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則留言

3

汽車笨蛋(61004)

2007/11/10 21:45:01

發文

#341177 IP 250.12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sun365 (閒人一枚) 所寫
回應 ykd521 (ADER) 所寫
這點我的看法稍有不同,,"前碟後鼓"在煞車力方面,不一定比,"前後四碟"來的差,只要前碟直徑夠大即可,一般煞車力道分配,大多是前面佔7分,後面佔3分。
然而遷就於目前汽車出廠大多配備ABS防鎖死煞車系統,因此ABS車型都是屬於"前後四碟"設計,在ABS不普遍的年代,"前碟後鼓"仍是相當普遍的,當我我開的第一輛93新天王星,也是"前碟後鼓"設計,與當時雅哥的"前後四碟"來比,煞車力道並沒有明顯差異。

sylphy是前碟後鼓,還是一樣有ABS...😍
"好煞"march也是 頭又大的耶里斯也是阿~很多很多車車都是前碟後鼓且配abs的車車唷😍

梅子糖糖要回台灣啦(jimy562002)

2007/11/11 03:32:28

發文

#341362 IP 90.1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ison (Tison) 所寫
回應 orangebear1006 (大熊一百零六) 所寫
回應 tison (Tison) 所寫
回應 jc165 (富江) 所寫
一般通則是這樣,鼓煞比較有力,但容易過熱,也比較容易鎖死,所以大卡車都用鼓煞,而且常要加水散熱。
而碟煞散熱較好,也比較線容易控制。但制動力沒有鼓煞來得好。開過大車你就知道,空車時,煞車輕輕一點,整台車就定死了。

灑水散熱是愚蠢的台灣奇蹟
是台灣人獨創的
國外根本沒這種設計
為何高速公路會出現斷裂的煞車鼓砸死後車的人
就是煞車煞到幾百度時,熊熊灑水下去冷卻造成的



不對吧
之前看歐洲車也都是一直冒煙
那很正常吧


而且也不是幾百度吧

不管是歐洲車還是日本車
不管是SCANIA、VOLVO、BENZ、DAF 還是HINO、FUSO、ISUZU
那些灑水裝置都是台灣人自行加裝的
真的是無敵愚蠢的台灣奇蹟

不信你可以去修大車的保養場問問
為何路上會有這麼多大型車煞車時叫聲這麼大
多少車的煞車鼓裂開、變形、退鋼的原因
全部都是這東西害的

都知道車開很熱時
不要去洗車沖車,不然碟盤會變形
大型車鼓煞溫度上百上千度
熊熊灑大量冷水下去
怎麼會覺得這很正常


日規三菱重車若是"工程車用體"底盤.
也就是"短斗"車
原廠就有灑水裝置.
我朋友自己一部靠行砂石車就是.
也不是煞車就會灑水.
有感應器.
溫度高過設定就自動灑水.
所以說在路上停紅綠燈.
看到煞車會灑水的要小心.
一定超載了.

至於歐規車是不是可以選配就不得而知.

maken(youzigo)

2007/11/11 07:45:20

發文

#341371 IP 253.2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我直接把u-car的資料轉貼過來,大家看過之後如有不同看法再來討論:

鼓式煞車的優點:
1.有自動煞緊的作用,使煞車系統可以使用較低的油壓,或是使用直徑比煞車碟小很多的煞車鼓。
2.手煞車機構的安裝容易。有些後輪裝置碟式煞車的車型,會在煞車碟中心部位安裝鼓式煞車的手煞車機構。
3.零件的加工與組成較為簡單,而有較為低廉的製造成本。

鼓式剎車的缺點:
1.煞車鼓在受熱後直徑會增大,造成踩下煞車踏板的行程加大,容易發生煞車反應不如預期的情況。因此在駕駛採用鼓式煞車的車輛時,要盡量避免連續煞車造成來令片因高溫而產生衰退現象。
2.煞車系統反應較慢,煞車的踩踏力道較不易控制,不利於做高頻率的煞車動作。
3.構造複雜零件多,煞車間隙須做調整,使得維修不易。

碟式煞車的優點:
1.散熱性較鼓式煞車佳,在連續踩踏煞車時比較不會造成煞車衰退而使煞車失靈的現象。
2.煞車盤在受熱之後尺寸的改變並不使踩煞車踏板的行程增加。
3.碟式煞車系統的反應快速,可做高頻率的煞車動作,因而較為符合ABS系統的需求。
4.碟式煞車沒有鼓式煞車的自動煞緊作用,因此左右車輪的煞車力量比較平均。
5.因煞車盤的排水性較佳,可以降低因為水或泥沙造成煞車不良的情形。
6.與鼓式煞車相比較下,碟式煞車的構造簡單,且容易維修。

碟式煞車的缺點:
1.因為沒有鼓式煞車的自動煞緊作用,使碟式煞車的煞車力較鼓式煞車為低。
2.碟式煞車的來令片與煞車盤之間的摩擦面積較鼓式煞車的小,使煞車的力量也比較小。
3.為改善上述碟式煞車的缺點,因此需較大的踩踏力量或是油壓。因而必須使用直徑較大的煞車盤,或是提高煞車系統的油壓,以提高煞車的力量。
4.手煞車裝置不易安裝,有些後輪使用碟式煞車的車型為此而加設一組鼓式煞車的手煞車機構。
5.來令片之磨損較大,致更換頻率可能較高。

確實兩種煞車系統都有優缺點,因此在車輛設計與製造之初,把車輛定位在哪一種用車狀態,要把哪一項優點或缺點評估地較重要或較次要,就決定了車輛採用何種制動系統。
熱門新聞
Luxgen n⁷滿電特仕版上市、限時103.9萬,升級旅充、 V2L轉接器、車載充電地圖等3項配備,還帶來V2V車對車充電。
台灣賓士近期取消EQE 300及Mercedes-AMG EQE 43雙車型,改採EQE 350+車型單一設定,新車售價則為330萬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