 (altezza200) 所寫
7.馬力:載5個人上約45度斜坡,還算有力........

哇~~比H2爬坡實力還高!!😲

寫這段文字的人,大概不知道45度斜坡有多陡。😀

Nissan已經很久沒供應給裕隆強勢產品(還是裕隆不願引進?),這台車有機會重現Cefiro大賣的榮景,刺激一下其他台灣日系車廠,不要老是引進次一等級的車款。😌
如果是動力泵浦油封漏油,原廠也有供應油封,那就代表可能單換動力泵浦油封,不過工錢會比材料錢貴很多,但怎麼算也比更換動力泵浦便宜很多。🙂
回應 river0127 (黃河) 所寫
不過半小時之後熄火再重新發動,就發出嘎啦嘎啦的聲音,電電池是有電的.就是發布起來.是啥壞啊,,

天氣冷,電瓶蓄電能力下降,電瓶如果又出問題,供電能力不足的情況下,起動馬達的電磁開關反覆做動就會產生嘎啦嘎啦的聲音,建議用儀器(BT400、BT600...)同時檢測電瓶、發電機、起動馬達的功能,不要電瓶沒問題,就直覺反應換電瓶(雖然機率很高),要確認問題對症下藥,這樣才不會白白浪費錢。😀
前往討論:sentra 180 無法發動
補充:如果電瓶、發電機、起動馬達都沒問題,就要往漏電的方向檢查。🙂
前往討論:sentra 180 無法發動
回應 mayo (mayo) 所寫

  1.會延遲換檔,是因為自排變速箱油需要更新了嗎?
  2.正常變速箱油行駛多少公里,就必需更換?
  3.最近剛換195/60/R14的ES501新胎...(原廠是185/60/R14),會是輪
   胎變寬、重拖,才導致換檔不順、增加油耗的原因嗎?

1.有可能,這種問題可能是調壓閥故障、3-4換檔閥卡住,換品質好的油是最基本、最便宜的故障排除程序。
2.每個人的開車習慣不同,習慣差,1萬公里換一次不算多,習慣好用好油,3~4萬公里換一次不算少。
3.有可能,而且輪胎直徑變大,實際里程比儀錶板里程多。🙂
您應該表明自己實際的所在地,別人才能推薦廠商給您參考。
前往討論: MAZDA MPV
只要是大廠牌,0W40、5W40、10W40的黏度都蠻適合台灣一般人的用車環境。
可能要多使用引擎煞車,或是改用好一點的碟盤、煞車片。😀
應該有保證書吧,有小氣泡雖然有可能慢慢消失,施工良好的店家倒是不容易發生此問題。🙂
回應 bbrian0709 (人中呂布) 所寫


可是CEFIRO 只有D 2 1檔耶 無法檔煞😰

山路我比較喜歡手自排或自手排


如果連自排1檔的引擎煞車效果還不夠,未免操太兇或坡太陡?😰
回應 richard_65 (李察) 所寫
300元小保養的機油(四罐)/機油心(100元)都有了....

你沒有說到重點,代價是自己去買機油,自備工具,自己動手,沒問題就賺到,不小心有可能賠掉1顆引擎。😀
回應 orangebear1006 (大熊1006) 所寫

回家路上到家樂福拿罐70元  3M 5合一噴劑(清潔+潤滑+去銹....)

