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2018/05/03 19:40:19
發文IP 180.176.*.*
2018-05-03 19:39 #1
V250d的後座座椅 因為軌道的關係可以前後移動位置!
但是也因為這樣~ 一些屑屑.餅乾也跟著掉入裡面了Orz
後來看車友分享~ 對岸有出專用的防塵膠條~ 當然毫不客氣就買了!
哈哈~ 反正很便宜! 但是~ 我犯了一個錯誤! 東西有點重量! (我買兩組)
順豐到付~ 運費要7百多 應該用官方集運就好的!
一台車分的長度賣家建議要7米! 才可以完全涵蓋軌道!
一開始我先嚐試先塞後尾門後段的軌道~ 密合度與平整度都滿好的! 說是專車專用應該是沒瞎扯!
膠條的下端是採用兩段的固定側條~ 確保不會脫落!
接著就是把其他軌道也都如法炮製安裝即可!
如果是碰到座椅滑軌扣具的地方! 我就剪去下層~ 一樣扣上!
四條軌道都完成後~ 還剩下1米多的長度
有車友建議拿去塞前檔下方的縫隙~ 據說塞玩之後~ 會填補一些塑膠件的組裝不夠緊密的問題!
相對可以少一些異音!
另外因為同一個賣家~ 順便買了氣嘴蓋~ 不過品質不怎樣就是XD 說是德國貨不是不相信啦
哈哈~ 但是比原廠的塑膠蓋好些XD
總結來說~ 這個軌道膠條看人使用~
因為用了之後座椅就不能前後滑動了! 不過因為V的第二第三排的腿部空間基本上不是問題
多數車友幾乎不太移動座椅前後的! 所以~ 我覺得還是不錯的一個選擇!
分享給大家參考!
於
2018/05/03 19:43:02
發文IP 180.176.*.*
V250d的後座座椅 因為軌道的關係可以前後移動位置!
但是也因為這樣~ 一些屑屑.餅乾也跟著掉入裡面了Orz
後來看車友分享~ 對岸有出專用的防塵膠條~ 當然毫不客氣就買了!
哈哈~ 反正很便宜! 但是~ 我犯了一個錯誤! 東西有點重量! (我買兩組)
順豐到付~ 運費要7百多 應該用官方集運就好的!
一台車分的長度賣家建議要7米! 才可以完全涵蓋軌道!
一開始我先嚐試先塞後尾門後段的軌道~ 密合度與平整度都滿好的! 說是專車專用應該是沒瞎扯!
膠條的下端是採用兩段的固定側條~ 確保不會脫落!
接著就是把其他軌道也都如法炮製安裝即可!
如果是碰到座椅滑軌扣具的地方! 我就剪去下層~ 一樣扣上!
四條軌道都完成後~ 還剩下1米多的長度
有車友建議拿去塞前檔下方的縫隙~ 據說塞玩之後~ 會填補一些塑膠件的組裝不夠緊密的問題!
相對可以少一些異音!
另外因為同一個賣家~ 順便買了氣嘴蓋~ 不過品質不怎樣就是XD 說是德國貨不是不相信啦
哈哈~ 但是比原廠的塑膠蓋好些XD
總結來說~ 這個軌道膠條看人使用~
因為用了之後座椅就不能前後滑動了! 不過因為V的第二第三排的腿部空間基本上不是問題
多數車友幾乎不太移動座椅前後的! 所以~ 我覺得還是不錯的一個選擇!
分享給大家參考!
於
2018/05/03 19:43:58
發文IP 180.176.*.*
V250d的後座座椅 因為軌道的關係可以前後移動位置!
但是也因為這樣~ 一些屑屑.餅乾也跟著掉入裡面了Orz
後來看車友分享~ 對岸有出專用的防塵膠條~ 當然毫不客氣就買了!
哈哈~ 反正很便宜! 但是~ 我犯了一個錯誤! 東西有點重量! (我買兩組)
順豐到付~ 光是運費就要7百多 應該用官方集運就好的!
一台車分的長度賣家建議要7米! 才可以完全涵蓋軌道!
一開始我先嚐試先塞後尾門後段的軌道~ 密合度與平整度都滿好的! 說是專車專用應該是沒瞎扯!
膠條的下端是採用兩段的固定側條~ 確保不會脫落!
接著就是把其他軌道也都如法炮製安裝即可!
如果是碰到座椅滑軌扣具的地方! 我就剪去下層~ 一樣扣上!
四條軌道都完成後~ 還剩下1米多的長度
有車友建議拿去塞前檔下方的縫隙~ 據說塞玩之後~ 會填補一些塑膠件的組裝不夠緊密的問題!
相對可以少一些異音!
另外因為同一個賣家~ 順便買了氣嘴蓋~ 不過品質不怎樣就是XD 說是德國貨不是不相信啦
哈哈~ 但是比原廠的塑膠蓋好些XD
總結來說~ 這個軌道膠條看人使用~
因為用了之後座椅就不能前後滑動了! 不過因為V的第二第三排的腿部空間基本上不是問題
多數車友幾乎不太移動座椅前後的! 所以~ 我覺得還是不錯的一個選擇!
分享給大家參考!
V250d的後座座椅 因為軌道的關係可以前後移動位置!
但是也因為這樣~ 一些屑屑.餅乾也跟著掉入裡面了Orz
後來看車友分享~ 對岸有出專用的防塵膠條~ 當然毫不客氣就買了!
哈哈~ 反正很便宜! 但是~ 我犯了一個錯誤! 東西有點重量! (我買兩組)
順豐到付~ 光是運費就要7百多 應該用官方集運就好的!
一台車分的長度賣家建議要7米! 才可以完全涵蓋軌道!
一開始我先嚐試先塞後尾門後段的軌道~ 密合度與平整度都滿好的! 說是專車專用應該是沒瞎扯!
膠條的下端是採用兩段的固定側條~ 確保不會脫落!
接著就是把其他軌道也都如法炮製安裝即可!
如果是碰到座椅滑軌扣具的地方! 我就剪去下層~ 一樣扣上!
