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918115(印記)所寫
請教坤宇大大,三年前跟朋友買了一台 07年 yaris G版 有i-key 灰綠色(外觀有幾處小傷到板金)哩程約125000 ,不知現在賣車行或自售行情約落在多少?謝謝!
10萬賣不賣?
回應 hhdig(111)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hhdig(111)所寫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這類價位(以上)的車"一般"來說是越貴的折舊率越高
不一定啦!! 若是以CRV5來說可能是顛倒吧
要看其車款編成,2.0引擎跟2.5引擎,當然2.5折舊高
光是看新車領牌數的分佈就可以知道了
越多人要折舊相對比較低,越少人要折舊就會比較高
越少人要2.5引擎,若這個理論能成立,那車廠幹嘛要推出2.5引擎?這邏輯真的很87。
車廠為何要用2.5? 因為4WD啊,單單出個2.5前驅的車型,能賣那個價嗎!!
而且現在討論的是二手車價,不是新車價,二手車價與車廠有啥關係??
只要有需求,有利可言,那麼車廠為何不賣該車型?
該車型新車銷售分佈代表著哪個等級是市場需要的
相對的二手市場也會比較搶手
中古車商的周轉率能提高當然願意用比較好的價格收購該車型等級
所以折舊相對就會比較低
最後請你不要人身攻擊,感謝!!
所以啊~因為2.5引擎是4WD啊,有一定需求的市場,未來若因為供給少買不到4WD2.5版的中古車就只能買貴森森新車。中古車價格說不定比2.0還不會折舊。
回應 hhdig(111)所寫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這類價位(以上)的車"一般"來說是越貴的折舊率越高
不一定啦!! 若是以CRV5來說可能是顛倒吧
要看其車款編成,2.0引擎跟2.5引擎,當然2.5折舊高
光是看新車領牌數的分佈就可以知道了
越多人要折舊相對比較低,越少人要折舊就會比較高
越少人要2.5引擎,若這個理論能成立,那車廠幹嘛要推出2.5引擎?這邏輯真的很87。
回應 aa516888(小女子)所寫
回應 jasonguo
好的謝謝你 ,因為當時無助尋求才想到po文找到有人可以幫助了就有撤文了澄清
沒頭沒尾,又不能在PO一次原文(涉及毀謗)
誰能幫妳,當然是妳自己花錢找律師說明,律師才能幫妳
難道這裡會有免費的律師幫妳打官司嗎?
徵求自告奮勇的免費律師,義務幫忙
於
2019/03/29 10:19:52
發文IP 111.249.*.*
影/BMW追撞起火駕駛燒死 妻目睹哭吼「怎麼辦?」
https://udn.com/news/story/7320/3725645
所以燃油車跟電動車那一種車比較會起火?
來~來~來~我不相信全世界有那一個專家敢分析說那一種車比較安全
誤會?那六會怎麼辦?
事情還沒搞清楚就PO文,自己惹的禍就自己請教律師。
要小心修理廠亂換零件
正確的診斷才不會誤診
誤診亂換零件要算誰的
於
2019/03/28 06:58:07
發文IP 111.249.*.*
回應 mexx99(mexx)所寫
回應 ctc035543582(Miller)所寫
抽真空是將空氣、冷凍油/乾燥劑/濾網裡的水份抽出。
冷媒與冷凍油是在同管路,時而相融,時而分離。
這樣說來, 是否抽冷媒的時候多少一定會抽到冷凍油? 而只有冷媒可以單抽因為是氣體, 而不可能單抽冷凍油?
為什麼外面都只補冷媒而沒人業者是補冷凍油的?
怎麼可能?
回應 mexx99(mexx)所寫
回應 ctc035543582(Miller)所寫
抽真空是將空氣、冷凍油/乾燥劑/濾網裡的水份抽出。
冷媒與冷凍油是在同管路,時而相融,時而分離。
這樣說來, 是否抽冷媒的時候多少一定會抽到冷凍油? 而只有冷媒可以單抽因為是氣體, 而不可能單抽冷凍油?
為什麼外面都只補冷媒而沒人業者是補冷凍油的?
別胡扯了,汽車冷氣專修業者,怎麼可能會如此不專業?
用濃一點的肥皂水擦一擦
回應 lucky1212306(膨肚※短命)所寫
作天被 FB 網友提醒.. 所以打算明天要回去追加 超跑險..
好像是多個 1000萬. 但投保好像沒一千元 ?!