對著溝槽噴一噴就好了
一點都不卡
一點都不叫

說不定會有意外的驚喜
分享給各位


三噸大說已提到重點,大部份的橡膠件怕油(除引擎機件用的墊片、油封、O型環等不怕油),等到橡膠件脹大軟化,可能會卡的更嚴重,車窗玻璃泥槽一拉扯更容易損壞。😰

橡膠件有橡膠件的潤滑保養油,車窗玻璃泥槽有泥槽的潤滑保養油,不是隨便買一瓶噴劑就通通打死,這樣會害死不知情的道友。😩

回應 jay_r521 (台中A-JAY) 所寫
偶也省ㄌ一筆錢

水箱風扇碳刷磨損...更換...35元

冷氣風扇碳刷也是相同情況...35元

銲錫線一個15塊..
================================
自己DIY...
合計只花材料費85塊

去修理廠都說要換新的風扇....😰

如果是車主DIY慢慢搞沒關係,請問您找碳刷找了多久?因為車上用的碳刷很多不是制式零件,沒有現貨可以買,通常要花時間找材料,再切割碳刷焊回去,消耗的工時比整顆風扇還貴,如果修理廠照工時估價,換碳刷比換整顆風扇還貴(目前還沒把碳刷耐用度納入變數),請問車主願意接受嗎?這是修理廠直接更換新品的原因之一。

車輛的風扇馬達如果用到碳刷已磨完,電樞、線圈、軸承的損耗程度如何?如果修理廠幫車主換好碳刷開沒多久,軸承又壞了,請問車主會如何想,我想很少車主替修理廠想,八成直接罵修理廠技術真爛,修沒多久又壞了,我要告訴大家別來這間修理廠。為了提高機件的可靠度,這是修理廠直接更換新品的原因之二。

如果車上有2個風扇馬達壞了其中一個,引擎水溫還不致於上昇,最多轉久一點,還不會產生太大的損害,如果車上只有1個風扇馬達,一損壞車一停,引擎水溫立刻上昇,開車會一直看水溫錶的車主其實不多(新車改用水溫警示燈的原因,很刺眼的燈總看得到吧),如果是我的車,為了避免顧路,其實不會考慮只換碳刷,喜歡DIY的車友可以嘗試一下。😀
雖然不知道各車主的駕駛習慣如何,但2.0有這種平均油耗不錯了。🙂
這兩台車的定位不同,客源重疊性應該不大,比較的意義不大。😀
回應 jay_r521 (台中A-JAY) 所寫

放在柏油地上磨就好ㄌ...
天連ㄟ..響賀....🙂

這麼軟的碳刷,耐用度不高,我上次在汽車技術網看到車主DIY更換發電機碳刷,是用機車材料行賣的早期Kawasaki機車用HITACHI碳刷,硬度比原車的BOSCH還高,價格也不貴2對(4個)100元,有興趣DIY的人參考一下。😀

回應 ken198113 (李力持) 所寫
😰PO個圖好了...增加人氣

前後保桿兩側銀色條狀物不知功能為何?🙂
回應 paulmar (paulmar) 所寫

種綠色植物😀

再加1台臭氧機

各種有效去除有害氣體的植物http://hk.epochtimes.com/7/2/2/39498.htm

要用高濃度的臭氧機才有明顯效果,但高濃度的臭氧機使用時對人體有害,車上有人別用,除臭完先開窗通風再用車。😀
回應 theta (觀光客) 所寫
回應 shibin6506 (dog) 所寫
回應 930103 (ken) 所寫
國產車辦到好62.5萬可以買到1.8等級以上的車,1.5應該是平價車款,50萬比較合理.


弟最近也想買車,
鎖定:Daihatsu Siron,
原本想買YARIS,
不過看過它內裝後,失望透了,
轉向日本原裝進口的Sirion。
車價52.8萬,50期0利率。
現金折讓約:4萬,
亦即48.8萬成交,再加上保險,應該不會超過52萬。

以後維修會不會唉唉叫

您真內行,Sirion俗稱小精靈,零件非常高貴,而且經常沒現貨,開新車不錯,車舊或撞車,就會變小惡魔榨乾荷包。😀
前往討論:Yaris 1.5G試駕心得
回應 94341018 (CIVIC阿哲) 所寫

我的前保桿有稍微刮傷 有人說有些原廠可以作免費的基本修復

我玻璃也還有點油漠 看網路上有人說 可以免費處理

新車烤漆刮傷補漆、打個細粗臘應該不會收錢。

玻璃油膜處理也沒用,台灣的空氣太髒,清完沒幾天就會再覆蓋一層油膜,清不勝清,自己買瓶好用的去油膜產品,等下雨天自己清除一下前擋油膜就可以了。😀
altis原廠規格電瓶的電容量很小,跟其他1.6~1.8車種比較差很多,強烈建議利用換電瓶時換長一點(電容量較大)的規格(還是比其他1.6~1.8車種小,安啦!),電瓶上座不必修改,電瓶塑膠底座邊緣切掉一點就可以了。

