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停擋路」的來龍去脈細節_Part1
#F1

rossi~kimi(johnnieteng)

2007/08/15 17:22:45

發文

#295390 IP 92.13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關於這個事件,以下是一篇詳盡的 (但是確實很長的) 描述,大家可以參考看看,或可提供更多的認知基礎

==============================

F1名記解密邁凱輪排位事件 帶你瞭解真正的內幕
2007年08月10日10:57 新浪體育

  邁凱輪在匈牙利“導演”的“排位事件”遭到了國際汽聯的重罰,這起事件看起來簡單,但是背後許多關鍵的細節,並不是所有人都清楚。8月8日,一位FIA的發言人對外證實,邁凱輪已決定對處罰提起上訴。在這個時候,我們認為盡最大努力將案件的真實情況呈現給大家是非常必要的。因為認識決定判斷!

  下面,是一篇摘自著名賽車記者亞當-庫伯(Adam Cooper)有關本次事件的報導專稿。文章採用對案件事實的直接描述,極其詳細的講述了整個事件的細節和過程。全文除了鄧尼斯一段有關技術的解釋外,沒有引用任何人物的談話。一切旨在保證報導的公正性,避免人物的言論影響讀者對事件的判斷。

  文章的末尾,是我們基於案件事實對事件的總結。從中可以發現國際汽聯在處罰的關鍵環節上,存在紕漏的地方,或者叫錯誤。我們分析,邁凱輪決定提起上訴,正是基於這點。

  一,事件的完整分析
  
出站的時候漢密爾頓排先,是由於他的引擎先達到冷卻溫度

  1,需要交代的背景

  在這起事件中,出現了有關“額外一圈”的概念,下面將首先從這個問題說起。在F1賽曆的17條賽道中,有一些賽道,能夠允許一位車手(無法做到兩位車手)在排位中賽中多跑一圈。這取決於賽道單圈耗時/賽道長度等因素。而亨格羅琳賽道,就是具備這一條件的賽道。

  被給予這一“特權”的車手,在進入最後階段真正的排位計時圈前,能多跑一個“燒油圈”。其結果是,他在做最後的計時圈,車中的燃油可以比別人少一圈,這在匈牙利相當於2.3KG,折合0.05秒的時間。阿隆索便是本站打算採取這一策略的車手。

  從摩納哥站開始,鄧尼斯和車隊,一直在盡可能的給予兩位車手公平的競爭環境。就排位賽這個環節來講,有幾次兩位車手在第三階段開始的載油量都是完全樣一樣的。

  然而,最近在戰術上有一定的彈性。一般來講,一旦決定了理想的載油量,如果車手和他的工程師打算冒險、多搭載兩圈的燃油是可以的。但不能小於這個理想數值。

  在匈牙利,漢密爾頓在開始第三階段的排位賽時,的確多載了兩圈的燃油。因為他曾在英國站中,享受了這種策略帶來的優勢(歐洲站不存在這一問題,當時漢密爾頓遭遇撞車事件)。這次輪到阿隆索享受優勢——提前進入燒油階段了。這樣,他能夠有效的消耗掉上面提到的2.3公斤燃油、進入最後的計時階段。

  然而,這裏還有另外一個因素需要考慮——輪胎。因為在這條賽道的排位賽中,最佳輪胎的選擇並不是很清晰。在理論上,超軟胎是首選,但是這樣的選擇也存在冒險,因為輪胎可能在沒有跑完衝刺圈時,性能便開始衰退。

  由於阿隆索的駕駛風格對前胎的損壞更嚴重,因此他在開始計時圈時(第三節第一次進站)使用的是軟胎。而漢密爾頓則是直接了當的選擇超軟胎(第三節第一次進站)。再加上兩人車重的區別,兩人在進入排位賽的最後階段時,車上裝配的輪胎是不一樣的。

  小結:阿隆索使用的是理想載油量,並打算多跑一圈;漢密爾頓比理想載油量多兩圈(雙方都是自願決定)