給你拍拍手,值得鼓勵,花點小錢買保險,有備無患才是聰明人
回應 a0920657733(Can)所寫
不好意思,請問大大,有朋友想丟一台2012年的Outlander,2wd沒有車頂架的最低階的版本,初步看起來整體還滿新,里程大概9萬而已,他開30萬,不知道算是合理嗎?
你朋友有做功課,車況正常,無待修,開這價格很合理,市場行情約35上下
若不放心車況,回原廠做一次定期保養,保證原廠一定會將待修項目列出來
但原廠不可能幫你看有沒有事故或泡水
這樣才是真正的保險,保個2000萬超跑算什麼,花這點小錢買保險不會破產吧?
但撞到超跑就會讓你賠到破產,所以不買保險,出事故才來哭哭啼啼,沒啥好可憐的。
車行說車況很差,但修車廠確認沒有問題,所以......證明一件事情,車況只有修車廠最清楚,因為修車廠絕對不會有錢不賺的道理。
有照片嗎?看到照片比較容易判斷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1) 12萬公里,一些懸吊系統也會開始慢慢老化,四輪避震器,前輪三腳架,李子串,引擎腳等。
2) 另外,各種油封,墊片也會慢慢開始滲油。
請問有哪一台車開12萬公里後,你敢保證不會有這些問題?
加油站的水刀式洗車機,是測試車子有沒有漏水的好機器,花個100元就能做漏水測試,事故車沒修好100%會漏水,鑑定車況可以用科學儀器,但也可以憑豐富的修車經驗,用簡單便宜的方式鑑定,好好學起來。
中古車商都只會用92.5萬這一級數估車,反正過5年後車主都傻傻分不清,低規收購這是鐵律。
RAV4 4.5代,好專業的問法,說真的我根本搞不清楚是那代跟那代,完全是一個不懂車的門外漢。
這是無法改變的自然界定律
回應 mexx99(mexx)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冷氣系統沒漏冷媒,就不需要處理,若發生,就系統整個重新設置(冷媒、冷凍油、乾燥瓶全部更新)。
至於冷凍油酸化問題,那是因為冷氣系統,因為漏冷媒讓空氣進入管路系統,空氣中有水份(各位知道抽真空吧?不懂就不要來攪局),這水份會讓冷凍油酸化。
還有問題嗎?
感謝說明, 但冷媒跟冷凍油應該是不同管路, 為什麼漏冷媒空氣會跑到冷凍油的管路?
另外電磁閥前端看起來像是濾網, 是在過濾冷凍油嗎? 如果是, 那是否更換電磁閥時需要補冷凍油?
我也想知道冷媒跟冷凍油是不是在同管路?
減速繞過
補充一下
估價跟鑑價是不同層次的專業,免費估價、鑑價可能嗎?
我相信99%去免費估價的都受一肚子的氣,隨隨便便看幾眼,價格就能估出來?就能鑑價出來?神喔~
如果真的這麼簡單,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買賣糾紛,及第三方認證的存在,當然這事,信者恆信,不信者也不關我事。
回應 san2482(SAN)所寫
敬愛的先進大大,請問 2014 COLT PLUS,里程約13萬KM,該車較適合的購入價約多少呢? 近來幫親戚找車,其友人介紹該款車參考,所以來此徵詢先進大大們的意見,感謝您們
2014 Mitsubishi Colt Plus 共有四款等級,價格從55.9、57.9、59.9、66.5萬,這台是哪一級數的?不同的級數價格絕對不同,有些人會說中古車不分級數,你不要聽他在放屁,哪你請他拿66.5萬的用55.9萬的價格賣給你。
買中古車是一車一況一價,不同級數就是一況,所以一定要先確認是哪一等級,同年份不同等級價格差異可高達6萬。2014市場平均價格33萬,但此車里程稍高,建議26~31區間依等級不同可考慮,正常里程行情價約28~34。
等級很重要,不要傻傻的用高等級的價格,賣低等級的車子。
今天發神經做這麼專業的車價分析,至於如何判斷車輛等級?喔~這是車輛商品專業,車商就是靠這個賺錢的。😂
回應 s03231130(凱樂)所寫
回應 9254(坤宇)所寫
回應 s03231130(凱樂)所寫
回應 9254(坤宇)所寫
才交車不久會漏水要快回去找賣家,是多久的車?若是很老的車有可能生鏽造成的,不然就是有撞過的
是9年车😭,哪里生锈??我们看他左后方的车的有裂痕想说是从那边刘进去的,可是老板说不是
看是否需要我全車鑑定,看是否有沒有什麼問題,這樣你比較好去處理
那請問我要去哪裡找你鑑定😆?我前幾天有開回去原本的車行,他把我的車燈裂痕補起來叫我再試試看會不會漏😂
補好了後,去加油站的洗車機,洗一次車,看看還會不會漏水,如果會那就100%了。
事故車
有照片可看嗎?