原廠裝這麼小的電瓶,有可以發生前一天還沒感覺起動馬達運轉無力(電容量不足),隔天一發動才發現電瓶突然死透,讓車主措手不及,如果電瓶大一點/舊一點、天氣冷一點、電容量下降一點,起動馬達轉速會變慢(起動轉速變慢),車主還有緩衝時間送去檢修。😀
回應 corollaak (關) 所寫

而HONDA Civic則是唯一在「行人防護」中獲得三顆星的車型

HONDA很早就投入「行人防護」的研究,不過一般消費者根本不注重這種效果。😰
每個地區的用車環境不同,柴油車在穩定轉速的車況下,省油性較佳,在市區不斷改變轉速的情況下,比較不容易佔到便宜。🙂
回應 c55599 (新莊sky) 所寫
近日來, 一種異音一直困擾我...
冷氣打開時, 三不五時會有"嗯"一聲...
有時是在加速, 有時是在減速, 有時卻又是再等紅燈時的怠速...

可能是變速箱的聲音,建議用好一點的油,產生的頻率會少很多。😀
前往討論:Altis 10萬公里回顧
回應 Jerry0604 (褟褟米) 所寫

目前經驗是:
Altis據說因為潤滑系統某些部分管路很細, 若機油黏度太高 (如15W-XX), 冷車啟動後短時間內會無法發揮潤滑效果(因為低溫流動性不佳)
🙂

機油管路小是外行人的說法,因為很多引擎在機油管路中會加上限油螺絲或限油孔(縮小管徑,縮小倍數超過車主想像),一樣的黏度,各廠牌的效果不同,並不是黏度高,冷車啟動後短時間內潤滑效果就不好。

另外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油泥的生成,跟機油有沒有換、機油品質、機油芯品質有直接的關係,跟機油管路大小無直接的關係。😀
前往討論:Altis 10萬公里回顧
回應 jackie63 (住台北ㄉ小市民) 所寫

我5萬換銥合金ㄉ用到現在,13萬會換掉ㄅ,雖然原廠說10萬.

如果是日本電裝銥合金火星塞,原廠說10萬公里更換已經是很保守的數字,如果有興趣你可以根據型號確認日本電裝原始建議更換的里程是多少。😀
前往討論:Altis 10萬公里回顧
回應 Jerry0604 (褟褟米) 所寫

關於機油油泥, 理論上清洗後會清除潤滑油道的油泥, 但因對此產品不熟悉, 自己便不敢用. 不過要使用的話, 記得找與基礎油配方相近的產品, 相關理論需求助其他高人.

正常的機油,在正常的使用條件下,就算是加礦物油開5000公里(大約半年)都不會有油泥,就算有油泥,加正常的機油以後,也會慢慢將油泥清潔乾淨,尤其是褐色硬化的油泥,油變髒以後,建議立即更換機油與機油芯。😀
前往討論:Altis 10萬公里回顧
回應 jerry0604 (褟褟米) 所寫

1. 綜合許多車主的經驗, 可加水的傳統電瓶可以時常加水, 會比較耐用. 免加水的壽命好像比較短.(目前用的免加水電瓶, 小弟還在觀察中)

一般的免加水電瓶(免保養電瓶),其實還是要加水,只是電瓶水消耗的速度比一般加水的鉛酸電池低很多,還不算真正固態的免保養電瓶。🙂
前往討論:Altis 10萬公里回顧
最近警察在路口執法的頻率的確增加。🙂
回應 hkn0928 (乘風) 所寫

