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3

則留言

78

flycode(flycall)

2015/12/17 16:46:20

發文

#5840898 IP 251.20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wangoldmr (Mr. Wang) 所寫
美國有17萬的士官兵在全球150個國家駐軍
德國是歐洲駐軍最多者-約45000名美軍
日本是亞洲最多者-約52000名美軍

法國車其實也蠻不錯, Citroen(雪鐵龍); Peugeot(標緻); Renault(雷諾)....
但法國沒有美國的駐軍,法國汽車品牌在美國又更慘了! 連帶台灣也幾乎沒有法國車了!

大概只剩 Renault- Nissan的Nissan日本品牌在美國和台灣賣。

Mr. Wang(wangoldmr)

2015/12/17 16:55:15

發文

#5840905 IP 244.24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美國人也很支持自家的三大美國品牌車廠
日本人韓國人都支持自家車廠
德國法國印度馬來西亞...都是如此

為何台灣人反而不是很認同裕隆納智捷?
答案在鹽家兩代如何看待我們的
50年來被政府保護吃乾抹盡企業做愈多卻不思長進求汽車扎根技術
不但車價高掛且掌控了小貨車的價格和市場

請勿說台灣市場小發展汽車不易
在3/40年前發展黃金期時只顧賺大筆鈔票不思努力全力研發
做出的那種速利爛車行銷通吃全台灣

如果裕隆/那智捷能研發並做出自製好車
對國人價格合理不要吝嗇與刻薄安全配備
消費者焉有不支持的道理?


臥雲眠月伴星醉(jimmy562004)

2015/12/17 17:51:40

發文

#5840936 IP 188.25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flycall (flycode) 所寫
回應 b05211118 (剛好路過) 所寫
天然條件與台灣非常接近的南韓,就不甘淪為美國企業的佃農,因此頃全國之力,發展三星手機,搶著要跟蘋果當世界手機的地主?如果南韓的民眾也像台灣一些人一樣,以手握蘋果手機為榮,那南韓今天只怕也是美國企業的另一個佃農。
佃農有什麼特徵?那就是看地主的臉色過活,佃農只要一拿喬,地主馬上威脅要換來另一個佃農。就這樣,佃農永遠都是吃不飽、餓不死。當然不能讓你餓死,否則地主就得自己下田耕種了。

有沒有發現,在美國本土,非美國品牌的汽車,就只有日本/韓國品牌賣最多?
連造車技術較佳的德國品牌汽車,銷量在美國也只在後段班...可不能拿韓國或日本跟台灣比,

這是因為 日本/韓國 都有美國駐軍,算是美國的第51/52州。
德國/我國不像日本/韓國那樣讓美國來駐軍,美國市場就沒法像日本/韓國那麼容易打進去。

南韓和日本都有美國駐軍,較具同質性,所以,南韓主要是搶走了日本在美國市場的份額...
像原本在美國賣很好的日本3C和家電品牌SONY/Toshiba/ panasonic / fujitsu...就被韓國三星/LG給搶走了!
美國本土汽車也被韓國現代分走了一點。

而台灣品牌在美國本來就只普通而已,很難獲利,大多是先靠較不排他的歐洲起家....
至於台灣汽車品牌Luxgen在美國賣....沒天時,沒地利,沒人和...就真的別想太多了...


駐軍論我不太讚同.

日韓的平價車在美國本地售價很低.
尤其是現代.
德系的一般車款普遍價格都高一些.

我認為還是價格問題....


柏柏(zaxs12333)

2015/12/17 17:52:41

發文

#5840937 IP 251.192.*.* 修改過 7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5/12/17 17:52:41

發文IP 251.192.*.*

[quote=wangoldmr (Mr. Wang)]美國人也很支持自家的三大美國品牌車廠 日本人韓國人都支持自家車廠 德國法國印度馬來西亞...都是如此 為何台灣人反而不是很認同裕隆納智捷? 答案在鹽家兩代如何看待我們的 50年來被政府保護吃乾抹盡企業做愈多卻不思長進求汽車扎根技術 不但車價高掛且掌控了小貨車的價格和市場 請勿說台灣市場小發展汽車不易 在3/40年前發展黃金期時只顧賺大筆鈔票不思努力全力研發 做出的那種速利爛車行銷通吃全台灣 如果裕隆/那智捷能研發並做出自製好車 對國人價格合理不要吝嗇與刻薄安全配備 消費者焉有不支持的道理? [/quote] 因為日本車好啊 孩子 台灣L 在台灣有賣得更便宜嗎? 你要不要去看看台灣L 在大陸的售價?? 品質比的上 在台灣的雙田嗎? [三條線]

2015/12/17 17:53:45

發文IP 251.192.*.*

[quote=wangoldmr (Mr. Wang)]美國人也很支持自家的三大美國品牌車廠 日本人韓國人都支持自家車廠 德國法國印度馬來西亞...都是如此 為何台灣人反而不是很認同裕隆納智捷? 答案在鹽家兩代如何看待我們的 50年來被政府保護吃乾抹盡企業做愈多卻不思長進求汽車扎根技術 不但車價高掛且掌控了小貨車的價格和市場 請勿說台灣市場小發展汽車不易 在3/40年前發展黃金期時只顧賺大筆鈔票不思努力全力研發 做出的那種速利爛車行銷通吃全台灣 如果裕隆/那智捷能研發並做出自製好車 對國人價格合理不要吝嗇與刻薄安全配備 消費者焉有不支持的道理? [/quote] 因為日本車 好啊 孩子 台灣L 在台灣有賣得更便宜嗎? 你要不要去看看台灣L 在大陸的售價?? 品質比的上 在台灣的雙田嗎? 不是看不起台灣L 畢竟買車 不是買智慧型手機 單價實在差太遠了,上面怎麼一堆人拿手機說嘴?

2015/12/17 17:55:51

發文IP 251.192.*.*

[quote=wangoldmr (Mr. Wang)]美國人也很支持自家的三大美國品牌車廠 日本人韓國人都支持自家車廠 德國法國印度馬來西亞...都是如此 為何台灣人反而不是很認同裕隆納智捷? 答案在鹽家兩代如何看待我們的 50年來被政府保護吃乾抹盡企業做愈多卻不思長進求汽車扎根技術 不但車價高掛且掌控了小貨車的價格和市場 請勿說台灣市場小發展汽車不易 在3/40年前發展黃金期時只顧賺大筆鈔票不思努力全力研發 做出的那種速利爛車行銷通吃全台灣 如果裕隆/那智捷能研發並做出自製好車 對國人價格合理不要吝嗇與刻薄安全配備 消費者焉有不支持的道理? [/quote] 因為德日美 本身汽車工業強啊, 本身的車好, 孩子 台灣L 在台灣有賣得更便宜嗎? 你要不要去看看台灣L 在大陸的售價?? 品質比的上 在台灣的雙田嗎? 不是看不起台灣L 畢竟買車 不是買智慧型手機 單價實在差太遠了,上面怎麼一堆人拿手機說嘴? [三條線][三條線][三條線]

2015/12/17 17:58:16

發文IP 251.192.*.*

[quote=wangoldmr (Mr. Wang)]美國人也很支持自家的三大美國品牌車廠 日本人韓國人都支持自家車廠 德國法國印度馬來西亞...都是如此 為何台灣人反而不是很認同裕隆納智捷? 答案在鹽家兩代如何看待我們的 50年來被政府保護吃乾抹盡企業做愈多卻不思長進求汽車扎根技術 不但車價高掛且掌控了小貨車的價格和市場 請勿說台灣市場小發展汽車不易 在3/40年前發展黃金期時只顧賺大筆鈔票不思努力全力研發 做出的那種速利爛車行銷通吃全台灣 如果裕隆/那智捷能研發並做出自製好車 對國人價格合理不要吝嗇與刻薄安全配備 消費者焉有不支持的道理? [/quote] 因為德日美 本身汽車工業強啊, 本身的車好, 孩子 台灣L 在台灣有賣得更便宜嗎? 你要不要去看看台灣L 在大陸的售價?? 品質、維修便利性 現階段比的上台灣的雙田嗎? 不是看不起台灣L 畢竟買車 不是買智慧型手機 單價實在差太遠了,怎麼上面一堆人拿手機說嘴? [三條線][三條線][三條線] 另外不要再把納志傑 塑造成 平民 高級車了,懂的人都知道在國外是打高性價比的車[三條線]

2015/12/17 17:59:06

發文IP 251.192.*.*

[quote=wangoldmr (Mr. Wang)]美國人也很支持自家的三大美國品牌車廠 日本人韓國人都支持自家車廠 德國法國印度馬來西亞...都是如此 為何台灣人反而不是很認同裕隆納智捷? 答案在鹽家兩代如何看待我們的 50年來被政府保護吃乾抹盡企業做愈多卻不思長進求汽車扎根技術 不但車價高掛且掌控了小貨車的價格和市場 請勿說台灣市場小發展汽車不易 在3/40年前發展黃金期時只顧賺大筆鈔票不思努力全力研發 做出的那種速利爛車行銷通吃全台灣 如果裕隆/那智捷能研發並做出自製好車 對國人價格合理不要吝嗇與刻薄安全配備 消費者焉有不支持的道理? [/quote] 因為德日美 本身汽車工業強啊, 本身的車好, 孩子 台灣L 在台灣有賣得更便宜嗎? 你要不要去看看台灣L 在大陸的售價?? 品質、維修便利性 現階段比的上台灣的雙田嗎? 不是看不起台灣L 畢竟買車 不是買智慧型手機 單價實在差太遠了,怎麼上面一堆人拿手機說嘴? [三條線][三條線][三條線] 另外不要再把納志傑 塑造成 平民 高級車了,懂的人都知道在國外是打高性價比的車[三條線]
回應 wangoldmr (Mr. Wang) 所寫
美國人也很支持自家的三大美國品牌車廠
日本人韓國人都支持自家車廠
德國法國印度馬來西亞...都是如此

為何台灣人反而不是很認同裕隆納智捷?
答案在鹽家兩代如何看待我們的
50年來被政府保護吃乾抹盡企業做愈多卻不思長進求汽車扎根技術
不但車價高掛且掌控了小貨車的價格和市場

請勿說台灣市場小發展汽車不易
在3/40年前發展黃金期時只顧賺大筆鈔票不思努力全力研發
做出的那種速利爛車行銷通吃全台灣

如果裕隆/那智捷能研發並做出自製好車
對國人價格合理不要吝嗇與刻薄安全配備
消費者焉有不支持的道理?