  2,交換車位的原因

  邁凱輪的計畫,從一開始就失敗了。按照計畫,應當是阿隆索排在維修站出口的第一位(以方便他跑額外的一圈)、漢密爾頓第二,但事實剛好相反。事後,朗-鄧尼斯表示:漢密爾頓第一個離開車庫排在維修站出口,是因為他的賽車在完成第二節排位、加上預定的燃油後,一旦引擎冷卻到特定的溫度,就必須馬上離開車庫。因為車隊知道,他們的引擎達到這一溫度後,車手便能停在維修站出口讓引擎安全的運轉3到4分鐘的時間(類似于我們常提到的最低穩定轉速,空負荷)。

  “決定賽車什麼時候離開的因素是引擎的溫度。”朗-鄧尼斯說道,“因為我們知道能讓賽車停留多長的時間。所以在降到這一溫度之前,我們不能釋放賽車。工程師通過一個溫度指標來決定釋放哪一輛賽車。而當他們(漢密爾頓和阿隆索)駛向出口時,順序便被打亂了。”

  但當時經車隊商議、漢密爾頓同意,讓阿隆索在一號彎超過去,如果不成就在二號彎。這一計畫同時包含一直將基米-萊科寧擋在身後,因為這樣法拉利的車手就不能對邁凱輪在該階段的計畫造成任何防礙。

  小結:由於非主觀因素(引擎溫度)導致兩人維修站排序顛倒,漢密爾頓同意更換位置

  3,漢密爾頓違抗指令

  但是漢密爾頓起步的速度非常快,根本沒有給予阿隆索超車的選擇權。幾個彎道之後,阿隆索開始詢問漢密爾頓怎麼搞的?此時,位於無線電另一端的是車隊的總工程師斯蒂芬-哈勒姆(Steve Hallam),後者盡一切努力安撫世界冠軍。

  接著,另一個工程師理查-霍普金斯(Richard Hopkins)通過無線電提醒漢密爾頓按照預定的計畫讓位,霍普金斯的確問了多次,但是漢密爾頓根本沒有回應。後來霍普金斯在無線電中向漢密爾頓強調,這是直接來自朗-鄧尼斯的命令,但是仍無反應。最後朗-鄧尼斯親自接通無線電,要求漢密爾頓按照之前他同意的事情照辦,結果還是沒有回音。

  毫無疑問,漢密爾頓這次的行為,是對車隊內部協議極大的蔑視,而且事後他也沒有給予任何恰當的解釋。事情發展到這一步,阿隆索開始變心煩氣躁,在駕駛艙中的他無疑非常憤怒。而此時他還必須將萊科寧擋在身後更是讓情況火上澆油。為了讓阿隆索冷靜下來,哈勒姆直接告訴兩屆世界冠軍漢密爾頓公然蔑視來自朗-鄧尼斯的直接指示。換句話講,哈勒姆是在告訴阿隆索,車隊並沒有“暗箱操作”、而是漢密爾頓個人違抗指令。

  小結:在車隊一再提醒下:漢密爾頓沒有履行之前同意的車隊協議,阿隆索心煩氣躁

  4,阿隆索被迫改變策略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漢密爾頓自始至終沒有讓道。一圈之後,阿隆索降低速度並準備改變比賽的策略。當他第一次進站時,為了保證出去之後獲得空曠的賽道,他在站中停留了足足40秒。這次他卸下超軟胎,換上了軟胎。

  阿隆索當時之所以停留40秒,除了為了獲得空曠的賽道外,另一個方面也沒有必要著急返回賽道,因為一旦確定他沒有機會多跑一圈之後,就意味著他有了一些“剩餘”的時間。並且毫無疑問,設法將時間耗完,能保證他的最後一個單圈最大程度的臨近比賽結束(這樣是為了讓賽道上橡膠堆積的盡可能多,路面趨於最佳狀態,對自己做圈速更有利)

  然而,這裏卻發生了一點小小的意外,由於當時他的右前輪加溫毯的鎖緊線套在了輪胎上,沒能按時將加溫毯剝落。使得他多耽擱了5秒的時間。但是,比較特殊的是,這次意外的時間耽擱,卻讓阿隆索出站後,擁有完全空曠的賽道。如果按照預定時間出站,他反而會遇到一些慢車。