換較大一點的電瓶缺點會增加車輛負載

這個說法並不正確,因為起動馬達消耗的電能並沒有增加,目前正常的車輛的電瓶,除非音響與電系大改,大概只有引擎起動以後,發電機才會對電瓶充電與提供全車電系電能,既然換較大一點的電瓶跟不會改變起動馬達消耗的電能,發電機發電量跟原來還是一樣。

除非熄火以後電系發生漏電的問題,換較大一點的電瓶漏掉的電能更多,此時發動引擎,發電機對電瓶充電的電能才會增加(起動馬達消耗的電能+漏掉的電能),引擎的負荷才會增加。

另一種問題是音響與電系大改,如果發電機沒有增加數目或增加發電量,就算引擎發動中,因發電機發電量不足,此時就開始消耗電瓶儲存的電能,發電機會維持在最高發電量,引擎的負荷也會增加。🙂
回應 jerry0604 (褟褟米) 所寫

本來就是要說給外行人聽的
反而被說外行
看來應該閉門反省反省....😌

褟褟米兄,您這樣就不對了,明知道可能正確的答案(我不敢說自己百分之百正確),還要考慮讀者特性,用另一種方法解釋,我是直來直往,如果得罪之處請見諒。😀
前往討論:Altis 10萬公里回顧
回應 hkn0928 (乘風) 所寫

我說的車輛負載是重量喔~~~不是引擎

這樣說也對,可是加大再怎麼大也不會增加超過5公斤的重量,有這麼嚴重嗎?😰
回應 ejuluchi (ejuluchi) 所寫

----電子材料行有賣充電器。約一千出頭。
----買一個有時可以救急。
----忘了拔鑰匙、關電源,隔天發現、無法啟動,

便宜的充電器無法快速大電流充電,小電流充到電瓶能發動,可要好幾個鐘頭,如果車旁無電源插頭可用,更無法救急。😰

不太會用救車線的網友(有危險性),建議買XX電匠之類的產品放車上,不但可以立刻接電起動引擎,功能多的還有防接錯保護、電燈、打氣筒的功能。
回應 lelelala (lala) 所寫
今天在D檔等左轉 踩著煞車 不過不太確定有沒有踩緊(如果沒踩緊時速也不超過5km)
因為擋到別人的車 所以我有點慌張的要倒車
很快的打到R檔 奇怪!車子怎麼沒後退? 一看才發現打到P檔...車子沒有明顯的震動

想請問一下 假如車子有一點速度(不超過5km) 打到P檔會不會傷到變速箱? 😭
我還滿緊張的 新車簽還不到一星期
ps:如果因為這樣變速箱壞掉 原廠會保固嗎?

另外我的車是小march 有時候爬坡時會有點小沒力
像從地下停車場開上來 或上橋 距離沒有很長 請問這種時候要用OD檔嗎? 上坡要的話下坡呢?
OD檔可以在爬坡時直接按嗎? 或是要先放掉油門再按之類的?

最後就是開山路就要用二檔或一檔嗎? 上下坡都要?
也是可以爬坡時直接D檔打二檔嗎?

謝謝大家 🙂

打到P檔如果沒有聽到很明顯的卡卡聲,P檔的駐車爪與齒輪應該沒什麼受損,車速快的時候入P檔有保護裝置,駐車爪不會真的卡住齒輪,等車速低P檔的駐車爪才會作動,不過5km應該會作動了。如果行進間駐車爪卡住齒輪,會有緊急煞車的現象,如果你沒聽到卡卡聲,也沒感覺車子突然停住,駐車爪與齒輪構造簡單又堅固,不必太擔心。🙂

不管是新手還是老駕駛,開自排車一定要養成好習慣,那就是排檔不要按排檔桿上的按鈕,車主使用手冊一定有寫類似的操作方式,正常前進時直接扳動排檔桿就能在N檔與D檔間轉換,車輛踩煞車完全停止時,才能按排檔桿上的按鈕從P入R檔、P入D檔、N入P檔。🙂

