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的一種“不幸”,在於只能活在自己的時代裏

風餓(pokkl45)

2021/03/20 13:57:24

發文

#6102251 IP 14.192.*.*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21/06/22 11:38:53

發文IP 206.223.*.*

某種意義上而言,我們必須承認人類的一種“不幸”,那就是生命是有限的,我們只能活在自己的時代裏。

但可幸的是,我們可以借由歷史去回顧、去檢測人類經驗的廣度,去尋找生命的諸多可能性。

可惜的是,往常我們對於歷史的理解總是傾向去尋找標準答案,尋求某種蓋棺定論的確定性,甚至會因為找不到確切答案而焦慮。

然而,我們不曾留意的是,就算能夠獲得所謂的“確定”,或許也會因過度設限,反而失去了探知生命多樣的可能。

在看理想電臺的一期節目中,主講人楊照說,他會經常問自己“你怎麽可能甘心,就這樣過一輩子?”他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不過只是這個真實世界裏非常微小的一塊。他從未停止對世界的“饑渴”,就像他後來常說的,“年輕人最重要是知道世界有多大”。對世界變幻莫測的瑰麗見識愈多,對自己便愈加忠實。

這或許也是促使他對治學中遇到的“標準答案”不斷質疑發問的原因。

所以,當人們更傾向於將唾手可得的“標準答案”照單全收的當下,楊照呼喚大家重新思考:答案從哪兒來?跳出自己所處的時代,去感受不同時代人們的多樣生活。

這或許能讓我們活得更幸福,畢竟,我們不再會因找不到“標準答案”而困惑焦慮,也不會因達不到所謂的“標準”而自卑氣餒。

這麽說來,真正能讓人心安的,並不是一個機械植入的“標準答案”,而是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的清晰的求知過程。

講述 | 楊照

來源 |《重述中國通史》

(文字經刪減編輯)

01.

坦誠面對歷史的局限,你或許會更自由

我曾經寫過一本比較少人知道、更少人讀過的書,叫《推理之門由此進》。

雖然這本書很多人都不知道,可是我自己寫得非常過癮。它是在解讀4本我自己選出來的推理名著。年輕時候的我,唯獨對推理偵探小說非常著迷。


《推理之門由此進》,中國文聯出版社

推理尤其是探案背後需要的是什麽?那就是嚴密的邏輯訓練。這是獨立思考最重要的基礎。你要懂得如何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如何有邏輯性地去思考,並且找到可信的結論。

在臺大歷史系,我們有一門必修課,叫“史學方法論”,是歷史系學生要學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論。那個時候我們的老師杜維運、黃俊傑,再三地提醒我們,這門課是臺大的驕傲,與別的學校就是不一樣。

有什麽不一樣呢?除了臺大以外,在其它學校的歷史系,這門課都叫史學方法,但在臺大,我們跟別人不一樣,堅持叫“史學方法論”。

“史學方法”跟“史學方法論”只有一字之差,但意義大不相同。

“史學方法”表示這是一門技術,所以這門課在教你什麽是史學,什麽是史學研究,還有教你一套方法,讓你自己去進行史學研究,這叫做史學方法。

而史學方法論,是一門原則,甚至是哲學領域的探索,而非單純的技術。

史學方法論要問的是:歷史知識是怎麽形成的?如何檢驗?歷史如何成為可能?

後來,我發現歷史其實是一套“大推理”,意思是說你要去面對過去所留下來的眾多可信或者是不可信的各種資料、各種不同的線索。而這些資料和這些線索,甚至就像是推理小說中會遇到的線索,很可能是犯案的人刻意誤導的,或者有的時候是目擊者不小心誤導的。

一個史學研究者的任務,當然不只是接收和傳達既有的答案,而是必須小心翼翼地面對所有的資料,了解不同資料的各種不同的來源、不同的說法。最後,在這重重荊棘般的環境中努力做出至少可以說服自己的判斷來。


我最初開始讀歷史的時候,發現自己有一段時間其實學不下去,為什麽?因為我會一直不斷地懷疑,我應該相信這段話嗎?我應該接受這樣的說法,並把這當作是歷史的事實嗎?我還是會想去找其他的資料來印證,並思考到底應該用什麽方式才能消除自己的懷疑。