你知道到北美是哪一牌賣最好嗎?😰

因為德日美 本身汽車工業強啊,國產品牌多 競爭也大, 本身的車好, 孩子
就跟美國、日本職棒一樣


台灣L 在台灣有賣得更便宜嗎? 你要不要去看看台灣L 在大陸的售價??
品質、維修便利性 現階段比的上台灣的雙田嗎?
不是看不起台灣L

畢竟買車 不是買智慧型手機 單價實在差太遠了,怎麼上面一堆人拿手機說嘴?

😰😰😰

另外不要再把納志傑 塑造成 平民 高級車了,懂的人都知道在國外是打高性價比的車😰

嘴達人(5566ggyy)

2015/12/17 18:33:26

發文

#5840968 IP 251.192.*.* 修改過 1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5/12/17 18:33:26

發文IP 251.192.*.*

[quote=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quote=flycall (flycode)][quote=b05211118 (剛好路過)]天然條件與台灣非常接近的南韓,就不甘淪為美國企業的佃農,因此頃全國之力,發展三星手機,搶著要跟蘋果當世界手機的地主?如果南韓的民眾也像台灣一些人一樣,以手握蘋果手機為榮,那南韓今天只怕也是美國企業的另一個佃農。 佃農有什麼特徵?那就是看地主的臉色過活,佃農只要一拿喬,地主馬上威脅要換來另一個佃農。就這樣,佃農永遠都是吃不飽、餓不死。當然不能讓你餓死,否則地主就得自己下田耕種了。[/quote] 有沒有發現,在美國本土,非美國品牌的汽車,就只有日本/韓國品牌賣最多? 連造車技術較佳的德國品牌汽車,銷量在美國也只在後段班...可不能拿韓國或日本跟台灣比, 這是因為 日本/韓國 都有美國駐軍,算是美國的第51/52州。 德國/我國不像日本/韓國那樣讓美國來駐軍,美國市場就沒法像日本/韓國那麼容易打進去。 南韓和日本都有美國駐軍,較具同質性,所以,南韓主要是搶走了日本在美國市場的份額... 像原本在美國賣很好的日本3C和家電品牌SONY/Toshiba/ panasonic / fujitsu...就被韓國三星/LG給搶走了! 美國本土汽車也被韓國現代分走了一點。 而台灣品牌在美國本來就只普通而已,很難獲利,大多是先靠較不排他的歐洲起家.... 至於台灣汽車品牌Luxgen在美國賣....沒天時,沒地利,沒人和...就真的別想太多了...[/quote] 駐軍論我不太讚同. 日韓的平價車在美國本地售價很低. 尤其是現代. 德系的一般車款普遍價格都高一些. 我認為還是價格問題.... [/quote] 關鍵不是在價格 luxgen 經過多次改款 價格都已經跟 市場主流 toyota 差不多價格了

2015/12/17 18:34:01

發文IP 251.192.*.*

[quote=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quote=flycall (flycode)][quote=b05211118 (剛好路過)]天然條件與台灣非常接近的南韓,就不甘淪為美國企業的佃農,因此頃全國之力,發展三星手機,搶著要跟蘋果當世界手機的地主?如果南韓的民眾也像台灣一些人一樣,以手握蘋果手機為榮,那南韓今天只怕也是美國企業的另一個佃農。 佃農有什麼特徵?那就是看地主的臉色過活,佃農只要一拿喬,地主馬上威脅要換來另一個佃農。就這樣,佃農永遠都是吃不飽、餓不死。當然不能讓你餓死,否則地主就得自己下田耕種了。[/quote] 有沒有發現,在美國本土,非美國品牌的汽車,就只有日本/韓國品牌賣最多? 連造車技術較佳的德國品牌汽車,銷量在美國也只在後段班...可不能拿韓國或日本跟台灣比, 這是因為 日本/韓國 都有美國駐軍,算是美國的第51/52州。 德國/我國不像日本/韓國那樣讓美國來駐軍,美國市場就沒法像日本/韓國那麼容易打進去。 南韓和日本都有美國駐軍,較具同質性,所以,南韓主要是搶走了日本在美國市場的份額... 像原本在美國賣很好的日本3C和家電品牌SONY/Toshiba/ panasonic / fujitsu...就被韓國三星/LG給搶走了! 美國本土汽車也被韓國現代分走了一點。 而台灣品牌在美國本來就只普通而已,很難獲利,大多是先靠較不排他的歐洲起家.... 至於台灣汽車品牌Luxgen在美國賣....沒天時,沒地利,沒人和...就真的別想太多了...[/quote] 駐軍論我不太讚同. 日韓的平價車在美國本地售價很低. 尤其是現代. 德系的一般車款普遍價格都高一些. 我認為還是價格問題.... [/quote] 關鍵不是在價格 luxgen 經過多次改款 價格都已經跟 市場主流 toyota 差不多價格了 你去看看S5定價 幾乎跟 altis 一樣 根本競爭者定價法[三條線]
回應 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 所寫
回應 flycall (flycode) 所寫
回應 b05211118 (剛好路過) 所寫
天然條件與台灣非常接近的南韓,就不甘淪為美國企業的佃農,因此頃全國之力,發展三星手機,搶著要跟蘋果當世界手機的地主?如果南韓的民眾也像台灣一些人一樣,以手握蘋果手機為榮,那南韓今天只怕也是美國企業的另一個佃農。
佃農有什麼特徵?那就是看地主的臉色過活,佃農只要一拿喬,地主馬上威脅要換來另一個佃農。就這樣,佃農永遠都是吃不飽、餓不死。當然不能讓你餓死,否則地主就得自己下田耕種了。

有沒有發現,在美國本土,非美國品牌的汽車,就只有日本/韓國品牌賣最多?
連造車技術較佳的德國品牌汽車,銷量在美國也只在後段班...可不能拿韓國或日本跟台灣比,

這是因為 日本/韓國 都有美國駐軍,算是美國的第51/52州。
德國/我國不像日本/韓國那樣讓美國來駐軍,美國市場就沒法像日本/韓國那麼容易打進去。

南韓和日本都有美國駐軍,較具同質性,所以,南韓主要是搶走了日本在美國市場的份額...
像原本在美國賣很好的日本3C和家電品牌SONY/Toshiba/ panasonic / fujitsu...就被韓國三星/LG給搶走了!
美國本土汽車也被韓國現代分走了一點。

而台灣品牌在美國本來就只普通而已,很難獲利,大多是先靠較不排他的歐洲起家....
至於台灣汽車品牌Luxgen在美國賣....沒天時,沒地利,沒人和...就真的別想太多了...


駐軍論我不太讚同.

日韓的平價車在美國本地售價很低.
尤其是現代.
德系的一般車款普遍價格都高一些.

我認為還是價格問題....





關鍵不是在價格

luxgen 經過多次改款 價格都已經跟 市場主流 toyota 差不多價格了

你去看看S5定價 幾乎跟 altis 一樣 根本競爭者定價法😰

頭又大機梯八六(toyotagt86)

2015/12/17 18:43:02

發文

#5840971 IP 222.14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wangoldmr (Mr. Wang) 所寫
美國人也很支持自家的三大美國品牌車廠
日本人韓國人都支持自家車廠
德國法國印度馬來西亞...都是如此

為何台灣人反而不是很認同裕隆納智捷?
答案在鹽家兩代如何看待我們的
50年來被政府保護吃乾抹盡企業做愈多卻不思長進求汽車扎根技術
不但車價高掛且掌控了小貨車的價格和市場

請勿說台灣市場小發展汽車不易
在3/40年前發展黃金期時只顧賺大筆鈔票不思努力全力研發
做出的那種速利爛車行銷通吃全台灣

如果裕隆/那智捷能研發並做出自製好車
對國人價格合理不要吝嗇與刻薄安全配備
消費者焉有不支持的道理?




