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則留言

2

iv1602(iv1602)

2004/09/14 21:37:48

發文

#123399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而不是不明就理的說這個好那個好

無業書(jeffwang)

2004/09/18 00:11:06

發文

#123883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請參考:

http://bbs.auto-online.com.tw/index1.php?board_id=5&type=show_post&post=71721

http://bbs.auto-online.com.tw/index1.php?board_id=5&type=show_post&post=71706

褟褟米回來看看(jerry0604)

2004/09/18 01:31:20

發文

#123901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重的人不一定會比輕的人耐撞啦!
還要看骨架粗細.

褟褟米回來看看(jerry0604)

2004/09/18 01:37:48

發文

#123903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重的人不一定會比輕的人耐撞啦!
還要看骨架粗細
還有骨骼及肌肉強不強.

Min(hi3cmz)

2005/04/13 00:32:09

發文

#147280 IP 92.13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車車越重越好, 在撞車的那一剎納, 只有鋼鐵可以保護你的, 還有就是美規的汽車和台灣外形一樣其他的差粉多, 有許多是在美國生產的, 所以撞擊測試只能拿來做參考.

SIERRA(jojo72762001)

2005/04/16 09:05:40

發文

#147738 IP 90.16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前面的撞擊評價...是有考慮安全氣囊的情況下吧!!!
對台灣車型來說,應該不能用來參考!!!
要是日本用來測試的車型都採用台灣主流的車型...
不知評價,還會不會如此漂亮...
所以說~
在台灣,設法不要讓車子撞到或被撞就是最安全低...XD

小邵(terryshao)

2008/07/26 02:30:12

發文

#558094 IP 90.17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TOYOTA車子輕當然省油,可是板金相對的比NISSAN的薄
所以....為了安全著想,可以考慮NISSAN
為了荷包找想,可以考慮TOYOTA

Dino(1223334444)

2008/07/26 02:42:10

發文

#558098 IP 90.1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erryshao (小邵) 所寫
TOYOTA車子輕當然省油,可是板金相對的比NISSAN的薄
所以....為了安全著想,可以考慮NISSAN
為了荷包找想,可以考慮TOYOTA

您居然翻出了3年前的文章😲

糜之音(hulan)

2008/07/26 09:54:32

發文

#558179 IP 188.25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erryshao (小邵) 所寫
TOYOTA車子輕當然省油,可是板金相對的比NISSAN的薄
所以....為了安全著想,可以考慮NISSAN
為了荷包找想,可以考慮TOYOTA


小朋友~~為了荷包找想,可以考慮TOYOTA??????

同一種排氣量,配備接近的情況下,Nissan的車可以便宜TOYATA 好多好多哩(大概10萬塊上下)

這些錢,可以讓頭又大的中古車價高些,也可以讓人產生 高價=高品質=好車+優越 的感覺,

頭又大真的在行銷策略上高人一等

再加上百年不換的底盤來創造低故障的成果(客人要的是低故障,不是操控性!! 一堆傻瓜車廠)

認真的想一想~~ 不懂車+不想懂車=真的是買頭又大嗎?


😀😀😀😀😀😀😀😀😀
樹多有枯枝,人多有白癡

遛奶俠(cute6000)

2008/07/26 10:50:39

發文

#558204 IP 189.5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高級車愈做愈輕愈省油跑愈快也愈耐撞、都是貴在輕量化的材質上
所以車輕車重不能絕對代表誰的安全性強、雖然這兩部不能算是高級車
而各家都聲稱自己車的安全性佳
如果國際有標準的同級車各車廠車種對撞測試數掾據和影片的話
相信對於一般想買車的人會是一大福音
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正面對撞altis vs c8 或者 c8 vs 馬3 或者 馬3 vs lancer 各車受損情形
這樣大家也無需猜側哪部車安全性較佳
不過應該沒有一家願意這樣和敵對車場互撞

盧心諾(lucino)

2008/07/26 11:21:00

發文

#558228 IP 246.16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實在是看不下去,車重跟剛性沒有關係,但也許跟強度有關係。

剛性是指金屬受外力後回復原狀的特性
強度是指受外力不改變形狀的能力
兩者基本上有衝突

BMW的車身剛性一流,所以底盤人見人愛
但是車身強度不見得很好,一些撞擊測試不若Mercedes來得出色
車身強度很好的車子,車身剛性不見得很好

徐業良教授曾經說明這兩個特性的差異
可是很明顯的,大家嘴砲打慣了,文章反而懶得看
http://designer.mech.yzu.edu.tw/article/articles/others/(2002-07-17)%20%B2L%BD%CD%A8T%A8%AE%B5%B2%BAc%B3%5D%ADp.htm