很多車的電子變速箱為了降低入檔頓挫,在起步瞬間可能先入2檔再入1檔,或是1檔很快就跳2檔。地下停車場開上陡坡建議直接入1檔,才不必等2檔(降低頓挫)→1檔→2檔(爬不上去)→1檔,會感覺振動大而且沒力,至於其他反應快比較進步的變速箱,直接踩油門就可以了。

OD檔是指超速傳動,以March來說,講白話就是4檔,如果按排檔桿OD ON/OFF鍵,儀錶板OD OFF燈亮,就是沒有4檔,只有1、2、3檔,早期使用OD OFF是在引擎還沒熱車時,為了避免太早入4檔,引擎承受太大的負荷,現在電腦大都能自動控制OD OFF,目前使用OD OFF的情形是長下坡又不陡,用3檔跑才不會越跑越快,要一直踩煞車,不是很陡的上下坡可用OD OFF功能(不會一直換檔,踩煞車),坡度稍陡的上下坡可用2檔,坡度非常陡的上下坡,可用2檔,老話一句,車主使用手冊一定有寫類似的操作方式。😰

如果嫌麻煩,油門踩重一點也會自動降檔,直接踩到底就直接強迫降一檔,如不夠力,放鬆油門,直接踩到底就再度直接強迫降一檔,會連降2檔還爬不上去,這個坡已陡到輪胎空轉冒煙了。😀
回應 yes0062 (YES0062) 所寫


題外話 ~ 如果在一號高速公路正常行駛 , 不能行駛到 100km/hr
如果在三號高速公路正常行駛 , 不能行駛到 110km/hr

為了你自己及別人的安全 ! 請你不要買車好嗎 !!

沒這麼嚴重吧?如果照此標準,很多人都不能買車。😀

開慢車也要有駕駛道德,不可佔用快車道,安份行駛在慢車道上,才不會惹惱熱血車手做出危險駕駛舉動,也不會因為與他車速差過大容易發生車禍。😀
前往討論:SX4與Tiida
回應 wb28 (鐵人28) 所寫

不是很陡的上下坡可用OD OFF功能(不會一直換檔,踩煞車),坡度稍陡的上下坡可用2檔,坡度非常陡的上下坡,可用2檔,老話一句,車主使用手冊一定有寫類似的操作方式。

更正:坡度稍陡的上下坡可用2檔,坡度非常陡的上下坡,可用1
回應 niky (niky) 所寫
我的altis 1.8 開了3萬公里,變數箱油在1萬時在原廠換過一次,在換擋間有時會突然噸了一下是那裏出問題

在原廠換過ATF是重點,如果換品質好一點的ATF,問題可能就解決了。😀

目前只有ENEOS與MOBIL生產的T-IV ATF通過日本TOYOTA認證(這支油是TOYOTA委託ENEOS與MOBIL共同研發的)。

ENEOS認證編號NWS6500

MOBIL認證編號JWS3309

下次買T-IV ATF可以注意是否標示通過日本TOYOTA認證的編號。🙂
回應 camryuser (camryuser) 所寫
雖然行車執照沒有紀錄引擎號碼, 但發現監理所對於更換引擎還是規定要申請引擎號碼重編的.😲
打電話問修車廠, 答說雖然換了引擎,但保證更換的引擎會有同樣的號碼,
"為什麼? "
"這是商業機密, 無可奉告! "
天哪! 竟有這種事,我是不是上了賊船?😭

既然你知道申請引擎號碼重編的程序有多煩雜,要接受變通的方案。

這是業界公開的祕密,把兩邊引擎號碼部份用雷射切割取下,原引擎號碼焊回車上磨平,表面上合法,因為用電解也看不出變造引擎號碼的現象。
回應 moriah (moriah) 所寫
你那顆好的壓縮機, 很可能隨著你的就引擎, 一起扔掉了

那個有問題的, 應該是您的"新"引擎上面附的

舊品應該會留給車主看,不會這麼快當廢品處理,而外匯引擎上的壓縮機、發電機、動力泵浦,有些有附,有些只有引擎本體(比較便宜)。
回應 camryuser (camryuser) 所寫

第二天, 打電話給技師告知這個情況, 他很爽快的說, 大概是有卸掉冷媒, 忘了加回去所致,
要我把車開回去, 他們可以免費處理. 可是到了修車廠, 另一個技師來檢查, 卻又說冷煤還在, 是壓縮馬達線圈燒斷了, 必須換新.