四條軌道都完成後~ 還剩下1米多的長度
有車友建議拿去塞前檔下方的縫隙~ 據說塞玩之後~ 會填補一些塑膠件的組裝不夠緊密的問題!
相對可以少一些異音!
另外因為同一個賣家~ 順便買了氣嘴蓋~ 不過品質不怎樣就是XD 說是德國貨我是不相信啦
哈哈~ 但是比原廠的塑膠蓋好些XD
總結來說~ 這個軌道膠條看人使用~
因為用了之後座椅就不能前後滑動了! 不過因為V的第二第三排的腿部空間基本上不是問題
多數車友幾乎不太移動座椅前後的! 所以~ 我覺得還是不錯的一個選擇!
分享給大家參考!
於
2018/05/01 21:45:41
發文IP 180.176.*.*
《Maxxis》HPM3 超高性價比SUV專用胎
說到瑪吉斯(Maxxis)輪胎! 我只知道它是台灣廠商~ 在其HP5轎車胎問世之前! 我必須承認我壓根沒有關注過它旗下的其他胎款!更換輪胎的時候也不會先想到這個品牌!
我印象中的 Maxxis 就是平價的經濟取向胎!
但是~ 這次的實車動態試胎體驗會後! 我不得不完全改觀!
理由如下!
同場競品的胎價HPM3最為便宜!(在225/65/R17規格中三款胎價的價格區間介於2000多到4000多塊錢)
輪胎耐磨系數最高! 實測高速蛇行的胎壁支撐性最佳! 濕地剎車距離最短! 濕地駕馭的穩定循跡性最優! 行車舒適與噪音卻能兼顧與競品旗鼓相當甚至更優!
那~ 我為什麼要花更多的錢買一個品牌迷思?
或許有些網友很不以為意! 覺得這樣的講述太過誇張~ 根本不信~ 但是親身經歷過的我只能用下述的內容來佐證我的言詞了!
使用車輛與競品胎
>
此次的試胎活動採用的車款為Toyota RAV4 2.0車款!
分為 A B 兩個組別! 每個組別三輛車各自都裝上
Maxxis HPM3
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選用這兩個競品也是有它的用意!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為 Toytoa Rav4 原裝進口車的標配胎!
而選用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我猜是用來對照相似價格區間的競品胎對照!
當天使用的胎都是新胎! 而且同樣都是具備四條主排水溝槽! 胎壓值都在32-33 psi!
溝深也都達8mm以上
相信是很公正的一個測試! 並沒有刻意營造對自家輪胎比較有利的小動作!
高速周回路 試乘體驗
在第一個項目場地為
高速周回路(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周長3,575m,最大彎道坡度38°,速限 210 km/h,為橢圓形3車道。
二、測試道應用:可執行各國法規及共同標準,主要測試項目有︰
加速、最高速率、速度/里程計校正、燃料消耗、排污耐久、里程累積、高速操安、乘適性能與高速耐久等測試。
如果您以為只是這樣高速周回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分別乘坐安裝不同品牌胎款的車輛進行高速周回!
加速到時速120km/h(初趟) [後趟為140km/h] 直線車道進行急速變換車道! 讓我們在裏頭的感受輪胎的支撐變形度以及循跡的穩定修正性差別!
直接看個路邊影像相信大家就更能感受到! (註:攝影機的日期忘記調整)
車內影像
車內觀看前車
車輛當然都配有試車駕照的駕駛來進行操控演示!
另外為了完全感受三款胎的差異性! 都會將車輛的循跡系統關閉~ 等於全倚賴輪胎與底盤回饋路感!
(選用同車型用意也當然就是減少變因)
當時候在車內~ 駕駛是這樣讓我們東倒西歪的Orz 時速140km/h也都是有圖有真相!
而在高速穩定行駛的噪音與乘坐感上~ 個人感受則是差異不大!
主要還是在於高速閃避變換車道的車輛穩定性上~
可以明顯感受得出來Maxxis HPM3不管在穩定性或胎面支撐性上! 都相對穩定!
車輛回正的反應上也更為即時! 或許看照片根影片很難看出三條胎的差異!
但是實際體驗過真的立分高下!!
在高速周回這個項目中~胎紋與胎塊設計! 高強度簾紗及高硬膠功不可沒!
濕地煞停試驗
緊接著轉往濕地剎車性能測試道
煞車性能測試道 (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設置4種不同摩擦係數之路面及水膜路、深水槽路。摩擦係數分別為:高摩擦路面、中摩擦路面、低摩擦路面、極低摩擦路面。
二、測試道應用:可執行各國法規及共同標準,主要測試項目有:煞車、ABS、TCS與迴轉性能等測試。
在這個項目之中~ 同樣使用三輛同款搭配不同輪胎品牌進行試驗!
將時速突破80km/h後~ 進入濕滑的路段後 全力剎車至靜止!
解析儀器測得 80-20 km/h 的時間與距離(包括G值) 來進行科學的判定!
車外影片檔!
首輛: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次輛:BS EP850
尾輛:Maxxis HPM3
在乾地路面將速度提升超過80km/h以上~ 進入溼地匙剎車起始三角錐前排入N檔 (排除引擎剎車變因)
接續全力剎車~
當然~ 車輛的成員數量也要維持固定! 減少重量差異的變因! (滿載4乘坐)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Maxxis HPM3
根據儀器紀錄的數據~可以參照上方的照片!
(至於為什麼會有一台儀器不同! 可能是測試儀器數量不夠! 但是都是搭載10Hz的GPS引擎 的同公司產品)
在數據的公信與誤差值應當不大) 而且對照車外錄影畫面對照~ 是符合的!
時間距離AVGPeak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3.33s47.27mN/AN/A
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3.4s47.7m0.5G0.5G
Maxxis HPM3
2.9s40.6m0.6G0.6G
如果把三輛車通過同一點的地方擷取下來~ 可以對照前輪劃破水膜揚起的水花相對是比較明顯的!
對比藍色區域! 這或許也是剎車距離能較競品更為優秀的其中一個原因!
對照簡報資料與實測資料~ 更能了解 Maxxis HPM3 在溼地路面的優異表現原因!