車重是不是一定安全?不一定,要看重在哪裡
是不是重在該重的地方
剛性好不好,要看合金是不是用在最適合用的地方
跟重量比較無關

Phaeton(hyyeh)

2008/07/26 14:11:40

發文

#558332 IP 92.12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講到最後
能不能保護乘客
應該是看吸收撞擊的能力
而不是鋼板厚度

糜之音(hulan)

2008/07/26 14:44:07

發文

#558346 IP 188.24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hyyeh (泡水車便宜賣我) 所寫
講到最後
能不能保護乘客
應該是看吸收撞擊的能力
而不是鋼板厚度





同理可證

歐洲各車廠的造車技術遠遠不及日系車廠

因為歐洲各車廠所設計出來的車子的車重.....至少都比同CC數的日系車重個200~400公斤😰😰

而日系車都能達到NCAP的撞擊G~P的水準, 這說明了輕的車體也可以達到同樣的安全標準.

And than???

鋼材在歐洲比日本便宜?? 如果不是~~那歐洲各車廠的設計人員素質真的是有夠差的. 至少比日本差,對不對??

40擺在眼前嘛!!😰😰

要不同樣的安全係數,歐洲車硬是要多那麼重,又耗油.













寫到這裡~~ 連我都覺得好笑~~

平平是一輛車,同樣狀況下,出了事人都沒死,因為安全係數一樣

但歐洲某些車撞完可以修保險桿掉了,鈑金變形),

但日本車是直接報廢(引擎室潰縮,大樑扭曲,英勇的保護車主而犧牲,真偉大😭)
(

這就是我寧可多修幾次車~~多燒一點汽油也不願意買頭又大的原因~~

😀😀😀😀😀😀😀



樹多有枯枝,人多有白癡

臥雲眠月(jimmy562002)

2008/07/26 20:49:52

發文

#558623 IP 90.1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hulan (HULAN) 所寫
回應 hyyeh (泡水車便宜賣我) 所寫
講到最後
能不能保護乘客
應該是看吸收撞擊的能力
而不是鋼板厚度





同理可證

歐洲各車廠的造車技術遠遠不及日系車廠

因為歐洲各車廠所設計出來的車子的車重.....至少都比同CC數的日系車重個200~400公斤😰😰

而日系車都能達到NCAP的撞擊G~P的水準, 這說明了輕的車體也可以達到同樣的安全標準.

And than???

鋼材在歐洲比日本便宜?? 如果不是~~那歐洲各車廠的設計人員素質真的是有夠差的. 至少比日本差,對不對??

40擺在眼前嘛!!😰😰

要不同樣的安全係數,歐洲車硬是要多那麼重,又耗油.













寫到這裡~~ 連我都覺得好笑~~

平平是一輛車,同樣狀況下,出了事人都沒死,因為安全係數一樣

但歐洲某些車撞完可以修保險桿掉了,鈑金變形),

但日本車是直接報廢(引擎室潰縮,大樑扭曲,英勇的保護車主而犧牲,真偉大😭)
(

這就是我寧可多修幾次車~~多燒一點汽油也不願意買頭又大的原因~~

😀😀😀😀😀😀😀






我想到一句說頭又大的笑話.
很發人省思.............


拿命換錢.

出來跑遲早要還的(kicker1)

2008/07/26 21:16:07

發文

#558638 IP 90.16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ulala (Gemballa) 所寫
引擎 一個是鑄鐵 一個鋁合金
這就差很多了吧
Cost down
全世界的車廠 誰不努力 Cost Down
有誰去查過 這兩個車廠零件
耐用年限的設定
如果 不知道的話
就不要 隨便下結論 說哪一各車廠偷工
另外 和泰只是代理商
製造廠是國瑞
國瑞 也不至於 膽敢
在日本豐田未同意狀況下
更改任何設計


+1

搞砸了TOYOTA的招牌
十個國瑞+和泰 都賠不起

當然,TOYOTA車身輕,眾所皆知
大家還是買的很高興
熱門新聞
Luxgen n⁷滿電特仕版上市、限時103.9萬,升級旅充、 V2L轉接器、車載充電地圖等3項配備,還帶來V2V車對車充電。
台灣賓士近期取消EQE 300及Mercedes-AMG EQE 43雙車型,改採EQE 350+車型單一設定,新車售價則為330萬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