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2018/05/27 16:56:06
發文
不該活下去的品牌倒一倒,剩下的就是可以存活的啦。但總覺得裡面的敘述好像在講台灣
大陸汽車企業首先是管理跟不上,大陸一家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的一名主管就透露,中國汽車自主品牌與合資公司即使在同樣的工作環境中,卻可能採取兩種不同的管理標準。
台灣管理跟上了沒~~小心喔😂
於
2018/05/27 20:58:25
發文
連中國的關稅都比我們低了
檢討一下好嗎
沒有官方裙帶的、沒有資金的、沒有背景的,大概就是要面臨倒閉潮的品牌。中國做事情第一考量不見得都是市場和經濟,政治因素也很重要呀
關稅可能再降,汽車價格可能再跌....大陸進口車市場大嗎?幾乎所有一線品牌都在當地有設廠,有多少車是進口的?零件關稅影響比較大吧?
於
2018/05/27 21:24:10
發文
和國產比起來,進口量是小很多,但是中國量體太大,就算少也還是驚人。況且關稅一降,就可以用同樣預算在進口車跟中國車中間選,是你選誰XD
中國進口車的比例又不高,多數是合資品牌,自有品牌生產一般轎車的早就有競爭力了(如吉利),小品牌的都是生產低價車,這種車廠不會因為降關稅就活不下去,因為車價差好幾倍沒在怕。
文章講的比較客觀,憑借山寨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大陸己有很多大廠做的自主品牌還不錯,河北保定的長城汽車(哈弗) 重慶的長安汽車 杭州的吉利汽車 合肥的奇瑞汽車 深圳的比亞迪 柳州的五菱寶駿,都有爆款車型,狼進來了鍛鍊一下也好
中國自有品牌會有倒閉潮是必然的.但像吉利.比亞迪..年銷量幾十萬台的車廠足以生存下來.有些合資車廠也是一樣會倒
同樣的.台灣早年進口品牌一大堆.現在存活下來有幾家.以前美國車滿街跑.現在稀有度更甚千萬超跑.還有幾人還記得Peugeot.Renault.OPEL.Citroe曾國產過
回應 feng266398(feng)所寫
中國自有品牌會有倒閉潮是必然的.但像吉利.比亞迪..年銷量幾十萬台的車廠足以生存下來.有些合資車廠也是一樣會倒
同樣的.台灣早年進口品牌一大堆.現在存活下來有幾家.以前美國車滿街跑.現在稀有度更甚千萬超跑.還有幾人還記得Peugeot.Renault.OPEL.Citroe曾國產過
看來這裡是沒幾個人知道這幾個品牌
於
2018/05/30 01:05:43
發文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中國進口車的比例又不高,多數是合資品牌,自有品牌生產一般轎車的早就有競爭力了(如吉利),小品牌的都是生產低價車,這種車廠不會因為降關稅就活不下去,因為車價差好幾倍沒在怕。
幾個大廠已經有國際級的資金了,至於有沒有國際級的競爭力,這我就不敢說啦
於
2018/05/31 01:23:17
發文
於
2018/05/31 01:38:47
發文IP 61.228.*.*
關稅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尤其台灣的1進口關稅2貨物稅3營業稅及4推廣貿易服務費保護國產車了半個世紀!
雖然國產車也有貨物稅和營業稅,但是進口車的貨物稅是:貨物稅= ( 完稅價格 + 進口關稅 ) × 貨物稅率25%~30%
營業稅是:營業稅= (完稅價格+進口關稅+貨物稅) × 營業稅率(5%)
以上的進口車貨物稅營業稅是累進的,國產車的貨物稅營業稅的累進計算中少了一個完稅價格+關稅,所以保護國產車不謂不大也!
雖然說是車商是納稅義務人,但是都算到消費者荷包裡了!
所以現在國產車業者非常害怕"降關稅"的呼籲,政府若有這種意向,車商可能想盡辦法去關說或走後門了,當然政府放這種風向球會不會是乘機向業者......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關稅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尤其台灣的1進口關稅2貨物稅3營業稅及4推廣貿易服務費保護國產車了半個世紀!
雖然國產車也有貨物稅和營業稅,但是進口車的貨物稅是:貨物稅= ( 完稅價格 + 進口關稅 ) × 貨物稅率25%~30%
營業稅是:營業稅= (完稅價格+進口關稅+貨物稅) × 營業稅率(5%)
以上的進口車貨物稅營業稅是累進的,國產車的貨物稅營業稅的累進計算中少了一個完稅價格+關稅,所以保護國產車不謂不大也!
雖然說是車商是納稅義務人,但是都算到消費者荷包裡了!
所以現在國產車業者非常害怕"降關稅"的呼籲,政府若有這種意向,車商可能想盡辦法去關說或走後門了,當然政府放這種風向球會不會是乘機向業者......
不只國產業者怕,在這樣不斷堆疊的稅制下,政府也可以多一大筆收入。先不講貨物稅跟營業稅,汽車關稅佔關稅27%,但是貨物價值只占3%,就知道汽車關稅對政府稅收有多重要了。國產車出來喊,也是給政府一個台階下,好繼續維持關稅。
回應 gogofish(夠夠魚)所寫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關稅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尤其台灣的1進口關稅2貨物稅3營業稅及4推廣貿易服務費保護國產車了半個世紀!