沒符合本地的需求與政府的配套措施,那才是台灣車廠的問題。

美國跟日本與歐洲它們都是有按照當地的訴求與政策才能讓當地國人支持


在美國多數當地人只愛功能性較多的卡車跟休旅車,因為在美國地廣消費水準高

且多數都是從事農工業居多,也很愛休閒過日子。

它們的需求正是一台卡車與休旅車,而美國車廠就專業在卡車上

而買的東西多機能越是更講求且地廣汽車是必需品下,美國政府是不會課重稅在汽車上很多

每年的暢銷車種都是卡車。房車儘管是日本車天下,但銷量仍不如美國車廠的卡車



而在歐洲因為則是因為跟政策有關汽油必須加重稅,加上歐洲各大都市與環境

不適合大型車種。但是歐洲人也講求實用也跟美國人愛休閒

因此就變成是旅行車與掀背車當道在歐洲多數國家你根本看不到房車。

而在德國因為無限速高速路的關係車必須要在高速穩定,

因此很重視車輛底盤的性能。而底盤都是日韓車不利的地方

加上維修體系與關稅,更讓日韓車廠在歐洲市場很不利。



在日本也是基於政策下才讓日本當地人很支持自家車廠

日本人訴求停車便利油耗也相當要求。

日本車廠還有專門車型也就是輕自動車。

在日本它們實際不鼓勵一般車你買一般車你還必須要有專門車位申請才行

對國外車廠也是顆關稅。導致歐美車廠銷量都不如日本車廠

其實光靠輕自動車日本車廠就穩賺了。



而在台灣?鬼島政府只會養恐龍並貪圖大老闆並不保護窮人貧富差距一直擴大

台灣多數人要的是能買得起養得起且又安全的車

尤其是國內車廠的鹽董根本沒做到。它們唯一做到的是把國產車高級化爾已。

這要叫台灣人如何支持國產車?😌
簡單來說是一位交通部專門寫手,而不是任職與領導吉翁軍的總帥。除了發文有3倍速,其他就沒有。

flycode(flycall)

2015/12/18 07:08:15

發文

#5841203 IP 251.205.*.* 修改過 13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5/12/18 07:08:15

發文IP 251.205.*.*

[quote=wangoldmr (Mr. Wang)]美國人也很支持自家的三大美國品牌車廠 日本人韓國人都支持自家車廠 德國法國印度馬來西亞...都是如此 為何台灣人反而不是很認同裕隆納智捷? 答案在鹽家兩代如何看待我們的 50年來被[color="#FF0000"]政府保護吃乾抹盡企業[/color]做愈多卻不思長進求汽車扎根技術 不但車價高掛且掌控了小貨車的價格和市場 請勿說台灣市場小發展汽車不易 在3/40年前發展黃金期時只顧賺大筆鈔票不思努力全力研發 做出的那種速利爛車行銷通吃全台灣 如果裕隆/那智捷能研發並做出自製好車 對國人價格合理不要吝嗇與刻薄安全配備 消費者焉有不支持的道理?[/quote] [b]不好意思喔! 你這可誤會大了!! 政府只保護國產[color="#FF0000"]汽車工業[/color],但沒有保護國產[color="#FF0000"]汽車品牌[/color]喔! [color="#FF0000"]裕隆[/color]汽車[color="#FF0000"]Luxgen[/color]和已倒掉的[color="#FF0000"]台塑汽車[/color]並沒有受到特別的保護喔![/b] Ford與六合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Nissan與裕隆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三菱與裕隆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Toyota與國瑞/和泰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韓國現代與三陽工業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Honda來台設廠國產車(好像沒合資?),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color="#FF0000"]本土品牌[/color]和[color="#FF0000"]國外品牌[/color]的國產車是相同的保護政策. 並不是台灣品牌Luxgen或台塑牌汽車,就可以減免什麼稅喔!! 為了罰你長期錯誤觀念和不當抵制本土品牌,限你在一年買一台[color="#FF0000"]本土品牌[/color]的國產車...[大笑]

2015/12/18 07:16:14

發文IP 251.205.*.*

[quote=wangoldmr (Mr. Wang)]美國人也很支持自家的三大美國品牌車廠 日本人韓國人都支持自家車廠 德國法國印度馬來西亞...都是如此 為何台灣人反而不是很認同裕隆納智捷? 答案在鹽家兩代如何看待我們的 50年來被[color="#FF0000"]政府保護吃乾抹盡企業[/color]做愈多卻不思長進求汽車扎根技術 不但車價高掛且掌控了小貨車的價格和市場 請勿說台灣市場小發展汽車不易 在3/40年前發展黃金期時只顧賺大筆鈔票不思努力全力研發 做出的那種速利爛車行銷通吃全台灣 如果裕隆/那智捷能研發並做出自製好車 對國人價格合理不要吝嗇與刻薄安全配備 消費者焉有不支持的道理?[/quote] [b]不好意思喔! 你這可誤會大了!! 政府只保護國產[color="#FF0000"]汽車工業[/color],但沒有保護國產[color="#FF0000"]汽車品牌[/color]喔! [color="#FF0000"]裕隆[/color]汽車[color="#FF0000"]Luxgen[/color]和已倒掉的[color="#FF0000"]台塑汽車[/color]並沒有受到特別的保護喔![/b] Ford與六合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Nissan與裕隆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三菱與裕隆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Toyota與國瑞/和泰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韓國現代與三陽工業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Honda來台設廠國產車(好像沒合資?),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color="#FF0000"]本土品牌[/color]和[color="#FF0000"]國外品牌[/color]的國產車是相同的保護政策. 並不是台灣品牌Luxgen或台塑牌汽車,就可以減免什麼稅喔!! [b]為了罰你長期錯誤觀念和不當抵制本土品牌,限你在一年買一台[color="#FF0000"]本土品牌[/color]的國產車..[/b]

2015/12/18 07:18:17

發文IP 251.205.*.*

[quote=wangoldmr (Mr. Wang)]美國人也很支持自家的三大美國品牌車廠 日本人韓國人都支持自家車廠 德國法國印度馬來西亞...都是如此 為何台灣人反而不是很認同裕隆納智捷? 答案在鹽家兩代如何看待我們的 50年來被[color="#FF0000"]政府保護吃乾抹盡企業[/color]做愈多卻不思長進求汽車扎根技術 不但車價高掛且掌控了小貨車的價格和市場 請勿說台灣市場小發展汽車不易 在3/40年前發展黃金期時只顧賺大筆鈔票不思努力全力研發 做出的那種速利爛車行銷通吃全台灣 如果裕隆/那智捷能研發並做出自製好車 對國人價格合理不要吝嗇與刻薄安全配備 消費者焉有不支持的道理?[/quote] [b]不好意思喔! 你這可誤會大了!! 政府只保護國產[color="#FF0000"]汽車工業[/color],但沒有保護國產[color="#FF0000"]汽車品牌[/color]喔! [color="#FF0000"]裕隆[/color]汽車[color="#FF0000"]Luxgen[/color]和已倒掉的[color="#FF0000"]台塑汽車[/color]並沒有受到特別的保護喔![/b] Ford與六合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Nissan與裕隆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三菱與裕隆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Toyota與國瑞/和泰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韓國現代與三陽工業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Honda來台設廠國產車(好像沒合資?),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color="#FF0000"]本土品牌[/color]和[color="#FF0000"]國外品牌[/color]的國產車是相同的保護政策. 並不是台灣品牌Luxgen或台塑牌汽車,就可以減免什麼稅喔!! [b]為了罰你長期不當抵制[color="#FF0000"]本土品牌[/color],限你在一年買一台[color="#FF0000"]本土品牌[/color]的國產車來懺悔[/b] [大笑] [大笑]

2015/12/18 07:27:52

發文IP 251.205.*.*

[quote=wangoldmr (Mr. Wang)]美國人也很支持自家的三大美國品牌車廠 日本人韓國人都支持自家車廠 德國法國印度馬來西亞...都是如此 為何台灣人反而不是很認同裕隆納智捷? 答案在鹽家兩代如何看待我們的 50年來被[color="#FF0000"]政府保護吃乾抹盡企業[/color]做愈多卻不思長進求汽車扎根技術 不但車價高掛且掌控了小貨車的價格和市場 請勿說台灣市場小發展汽車不易 在3/40年前發展黃金期時只顧賺大筆鈔票不思努力全力研發 做出的那種速利爛車行銷通吃全台灣 如果裕隆/那智捷能研發並做出自製好車 對國人價格合理不要吝嗇與刻薄安全配備 消費者焉有不支持的道理?[/quote] [b]不好意思喔! 你這可誤會大了!! 政府只保護國產[color="#FF0000"]汽車工業[/color],但沒有保護國產[color="#FF0000"]汽車品牌[/color]喔! [color="#FF0000"]裕隆[/color]汽車[color="#FF0000"]Luxgen[/color]和已倒掉的[color="#FF0000"]台塑汽車[/color]並沒有受到特別的保護喔![/b] Ford與六合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Nissan與裕隆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三菱與裕隆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Toyota與國瑞/和泰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韓國現代與三陽工業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Honda來台設廠國產車(好像沒合資?),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color="#FF0000"]本土品牌[/color]和[color="#FF0000"]國外品牌[/color]的國產車是相同的保護政策. 並不是台灣品牌Luxgen或台塑牌汽車,就可以減免什麼稅喔!! 若要抵制我國[color="#FF0000"]汽車工業[/color]保護政策,應該要多繳進口關稅買進口車, 同樣要拒買Ford/Toyota/Nissan/現代/三菱/Honda...這些國產車喔! [b]為了罰你長期不當抵制[color="#FF0000"]本土品牌汽車[/color],限你在一年內挑選[color="#FF0000"]任一本土品牌[/color]的國產車來懺悔[/b] [大笑] [大笑] 二手的台塑汽車也算本土品牌....