濕地操控試驗
溼地操安測試道(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測試道總長349公尺,寬6.5公尺,由彎道曲率半徑20公尺及40公尺圓弧串接組成,路面摩擦係數約0.6~0.8,並設置灑水設施。
二、測試道應用:可模擬行駛溼滑路面情境,執行產品研發的測試,主要測試項目有:低摩擦路面之車輛操控性能主觀評價。
測試的方式是讓每位網友分別駕駛裝載不同胎款的車輛~ 進行2圈的繞圈體驗!
而整體均速約莫在40多公里左右!
而在濕地操控測試使用的車輛同樣為三款同型Toyota Rav4 2.0
一樣使用三款不同胎款進行試驗對照!
最常發生滑胎的位置就在於尾段後的加速後的入彎口~
繞行一圈的示意影片!
同一彎道不同胎款的表現! 擷取畫面為單一胎款初趟與第二趟(速度較快) 共計三款胎的擷取~
其中00:20開始的三趟入彎為同一胎款!(如果沒記錯~這時候的應該是Maxxis HPM3)
不過由於影片中三輛車皆為不同駕駛!
坦白說~ 單看影片或照片要能體會出這胎在溼地的表現相當困難!
因為依照我們這種素人在每次入彎的速度與APEX點都不同~
因為對於輪胎轉向幅度不同 輪胎受力亦不相同! 何況影片還是不同駕駛的輪流影片擷取!
因此在這個環節上則以影片及照片展示試驗流程與方式!
文字表達親自試駕的感受!
而在公正性的佐證方面! 各位不用擔心~ U-car團隊一值都有在紀錄與把關中!
在溼地自駕的感受方面~ 自己分別分批三款車各繞行兩圈感受! 不過這趟自駕是沒有關閉車輛本身的循跡防滑系統的!
畢竟考量安全以及每位駕駛者的經驗! 還是以安全為主!
但也因為如此~ 在自駕的三趟中~ 可以明顯感受到Maxxis HPM3在此場合時~ 防滑系統介入的頻率是最少的!
可以倒推其在溼地的抓地以及循跡表現更勝其他兩款競品胎!
中場休息與簡報時間
經過一整個上午馬不停蹄的連續測試後~ 午後的用餐時間順便附帶簡報!
完全善用每一分鐘的時間!
簡報的開頭就直接將Maxxis HPM3的定位說明的相當清楚
主打日/韓系的車款~ 強調安全/安靜/舒適!定位偏向豪華.舒適取向!
在油耗表現上也更勝自家以往的同性質胎款
前後輪的滾動噪音~ 在不同車速的表現下同更以往品降低1-2db
耐磨表現更是出色~ 官方綜合路面實測可達59,000公里!大幅提升30%以上~
全能表現都更加優於以往品~ 甚至強壓同級SUV胎款~ 難能可貴!
而針對的車型與輪胎規格各位可以參照圖表!
加碼 振動噪音測試道
振動噪音測試道(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包含6種低振幅路面(段差路、橋樑接縫路、人孔+突起路、裂縫路、粗糙路與R10突起路)、9種高振幅路面(短波狀路、波狀路、長波狀路、起伏路、大型起伏路、低窪路、瀝青不良路、H80雙波狀路與洗衣板路面)、3種噪音路面(粗面路、排水性路面與低噪音瀝青路)。另設有底盤強度測試區(包含9種不同路面:路緣石、停車輪止、突起路、凹漥路、輪轍路、排水溝、壕溝、鐵軌與止檔)。
二、測試道應用:可執行各國法規及共同標準,主要測試項目有:振動噪音、耐久、乘適性能與空氣囊誤作動等測試。
原先希望能捕抓到不同路段的各自分貝表! 不過愛於變因太多~ 包括拍照快門聲~ 還有第一趟還有快遞不停地打來導致收音暫停
因此圖表的參考價值變的很薄弱!
不過如果單取同一路段(波狀路) 來對照分貝曲線表! 我覺得三款胎對於噪音的表現其實差異不大!
而我原先擔憂Maxxis HPM3在顛波路上會不會受到胎壁設計而降低舒適乘坐的疑慮也消除了!
三款胎就個人感受上不論在乘坐上噪音或舒適度上! 我覺得都差異不大!
但是~ Maxxis HPM3 能在保有噪音值與舒適性表現下! 在安全為先的濕地操控與剎車表現都遠優於同級競品!
更別提高速閃避的循跡穩定性的表現! 綜合表現上真的非常出色!
靜態觀品與總結
開頭就先呈現動態試駕就是希望能讓大家馬上見識到Maxxis再次的 HPM3 在SUV車款上的傲人表現
而在會場內也放置了實跑12,000km的輪胎與新胎的對照品! 藉此呈顯此胎的耐磨表現!
原先剛到會場~ 我還對於DM上的標語 "剎車多1公分都不行" 感覺到Maxxis的狂妄!
不過試駕後著實改觀~ 而這句標語意味著Maxxis的希望與訴求! 事實上~ 在緊急狀況下~
確實剎車有時候真的多1公分命運就大不同....
這次廠商還滿有意思的~ 開發了胎框造型的藍芽喇叭! 我覺得這個很酷~ 目前的活動是到6/30前!更換四條HPM3輪胎就送!
如果~ 近期有人問我! SUV胎最佳CP值而且要安全耐磨的輪胎! 我絕對首推Maxxis HPM3
或許有些人覺得我很誇大~~
其實還有一個自身的原因是因為家中的Escape就是搭配此次的競品胎! 我原先一值覺得這條台的表現中規中矩!
還算滿討喜的! 而且價位也平價~
但是~ 沒有比較不知道! 原來~ 更低的價格~我可以用到更好更安全更耐磨的輪胎!
精打細算但是不想失去安全性的SUV車主~ 您絕對要把 Maxxis HPM3 納入口袋名單中!
真心不騙~~
於
2018/05/01 21:51:00
發文IP 180.176.*.*
《Maxxis》HPM3 超高性價比SUV專用胎
說到瑪吉斯(Maxxis)輪胎! 我只知道它是台灣廠商~ 在其HP5轎車胎問世之前! 我必須承認我壓根沒有關注過它旗下的其他胎款!更換輪胎的時候也不會先想到這個品牌!