所以,對於史學,雖然我當時還很年輕,卻漸漸地抱有了一種無奈的態度——如果要真誠地面對歷史,誠實地面對史學,就要像偵探一樣承認,有些案子就是破不了,因為沒有足夠多的線索,沒有足夠多的證據。或許我們心裏會很不舒服,很想要探究出真相,但我們永遠都無法知道。

所以,我們只能夠依照既有的線索、證據盡可能地去找出最好的答案。所謂最好的答案,也就是最合理的可能性。不要再認為,歷史應該告訴你確切的真相。

當然,這樣也就使得史學的探究必然存在很多的缺漏,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存疑。因為存疑,所以就不能說太多,更重要的是不能說得太明確。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雖然有這麽多的存疑,但對於基本上所有的歷史事件,我們都在持續地累積、選擇和分析資料,從資料中尋找最合理的推論。

長期以來我抱持著這樣的態度,面對歷史,面對史學。我很想用我自己所認為的這種對的推理,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來講中國的歷史——

不是傳遞答案,而是呈現如何追求答案的過程,同時也將追求出來的答案放回到追求答案的過程當中,將答案和過程一並呈現在大家的眼前。

02.

面對諸多的不確定性,

可以試著從過去找答案

一般的教育體系裏對歷史的講授方法,往往把歷史視為固定的人名、地名、時間和事件的堆砌,試圖用一套標準答案告訴你“什麽時候、什麽人、發生了什麽事”。這種枯燥的形式,無疑讓很多人對歷史越發無感,甚至非常地疏離。

如果歷史就是這樣的話,老實說,的的確確非常無聊。一個糟糕的學習方式就是讓它充滿固定答案,每一個固定答案就必然排除了許多相關的錯雜現象,還有更豐富多元的可能性。

但如果說歷史的學習不應該是有標準答案的單純記誦,那麽我們應該學什麽呢?或者說,回顧歷史能讓我們收獲什麽呢?

這就牽涉到更根本的學習歷史的目的,在我看來,有兩種:

其中一個目的,是通過歷史,來了解、掌握人類的集體經驗,讓我們今天在生活中有所參考。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只知道某個朝代在哪一年、經由誰推翻哪個朝代而建立,這樣的知識對於我們如何看待生活、看待政治、看待社會,恐怕很難有什麽實質的幫助或影響。

如果要讓歷史對於現實產生提醒借鑒的作用,需要的不是這些固定的死知識,而是要從歷史當中整理出變化的現象和規則——看清楚人類在過去遇到過什麽樣的事情,做出了怎樣的反應;因何種動機產生了哪些行為,這些行為又造成了何種後果。

只有努力整理出規則,我們才能對比發現今天出現了什麽樣的事情,我們可以如何反應;或者如何去評估理解別人為什麽會產生這樣的反應。

真正有用的是歸納之後的原理和原則,而不是單純去陳述個案的資訊。

不過如果學歷史,只是為了要對現實生活有所幫助,其實我們也不需要學習那麽長、那麽復雜的歷史內容,我們需要的只是從歷史裏簡化、歸納變化的規則。

所以,有種可以跟現實發生關系的歷史學習,是用言簡意賅的方式去萃取歷史,只留下歷史哲學,比如西方18、19世紀的歷史哲學。

然而,那些風行一時的歷史哲學,後來幾乎都被揚棄了。

因為歷史哲學整理的是普遍規律,既然是普遍的,就應該是既適用於過去,也適用於現在,同時會適用於未來的。

但是這麽久以來,所有這些歷史哲學的常識卻不斷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一套歷史哲學能夠借由整理出來的規律,準確地預測未來。

毫無例外地,每一條從歷史裏歸納出來的定律,都在時間中被證明是不準確的,或者說都是經不起考驗,被推翻了的。歷史哲學紛紛被它們無法預見的人類行為的多樣性給打敗了。

03.