  阿隆索之前堆積的怒火,加上在維修站中發生的意外,並沒有影響西班牙人的發揮。阿隆索在出去之後做了一個1:20.133的單圈,這一成績在當時排名第一,而且優勢似乎足以讓他拿下杆位。但是後來,漢密爾頓在換上一套新的超軟胎(注意)之後,以1:19.781的成績超過了阿隆索。

  小結:阿隆索無奈之下改變比賽策略,首次在站中出現停留等待出站時機的情況

  5,阿隆索再次遭遇意外

  接著,進入了最關鍵的最後一次進站。但想不到這次,再次發生了離奇的事情。

  當時,阿隆索只剩下最後一套新的軟胎。但是在最後一分鐘,車隊卻發現輪胎的氣壓出了問題。因此不得不立即使用一套備份的輪胎。這是一套在系統設置圈時用過的輪胎,雖然胎面已經有部分磨損,但是狀況還算理想。

  這一情況的出現震驚了阿隆索,因為他期待是一套全新的輪胎。他開始質疑車隊的決定,而此時,可能更讓他難受的是,他看到了隊友漢密爾頓將使用的一套全新輪胎正在被拆開。前面的怒火還沒有消退,現在又被“奇怪”的換上一套舊胎(阿隆索那一刻還不知道原因),而隊友卻……,阿隆索當時的心情可想而知。

  而這個時候,邁凱輪還在執行一個倒計時程式(停留20秒)。這一舉措希望實現兩個目標,一是讓阿隆索出去能夠獲得空曠的賽道,第二是讓阿隆索盡可能晚的出去完成他的最後一個計時圈(具體原因上文已經講過)。同時需要特別提到的是:這次負責倒計時的不是斯蒂芬-哈勒姆(Steve Hallam),而是馬克-斯拉德(Mark Slade),該人經常接替一些維修站中的通訊任務。對於阿隆索而言,這是另一個意外!

  在阿隆索停靠在站中的時候,漢密爾頓已經進入維修站並等在了阿隆索身後。當時,車隊中的每一個人都很清楚,不管阿隆索的倒計時能在出去之後獲得多少益處,他們都必須把身後的漢密爾頓送出去。雖然很緊張,但是還有時間。

  小結:阿隆索再次遭遇意外情況,車隊執行20秒停留,漢密爾頓已在身後等待

  6,多停10秒是誰的決定?

  倒計時結束後,棒棒糖升了起來,這的確是一個讓阿隆索離開的信號。原因很簡單,棒棒是在倒計時結束之後升起的。如果在執行倒計時的過程中,棒棒糖升了起來,那麼它不代表任何含義。亞當-庫伯指出,邁凱輪在這個時候使用棒棒糖是出於安全的考慮,因為它升起不僅代表離開的指令,還告訴車手現在沒有賽車進入維修站通道。

  因此,棒棒糖升起,代表“GO”是沒有任何疑問的。而且,馬克-斯拉德也確實告訴阿隆索走。繼續留在車位上是阿隆索的決定(亞當-庫伯根據以上分析作出的判斷)。

  但不管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奇怪的事情是:當時車隊的每一個人看起來都驚呆了,而且明顯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鼓勵或者強迫阿隆索離開。在等待整整10秒之後,阿隆索放開離合器上檔沖了出去。

  亞當-庫伯表示,他當初懷疑阿隆索的方向盤上,是不是有距離比賽結束的倒計時顯示(在某些賽車的方向盤上,的確擁有這種功能顯示)。因為這樣阿隆索可以很容易的知道:什麼時候離開既能確保自己安全的跑完最後一個單圈同時,又能讓漢密爾頓錯過最後一個單圈。也因為這樣,可以更好的證明阿隆索是故意所為這種假設。

  但是後來亞當-庫伯實地求證後發現,邁凱輪的方向盤沒有這項功能。因此車手的資訊只能來自他的工程師(而事實上他並沒有和工程師交流過這方面的資訊)。換句話講,阿隆索當時坐在賽車中,讓時間一秒秒過去,是冒著巨大的風險。直到後來,阿隆索在進入入場圈後,確實問過車隊他當如何做,當時得到的回答是“趕緊”。