我印象中的 Maxxis 就是平價的經濟取向胎!
但是~ 這次的實車動態試胎體驗會後! 我不得不完全改觀!
理由如下!
同場競品的胎價HPM3最為便宜!(在225/65/R17規格中三款胎價的價格區間介於2000多到4000多塊錢)
輪胎耐磨系數最高! 實測高速蛇行的胎壁支撐性最佳! 濕地剎車距離最短! 濕地駕馭的穩定循跡性最優! 行車舒適與噪音卻能兼顧與競品旗鼓相當甚至更優!
那~ 我為什麼要花更多的錢買一個品牌迷思?
或許有些網友很不以為意! 覺得這樣的講述太過誇張~ 根本不信~ 但是親身經歷過的我只能用下述的內容來佐證我的言詞了!
使用車輛與競品胎
>
此次的試胎活動採用的車款為Toyota RAV4 2.0車款!
分為 A B 兩個組別! 每個組別三輛車各自都裝上
Maxxis HPM3
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選用這兩個競品也是有它的用意!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為 Toytoa Rav4 原裝進口車的標配胎!
而選用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我猜是用來對照相似價格區間的競品胎對照!
當天使用的胎都是新胎! 而且同樣都是具備四條主排水溝槽! 胎壓值都在32-33 psi!
溝深也都達8mm以上
相信是很公正的一個測試! 並沒有刻意營造對自家輪胎比較有利的小動作!
高速周回路 試乘體驗
在第一個項目場地為
高速周回路(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周長3,575m,最大彎道坡度38°,速限 210 km/h,為橢圓形3車道。
二、測試道應用:可執行各國法規及共同標準,主要測試項目有︰
加速、最高速率、速度/里程計校正、燃料消耗、排污耐久、里程累積、高速操安、乘適性能與高速耐久等測試。
如果您以為只是這樣高速周回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分別乘坐安裝不同品牌胎款的車輛進行高速周回!
加速到時速120km/h(初趟) [後趟為140km/h] 直線車道進行急速變換車道! 讓我們在裏頭的感受輪胎的支撐變形度以及循跡的穩定修正性差別!
直接看個路邊影像相信大家就更能感受到! (註:攝影機的日期忘記調整)
車內影像
車內觀看前車
車輛當然都配有試車駕照的駕駛來進行操控演示!
另外為了完全感受三款胎的差異性! 都會將車輛的循跡系統關閉~ 等於全倚賴輪胎與底盤回饋路感!
(選用同車型用意也當然就是減少變因)
當時候在車內~ 駕駛是這樣讓我們東倒西歪的Orz 時速140km/h也都是有圖有真相!
而在高速穩定行駛的噪音與乘坐感上~ 個人感受則是差異不大!
主要還是在於高速閃避變換車道的車輛穩定性上~
可以明顯感受得出來Maxxis HPM3不管在穩定性或胎面支撐性上! 都相對穩定!
車輛回正的反應上也更為即時! 或許看照片根影片很難看出三條胎的差異!
但是實際體驗過真的立分高下!!
在高速周回這個項目中~胎紋與胎塊設計! 高強度簾紗及高硬膠功不可沒!
濕地煞停試驗
緊接著轉往濕地剎車性能測試道
煞車性能測試道 (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設置4種不同摩擦係數之路面及水膜路、深水槽路。摩擦係數分別為:高摩擦路面、中摩擦路面、低摩擦路面、極低摩擦路面。
二、測試道應用:可執行各國法規及共同標準,主要測試項目有:煞車、ABS、TCS與迴轉性能等測試。
在這個項目之中~ 同樣使用三輛同款搭配不同輪胎品牌進行試驗!
將時速突破80km/h後~ 進入濕滑的路段後 全力剎車至靜止!
解析儀器測得 80-20 km/h 的時間與距離(包括G值) 來進行科學的判定!
車外影片檔!
首輛: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次輛:BS EP850
尾輛:Maxxis HPM3
在乾地路面將速度提升超過80km/h以上~ 進入溼地匙剎車起始三角錐前排入N檔 (排除引擎剎車變因)
接續全力剎車~
當然~ 車輛的成員數量也要維持固定! 減少重量差異的變因! (滿載4乘坐)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Maxxis HPM3
根據儀器紀錄的數據~可以參照上方的照片!
(至於為什麼會有一台儀器不同! 可能是測試儀器數量不夠! 但是都是搭載10Hz的GPS引擎 的同公司產品)
在數據的公信與誤差值應當不大) 而且對照車外錄影畫面對照~ 是符合的!
時間距離AVGPeak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3.33s47.27mN/AN/A
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3.4s47.7m0.5G0.5G
Maxxis HPM3
2.9s40.6m0.6G0.6G
如果把三輛車通過同一點的地方擷取下來~ 可以對照前輪劃破水膜揚起的水花相對是比較明顯的!
對比藍色區域! 這或許也是剎車距離能較競品更為優秀的其中一個原因!
對照簡報資料與實測資料~ 更能了解 Maxxis HPM3 在溼地路面的優異表現原因!
濕地操控試驗
溼地操安測試道(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測試道總長349公尺,寬6.5公尺,由彎道曲率半徑20公尺及40公尺圓弧串接組成,路面摩擦係數約0.6~0.8,並設置灑水設施。
二、測試道應用:可模擬行駛溼滑路面情境,執行產品研發的測試,主要測試項目有:低摩擦路面之車輛操控性能主觀評價。
測試的方式是讓每位網友分別駕駛裝載不同胎款的車輛~ 進行2圈的繞圈體驗!
而整體均速約莫在40多公里左右!
而在濕地操控測試使用的車輛同樣為三款同型Toyota Rav4 2.0
一樣使用三款不同胎款進行試驗對照!
最常發生滑胎的位置就在於尾段後的加速後的入彎口~
繞行一圈的示意影片!