2015/12/18 07:29:50

發文IP 251.205.*.*

[quote=wangoldmr (Mr. Wang)]美國人也很支持自家的三大美國品牌車廠 日本人韓國人都支持自家車廠 德國法國印度馬來西亞...都是如此 為何台灣人反而不是很認同裕隆納智捷? 答案在鹽家兩代如何看待我們的 50年來被[color="#FF0000"]政府保護吃乾抹盡企業[/color]做愈多卻不思長進求汽車扎根技術 不但車價高掛且掌控了小貨車的價格和市場 請勿說台灣市場小發展汽車不易 在3/40年前發展黃金期時只顧賺大筆鈔票不思努力全力研發 做出的那種速利爛車行銷通吃全台灣 如果裕隆/那智捷能研發並做出自製好車 對國人價格合理不要吝嗇與刻薄安全配備 消費者焉有不支持的道理?[/quote] [b]不好意思喔! 你這可誤會大了!! 政府只保護國產[color="#FF0000"]汽車工業[/color],但沒有保護國產[color="#FF0000"]汽車品牌[/color]喔! [color="#FF0000"]裕隆[/color]汽車[color="#FF0000"]Luxgen[/color]和已倒掉的[color="#FF0000"]台塑汽車[/color]並沒有受到特別的保護喔![/b] Ford與六合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Nissan與裕隆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三菱與裕隆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Toyota與國瑞/和泰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韓國現代與三陽工業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Honda來台設廠國產車(好像沒合資?),受政府保護,和當初裕隆飛羚101或現在Luxgen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color="#FF0000"]本土品牌[/color]和[color="#FF0000"]國外品牌[/color]的國產車是相同的保護政策. 並不是台灣品牌Luxgen或台塑牌汽車,就可以減免什麼稅喔!! 若要抵制我國[color="#FF0000"]汽車工業[/color]保護政策,應該要多繳進口關稅買進口車, 同樣要拒買Ford/Toyota/Nissan/現代/三菱/Honda...這些國產車喔! [b]為了罰你長期不當抵制[color="#FF0000"]本土品牌汽車[/color],限你在一年內挑選[color="#FF0000"]任一本土品牌[/color]的國產車來懺悔[/b] [大笑] [大笑] 除了Luxgen之外,沒掛三菱Logo的CMC中華汽車或二手台塑汽車都算本土品牌....
回應 wangoldmr (Mr. Wang) 所寫
美國人也很支持自家的三大美國品牌車廠
日本人韓國人都支持自家車廠
德國法國印度馬來西亞...都是如此

為何台灣人反而不是很認同裕隆納智捷?
答案在鹽家兩代如何看待我們的
50年來被政府保護吃乾抹盡企業做愈多卻不思長進求汽車扎根技術
不但車價高掛且掌控了小貨車的價格和市場

請勿說台灣市場小發展汽車不易
在3/40年前發展黃金期時只顧賺大筆鈔票不思努力全力研發
做出的那種速利爛車行銷通吃全台灣

如果裕隆/那智捷能研發並做出自製好車
對國人價格合理不要吝嗇與刻薄安全配備
消費者焉有不支持的道理?

不好意思喔! 你這可誤會大了!!
政府只保護國產的汽車工業,但沒有保護本土汽車品牌喔!
裕隆汽車Luxgen和已倒掉的台塑汽車這些品牌並沒有受到特別保護喔!


Ford與六合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難產的飛羚101或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Nissan與裕隆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當初難產的飛羚101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三菱與裕隆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Toyota與國瑞/和泰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韓國現代與三陽工業合資國產車,受政府保護,和現在Luxgen是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Honda來台設廠國產車(好像沒合資?),受政府保護,和現在Luxgen相同貨物稅/零件進口稅。

本土品牌國外品牌國產車是相同保護政策.
並不是台灣品牌Luxgen或台塑汽車,就可以減免什麼稅喔!!
為了懲罰長期不當抵制本土品牌汽車的人,限在一年內購買任一本土品牌的國產車來懺悔 😀 😀
除了Luxgen之外,沒掛三菱Logo的CMC中華汽車或二手台塑汽車都算本土品牌....



當然啦! 若要抵制我國50年來國產汽車工業的保護政策,可胳臂再往外彎一點,買進口車就好了!
可不要只拒買Luxgen, 同樣要拒買Ford/Toyota/Nissan/現代/三菱/Honda...這些國產車喔!

flycode(flycall)

2015/12/18 07:48:00

發文

#5841207 IP 251.205.*.* 修改過 2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5/12/18 07:48:00

發文IP 251.205.*.*

[quote=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 駐軍論我不太讚同. 日韓的平價車在美國本地售價很低. 尤其是現代. 德系的一般車款普遍價格都高一些. 我認為還是價格問題.... [/quote] 駐軍只是用來看兩國之間的"交情"... 法國車其實也蠻不錯,平價車也OK, Citroen(雪鐵龍); Peugeot(標緻); Renault(雷諾).... 法國也沒有美國駐軍喔!! 法國汽車品牌在美國本土又比美國有駐軍的德國車更慘! 連帶台灣也幾乎都沒有法國車了! 沒有美國駐軍的法國Renault,和有美國駐軍的日本品牌Nissan合資, 大概只剩 Renault- Nissan的Nissan日本品牌在美國和台灣賣。

2015/12/18 08:13:28

發文IP 251.205.*.*

[quote=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 駐軍論我不太讚同. 日韓的平價車在美國本地售價很低. 尤其是現代. 德系的一般車款普遍價格都高一些. 我認為還是價格問題.... [/quote] 駐軍只是用來看兩國之間的"交情"... 法國和我國一樣,完全沒有美國駐軍喔!! 法國車其實也蠻不錯,平價車也OK, Citroen(雪鐵龍); Peugeot(標緻); Renault(雷諾).... 法國汽車品牌在美國本土又比美國有駐軍的德國車更慘! 連帶台灣也幾乎都沒有法國車了! 沒有美國駐軍的法國Renault,和有美國駐軍的日本品牌Nissan合資, 大概只剩 Renault- Nissan的Nissan日本品牌在美國和台灣賣。 沒有美國駐軍國家的汽車品牌,連進場門票都拿不到.... 剩下的是有美國駐軍的汽車品牌在美國本土互相競爭。 而中國大陸對於汽車工業的保護政策,相對於美國還比較開放和一視同仁。 德VW/美Ford.GM/日Toyota.Honda.三菱/韓國現代....在大陸都各有一席之地, 大陸都曾被日本南京大屠殺過,卻這麼快就開放日本汽車品牌在大陸設廠,也賣得還不錯.... 至於民間偶爾抵制日本車那是民間的事,並不是"政策"...[大笑]

2015/12/18 09:57:07

發文IP 251.205.*.*

[quote=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 駐軍論我不太讚同. 日韓的平價車在美國本地售價很低. 尤其是現代. 德系的一般車款普遍價格都高一些. 我認為還是價格問題.... [/quote] 駐軍只是用來看兩國之間的"交情"... 法國和我國一樣,完全沒有美國駐軍喔!! 法國車其實也蠻不錯,平價車也OK, Citroen(雪鐵龍); Peugeot(標緻); Renault(雷諾).... 法國汽車品牌在美國本土又比美國有駐軍的德國車更慘! 連帶台灣也幾乎都沒有法國車了! 都只有零星的進口車。 沒有美國駐軍的法國Renault,和有美國駐軍的日本品牌Nissan合資, 大概主要只剩 Renault- Nissan的Nissan日本品牌在美國和台灣賣。 沒有美國駐軍國家的汽車品牌,連進場門票都拿不到.... 剩下的是有美國駐軍的汽車品牌在美國本土互相競爭。 而中國大陸對於汽車工業的保護政策,相對於美國還比較開放和一視同仁。 德VW/美Ford.GM/日Toyota.Honda.三菱/韓國現代....在大陸都各有一席之地, 大陸都曾被日本南京大屠殺過,卻這麼快就開放日本汽車品牌在大陸設廠,也賣得還不錯.... 至於民間偶爾抵制日本車那是民間的事,並不是"政策"...[大笑]
回應 jimmy562004 (臥雲眠月伴星醉) 所寫

駐軍論我不太讚同.
日韓的平價車在美國本地售價很低.
尤其是現代.
德系的一般車款普遍價格都高一些.
我認為還是價格問題....

駐軍只是用來看兩國之間的"交情"...