若說低價是吸客,那本田CIVIC K12 價格都開很高,這又該如何解釋?
有照片嗎?
換新車折5萬
於
2019/03/08 15:09:15
發文IP 111.249.*.*
40多萬收,加上整理,若引擎及變速箱有問題,花個10~20萬跑不掉。
這種車會賣通常是引擎及變速箱出了問題,需要花一大筆錢整理,沒出問題多數人不會賣,就算要賣也不會賤價賣。
行駛里程數是車價關鍵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09年9月出廠,BMW E70(X5) xdrive 3.0i 收購價40幾萬,感覺好低喔!?
車況好的市場行情還有80-90萬(銷售價)
以下是作夢夢到的:
車行用40多萬收購里程23萬的X5,應該會調成里程13萬吧,所以市場行情還有80-90萬(銷售價)!?😀
的確是如此,很多都會調錶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09年9月出廠,BMW E70(X5) xdrive 3.0i 收購價40幾萬,感覺好低喔!?
車況好的市場行情還有80-90萬(銷售價)
中國早就在發展C2C二手車交易模式,人人車,瓜子二手車,車好多都是C2C二手車交易平台,光是吸金就幾千億算。
台灣真落後,到現在還沒有真正的C2C交易平台(假自售的一大堆)
7年開35萬公里,大概該壞的都壞了可以報廢了。
里程有點多很多,變速箱要注意
這個車子超低折舊,應該說是不會折舊,開那麼多年價格還高得嚇死人,乾脆買新車還比較划算。
回應 usedcar4s(U-CAR新車中古車)所寫
您好,感謝您對U-CAR討論區的支持,這裡是U-CAR新車/中古車買賣服務,我們提供的項目如下:
https://buy.u-car.com.tw/(新車購車服務)
https://usedcar.u-car.com.tw/saleapply.asp(中古車收購服務)
為何不提供鑑價服務?
做這個對U-CAR有何利益?
大家修車都怕,修車被敲竹槓,為什麼沒有專門幫車主做診斷的公司,診斷哪裡壞了,要換哪些零件,費用大概多少,然後車主可以選擇要不要在這裡修,(不在這裡修只要付診斷費),車主可以另外找修車廠修車,這樣就不會被敲槓槓了。
冷氣系統沒漏冷媒,就不需要處理,若發生,就系統整個重新設置(冷媒、冷凍油、乾燥瓶全部更新)。
至於冷凍油酸化問題,那是因為冷氣系統,因為漏冷媒讓空氣進入管路系統,空氣中有水份(各位知道抽真空吧?不懂就不要來攪局),這水份會讓冷凍油酸化。
還有問題嗎?
【同時由於大幅降價,現場特斯拉展間反倒吸引不少民眾前來詢問。】重點,這是重點,特斯拉希望媒體繼續擴大宣傳報導,最好能長達30天以上,車主無限期抗議。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樓主會不會想太多了,若有損壞,也不是看一看就能立即解決!?😁
要看有沒有傷到油管,傷到油管會很危險的。
對車商來說改裝並不能提升價值,但對買方來說就不一定,找到有緣人就能提升價值。
影像辨識技術才剛剛起步,就如人類學習一樣,要在腦袋裡建置龐大資料庫,還要運算速度夠快,不是不可能,而是還要一段時間,至於那些幸災樂禍的蠢蛋,就如100年前的蠢蛋一樣會相信飛機的存在嗎?當然當初的飛機一樣也是很不安全,也常常掉下來,若根據蠢蛋邏輯,因為飛機會掉下來,飛機不安全,因此就沒有繼續研究提升安全性,那今天會有安全的飛機嗎?所以蠢蛋就是蠢蛋,蠢蛋的思考邏輯就是蠢蛋邏輯。
科技的進步本來就是漸進式的。
這台是301
回應 puki(puki)所寫
想了解,在高速公路上面行駛時,如果車輪去輾壓到掉落物或一些異物,或是異物、掉落物從汽車底盤經過,各位大大們會每次都下車,趴下去查看車子底盤有無損傷嗎?