同一彎道不同胎款的表現! 擷取畫面為單一胎款初趟與第二趟(速度較快) 共計三款胎的擷取~
其中00:20開始的三趟入彎為同一胎款!(如果沒記錯~這時候的應該是Maxxis HPM3)
不過由於影片中三輛車皆為不同駕駛!
坦白說~ 單看影片或照片要能體會出這胎在溼地的表現相當困難!
因為依照我們這種素人在每次入彎的速度與APEX點都不同~
因為對於輪胎轉向幅度不同 輪胎受力亦不相同! 何況影片還是不同駕駛的輪流影片擷取!
因此在這個環節上則以影片及照片展示試驗流程與方式!
文字表達親自試駕的感受!
而在公正性的佐證方面! 各位不用擔心~ U-car團隊一值都有在紀錄與把關中!
在溼地自駕的感受方面~ 自己分別分批三款車各繞行兩圈感受! 不過這趟自駕是沒有關閉車輛本身的循跡防滑系統的!
畢竟考量安全以及每位駕駛者的經驗! 還是以安全為主!
但也因為如此~ 在自駕的三趟中~ 可以明顯感受到Maxxis HPM3在此場合時~ 防滑系統介入的頻率是最少的!
可以倒推其在溼地的抓地以及循跡表現更勝其他兩款競品胎!
中場休息與簡報時間
經過一整個上午馬不停蹄的連續測試後~ 午後的用餐時間順便附帶簡報!
完全善用每一分鐘的時間!
簡報的開頭就直接將Maxxis HPM3的定位說明的相當清楚
主打日/韓系的車款~ 強調安全/安靜/舒適!定位偏向豪華.舒適取向!
在油耗表現上也更勝自家以往的同性質胎款
前後輪的滾動噪音~ 在不同車速的表現下同更以往品降低1-2db
耐磨表現更是出色~ 官方綜合路面實測可達59,000公里!大幅提升30%以上~
全能表現都更加優於以往品~ 甚至強壓同級SUV胎款~ 難能可貴!
而針對的車型與輪胎規格各位可以參照圖表!
加碼 振動噪音測試道
振動噪音測試道(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包含6種低振幅路面(段差路、橋樑接縫路、人孔+突起路、裂縫路、粗糙路與R10突起路)、9種高振幅路面(短波狀路、波狀路、長波狀路、起伏路、大型起伏路、低窪路、瀝青不良路、H80雙波狀路與洗衣板路面)、3種噪音路面(粗面路、排水性路面與低噪音瀝青路)。另設有底盤強度測試區(包含9種不同路面:路緣石、停車輪止、突起路、凹漥路、輪轍路、排水溝、壕溝、鐵軌與止檔)。
二、測試道應用:可執行各國法規及共同標準,主要測試項目有:振動噪音、耐久、乘適性能與空氣囊誤作動等測試。
原先希望能捕抓到不同路段的各自分貝表! 不過愛於變因太多~ 包括拍照快門聲~ 還有第一趟還有快遞不停地打來導致收音暫停
因此圖表的參考價值變的很薄弱!
不過如果單取同一路段(波狀路) 來對照分貝曲線表! 我覺得三款胎對於噪音的表現其實差異不大!
而我原先擔憂Maxxis HPM3在顛波路上會不會受到胎壁設計而降低舒適乘坐的疑慮也消除了!
三款胎就個人感受上不論在乘坐上噪音或舒適度上! 我覺得都差異不大!
但是~ Maxxis HPM3 能在保有噪音值與舒適性表現下! 在安全為先的濕地操控與剎車表現都遠優於同級競品!
更別提高速閃避的循跡穩定性的表現! 綜合表現上真的非常出色!
靜態觀品與總結
開頭就先呈現動態試駕就是希望能讓大家馬上見識到Maxxis再次的 HPM3 在SUV車款上的傲人表現
而在會場內也放置了實跑12,000km的輪胎與新胎的對照品! 藉此呈顯此胎的耐磨表現!
原先剛到會場~ 我還對於DM上的標語 "剎車多1公分都不行" 感覺到Maxxis的狂妄!
不過試駕後著實改觀~ 而這句標語意味著Maxxis的希望與訴求! 事實上~ 在緊急狀況下~
確實剎車有時候真的多1公分命運就大不同....
這次廠商還滿有意思的~ 開發了胎框造型的藍芽喇叭! 我覺得這個很酷~ 目前的活動是到6/30前!更換四條HPM3輪胎就送!
如果~ 近期有人問我! SUV胎最佳CP值而且要安全耐磨的輪胎! 我絕對首推Maxxis HPM3
或許有些人覺得我很誇大~~
其實還有一個自身的原因是因為家中的Escape就是搭配此次的競品胎! 我原先一值覺得這條台的表現中規中矩!
還算滿討喜的! 而且價位也平價~
但是~ 沒有比較不知道! 原來~ 更低的價格~我可以用到更好更安全更耐磨的輪胎!
精打細算但是不想失去安全性的SUV車主~ 您絕對要把 Maxxis HPM3 納入口袋名單中!
真心不騙~~
於
2018/05/01 21:54:50
發文IP 180.176.*.*
《Maxxis》HPM3 超高性價比SUV專用胎
說到瑪吉斯(Maxxis)輪胎! 我只知道它是台灣廠商~ 在其HP5轎車胎問世之前! 我必須承認我壓根沒有關注過它旗下的其他胎款!更換輪胎的時候也不會先想到這個品牌!
我印象中的 Maxxis 就是平價的經濟取向胎!
但是~ 這次的實車動態試胎體驗會後! 我不得不完全改觀!
理由如下!
同場競品的胎價HPM3最為便宜!(在225/65/R17規格中三款胎價的價格區間介於2000多到4000多塊錢)
輪胎耐磨系數最高! 實測高速蛇行的胎壁支撐性最佳! 濕地剎車距離最短! 濕地駕馭的穩定循跡性最優! 行車舒適與噪音卻能兼顧與競品旗鼓相當甚至更優!
那~ 我為什麼要花更多的錢買一個品牌迷思?
或許有些網友很不以為意! 覺得這樣的講述太過誇張~ 根本不信~ 但是親身經歷過的我只能用下述的內容來佐證我的言詞了!