我聽了很不高興, 說怎麼答案差這麼多, 而且直到換引擎以前, 冷氣一直都好好的, 怎麼來換引擎,冷氣就壞了? 店長問我:" 你不是也承認冷氣有問題嗎?"
我把前面的情況解說一遍後, 店長和兩個技師臉色凝重
一直跟我解釋換引擎不會動到冷氣, 可能是太老舊,碰巧這時候壞了.
可是我聽不進去,明明技師跟我說也許是冷媒忘了加回去, 表示有動到冷氣ㄚ!

最後,他們提出折衷辦法, 各負責一半, 修車廠也許有錯, 但這個冷氣壓縮機也的確太老了.
所以壓縮機8000元, 各出一半. 我想想還可以接受, 就答應了.

有一些保修廠,下引擎時,不會拆開壓縮機上的冷氣軟管,而是將壓縮機本體固定螺絲拆掉,將整個壓縮機/冷氣軟管移到旁邊下引擎(比較不好下,有的車無法這樣拆),有誠信的老闆,這樣是幫你省錢,比較沒良心的就說要收冷媒錢。

不管壓縮機怎麼拆,都不可能碰到壓縮機皮帶盤裡面的線圈,除非組裝引擎時壓縮機皮帶盤撞歪,壓縮機皮帶盤運轉磨到線圈過熱(噪音會很大),才有可能把線圈燒壞。不過剛好碰到壓縮機壽終正寢也是有可能的事。😰

其實壓縮機皮帶盤裡面的線圈,可以更新,但一般的材料行沒賣這種零件,保修廠可以將壓縮機拆下送到專門的工廠修理,看保修廠願不願意吃飯撐著幹這種事,因為壓縮機修理沒保固,更新有保固(你應該是換翻修品),如果老闆好心拆壓縮機送修,沒多久又剛好壞其他零件,車主一定會罵老闆,好心不會有好報,共業啊!😴
錢可以再賺,命只有一條,這種錢盡量不要省。🙂
前往討論:請問~煞車的時候
指定技師最保險,好的保修廠有可能遇到老鼠屎,差的保修廠有可能遇到極品,選技師比選保修廠更重要。😀
回應 chiardy (Chiardy) 所寫

對一般民眾來說差異很小,
(所以真的去找免費的灌就好了,加上一般灌氮氣很少幫你抽真空再灌吧)
倒是輪胎氣嘴上的藍色蓋子會上車主爽度增加。

+1

內行人
如果是油的問題

換好的油人生變彩色

換差的油人生變黑白

不是把油換掉就一定會有改善
爆料至少要公開一些資料與照片佐證,不然很容易被懷疑是有心人士。😌
回應 idfm2000f16 (小邱) 所寫

VSC.TRC.ABS亮燈的原因95%是這顆煞車開關故障.有時接觸不良就會使三個燈齊亮.如果這顆已故障三個燈就不會熄滅了.如有族友保固期內亮燈過的先回原廠檢查留一個記錄以免以後過保固期了才故障又要自己花錢.我的就是過保固兩個月才故障ㄉ因為熟識還是以保固處理.這顆不會很貴一顆報價404元
[ing]http://www.anc.club.tw/anc/files/img_0160_1_.jpg[/ing]
[ing]http://www.anc.club.tw/anc/files/img_0157_1_.jpg[/ing]
[ing]http://www.anc.club.tw/anc/files/img_0153_1_.jpg[/ing]

詳細與有效的回答,值得有相關遭遇的車主參考,如果我可以給評價,一定幫你加分。😀
回應 desmond (Desmond) 所寫
很多車都有這種防盜設計啊~

頭又大的全車系好像都有

防止車門被打開,放空檔,車就被拖走了

很少有車子無此設計,不過方向盤上鎖,跟防止車門被打開,放空檔,車就被拖走了,有何關聯?😰

現在拖吊車為了避免糾紛(車內財物遺失、機械損壞等),車門直接貼封條拍照、前輪離地、後輪穿溜冰鞋拖走。😀
前往討論:幹了件傻事
回應 bbrian0709 (人中呂布) 所寫
那請問假如沒有動力方向盤轉到底會不會有影響啊??