這陣子不知道是自己的問題還是強迫症上身,每次開高速公路,只要有一些異物、掉落物閃不開,從車底經過、或是輪胎輾過時,我會突然整個心裡非常的不舒服,一定會逼的要我下交流道停車,趴下去車底一直看,四處看,看很久,看看車底哪裡有沒有被刮傷之類的,確認完全沒有後,心裡才會舒坦,真的每次開上國道,只要車底去經過一些異物、掉落物,或是車輪去碾壓到,我每次都會這樣。
所以我想了解究竟是我個人的問題,還是有在開車的大大們也都會這樣呢?以前我不會這樣= =
有感覺就會察看
小傷,無傷大雅,重點是底盤有沒有走位,注意前輪定位要校正好。
還是很貴,這只是行銷手法之一,剛開生產少用高價,等大量生產後,降一下價,就會讓消費者感覺賺很多,實際上製造成本本來就很低。
電動車的生產製造成本,比燃油車低很多(扣除電池)。
這車組裝很粗造。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3~5年就換車的話,買新車吧,保固完就賣掉,應該是最划算的!!!有些車廠還提供五年免費保養,不是很好嗎!?
為什麼大家不太願意換車?是對車子有感情嗎?
錯~是對錢有感情,因為頻繁換車太兇本(折舊費及車商賺中間差價太多)
如果換車成本低,我就年年換車或半年就換車(不一定換新車)
換不換車,換車成本是第一考量因素。
1.8精典型66.9那一款,這個價格你滿意嗎?
這個尾燈才是303
下一次就是直接撞死了
回應 jazzcat(你有freestyle嗎)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1.分析產品功能和規格,找出顧客願意支付的價格
在研發單位心裡,開發出最高規格、最棒的產品,是最值得驕傲的事情。問題是,這些最頂級的追求,消費者真的在乎嗎?
以智慧型手機的相機鏡頭來說,就算R&D用了大把的青春,做出5000萬畫素的鏡頭,但一般消費者可能只需要800萬畫素,就能拍出看起來夠厲害的照片,不一定願意花更多錢買更高檔的鏡頭。
換句話說,公司為了將鏡頭規格從800萬畫素提升到5000萬,投入大量的心力、人力和金錢,卻可能無法轉換成任何報酬,這些投資形同白費。
因此,經營團隊必須轉換視角,從消費者的立場思考,他們到底願意花錢買哪些功能?比較常見的做法是以「聯合分析法」(參見文末),把每一個研發項目都連結到消費端,計算消費者對於各種規格和功能組合的願付價格,進一步讓產出和投入「透明化」。
文章來源: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columns/view/54733
說到這個,我每次看到廠商推出一些是廠完全不捧場的產品,尤其是接連犯這種錯的時候,都會想一件事情。這麼大一個廠商,難道都不知道去做市場調查、去分析、去研究?如果都有做,結果卻跟市場喜好差那麼遠,難道都不檢討,任由同樣錯誤一再發生?
你知道原因嗎?因為要創造《藍海市場》啊,多可笑的理由。
喔~不,現在大家都在發展《電動車》,我們要繼續發展《燃油車》殺出一條血路,創造下一個《藍海市場》好好大賺一筆。
心理:幹~發展《電動車》電動車又不是我的專項,為了保有現在的權位,只好...........
沒有用的,對這種酗酒成癮的慣犯,除非自己撞死,否則再犯的機率是100%。
加重刑責及沒收車輛,雖然對這些人無效,但至少可以讓再犯的機率大幅降低。
商機出現了,先制定一套【一車一況一價】SOP標準鑑價制度規範,讓大家都能清楚自己車子的車況及車價,讓買賣雙方都能有議價談判基礎,車況透明車價透明。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交通部哪群土蛋,愚蠢無比。
啥是《共享經濟》都搞不清楚,蠢喔,共享經濟就是40年前,計程車在車站前《叫客》大家分攤車資啦,《共享經濟》=《叫客》這也不懂,當年《叫客》是違法的,換個名稱叫《共享經濟》就是高科技?真是蠢到不行喔。
台灣早就在實施《共享經濟》了。
看來你誤會當年交通機關視計程車叫客為違規(那不是違法)的立足點了
計程車在招呼站,車站前為湊足乘客叫客會長時間霸占道路,嚴重影響交通秩序以及正常排班計程車與公車出入,所以警察會加以取締,這跟是否懂不懂分攤車資或共享經濟扯不上關係,應該是以維持道路交通秩序為重點!
也就是說,之前計程車叫客分擔車資共享經濟這一點來說交通部官員不是不懂它的效益,而交通主管機關只是以維護交通安全秩序為前提制定交通規則罷了
你有比Super老嗎?
共
1,731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