法國和我國一樣,完全沒有美國駐軍喔!!
法國車其實也蠻不錯,平價車也OK, Citroen(雪鐵龍); Peugeot(標緻); Renault(雷諾)....
法國汽車品牌在美國本土又比美國有駐軍的德國車更慘!
連帶台灣也幾乎都沒有法國車了! 都只有零星的進口車。

沒有美國駐軍的法國Renault,和有美國駐軍的日本品牌Nissan合資,
大概主要只剩 Renault- Nissan的Nissan日本品牌在美國和台灣賣。

沒有美國駐軍國家的汽車品牌,連進場門票都拿不到....
剩下的是有美國駐軍的汽車品牌在美國本土互相競爭。




而中國大陸對於汽車工業的保護政策,相對於美國還比較開放和一視同仁。
德VW/美Ford.GM/日Toyota.Honda.三菱/韓國現代....在大陸都各有一席之地,
大陸都曾被日本南京大屠殺過,卻這麼快就開放日本汽車品牌在大陸設廠,也賣得還不錯....
至於民間偶爾抵制日本車那是民間的事,並不是"政策"...😀

剛好路過(b05211118)

2015/12/18 08:24:57

發文

#5841217 IP 129.1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T車已是台灣的領導品牌車,經濟學上的訂價法則之一,就是參照領導品牌車定價,S5的價格就這樣訂出來了。或問,S5是近乎完全自製的國產車,基於照顧國人的理念,為何定價不低些,以嘉惠國人?這又牽扯到台灣人的消費哲學,在絕大多數台灣人的觀念中,普遍存在著【便宜無好貨】的觀念,總認為若你的車好,你為何還要賣那麼便宜?在上述的諸種條件限制下,S5賣得比T車貴也不是,便宜也不是,所以就賣一樣的價錢。那既然是賣一樣的價錢,又要如何叫客戶優先選擇你呢?那就是產品差異化,我車內的配備比你更先進,性能比你更優異,只要能夠再壓低損壞點,假以時日,經過諸多既有車主的口耳相傳,我的車自然會競爭力十足,搶走你的潛在客源。
上述的戰略S5達成了嗎?上市不到一個月,就拉攏到類如自己這般毫無汽車品牌忠誠度可言的唯性價比是問的用車者,算是已有了很大的進展。

joseph(joseph_k10)

2015/12/18 09:54:40

發文

#5841258 IP 189.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新車上市,賣的比 Honda city 還差
後事可期啊.........
😇😇😇😇😇😇

剛好路過(b05211118)

2015/12/18 10:04:20

發文

#5841262 IP 129.1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oseph_k10 (joseph) 所寫
新車上市,賣的比 Honda city 還差
後事可期啊.........
😇😇😇😇😇😇


賣得如何,一時難有定論,也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對已經買了的車主而言,花小錢就擁有花大錢才能擁有的車子之駕馭快感,性價比非常高,就是一個爽字。除非是已經一車在手的車主,否則旁觀者是難以體會那種樂趣的。

仁(meanthon)

2015/12/18 10:09:38

發文

#5841267 IP 95.141.*.* 修改過 1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5/12/18 10:09:38

發文IP 95.141.*.*

[quote=b05211118 (剛好路過)][quote=meanthon (仁)][quote=b05211118 (剛好路過)][quote=kaede5032 (飲料大白)][quote=b05211118 (剛好路過)]老婆、兩個女兒的手機都是很新的iphone系列,但自己的手機真的就是htc,購買原因也很簡單:不希望htc倒了,龐大的員工及其家人被逼著去全家燒炭。雖然王女高調嚷著htc是中國的品牌,讓人心生厭惡,但還是不能選擇讓大家與王女同歸於盡。[/quote] 難怪頂新不會倒....[嘆氣][嘆氣][嘆氣][嘆氣][/quote] 這干頂新屁事?頂新的台灣競爭對手一大票,替代率近百分百,市場有無頂新,對台灣人的生活可說是毫無影響。但汽車界,台灣還有第二家自製引擎的國產車廠嗎?[/quote] 市場若無裕隆 現在車子就不會那麼貴 !! 裕隆 早在三十年前就應該滅了! 泰國有自製車廠嗎? 人家成了日本車代工重鎮 ! 年產百萬輛以上!! 還出口汽車零件! 如果打著民族自決的藉口 卻以貪婪為行動!! 那就沒話好說了!! [/quote] 請問當了日本汽車佃農的泰國,現在的每人GNP是多少?[/quote] 單一汽車產業的成長 可是狠打台灣 至少人家有良心 不像台灣的裕隆 每年賺了 上百億 還是持續漲車價賺飽飽 持續澳梨裝蘋果 搞幾套觸碰螢幕 就想裝高級車 殊不知台灣消費者太精明 一眼就看穿 車主花不起大錢買德國高級車 天天上網自HIGH 自己的車匹美雙B 油耗 品質 和動力 沒有一項完勝 只有電子影音設備可以自豪 要說別人不支持台灣產業 請電器買大同 IPHONE丟掉換HTC 鞋子只穿ASO 和LA NEW 做不到別在哪裡說自己很支持台灣產業 S5 不會因為你買了就變高級 它們來就不是高級車品牌

2015/12/18 10:46:28

發文IP 95.141.*.*

[quote=b05211118 (剛好路過)][quote=meanthon (仁)][quote=b05211118 (剛好路過)][quote=kaede5032 (飲料大白)][quote=b05211118 (剛好路過)]老婆、兩個女兒的手機都是很新的iphone系列,但自己的手機真的就是htc,購買原因也很簡單:不希望htc倒了,龐大的員工及其家人被逼著去全家燒炭。雖然王女高調嚷著htc是中國的品牌,讓人心生厭惡,但還是不能選擇讓大家與王女同歸於盡。[/quote] 難怪頂新不會倒....[嘆氣][嘆氣][嘆氣][嘆氣][/quote] 這干頂新屁事?頂新的台灣競爭對手一大票,替代率近百分百,市場有無頂新,對台灣人的生活可說是毫無影響。但汽車界,台灣還有第二家自製引擎的國產車廠嗎?[/quote] 市場若無裕隆 現在車子就不會那麼貴 !! 裕隆 早在三十年前就應該滅了! 泰國有自製車廠嗎? 人家成了日本車代工重鎮 ! 年產百萬輛以上!! 還出口汽車零件! 如果打著民族自決的藉口 卻以貪婪為行動!! 那就沒話好說了!! [/quote] 請問當了日本汽車佃農的泰國,現在的每人GNP是多少?[/quote] 單一汽車產業的成長 可是狠打台灣 至少人家有良心 不像台灣的裕隆 每年賺了 上百億 還是持續漲車價賺飽飽 持續澳梨裝蘋果 搞幾套觸碰螢幕 就想裝高級車 殊不知台灣消費者太精明 一眼就看穿 車主花不起大錢買德國高級車 天天上網自HIGH 自己的車匹美雙B 油耗 品質 和動力 沒有一項完勝 只有電子影音設備可以自豪 要成為成功的企業 只靠自己人支持是不會有出路的 HTC是從美國紅回台灣 黑掉時卻只有台灣支持 如果你真心想支持一家公司 讓他去外面拚拚看 而不是待在溫暖的花室 GOGORO 會不會變成 顧顧路 是一樣的道理
回應 b05211118 (剛好路過) 所寫
回應 meanthon (仁) 所寫
回應 b05211118 (剛好路過) 所寫
回應 kaede5032 (飲料大白) 所寫
回應 b05211118 (剛好路過) 所寫
老婆、兩個女兒的手機都是很新的iphone系列,但自己的手機真的就是htc,購買原因也很簡單:不希望htc倒了,龐大的員工及其家人被逼著去全家燒炭。雖然王女高調嚷著htc是中國的品牌,讓人心生厭惡,但還是不能選擇讓大家與王女同歸於盡。

難怪頂新不會倒....😌😌😌😌


這干頂新屁事?頂新的台灣競爭對手一大票,替代率近百分百,市場有無頂新,對台灣人的生活可說是毫無影響。但汽車界,台灣還有第二家自製引擎的國產車廠嗎?


市場若無裕隆 現在車子就不會那麼貴 !! 裕隆 早在三十年前就應該滅了!

泰國有自製車廠嗎? 人家成了日本車代工重鎮 ! 年產百萬輛以上!! 還出口汽車零件!

如果打著民族自決的藉口 卻以貪婪為行動!! 那就沒話好說了!!


請問當了日本汽車佃農的泰國,現在的每人GNP是多少?