因為我轉到底或轉彎大腳踩油門都會出現"搭搭搭"的聲音

有時候就算不踩也會有那個聲音

那台車還換過兩次油包(師父說漏油了)

😰

你的問題應該是傳動軸防塵套破裂(你說的油包),髒東西跑到萬向接頭裡,傳動軸萬向接頭不正常磨損產生的異音。😀
回應 kuanpy2003 (柯國隆) 所寫
😞
我女友的ISAMU 1.6也會這樣,尤其再停車場停車時,有時必須要將方向盤打到底,行進時就會感覺到輪胎有磨到東西的聲音,感覺像是磨到輪拱的感覺,但是保養時車架高,也沒看到有磨到的痕跡,保養師父試車時也沒問題,但是真的有異音阿,不知該說啥?
😰

應該是方向盤打到底,方向盤動力泵浦壓力過高產生的嗡嗡聲。🙂
回應 9254 (坤宇) 所寫
回應 cutefatty (Kenny) 所寫
請問各位前輩一個問題
我的車車最近方向盤打到底之後
車子一動 會好像卡到東西的感覺😲
(像是要迴轉時 還是停車時)
請問這是輪胎的問題嗎?
還是機械類的問題咧?😵
😀還請各位給點意見~

是有聲音嗎?另外你的輪胎是原廠的尺寸還是有加大?

有的車方向盤打到底以後,有一個止擋螺絲會碰到底盤零件(卡一聲),車子一動上下晃,因為零件相對位置改變,方向盤打到底,兩個金屬零件緊緊撐住以後磨擦,就有可能出現怪聲音。😀

我自己的使用習慣是方向盤打到底以後,馬上把方向盤拉回一點點,不讓機件承受過大的壓力與磨擦力,當然動力方向機的油要記得定期抽換。🙂
回應 cutefatty (Kenny) 所寫

很像上面大大說的 磨到的那種感覺

找找看底盤三腳架、羊腳附近是否有一個地方磨得亮亮的、四周又是生鏽的痕跡,這就是轉向止擋螺絲的碰撞點,這麼在意要消除噪音的話,貼塊適當大小的橡膠皮就沒聲音了。😌
養一個小孩子,好好栽培,兩年大概就可以買一台國產新車了,省下教育費用買車?我選擇好好栽培小孩。😌
回應 astra1123 (bob) 所寫

滿街當小黃表示😀
Altis受到整天與車為伍+靠車吃飯的運將肯定!!

Altis即將大改款🙂
表示產品完熟度極高
該改善&該修正的小缺點應該都解決啦!

您真內行!😀

台灣TOYOTA當年CORONA EXSIOR上市以後,舊型CORONA還繼續賣,每個月還能賣1千多台呢!老兵不死!!😲
前往討論:剛訂了ALTIS 1.8E
回應 kuanpy2003 (柯國隆) 所寫
😰
星期六幫女友開車去保養,MAZDA ISAMU 1.6,發現直線行進時方向盤會偏左5-10度,記得兩年半前剛交車時,也是這樣(當時更誇張,是偏20度左右吧),後來是去原廠協力廠商校回正常角度(MAZDA原廠竟然沒能力處理?),現在又慢慢向左偏,這段期間並沒有什麼碰撞,請問各位前輩大大,為啥會這樣?可能是哪裡出問題勒?因為再半年就要過保固了,如果是原廠問題希望能由原廠處裡,也希望大家給個建議,謝謝!
😆
前往討論:我的方向盤會偏左
回應 kuanpy2003 (柯國隆) 所寫
😰
星期六幫女友開車去保養,MAZDA ISAMU 1.6,發現直線行進時方向盤會偏左5-10度,記得兩年半前剛交車時,也是這樣(當時更誇張,是偏20度左右吧),後來是去原廠協力廠商校回正常角度(MAZDA原廠竟然沒能力處理?),現在又慢慢向左偏,這段期間並沒有什麼碰撞,請問各位前輩大大,為啥會這樣?可能是哪裡出問題勒?因為再半年就要過保固了,如果是原廠問題希望能由原廠處裡,也希望大家給個建議,謝謝!
😆