使用車輛與競品胎
>
此次的試胎活動採用的車款為Toyota RAV4 2.0車款!
分為 A B 兩個組別! 每個組別三輛車各自都裝上
Maxxis HPM3
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選用這兩個競品也是有它的用意!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為 Toytoa Rav4 原裝進口車的標配胎!
而選用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我猜是用來對照相似價格區間的競品胎對照!
當天使用的胎都是新胎! 而且同樣都是具備四條主排水溝槽! 胎壓值都在32-33 psi!
溝深也都達8mm以上
相信是很公正的一個測試! 並沒有刻意營造對自家輪胎比較有利的小動作!
高速周回路 試乘體驗
在第一個項目場地為
高速周回路(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周長3,575m,最大彎道坡度38°,速限 210 km/h,為橢圓形3車道。
二、測試道應用:可執行各國法規及共同標準,主要測試項目有︰
加速、最高速率、速度/里程計校正、燃料消耗、排污耐久、里程累積、高速操安、乘適性能與高速耐久等測試。
如果您以為只是這樣高速周回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分別乘坐安裝不同品牌胎款的車輛進行高速周回!
加速到時速120km/h(初趟) [後趟為140km/h] 直線車道進行急速變換車道! 讓我們在裏頭的感受輪胎的支撐變形度以及循跡的穩定修正性差別!
直接看個路邊影像相信大家就更能感受到! (註:攝影機的日期忘記調整)
車內影像
車內觀看前車
車輛當然都配有試車駕照的駕駛來進行操控演示!
另外為了完全感受三款胎的差異性! 都會將車輛的循跡系統關閉~ 等於全倚賴輪胎與底盤回饋路感!
(選用同車型用意也當然就是減少變因)
當時候在車內~ 駕駛是這樣讓我們東倒西歪的Orz 時速140km/h也都是有圖有真相!
而在高速穩定行駛的噪音與乘坐感上~ 個人感受則是差異不大!
主要還是在於高速閃避變換車道的車輛穩定性上~
可以明顯感受得出來Maxxis HPM3不管在穩定性或胎面支撐性上! 都相對穩定!
車輛回正的反應上也更為即時! 或許看照片根影片很難看出三條胎的差異!
但是實際體驗過真的立分高下!!
在高速周回這個項目中~胎紋與胎塊設計! 高強度簾紗及高硬膠功不可沒!
濕地煞停試驗
緊接著轉往濕地剎車性能測試道
煞車性能測試道 (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設置4種不同摩擦係數之路面及水膜路、深水槽路。摩擦係數分別為:高摩擦路面、中摩擦路面、低摩擦路面、極低摩擦路面。
二、測試道應用:可執行各國法規及共同標準,主要測試項目有:煞車、ABS、TCS與迴轉性能等測試。
在這個項目之中~ 同樣使用三輛同款搭配不同輪胎品牌進行試驗!
將時速突破80km/h後~ 進入濕滑的路段後 全力剎車至靜止!
解析儀器測得 80-20 km/h 的時間與距離(包括G值) 來進行科學的判定!
車外影片檔!
首輛: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次輛:BS EP850
尾輛:Maxxis HPM3
在乾地路面將速度提升超過80km/h以上~ 進入溼地匙剎車起始三角錐前排入N檔 (排除引擎剎車變因)
接續全力剎車~
當然~ 車輛的成員數量也要維持固定! 減少重量差異的變因! (滿載4乘坐)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Maxxis HPM3
根據儀器紀錄的數據~可以參照上方的照片!
(至於為什麼會有一台儀器不同! 可能是測試儀器數量不夠! 但是都是搭載10Hz的GPS引擎 的同公司產品)
在數據的公信與誤差值應當不大) 而且對照車外錄影畫面對照~ 是符合的!
時間 距離 AVG Peak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3.33s 47.27m N/A N/A
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3.4s 47.7m 0.5G 0.5G
Maxxis HPM3 2.9s 40.6m 0.6G 0.6G
如果把三輛車通過同一點的地方擷取下來~ 可以對照前輪劃破水膜揚起的水花相對是比較明顯的!
對比藍色區域! 這或許也是剎車距離能較競品更為優秀的其中一個原因!
對照簡報資料與實測資料~ 更能了解 Maxxis HPM3 在溼地路面的優異表現原因!
濕地操控試驗
溼地操安測試道(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測試道總長349公尺,寬6.5公尺,由彎道曲率半徑20公尺及40公尺圓弧串接組成,路面摩擦係數約0.6~0.8,並設置灑水設施。
二、測試道應用:可模擬行駛溼滑路面情境,執行產品研發的測試,主要測試項目有:低摩擦路面之車輛操控性能主觀評價。
測試的方式是讓每位網友分別駕駛裝載不同胎款的車輛~ 進行2圈的繞圈體驗!
而整體均速約莫在40多公里左右!
而在濕地操控測試使用的車輛同樣為三款同型Toyota Rav4 2.0
一樣使用三款不同胎款進行試驗對照!
最常發生滑胎的位置就在於尾段後的加速後的入彎口~
繞行一圈的示意影片!
同一彎道不同胎款的表現! 擷取畫面為單一胎款初趟與第二趟(速度較快) 共計三款胎的擷取~
其中00:20開始的三趟入彎為同一胎款!(如果沒記錯~這時候的應該是Maxxis HPM3)
不過由於影片中三輛車皆為不同駕駛!
坦白說~ 單看影片或照片要能體會出這胎在溼地的表現相當困難!
因為依照我們這種素人在每次入彎的速度與APEX點都不同~
因為對於輪胎轉向幅度不同 輪胎受力亦不相同! 何況影片還是不同駕駛的輪流影片擷取!
因此在這個環節上則以影片及照片展示試驗流程與方式!
文字表達親自試駕的感受!
而在公正性的佐證方面! 各位不用擔心~ U-car團隊一值都有在紀錄與把關中!
在溼地自駕的感受方面~ 自己分別分批三款車各繞行兩圈感受! 不過這趟自駕是沒有關閉車輛本身的循跡防滑系統的!