  最終,阿隆索搶在了距離比賽結束還剩下0.6秒時沖過了起跑線,開始自己的最後一個飛馳圈。雖然之前受漢密爾頓行為影響心情複雜,以及後來遇到的數次意外、而且輪胎也不是最佳選擇(舊胎),油箱中的油也沒有按照原計劃消耗到最佳程度。但是阿隆索仍然保持清晰的頭腦,並通過自己的出色發揮,拿到了杆位。

  而漢密爾頓,在抵達起跑線前四秒多,比賽就結束了。換句話講,如果漢密爾頓不被耽擱10秒的話,他不僅能夠安全的完成最後一個計時圈,而且還意味著他的時機也是完美的,因為他將在比阿隆索更靠近比賽結束的時刻完成自己的飛馳圈(其優勢前面已兩次提到)。

  但事實不是這樣,在趕至起跑線前他已看到揮舞的方格旗。漢密爾頓當時非常氣憤,並在無線電中與領隊朗-鄧尼斯對罵,而且是帶有F***這樣的粗話。今天,邁凱輪在一則最新發表的聲明中,對此進行了否認。但這是否屬於已不是重點,鄧尼斯在指揮亭上摔耳機是世界車迷共同目睹的事實。

  小結:棒棒糖升起確實代表可以離開,斯拉德確實通知阿隆索離開,留下是阿隆索個人的決定

  二,事件確認的事實

  通過以上的冗長敍述,可以確定以下事實:1,阿隆索和漢密爾頓兩人的戰術,是兩人事前的自願選擇,2,維修站出發順序被打亂,是受非主觀因素影響,3,漢密爾頓事先同意讓阿隆索超到前面,以多跑一圈,4,漢密爾頓事實沒有履行之前的諾言,而且在車隊三位領導人的提醒下,也置之不理,5,阿隆索被迫改變比賽策略,6,棒棒糖升起確實代表可以離開,斯拉德確實提醒阿隆索離開,7,邁凱輪的方向盤上無倒計時顯示,8,最後多停10秒是阿隆索的決定(亞當-庫伯通過排除法證明),但車隊未採取任何措施,提醒或者迫使阿隆索離開。9,阿隆索沖線距比賽結束只剩0.6秒,漢密爾頓沖線時比賽已經在4秒前結束。

  三,關於事件的責任

  邁凱輪領隊朗-鄧尼斯在總結這次事件時曾說過一句這樣的話:此事沒有無辜方!我們對此表示贊同:第一,漢密爾頓違抗指令在先,這是事實。這個指令的內容不是車隊強加的,而是之前得到了他的同意。鄧尼斯說過:是漢密爾頓觸發了這次事件!後來發生的事情都與漢密爾頓的行為直接相關,因此他的責任不能排除。

  但是,阿隆索後來的行為,同樣是錯誤(前提是確認最後10秒的停頓是他個人的決定,上文中,亞當-庫伯通過排除法證明)。但是我們還想強調一點,鄧尼斯所說的沒有無辜方,應當還包括“第三方”——邁凱輪車隊。

  關於這個問題,無需對所有環節進行分析。單獨就阿隆索停留10秒這一細節,就可以確定這點。因為車隊掌握的資料資訊,完全可以知道阿隆索停留10秒的後果——必然導致漢密爾頓無法按時抵達終點線,但是車隊並沒有對其施加任何影響,而是目睹阿隆索停留10秒。

  四,FIA的介入無可厚非,但處罰的關鍵點卻存在紕漏

  在邁凱輪一方,他們更願意將這次的事件理解為隊內的“家事”,因為沒有影響到對手的競爭利益。但是,作為F1主管團體的國際汽聯,有責任讓觀眾看到公平的競爭畫面。因此國際汽聯介入此事的處理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比較特殊的是,國際汽聯確定邁凱輪是否有罪的關鍵點,並非阿隆索最後多呆的10秒,而是車隊決定讓阿隆索停留的前20秒。國際汽聯在處罰決議中這樣寫道:“由車隊提供的:關於為什麼他們讓阿隆索在完成換胎之後,仍停留了20秒,並因此防礙了漢密爾頓進站的原因解釋不能被接受。邁凱輪車隊在排位賽最後一分鐘的行為,被認為違反了公平競爭的利益和汽車運動的基本利益。執行的處罰是:他們在參加2007年的匈牙利大獎賽上,可能獲得的任何一個車隊積分,都將被取消。”