單一汽車產業的成長 可是狠打台灣 至少人家有良心

不像台灣的裕隆 每年賺了 上百億 還是持續漲車價賺飽飽

持續澳梨裝蘋果 搞幾套觸碰螢幕 就想裝高級車

殊不知台灣消費者太精明 一眼就看穿 車主花不起大錢買德國高級車

天天上網自HIGH 自己的車匹美雙B 油耗 品質 和動力 沒有一項完勝

只有電子影音設備可以自豪

要成為成功的企業 只靠自己人支持是不會有出路的

HTC是從美國紅回台灣 黑掉時卻只有台灣支持

如果你真心想支持一家公司 讓他去外面拚拚看 而不是待在溫暖的花室

GOGORO 會不會變成 顧顧路 是一樣的道理

仁(meanthon)

2015/12/18 10:24:57

發文

#5841276 IP 95.14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看到一篇文章 和公司老前輩說說的秘辛吻合 給樓上的支持台灣產業者看一下 :

http://bh.nccu.edu.tw/epapers/epaper023.html

大汽車廠」和ARTC 兩者,有著什麼樣的關係?這個問題是本文在閱讀過程中所浮現的問題。本文認為,ARTC 是「大汽車廠」的新芽和延續,兩者雖然在組織型態、運作模式、制度規劃等構想上皆不相同,但卻同樣有著國家的身影。

讓我們從幾個重要的時間點,簡略地回顧台灣汽車產業的發展。1967 與1984、1985 年是台灣汽車產業非常重要的三個時間點,這三個年度都對往後的歷史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1967 年政府施行「國內汽車工業保護及外國進口汽車辦法」,對於國內業者而言,這是汽車產業第一次的自由化,因為這個辦法核新設汽車廠的成立,所以在1967 年之後,除了原有的裕隆汽車之外,三富、三陽、六和、中華、羽田等汽車廠相繼設立,表面上看來,汽車市場開放能夠提升產業競爭力,刺激產業發展,也同時讓台灣的汽車產業不再是裕隆獨佔的局面,但實際上,這卻是一個產業發展的錯誤開端。

1953 年國內第一家汽車廠_裕隆成立之後,政府對於裕隆汽車始終採取保護的政策。一直持續到1967 年,原有的保護政策開始轉向,而「國內汽車工業保護及外國進口汽車辦法」的實施就是最重要的指標。這項政策開放了新汽車廠的成立,讓裕隆不再享有獨佔市場的權利。

然而,根據歐美統計的經驗法則,一個製車廠,平均年產量要達10 萬輛汽車,才能達到所謂的經濟規模,車廠才會有獲利,並且持續投資與發展。但是當時裕隆的年產量僅約五千輛,根本達不到經濟規模的條件,在裕隆之外開放其他新車廠的成立,只會把市場的餅越作越小,使資源越形分散。由於內需市場不足,這些新成立的汽車廠只能一再地複製裕隆與日產合作的模式,同時也形塑出相似的技術依賴性格,因此,「國內汽車工業保護及外國進口汽車辦法」所希冀達成的製車技術自主的目標,終究難以達成。

面對這樣的困局,1978 年在中研院財經五院士的倡議下,政府委由趙耀東先生執行「促進汽車工業發展方案」,欲建立年產能20 萬輛,並拓展外銷市場的汽車製造廠,這項計畫也就是所謂的「大汽車廠案」,吸引了日產及豐田兩家日本汽車廠前來探詢合作的可能。根據這項政策內容,經濟部責成中鋼、大同、光陽、和泰等公民營企業組成55%,而豐田則佔45%的股份[2],由政府主導年產20萬輛的小型車大汽車廠,10 萬輛供應內需市場,另外的10 萬輛提供外銷市場。

1982 年,大汽車廠確定將與豐田汽車合作的消息一出,便引起業者反彈,包括裕隆汽車吳舜文及福特六和陳其蕃等企業家,聯合其他4 家汽車廠發表聲明,希望政府不要「與民爭利」,不可以給新設的大汽車廠任何特權[3]。雖然政府方面也釋出解決之道,趙耀東曾明白表示,如果現有6 家企業能夠合併經營,那麼,大汽車廠便可不再推動,但是,當時6 家汽車廠各自都有不同的技術合作對象,分別是裕隆_日產(Nissan)、三陽_本田(Honda)、三富_富士重工(Subaru)、中華_三菱(Mitsubishi)、六和_福特(Ford)、羽田_標緻(Peugeot),要各車廠切斷原有的技術合作關係,並且合併為一家車廠豈是件容易之事。

1984 年,政府醞釀已久的年產二十萬產能的「大汽車廠案」功敗垂成。主要原因,內有國內業者反對制肘,而且是非常強大的反對力量,外有合作廠(豐田Toyota)不願配合技術移轉內容的阻力下,宣告失敗。之後,1985 年政府宣布「六年汽車工業發展方案」,大幅調低進口汽車關稅及國產車的自製率,並放寬整車裝配廠設立之標準(例如外資持股比例),這便是汽車產業奉行所謂「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原則體現[4]。

「大汽車廠」與ARTC 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兩者的連繫便是這項「六年汽車工業發展方案」。國家在「大汽車廠」失敗之後,並沒有因此退出,反而透過其他的方式參與其中,ARTC 就是國家間接介入汽車產業發展的產物[5]。對照於「大汽車廠」以國家直接介入的方式,希望成立一家以製造、組裝為主的汽車廠,藉以取得自主造車技術,在此情境中,國家和企業界處於競爭、對立的狀態;ARTC 則是由國家透過專案經費支持的方式,以「代理人」(agent)參與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零組件的檢測「服務」,同時在全球市場中,協助業者克服關稅以外的進入障礙:零組件品質的「認證」,唯有取得歐美日等不同單位的「認證」認可,才有可能讓台灣的汽車產業成功地鑲嵌在全球市場中,不僅零組件產業取得優勢的領先地位,整車業也有突破性的發展,裕隆在2009 年推出自創品牌納智捷(luxgen),首款車MPV 7 的成功,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之外,其實也與國家的協助息息相關(各項科專計畫、華擎所研發的引擎)。由零組件逐漸累積到成車設計製造,中間需要經過龐雜而漫長的驗證過程,不斷地來回修正,ARTC在此所提供的幫助,必須用「價值」(value)的層次來理解,而不是以這些業務所帶來的「價錢」(price)來衡量。

回顧這些時間點所串起的歷史圖像,本文所要強調的重點是《奮進的力量》一書所沒有說出的hidden agenda:沒有大汽車廠,就沒有ARTC;沒有國家的介入,就沒有獨立自主的汽車工業。

http://bh.nccu.edu.tw/epapers/epaper023.html

" 連接文章 " "1982 年,大汽車廠確定將與豐田汽車合作的消息一出,
便引起業者反彈,包括裕隆汽車吳舜文及福特六和陳其蕃等企業家,
聯合其他4 家汽車廠發表聲明,希望政府不要「與民爭利」,
不可以給新設的大汽車廠任何特權[3]。雖然政府方面也釋出解決之道,
趙耀東曾明白表示,如果現有6 家企業能夠合併經營,那麼,
大汽車廠便可不再推動"

也就是說當初政府不是不給裕隆活路
而是反而想把餅做大
六國統一就可以變大廠
可是大家只甘於作日本人小弟

現在倒是一副自主品牌的嘴臉
一個拿政府當靠山補助的,政府想發展點產業作點事時,倒是咬得很兇
而且希望不可以有任何"特權"?
拿特權的人有資格談特權?" <=連結文章





mta0301(mta0301)

2015/12/18 10:47:24

發文

#5841292 IP 82.6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這牌的車就他們的車輛各方面和產品包裝而言,
絕不會是我買車的選項之一.
我對車不懂,但是我印象很深的是這牌有某款車的高音喇叭還強調是做電動昇降設計,
這什麼東東?花俏還是噱頭?😌

環保柴油(taiwanjeff)

2015/12/18 11:02:59

發文

#5841300 IP 92.13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喜歡的人自然會買, 車廠不會有國人支持本土品牌車廠也回饋國人的心態,車廠純粹想賺更多錢而已
站在消費者立場用單純的消費行為去分析,如果價格差不多, 當然是買國際大廠的車才是理性的選擇

剛好路過(b05211118)

2015/12/18 11:37:16

發文

#5841313 IP 129.170.*.* 修改過 1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5/12/18 11:37:16

發文IP 129.170.*.*

真的就是喜歡就好,70W不到的小錢,可以擁有進口車120W-150W的駕馭樂趣。哪怕只是玩個幾年,也夠本了。至於二手車價,倒是從未想過,開到不想開的時候,就直接送給願意接手的親戚就得了。

2015/12/18 11:38:24

發文IP 129.170.*.*

真的就是喜歡就好,70W不到的小錢,可以擁有進口車120W-150W的駕馭樂趣,哪怕只是玩個幾年,也夠本了。至於二手車價,倒是從未想過,開到不想開的時候,就直接送給願意接手的親戚就得了。
真的就是喜歡就好,70W不到的小錢,可以擁有進口車120W-150W的駕馭樂趣,哪怕只是玩個幾年,也夠本了。至於二手車價,倒是從未想過,開到不想開的時候,就直接送給願意接手的親戚就得了。

剛好路過(b05211118)

2015/12/18 11:45:27

發文

#5841320 IP 129.1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嚇死人了,小老弟S3竟有這般性能。

透過一組高效能的33KWh電池,結合高性能馬達之後可輸出高達150KW功率(相當於204匹最大馬力),完成0-100km/h加速可於7.2秒內搞定,同時在電力充足的情況下可連續行駛220公里,使得S3 EV+能夠在性能以及實用性方面取得一個理想的平衡點。

flycode(flycall)

2015/12/18 12:01:44

發文

#5841322 IP 251.205.*.* 修改過 15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5/12/18 12:01:44