我們的一種“不幸”,

在於只能活在自己的時代裏

所以,學習歷史的目的,比較能說服我的是第二種——借由歷史去檢測人類經驗的廣度,去感知人類經驗的多元和多樣性。

於我們而言,很“不幸”的是,人的壽命是有限的,你只能活在自己的時代裏。

但我們不是第一代活著的人類,也不會是最後一代,歷史的其中的一項作用,是向我們完整地全幅地顯現人是多麽奇特,而且獨一無二。

我們建立了文明,擺脫了本能的約束,繼而創造了其他動物絕對沒有辦法比擬的復雜性。雖然人類自然本能的同質性很高,文明卻可以天差地別。

一棵樹所需要的水分、陽光以及從土壤當中得到的幾種化學成分通常是固定的。同樣品種的樹會長出相似的樹皮,同樣分枝生長的樹枝,還有形狀相同的樹葉。

自然界當中同種的動物基本上用相同的方式覓食,吃著相同的食物,而且吃東西的方式也大致相同。

但人不是這樣的,人給自己披上了各式各樣的衣服,可以吃成千上百種食材,並把這些食材用數不清的程序和手法來制作,也用數不清的方式來進食。

透過歷史,我們看到了真實的、活生生的人類累積,並且產生了豐富多樣的經驗,這才是人的完整面貌。


抱持著這樣的目的來學歷史,相較於前一種目的,就會得到很不一樣的歷史。

前一種是簡化的,強調且凸顯“同”,專註地去找出相同的現象,以便歸納為人類行為的律則。

後一種剛好相反,要盡量保留復雜性,強調且凸顯“異”,也就是“不同”,找到不同的現象,並收入到歷史多樣性的寶盒裏。越是不一樣的,就越應該被寫進歷史裏。

從認識人類多元性的角度出發,就比較容易明白,為什麽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歷史,因為不同的時代會用不同的方式來整理人的經驗,凸顯出不同的面相、不同的重點。

我們不可能,也不應該簡單地認定前人所寫的歷史就是唯一的答案,而沒有註意到他們會有自己的動機或理由來這樣看待歷史、書寫歷史。

尾聲.

時間不斷對我們提出命題,

歷史則是命題的答案

歷史不會直接作用於現實,但刻意去否定歷史的社會,常常會得到危險破壞性的結果。比如秦始皇統治時期用焚書去毀滅歷史,又比如希特勒主政時期用屠殺去取消部分歷史、操縱歷史,這些都成為了歷史上的陰影。

所以,比起關不關心歷史,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我們用什麽樣的心態關註歷史。

一種態度是,為了在歷史裏尋找、修訂標準答案,要把歷史寫“死”了,不準人質疑,也不準人改變,這是一種態度。

另一種態度是,我們想在歷史裏挖掘出許許多多可能的答案。

正如詩人楊牧在《時光命題》裏寫的,時間對個人、對社會一直在不斷地出考題。而歷史是什麽?歷史就是過去的人針對這種時光命題所提出的各種不同的解答,各種不同的答案。我們進到歷史裏去,是為了去探索、整理這些不一樣的答案。

前者的態度,必然制造出凝固的越來越死氣沈沈的社會;而後者,則是讓每一個人經由對歷史的好奇與探索,放大視野,刺激多元的創造力——這當然會是一個比較好、讓人活得比較幸福的社會。

節目上新

歷史學者葛兆光曾回答關於“為什麽今天我們還要關註歷史”的提問,他說:請想象一下,如果人類突然失去歷史記憶,忘記自己姓什麽,忘記自己是什麽人,忘記自己曾經的經驗、知識和教養,人類會變得怎樣?

這個問題的答案每個人心中都或有不同,但問題的提出卻讓我們反思,人類的確無法輕易拋棄過去的經驗。

而面對現實,我們總能從人類過去的經驗中找到可參考的坐標,最終發現,某種程度上,在當下關心和回溯歷史,同樣是一種介入現實的方式。關心歷史,是在向過去討要未來的答案,也與時間爭奪屬於我們的記憶。

繼陸續推出《史記百講》《中國原典通讀計劃》《曾經江湖:重讀金庸》《你好,馬克思先生:資本論及其創作的世界》等節目,楊照再次上線《重述中國通史》,用600集、10000+分鐘、共10季內容,重回歷史的“案發現場”抽絲剝繭,通古今之變,革新你對歷史的根本看法。