保養時是否有做前後輪對調的程序?😌

台灣的路況太差,車子開這麼久了,原廠不可能保固。原廠的技師如果有設備,正常一樣有能力調整,但不可能免費。😰

如果左偏是指方向盤不正,調橫拉桿回正+順便調前束=行情價300元。

如果左偏是指車輛行進間向左偏,調橫拉桿回正+順便調前束,一樣有機會改善=行情價300元。

有時一些四輪定位只是調個前束,就說做了定位,收800元,調前束做定位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講白一點,做定位包含調前束,店家該賺的應該賺,車主也要有點概念。😌



前往討論:我的方向盤會偏左
回應 kuanpy2003 (柯國隆) 所寫

屁股還好但是像是放大的VIOS,感覺沒GALANT帥

以前晚上剛碰到這款車時,心裡想旁邊(左前)這台VIOS怎麼特別大。😰
回應 elvishsu (貓大王) 所寫
沒錯。
以前為了壓榨出戰馬 "迎光150" 所保留的最後一匹馬力。
常常為了那幾微米的氣門間隙在傷腦筋。

微米太誇張了,應該是零點幾毫米/mm吧?😀
回應 orangebear1006 (大熊1006) 所寫
原廠技師說
這個是自動調整
不過不是液壓  

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更換調整片(厚度不同),來達到調整間隙的目的,如果沒有調整片組,特殊工具,沒辦法進行調整氣門間隙的程序。😊

搪缸店土法煉鋼的方式為先測量好每支汽門的間隙,算好加減範圍,拆下凸輪軸,取出調整片,放回適當厚度的調整片,達到調整間隙的目的。😰
順便把凸輪軸與前曲軸油封換掉更好。
回應 jonjoy (joy) 所寫
拋錨時發生的狀況為下:
在高速公路內車道
油門突然踩不下去
只好緊急打故障燈

如果是發電機故障,一直消耗電瓶電量,車子應該會先發生引擎不順的問題。

如果電瓶真的沒電導致熄火,故障燈的效能應該也會很差。
小客車採用後輪驅動或四輪驅動的傳動軸常裝不等速傳動軸(十字軸),還是需要打黃油,間隔1~4萬公里打黃油一次,依用車環境、駕駛習慣決定保養周期。🙂
友站看到的資訊http://72.22.88.165/forums/showthread.php?t=43937

警方已掌握哪些車輛飆車,代價是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九萬元以下罰鍰吊銷駕駛執照,三年內不得考領駕駛執照吊扣汽車牌照三個月接受道路交通安全講習。😌
回應 longinauq (longinauq) 所寫
回應 srw (Corolla老吳) 所寫
回應 wb28 (鐵人28) 所寫
友站看到的資訊http://72.22.88.165/forums/showthread.php?t=43937

警方已掌握哪些車輛飆車,代價是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九萬元以下罰鍰吊銷駕駛執照,三年內不得考領駕駛執照吊扣汽車牌照三個月接受道路交通安全講習。😌


吊照接受道安講習後,他還是繼續飆

下一個罰單再加上無照駕駛,然後呢?


應該效法美國, 加個公共危險罪

立委諸公不立這條法, 是因為他們也想小飆一下

目前飆車的確有機會以妨害公共危險罪移送法辦,黃金右腳要控制一下,罰錢事小,有前科就賠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