畢竟考量安全以及每位駕駛者的經驗! 還是以安全為主!
但也因為如此~ 在自駕的三趟中~ 可以明顯感受到Maxxis HPM3在此場合時~ 防滑系統介入的頻率是最少的!
可以倒推其在溼地的抓地以及循跡表現更勝其他兩款競品胎!
中場休息與簡報時間
經過一整個上午馬不停蹄的連續測試後~ 午後的用餐時間順便附帶簡報!
完全善用每一分鐘的時間!
簡報的開頭就直接將Maxxis HPM3的定位說明的相當清楚
主打日/韓系的車款~ 強調安全/安靜/舒適!定位偏向豪華.舒適取向!
在油耗表現上也更勝自家以往的同性質胎款
前後輪的滾動噪音~ 在不同車速的表現下同更以往品降低1-2db
耐磨表現更是出色~ 官方綜合路面實測可達59,000公里!大幅提升30%以上~
全能表現都更加優於以往品~ 甚至強壓同級SUV胎款~ 難能可貴!
而針對的車型與輪胎規格各位可以參照圖表!
加碼 振動噪音測試道
振動噪音測試道(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包含6種低振幅路面(段差路、橋樑接縫路、人孔+突起路、裂縫路、粗糙路與R10突起路)、9種高振幅路面(短波狀路、波狀路、長波狀路、起伏路、大型起伏路、低窪路、瀝青不良路、H80雙波狀路與洗衣板路面)、3種噪音路面(粗面路、排水性路面與低噪音瀝青路)。另設有底盤強度測試區(包含9種不同路面:路緣石、停車輪止、突起路、凹漥路、輪轍路、排水溝、壕溝、鐵軌與止檔)。
二、測試道應用:可執行各國法規及共同標準,主要測試項目有:振動噪音、耐久、乘適性能與空氣囊誤作動等測試。
原先希望能捕抓到不同路段的各自分貝表! 不過愛於變因太多~ 包括拍照快門聲~ 還有第一趟還有快遞不停地打來導致收音暫停
因此圖表的參考價值變的很薄弱!
不過如果單取同一路段(波狀路) 來對照分貝曲線表! 我覺得三款胎對於噪音的表現其實差異不大!
而我原先擔憂Maxxis HPM3在顛波路上會不會受到胎壁設計而降低舒適乘坐的疑慮也消除了!
三款胎就個人感受上不論在乘坐上噪音或舒適度上! 我覺得都差異不大!
但是~ Maxxis HPM3 能在保有噪音值與舒適性表現下! 在安全為先的濕地操控與剎車表現都遠優於同級競品!
更別提高速閃避的循跡穩定性的表現! 綜合表現上真的非常出色!
靜態觀品與總結
開頭就先呈現動態試駕就是希望能讓大家馬上見識到Maxxis再次的 HPM3 在SUV車款上的傲人表現
而在會場內也放置了實跑12,000km的輪胎與新胎的對照品! 藉此呈顯此胎的耐磨表現!
原先剛到會場~ 我還對於DM上的標語 "剎車多1公分都不行" 感覺到Maxxis的狂妄!
不過試駕後著實改觀~ 而這句標語意味著Maxxis的希望與訴求! 事實上~ 在緊急狀況下~
確實剎車有時候真的多1公分命運就大不同....
這次廠商還滿有意思的~ 開發了胎框造型的藍芽喇叭! 我覺得這個很酷~ 目前的活動是到6/30前!更換四條HPM3輪胎就送!
如果~ 近期有人問我! SUV胎最佳CP值而且要安全耐磨的輪胎! 我絕對首推Maxxis HPM3
或許有些人覺得我很誇大~~
其實還有一個自身的原因是因為家中的Escape就是搭配此次的競品胎! 我原先一值覺得這條台的表現中規中矩!
還算滿討喜的! 而且價位也平價~
但是~ 沒有比較不知道! 原來~ 更低的價格~我可以用到更好更安全更耐磨的輪胎!
精打細算但是不想失去安全性的SUV車主~ 您絕對要把 Maxxis HPM3 納入口袋名單中!
真心不騙~~
於
2018/05/02 07:52:50
發文IP 180.176.*.*
《Maxxis》HPM3 超高性價比SUV專用胎
說到瑪吉斯(Maxxis)輪胎! 我只知道它是台灣廠商~ 在其HP5轎車胎問世之前! 我必須承認我壓根沒有關注過它旗下的其他胎款!更換輪胎的時候也不會先想到這個品牌!
我印象中的 Maxxis 就是平價的經濟取向胎!
但是~ 這次的實車動態試胎體驗會後! 我不得不完全改觀!
理由如下!
同場競品的胎價HPM3最為便宜!(在225/65/R17規格中三款胎價的價格區間介於2000多到4000多塊錢)
輪胎耐磨系數最高! 實測高速蛇行的胎壁支撐性最佳! 濕地剎車距離最短! 濕地駕馭的穩定循跡性最優! 行車舒適與噪音卻能兼顧與競品旗鼓相當甚至更優!
那~ 我為什麼要花更多的錢買一個品牌迷思?
或許有些網友很不以為意! 覺得這樣的講述太過誇張~ 根本不信~ 但是親身經歷過的我只能用下述的內容來佐證我的言詞了!
使用車輛與競品胎
>
此次的試胎活動採用的車款為Toyota RAV4 2.0車款!
分為 A B 兩個組別! 每個組別三輛車各自都裝上
Maxxis HPM3
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選用這兩個競品也是有它的用意!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為 Toytoa Rav4 原裝進口車的標配胎!
而選用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我猜是用來對照相似價格區間的競品胎對照!
當天使用的胎都是新胎! 而且同樣都是具備四條主排水溝槽! 胎壓值都在32-33 psi!
溝深也都達8mm以上
相信是很公正的一個測試! 並沒有刻意營造對自家輪胎比較有利的小動作!
高速周回路 試乘體驗
在第一個項目場地為
高速周回路(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周長3,575m,最大彎道坡度38°,速限 210 km/h,為橢圓形3車道。
二、測試道應用:可執行各國法規及共同標準,主要測試項目有︰
加速、最高速率、速度/里程計校正、燃料消耗、排污耐久、里程累積、高速操安、乘適性能與高速耐久等測試。
如果您以為只是這樣高速周回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分別乘坐安裝不同品牌胎款的車輛進行高速周回!