希望通過楊照的講述,同你一起完成一趟多元、豐富,“求異”而不是“求同”的中國歷史之旅,你可能會發現,人類對於如何或者以及如何完成自己,有著不可思議的多樣性。相信這會是一次值得且美好的生命體驗。

本文整理編輯自看理想App音頻節目,由楊照主講的《重述中國通史》。內容有刪減,完整內容可至看理想App內收聽。

風靡世界各地的犀利士對於治療勃起障礙(ED)有著顯著的功效,但是眾多患者在服用犀利士解決難言之隱的同時,出現明顯的副作用。那麼今天就讓我們跟著犀利士藥局https://cialispro.com)一起來看看吧!,出現明顯副作用的用藥個案,皆因濫用犀利士。因此,只要按照正確的服用方法,是不會有問題的。

犀利士

犀利士

不正確服用犀利士,出現明顯副作用

台灣衛生署透露,僅在台灣每年就有100多個因為不正確服用犀利士出現明顯副作用須送院就醫的案例。嚴重者,送院後不治身亡。雖然犀利士不是直接致死因素,但也是導火線。對那些患嚴重心臟病,連上樓都氣喘吁籲的男士,最好別使用犀利士。冠心病和心絞痛病人在服用硝酸酯類藥物時,更忌與犀利士同服,二藥的相互作用可導致血壓驟降,心臟供血不足,或昏厥、死亡。

台北市47歲的老鄭,做完愛到洗手間洗澡時候開始出現明顯的鼻塞、頭暈、耳鳴。按他的描述,覺得很暈,眼前景象變得昏暗,老婆跟他說話也聽不見。只敢努力地扶牆站著。待耳鳴、頭暈不嚴重時才敢走出洗手間,躺在床上。鼻塞、頭暈足足持續了一個下午。老鄭很是害怕,便到了醫院諮詢醫師。

醫師解釋是因為老鄭在24小時內服用了兩次10mg的犀利士導致出現了明顯的副作用。一天裡(24小時)只能服用一次犀利士,並且最大安全劑量是20mg。

輕微的犀利士副作用無須處理

像一般輕微的副作用,其實無須處理便會消失!很多民眾一聽到副作用就覺得害怕,其實大多數患者服用犀利士後,只會出現輕微副作用,並不會很嚴重,一般都不會影響正常生活。正常情況下,犀利士的副作用通常會出現在初次服用的患者上,因為剛開始服用犀利士時,身體還沒有產生耐受,所以導致服用後容易出現副作用!

如果身體在沒有其他疾病的情況下,一般副作用也較為輕微,只會出現例如頭痛、發熱、頭暈、潮紅、噁心、嘔吐以及胃部不適等等症狀。出現這樣情況時,患者無須過度擔心,患者可以多休息一下,這樣副作用就會自然消失了。

嚴重的犀利士副作用如何處理?

像輕微副作用不會影響正常生活,可以不用處理,但是嚴重副作用我們還是要嚴陣以待!哪些屬於嚴重的副作用呢?其實,只要是會影響正常生活的副作用,都屬於嚴重的副作用,例如嚴重頭痛、強烈的眩暈等等!如果出現了影響正常生活的副作用時,藥師建議可以採取以下辦法:

出現嚴重的犀利士副作用,可以大量喝水緩解

可能大家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出現嚴重副作用要多喝水?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量喝水可以加速犀利士的藥效半衰期,幫助人體可以更快的將藥效代謝出去!代謝出大部分藥效後,嚴重的副作用就能夠得到緩解,所以大量喝水是最好的辦法之一。

服用犀利士出現頭痛、胃燒心等症狀,可以使用止痛藥或腸胃藥

像如果出現嚴重的頭痛、胃燒心、反復性腹瀉等情況時,其實患者也可以考慮使用類似止痛藥或腸胃藥來治療這些症狀,這些藥物並不會與犀利士產生交互作用。不過,如果副作用症狀輕微的情況下,不建議服藥,雖然不會產生交互作用,但是藥吃多了對身體也沒有什麼好處。

犀利士劑量越大副作用越強,患者可以嘗試減少劑量

要知道很多患者並不知道犀利士是可以切半服用的,導致很多患者以為每次都必須服用一整顆(20mg)。其實,有很多患者的病情根本無需服用一整顆,而服用犀利士的劑量越大副作用就越強!所以,藥師建議以往出現過嚴重副作用的患者,可以嘗試將犀利士的劑量切半,只服用10mg試試,或許這樣副作用就會有所降低。如果不知道犀利士劑量如何選擇的患者,可以參考藥師前面的文章:犀利士劑量5mg/10mg/20mg如何選擇?藥師:先自檢ED程度!!