  但是,我們已在上文中強調,事實上,如果阿隆索最後不多停10秒,漢密爾頓出去之後是可以完成他的計時圈的。因此,整個案件的關鍵點在阿隆索最後多停的10秒。在這裏,我們分析認為,邁凱輪之所以決定上訴,正是因為對國際汽聯的這一判斷不認同才作出的決定。而事實上,他們在當日發表的聲明中,也反映了這點。

  “我們同意幹事的說法,車隊決定讓費爾南多停20秒的時候賽道上有4輛賽車。然而,車隊確實需要估算剩下的幾分鐘裏其他賽車駛上賽道的時間。我們車隊不同意幹事們的觀點,讓費爾南多停20秒導致路易斯未能再跑一圈。”鄧尼斯在8月5日發表的聲明中說道。

4

則留言

1

KS(canbo12)

2007/08/16 11:31:12

發文

#295677 IP 187.12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為了讓阿隆索冷靜下來,哈勒姆直接告訴兩屆世界冠軍漢密爾頓公然蔑視來自朗-鄧尼斯的直接指示。

-------------------------------------------------

???原來漢密爾頓已經是兩屆世界冠軍啦!!😝
那他違背車隊指令也還OK嘛!!😀
畢竟是兩屆世界冠軍...第一年參加也可預知將來他是兩屆世界冠軍...
而年底上市的自傳(沒錯...你沒看錯是"自傳")也預言自己在日本GP拿下車手冠軍...😲
也難怪McLaren最近要用1.5億英鎊與他簽5年約...
這小子真的很作做...😠
雖然我很討厭ALONSO...
但我現在非常希望ALONSO或KIMI拿下世界冠軍...
ALONSO最好拿下冠軍帶著1.2回雷諾或去BMW也行...🙂

喔嗨(jfk123)

2007/08/17 12:31:27

發文

#296214 IP 189.22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為了讓阿隆索冷靜下來,哈勒姆直接告訴兩屆世界冠軍漢密爾頓公然蔑視來自朗-鄧尼斯的直接指示。
------------------------------------------------------------------------------------

那應該只是少一個逗號,
在兩屆世界冠軍與漢密爾頓之間;
---------------------------------------------------------------------------------------
所以應該是

為了讓阿隆索冷靜下來,哈勒姆直接告訴兩屆世界冠軍,漢密爾頓公然蔑視來自朗-鄧尼斯的直接指示。

KS(canbo12)

2007/08/17 13:58:02

發文

#296256 IP 187.12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fk123 (喔嗨) 所寫
為了讓阿隆索冷靜下來,哈勒姆直接告訴兩屆世界冠軍漢密爾頓公然蔑視來自朗-鄧尼斯的直接指示。
------------------------------------------------------------------------------------

那應該只是少一個逗號,
在兩屆世界冠軍與漢密爾頓之間;
---------------------------------------------------------------------------------------
所以應該是

為了讓阿隆索冷靜下來,哈勒姆直接告訴兩屆世界冠軍,漢密爾頓公然蔑視來自朗-鄧尼斯的直接指示。



哈~差個逗號,就差很多...
原本還蠻欣賞小黑的...但現在卻完全相反...
😌

Slash(kkchiang)

2007/08/17 14:55:47

發文

#296283 IP 187.11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看小黑的臉就隻道是心機很重的!
Alonso之前會有那些囂張的舉動就知道這人比較真性情, 論心機還是輸小黑一籌.
熱門新聞
外媒報導指出,歐盟預計在7月起,確認將針對中國電動車的進口,加徵最高到25%的臨時關稅,對市場有一定程度衝擊。
預計8月起將開始陸續交車的n⁷滿電特仕版,繼首波尊榮會員與白金會員專屬預購活動後,即日起開放一般消費者進行預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