發文IP 251.205.*.*

[quote=meanthon (仁)]看到一篇文章 和公司老前輩說說的秘辛吻合 給樓上的支持台灣產業者看一下 : [url="http://bh.nccu.edu.tw/epapers/epaper023.html"]http://bh.nccu.edu.tw/epapers/epaper023.html[/url] 所以在1967 年之後,除了原有的裕隆汽車之外,三富、三陽、六和、中華、羽田等汽車廠相繼設立 從 [color="#FF0000"]1953 年國內第一家汽車廠_裕隆成立之後,政府對於裕隆汽車始終採取保護的政策。一直持續到1967 年[/color],原有的保護政策開始轉向,而「國內汽車工業保護及外國進口汽車辦法」的實施就是最重要的指標。這項政策開放了新汽車廠的成立,讓裕隆不再享有獨佔市場的權利。 也就是說當初政府不是不給裕隆活路 而是反而想把餅做大 六國統一就可以變大廠 可是大家只甘於作日本人小弟 現在倒是一副自主品牌的嘴臉 一個拿政府當靠山補助的,政府想發展點產業作點事時,倒是咬得很兇 而且希望不可以有任何"特權"? 拿特權的人有資格談特權?" <=連結文章 [/quote] 全台灣第一家裕隆汽車廠,也不過被政府保護了1967-1953=14年,再來就被.....隨人顧性命了! [b]結果一堆人鬼叫裕隆被保護了50年![/b] 在[b]1953-1967[/b]裕隆雖然被政策保護14年,但中山高速公路1971才動工,1978才全線通車, 那時高速公路都沒舖好,加油站可能沒幾個,考駕照應該很貴, 以當時的基礎建設而言,裕隆和進口車相比,不容易吃到什麼甜頭。 但裕隆相較於其他後進車廠,算有較多的本土優勢,現在才還沒嗝屁... 三富、羽田都已嗝屁了! 三陽、六和、國瑞照樣貼國外品牌!

2015/12/18 12:09:00

發文IP 251.205.*.*

[quote=meanthon (仁)]看到一篇文章 和公司老前輩說說的秘辛吻合 給樓上的支持台灣產業者看一下 : [url="http://bh.nccu.edu.tw/epapers/epaper023.html"]http://bh.nccu.edu.tw/epapers/epaper023.html[/url] 所以在1967 年之後,除了原有的裕隆汽車之外,三富、三陽、六和、中華、羽田等汽車廠相繼設立 從 [color="#FF0000"]1953 年國內第一家汽車廠_裕隆成立之後,政府對於裕隆汽車始終採取保護的政策。一直持續到1967 年[/color],原有的保護政策開始轉向,而「國內汽車工業保護及外國進口汽車辦法」的實施就是最重要的指標。這項政策開放了新汽車廠的成立,讓裕隆不再享有獨佔市場的權利。 也就是說當初政府不是不給裕隆活路 而是反而想把餅做大 六國統一就可以變大廠 可是大家只甘於作日本人小弟 現在倒是一副自主品牌的嘴臉 一個拿政府當靠山補助的,政府想發展點產業作點事時,倒是咬得很兇 而且希望不可以有任何"特權"? 拿特權的人有資格談特權?" <=連結文章 [/quote] 全台灣第一家裕隆汽車廠,也不過被政府保護了1967-1953=14年,再來就被.....隨人顧性命了! [b]結果一堆人鬼叫裕隆被保護了50年![/b] 在[b]1953-1967[/b]裕隆雖然被政策保護14年,但中山高速公路1971才動工,1978才全線通車, 那時高速公路都沒舖好,加油站可能沒幾個,考駕照應該很貴, 以當時的基礎建設而言,裕隆和進口車相比,不容易吃到什麼甜頭。 但裕隆相較於其他後進車廠,算有較多本土優勢,現在才還沒嗝屁... 三富、羽田都已嗝屁了! [b] 三陽、六和、國瑞/和泰 照樣貼國外品牌! 台灣人就島民嘛! 像牆頭草+雙重人格, 喜歡買更不長進,沒引進啥技術的 三陽、六和、國瑞/和泰 的"貼牌"國產車, 卻在酸花錢研發的自有品牌裕隆luxgen? [/b]

2015/12/18 12:18:20

發文IP 251.205.*.*

[quote=meanthon (仁)]看到一篇文章 和公司老前輩說說的秘辛吻合 給樓上的支持台灣產業者看一下 : [url="http://bh.nccu.edu.tw/epapers/epaper023.html"]http://bh.nccu.edu.tw/epapers/epaper023.html[/url] 所以在1967 年之後,除了原有的裕隆汽車之外,三富、三陽、六和、中華、羽田等汽車廠相繼設立 從 [color="#FF0000"]1953 年國內第一家汽車廠_裕隆成立之後,政府對於裕隆汽車始終採取保護的政策。一直持續到1967 年[/color],原有的保護政策開始轉向,而「國內汽車工業保護及外國進口汽車辦法」的實施就是最重要的指標。這項政策開放了新汽車廠的成立,讓裕隆不再享有獨佔市場的權利。 也就是說當初政府不是不給裕隆活路 而是反而想把餅做大 [color="#FF0000"]六國統一就可以變大廠[/color] 可是大家只甘於作日本人小弟 現在倒是一副自主品牌的嘴臉 一個拿政府當靠山補助的,政府想發展點產業作點事時,倒是咬得很兇 而且希望不可以有任何"特權"? 拿特權的人有資格談特權?" <=連結文章 [/quote] 全台灣第一家裕隆汽車廠,也不過被政府保護了1967-1953=14年,再來就被.....隨人顧性命了! [b]結果一堆人鬼叫裕隆被保護了50年![/b] 在[b]1953-1967[/b]裕隆雖然被政策保護14年,但中山高速公路1971才動工,1978才全線通車, 那時高速公路都沒舖好,加油站可能沒幾個,考駕照應該很貴, 以當時的基礎建設而言,裕隆和進口車相比,不容易吃到什麼甜頭。 但裕隆相較於其他後進車廠,算有較多本土優勢,現在才還沒嗝屁... 三富、羽田都已嗝屁了! [b] 三陽、六和、國瑞/和泰 照樣貼國外品牌! 台灣人就島民嘛! 像牆頭草+雙重人格, 喜歡買更不長進,沒引進啥技術的 三陽、六和、國瑞/和泰 的"貼牌"國產車, 卻在酸花錢研發的自有品牌裕隆luxgen? [/b] 照理來說,台灣汽車工業主要是抄先美國,再引進日本的, 6 家企業夠合併經營的政策,像在說笑話....會失敗也很正常, 完全不符合資本主義,倒有點像共產黨的"國營事業"! 在那個年代有這種想法,還要注意會不會被貼上共產黨的標籤,還真敢... [大笑]

2015/12/18 12:20:07

發文IP 251.205.*.*

[quote=meanthon (仁)]看到一篇文章 和公司老前輩說說的秘辛吻合 給樓上的支持台灣產業者看一下 : [url="http://bh.nccu.edu.tw/epapers/epaper023.html"]http://bh.nccu.edu.tw/epapers/epaper023.html[/url] 所以在1967 年之後,除了原有的裕隆汽車之外,三富、三陽、六和、中華、羽田等汽車廠相繼設立 從 [color="#FF0000"]1953 年國內第一家汽車廠_裕隆成立之後,政府對於裕隆汽車始終採取保護的政策。一直持續到1967 年[/color],原有的保護政策開始轉向,而「國內汽車工業保護及外國進口汽車辦法」的實施就是最重要的指標。這項政策開放了新汽車廠的成立,讓裕隆不再享有獨佔市場的權利。 也就是說當初政府不是不給裕隆活路 而是反而想把餅做大 [color="#FF0000"]六國統一就可以變大廠[/color] 可是大家只甘於作日本人小弟 現在倒是一副自主品牌的嘴臉 一個拿政府當靠山補助的,政府想發展點產業作點事時,倒是咬得很兇 而且希望不可以有任何"特權"? 拿特權的人有資格談特權?" <=連結文章 [/quote] 全台灣第一家裕隆汽車廠,也不過被政府保護了1967-1953=14年,再來就被.....隨人顧性命了! [b]結果一堆人鬼叫裕隆被保護了50年![/b] 在[b]1953-1967[/b]裕隆雖然被政策保護14年,但中山高速公路1971才動工,1978才全線通車, 那時高速公路都沒舖好,加油站可能沒幾個,考駕照應該很貴, 以當時的基礎建設而言,裕隆和進口車相比,不容易吃到什麼甜頭。 但裕隆相較於其他後進車廠,算有較多本土優勢,現在才還沒嗝屁... 三富、羽田都已嗝屁了! [b] 三陽、六和、國瑞/和泰 照樣貼國外品牌! 台灣人就島民嘛! 像牆頭草+雙重人格, 喜歡買更不長進,沒引進啥技術的 三陽、六和、國瑞/和泰 的"貼牌"國產車, 卻在酸花錢研發的自有品牌裕隆luxgen? [/b] 照理來說,台灣汽車工業主要是先抄美國,再引進日本的, 6 家企業合併經營的政策,像在說笑話....會失敗也很正常, 完全不符合資本主義,倒有點像共產黨的"國營事業"!?? 在那個年代有這種想法,還要小心會不會被貼上共產黨的標籤,還真敢耶... [大笑]