睡前服用也可以有效避免出現嚴重的犀利士副作用

犀利士的藥效時間可以持續36小時之久,所以患者也可以考慮在睡覺前服用,等到第二天在開始行房。因為,一般情況下犀利士的副作用只會在服用後1-3小時內出現,在睡夢中副作用大概率不會出現,所以可以有效避免嚴重副作用的出現!而且,休息好了之後,對於犀利士的效果也可以更有效地發揮出來,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如果出現陰莖異常勃起、房事中途昏迷,請立即前往醫院

一般服用正常的劑量(20mg)下,服用犀利士出現特殊副作用的幾率極小,雖不常見但也不是不可能發生,所以藥師這裡也單獨講講這些特殊的副作用。一般特殊的副作用有陰莖異常勃起(超4個小時)、房事途中昏迷、眼瞼腫脹以及陰莖勃起疼痛等,如果出現這些情況時,請聯絡在線藥師或立即前往醫院,切勿耽擱,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為了避免房事中途昏迷(昏厥),導致送醫時醫師不能第一時間了解到情況,所以建議患者在服藥時,需要告知伴侶,避免發生意外!(本段引用自犀利士藥局https://cialispro.com)文章:犀利士副作用如何處理?藥師教你輕鬆應對犀利士副作用!!

服用犀利士的五大誤區

誤區1:不了解犀利士禁忌症

如果與心血管疾病常用藥物硝酸酯類藥物(如硝酸甘油、消心痛等)同時服用,可能顯著降低血壓而引起心血管危險,因此,近期服用硝酸酯類藥物的病人嚴格禁忌使用犀利士 。而且,性生活本身消耗體力,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心功能處於失代償期,或中重度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服用犀利士嘗試性生活。

誤區2:盲目尋求治本犀利士

只能臨時改善勃起功能,不能治癒ED,因此,患者只能靠需要時服藥來過性生活。此外,犀利士並非100%有效,臨床總體有效率為80%左右,重度器質性勃起性功能障礙患者,由於陰莖海綿體組織結構或神經功能嚴重損壞,這些患者對口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需要手術植入人工勃起裝置才能有效。

誤區3:服用犀利士後等待自然勃起

很多人以為,只要服藥就會有勃起,實際上並非如此,服藥後還要有足夠的性刺激,才能發揮功效。不少患者由於不知道犀利士的這一特點,口服藥物後等待勃起,或性生活時間掌握不好影響了療效。

誤區4:服用犀利士時缺乏時間觀念

犀利士和其他藥物一樣,口服後需要30—60分鐘左右的胃腸道吸收時間,犀利士藥效持續時間36小時左右。犀利士生效時間大概為30分鐘,不少患者由於時間掌握不好而影響療效。

誤區5:不了解可能發生的副作用

犀利士對周圍血管有輕度血管擴張作用,敏感的病人(佔15%左右)可能發生免洗顏面潮紅、輕度頭痛頭暈、鼻塞或胃腸道反應,不會影響性生活,更不影響心血管功能。如果不了解可能發生的副作用,一旦出現輕度的副作用,就感到緊張或焦慮不安的話,也會影響療效。

最後溫馨提醒一下,如果服用犀利士類藥物後,出現過大不適症狀,要立刻停藥並進行密切觀察,如果停藥後仍不緩解,應該立刻到專科醫院就診。

延伸閱讀:

服用犀利士可能發生哪些副作用?如何避免嚴重的副作用??

酒精與犀利士同服會怎樣?藥師:可能會加重副作用!!

犀利士價錢大對比!與各類犀利士學名藥比較原廠犀利士的優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