雖然國產車也有貨物稅和營業稅,但是進口車的貨物稅是:貨物稅= ( 完稅價格 + 進口關稅 ) × 貨物稅率25%~30%
營業稅是:營業稅= (完稅價格+進口關稅+貨物稅) × 營業稅率(5%)
以上的進口車貨物稅營業稅是累進的,國產車的貨物稅營業稅的累進計算中少了一個完稅價格+關稅,所以保護國產車不謂不大也!
雖然說是車商是納稅義務人,但是都算到消費者荷包裡了!
所以現在國產車業者非常害怕"降關稅"的呼籲,政府若有這種意向,車商可能想盡辦法去關說或走後門了,當然政府放這種風向球會不會是乘機向業者......
不只國產業者怕,在這樣不斷堆疊的稅制下,政府也可以多一大筆收入。先不講貨物稅跟營業稅,汽車關稅佔關稅27%,但是貨物價值只占3%,就知道汽車關稅對政府稅收有多重要了。國產車出來喊,也是給政府一個台階下,好繼續維持關稅。
話是沒錯,但是若政府降關稅則進口車可能大幅成長,關稅會收得更多,只是國產車銷售量可能只剩三分之一! 本田和三菱可能就不做國產車了.
關稅有保護產業的作用,但保護到一定程度,站穩腳步之後,接下來就應該要開放競爭,才能夠讓產業在壓力中繼續成長茁壯。中國從開始真正有規模投入汽車生產製造,到現在已經打算開門迎接全世界的挑戰者,此舉會讓中國的汽車品牌能夠再中國市場裡重新鍛鍊一番。也可以把那些沒有實力只是靠保護政策苟延殘喘,甚至是藉此撈錢的品牌通通打掉。
官媒都放話,會有汽車品牌倒閉潮了,看來中國是真的有決心要整頓汽車產業,不要只能在中國本土囂張,而是像韓國一樣具備外銷實力。
--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5/24/n10422118.htm
大紀元2018年05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5月24日,中共官煤對日前進口汽車關稅下調至15%發表評論表示,未來關稅還有下調空間,並暗示大陸品牌倒閉潮將至。
中共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俠客島24日撰文稱,此次進口汽車和零件關稅下調後,未來關稅仍然有可能繼續下降。此次關稅調降預示著中國未來汽車市場的更大變局。
中國汽車市場依賴於中共當局的政策保護這些年發展很快,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但報導稱,大,不代表強。而且這些企業在未來充滿危險。
報導表示,大陸汽車企業首先是管理跟不上,大陸一家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的一名主管就透露,中國汽車自主品牌與合資公司即使在同樣的工作環境中,卻可能採取兩種不同的管理標準。而大陸品牌對此還未知其中的危險。這種危險在市場不斷擴張的時候不會出現,在合資時代危險的程度也比較小。但是,一旦外資獨資企業遍地出現在中國市場,到時,失去保護的中國汽車自主品牌有很大的危機。
另外,大陸汽車企業的發展得益於合資企業的存在。一家合資公司的存在能夠給中方的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這家汽車企業做好自主品牌的動力與壓力都會存在很大的不足。更嚴重的是,由於一些企業的政績觀讓一些職業經理人滿足於合資公司帶來的輝煌業績,這種業績甚至掩蓋了自主品牌發展的困境。
而且,因為合資公司的存在,導致合資公司的相當部分利潤要分給中外雙方,合資公司用於市場競爭的手段與資源因而被分散。如果合資公司的所有利潤都歸外資所有,那麼外資就可以制定更加有競爭力的、或者更加有威脅力的價格策略。這種價格將比現在的價格更具有殺傷力。
報導表示,一旦宣布放開合資公司的外資股比政策之後,特別是當中國的汽車進口關稅再隨之進行大幅下調,汽車價格有可能造成斷崖式下跌。
而且,目前擁有最多汽車品牌的日本、德國,強者最多也不過五六家,中國自主品牌在未來的發展中,必然也不例外地會有優勝劣汰。汽車關稅調降令大陸的汽車行業進入了大浪淘沙的時代。
公開的資料顯示,中國現在有120家汽車廠、33家轎車廠。超過50個汽車品牌。
而中共對大陸汽車企業最大的保護就是對進口汽車徵高關稅,目前的關稅是25%,除此之外,還要繳納進口增值稅和消費稅,這三種稅是進口車必須上交的。
據財新網5月23日消息,中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5月22日就降低汽車關稅答記者問時舉例稱,在中國市場指導價約90萬元人民幣的進口汽車,進口到岸價24萬元人民幣。從24萬元到90萬元,近4倍的差距。
在2018年博鰲論壇上,習近平提出:儘快放寬汽車行業等製造業外資股比限制;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
5月22日,中共財政部網站公告稱,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將汽車整車稅率為25%的135個稅號和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的稅率降至15%,將汽車零部件稅率分別為8%、10%、15%、20%、25%的共79個稅號的稅率降至6%。
大陸網民對此表示:「好鞭策一下靠著補貼過日子不思進取的車企!」「沒有真正的核心力的,必然沒落」
有分析人士表示,這是中共在美國重壓之下採取的降低關稅的措施。以後或有更多的商品的關稅在美國壓力之下下降,真正受益的是大陸的民眾。
有網民表示:「要感謝川普(特朗普)」:「其實開放進口,有助平穩國內物價,抑制通脹,有利於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