2015/12/18 12:26:29

發文IP 251.205.*.*

[quote=meanthon (仁)]看到一篇文章 和公司老前輩說說的秘辛吻合 給樓上的支持台灣產業者看一下 : [url="http://bh.nccu.edu.tw/epapers/epaper023.html"]http://bh.nccu.edu.tw/epapers/epaper023.html[/url] 所以在1967 年之後,除了原有的裕隆汽車之外,三富、三陽、六和、中華、羽田等汽車廠相繼設立 從 [color="#FF0000"]1953 年國內第一家汽車廠_裕隆成立之後,政府對於裕隆汽車始終採取保護的政策。一直持續到1967 年[/color],原有的保護政策開始轉向,而「國內汽車工業保護及外國進口汽車辦法」的實施就是最重要的指標。這項政策開放了新汽車廠的成立,讓裕隆不再享有獨佔市場的權利。 也就是說當初政府不是不給裕隆活路 而是反而想把餅做大 [color="#FF0000"]六國統一就可以變大廠[/color] 可是大家只甘於作日本人小弟 現在倒是一副自主品牌的嘴臉 一個拿政府當靠山補助的,政府想發展點產業作點事時,倒是咬得很兇 而且希望不可以有任何"特權"? 拿特權的人有資格談特權?" <=連結文章 [/quote] 裕隆原本是機械廠,生產引擎,1960才叫裕隆汽車, 全台灣第一家裕隆汽車廠,也不過被政府保護1967-1960=[color="#FF0000"]7年[/color], 再來就被政府.....隨人顧性命了! [b]結果一堆人鬼叫裕隆被保護了[color="#FF0000"]50年[/color]![/b] 裕隆汽車在[b]1960-1967[/b]雖然被政策保護7年,但中山高速公路1971才動工,1978才全線通車, 那時高速公路都沒舖好,加油站可能沒幾個,考駕照應該很貴, 以當時的基礎建設而言,裕隆國產汽車和進口車相比,不容易吃到什麼甜頭。 但裕隆相較於其他後進車廠,算有較多本土優勢,現在才還沒嗝屁... 三富、羽田都已嗝屁了! [b] 三陽、六和、國瑞/和泰 照樣貼國外品牌! 台灣人就島民嘛! 像牆頭草+雙重人格, 喜歡買更不長進,沒引進啥技術的 三陽、六和、國瑞/和泰 的"貼牌"國產車, 卻在酸花錢研發的自有品牌裕隆luxgen? [/b] 照理來說,台灣汽車工業主要是先抄美國,再引進日本的, 6 家企業合併經營的政策,像在說笑話....會失敗也很正常, 完全不符合資本主義,倒有點像共產黨的"國營事業"!?? 在那個年代有這種想法,還要小心會不會被貼上共產黨的標籤,還真敢耶... [大笑]
回應 meanthon (仁) 所寫
看到一篇文章 和公司老前輩說說的秘辛吻合 給樓上的支持台灣產業者看一下 :

http://bh.nccu.edu.tw/epapers/epaper023.html
所以在1967 年之後,除了原有的裕隆汽車之外,三富、三陽、六和、中華、羽田等汽車廠相繼設立

1953 年國內第一家汽車廠_裕隆成立之後,政府對於裕隆汽車始終採取保護的政策。一直持續到1967 年,原有的保護政策開始轉向,而「國內汽車工業保護及外國進口汽車辦法」的實施就是最重要的指標。這項政策開放了新汽車廠的成立,讓裕隆不再享有獨佔市場的權利。
也就是說當初政府不是不給裕隆活路
而是反而想把餅做大
六國統一就可以變大廠
可是大家只甘於作日本人小弟

現在倒是一副自主品牌的嘴臉
一個拿政府當靠山補助的,政府想發展點產業作點事時,倒是咬得很兇
而且希望不可以有任何"特權"?
拿特權的人有資格談特權?" <=連結文章

1953的裕隆還是機械廠,1960才叫裕隆汽車, 1
全台灣第一家裕隆汽車廠,也不過被政府保護1967-1960=7年, 再來就被政府.....隨人顧性命了!
結果一堆人鬼叫裕隆被保護了50年!
-----
其實,也不算政策保護裕隆,而是當時其他機械廠無法達到自製率標準,才晚了點設廠。
那個年代喔....連政府找廠商生產塑膠原料,都找賣米的有錢人王永慶來投資..
http://www.carsafety.org.tw/about_car02.aspx
一、試產期(1953-1958年)
二、裝配技術導入期(1959-1967年)
三、生產技術導入期(1968一1978年)
四、生產技術吸收期(1979-1984年)
五、市場自由化期(1985年-1991年)
六、國際化推進期(1992年-迄今)
------

裕隆汽車在1960-1967雖然被政策保護7年,但中山高速公路1971才動工,1978才全線通車,
那時高速公路都沒舖好,加油站可能沒幾個,平民考駕照應該很貴,可能是要找司機這個工作,
注意喔! 連1971年中山高動工,都有人說高速公路花錢是蓋給有錢人開的喔!
以當時的基礎建設而言,1967年以前的裕隆汽車和進口車相比,不容易吃到甜頭。(有錢人幹嘛買土炮車?)
但裕隆相較於其他後進車廠,算有較多本土優勢,現在才還沒嗝屁...
三富、羽田、太子都已嗝屁了! 三陽、六和、國瑞/和泰 照樣貼國外品牌!
三陽原本是貼Honda,後來改貼韓國現代。六和則貼Ford和Mazda。


照理來說,台灣汽車工業主要是先抄美國,再引進日本的,
6 家企業合併經營的政策,像在說笑話....會失敗也很正常,
完全不符合資本主義,倒有點像共產黨的"國營事業"!??
在那個年代有這種想法,還要小心會不會被貼上共產黨的標籤,還真敢耶... 😀

U大(caruu)

2015/12/18 12:48:29

發文

#5841332 IP 242.3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被保護了五十年的所謂國產車, 還只是這樣, 呆丸的車也還是超貴, 我寧願不要有啥國產車政策來騙我...但是嚴董三代吃飽喝撐倒是事實...反正我不碰嚴董的車就是了...😝

感覺很像軍宅一樣, 講的很好聽, 結果政府花了六千億, 一堆海蟑螂在裏頭坑殺老榮民, 黃幸強配售一戶就賣了一億元, 然後車輪牌到現在還是支持沒有違法的論調, 也讓房如玄夫妻欺世盜名成為黃金夫妻檔...稍加了解後, 根本不堪聞問...😠
台灣的根本問題之一在於老K的黨產, 老K輸到脫褲逃到台灣, 連當時小蔣運來的黃金都早就花光了, 如今還擁有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的黨產, 讓台灣的民主政治無法公平競爭, 無法正常發展. 老K用繳納黨費來控制黨員的有效性, 所以楊志良的連署書超過一半無效, 但是黃復興黨員無需交黨費...這事不知道本土藍了解不了解?

最速耕田機(a934558)

2015/12/18 13:03:35

發文

#5841344 IP 177.215.*.* 修改過 1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5/12/18 13:03:35

發文IP 177.215.*.*

買福特好了福特的車最優了[吐舌頭] [url="http://dodokiki8989.blogspot.tw/2014/09/focus-mk3kugafocus-st.html"]http://dodokiki8989.blogspot.tw/2014/09/focus-mk3kugafocus-st.html[/url]

2015/12/18 13:04:05

發文IP 177.215.*.*

[quote=caruu (U大)]被保護了五十年的所謂國產車, 還只是這樣, 呆丸的車也還是超貴, 我寧願不要有啥國產車政策來騙我...但是嚴董三代吃飽喝撐倒是事實...反正我不碰嚴董的車就是了...[吐舌頭] 感覺很像軍宅一樣, 講的很好聽, 結果政府花了六千億, 一堆海蟑螂在裏頭坑殺老榮民, 黃幸強配售一戶就賣了一億元, 然後車輪牌到現在還是支持沒有違法的論調, 也讓房如玄夫妻欺世盜名成為黃金夫妻檔...稍加了解後, 根本不堪聞問...[怒火][/quote] 買福特好了福特的車最優了[吐舌頭] [url="http://dodokiki8989.blogspot.tw/2014/09/focus-mk3kugafocus-st.html"]http://dodokiki8989.blogspot.tw/2014/09/focus-mk3kugafocus-st.html[/url]
回應 caruu (U大) 所寫
被保護了五十年的所謂國產車, 還只是這樣, 呆丸的車也還是超貴, 我寧願不要有啥國產車政策來騙我...但是嚴董三代吃飽喝撐倒是事實...反正我不碰嚴董的車就是了...😝

感覺很像軍宅一樣, 講的很好聽, 結果政府花了六千億, 一堆海蟑螂在裏頭坑殺老榮民, 黃幸強配售一戶就賣了一億元, 然後車輪牌到現在還是支持沒有違法的論調, 也讓房如玄夫妻欺世盜名成為黃金夫妻檔...稍加了解後, 根本不堪聞問...😠




買福特好了福特的車最優了😝
http://dodokiki8989.blogspot.tw/2014/09/focus-mk3kugafocus-st.html
熱門新聞
Luxgen n⁷滿電特仕版上市、限時103.9萬,升級旅充、 V2L轉接器、車載充電地圖等3項配備,還帶來V2V車對車充電。
台灣賓士近期取消EQE 300及Mercedes-AMG EQE 43雙車型,改採EQE 350+車型單一設定,新車售價則為330萬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