加速到時速120km/h(初趟) [後趟為140km/h] 直線車道進行急速變換車道! 讓我們在裏頭的感受輪胎的支撐變形度以及循跡的穩定修正性差別!
直接看個路邊影像相信大家就更能感受到! (註:攝影機的日期忘記調整)
車內影像
車內觀看前車
車輛當然都配有試車駕照的駕駛來進行操控演示!
另外為了完全感受三款胎的差異性! 都會將車輛的循跡系統關閉~ 等於全倚賴輪胎與底盤回饋路感!
(選用同車型用意也當然就是減少變因)
當時候在車內~ 駕駛是這樣讓我們東倒西歪的Orz 時速140km/h也都是有圖有真相!
而在高速穩定行駛的噪音與乘坐感上~ 個人感受則是差異不大!
主要還是在於高速閃避變換車道的車輛穩定性上~
可以明顯感受得出來Maxxis HPM3不管在穩定性或胎面支撐性上! 都相對穩定!
車輛回正的反應上也更為即時! 或許看照片根影片很難看出三條胎的差異!
但是實際體驗過真的立分高下!!
在高速周回這個項目中~胎紋與胎塊設計! 高強度簾紗及高硬膠功不可沒!
濕地煞停試驗
緊接著轉往濕地剎車性能測試道
煞車性能測試道 (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設置4種不同摩擦係數之路面及水膜路、深水槽路。摩擦係數分別為:高摩擦路面、中摩擦路面、低摩擦路面、極低摩擦路面。
二、測試道應用:可執行各國法規及共同標準,主要測試項目有:煞車、ABS、TCS與迴轉性能等測試。
在這個項目之中~ 同樣使用三輛同款搭配不同輪胎品牌進行試驗!
將時速突破80km/h後~ 進入濕滑的路段後 全力剎車至靜止!
解析儀器測得 80-20 km/h 的時間與距離(包括G值) 來進行科學的判定!
車外影片檔!
首輛: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次輛:BS EP850
尾輛:Maxxis HPM3
在乾地路面將速度提升超過80km/h以上~ 進入溼地匙剎車起始三角錐前排入N檔 (排除引擎剎車變因)
接續全力剎車~
當然~ 車輛的成員數量也要維持固定! 減少重量差異的變因! (滿載4乘坐)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Maxxis HPM3
根據儀器紀錄的數據~可以參照上方的照片!
(至於為什麼會有一台儀器不同! 可能是測試儀器數量不夠! 但是都是搭載10Hz的GPS引擎 的同公司產品)
在數據的公信與誤差值應當不大) 而且對照車外錄影畫面對照~ 是符合的!
時間 距離 AVG Peak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3.33s 47.27m N/A N/A
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3.4s 47.7m 0.5G 0.5G
Maxxis HPM3 2.9s 40.6m 0.6G 0.6G
如果把三輛車通過同一點的地方擷取下來~ 可以對照前輪劃破水膜揚起的水花相對是比較明顯的!
對比藍色區域! 這或許也是剎車距離能較競品更為優秀的其中一個原因!
對照簡報資料與實測資料~ 更能了解 Maxxis HPM3 在溼地路面的優異表現原因!
濕地操控試驗
溼地操安測試道(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測試道總長349公尺,寬6.5公尺,由彎道曲率半徑20公尺及40公尺圓弧串接組成,路面摩擦係數約0.6~0.8,並設置灑水設施。
二、測試道應用:可模擬行駛溼滑路面情境,執行產品研發的測試,主要測試項目有:低摩擦路面之車輛操控性能主觀評價。
測試的方式是讓每位網友分別駕駛裝載不同胎款的車輛~ 進行2圈的繞圈體驗!
而整體均速約莫在40多公里左右!
而在濕地操控測試使用的車輛同樣為三款同型Toyota Rav4 2.0
一樣使用三款不同胎款進行試驗對照!
最常發生滑胎的位置就在於尾段後的加速後的入彎口~
繞行一圈的示意影片!
同一彎道不同胎款的表現! 擷取畫面為單一胎款初趟與第二趟(速度較快) 共計三款胎的擷取~
其中00:20開始的三趟入彎為同一胎款!(如果沒記錯~這時候的應該是Maxxis HPM3)
不過由於影片中三輛車皆為不同駕駛!
坦白說~ 單看影片或照片要能體會出這胎在溼地的表現相當困難!
因為依照我們這種素人在每次入彎的速度與APEX點都不同~
因為對於輪胎轉向幅度不同 輪胎受力亦不相同! 何況影片還是不同駕駛的輪流影片擷取!
因此在這個環節上則以影片及照片展示試驗流程與方式!
文字表達親自試駕的感受!
而在公正性的佐證方面! 各位不用擔心~ U-car團隊一值都有在紀錄與把關中!
在溼地自駕的感受方面~ 自己分別分批三款車各繞行兩圈感受! 不過這趟自駕是沒有關閉車輛本身的循跡防滑系統的!
畢竟考量安全以及每位駕駛者的經驗! 還是以安全為主!
但也因為如此~ 在自駕的三趟中~ 可以明顯感受到Maxxis HPM3在此場合時~ 防滑系統介入的頻率是最少的!
可以倒推其在溼地的抓地以及循跡表現更勝其他兩款競品胎!
中場休息與簡報時間
經過一整個上午馬不停蹄的連續測試後~ 午後的用餐時間順便附帶簡報!
完全善用每一分鐘的時間!
簡報的開頭就直接將Maxxis HPM3的定位說明的相當清楚
主打日/韓系的車款~ 強調安全/安靜/舒適!定位偏向豪華.舒適取向!
在油耗表現上也更勝自家以往的同性質胎款
前後輪的滾動噪音~ 在不同車速的表現下同更以往品降低1-2db
耐磨表現更是出色~ 官方綜合路面實測可達59,000公里!大幅提升30%以上~
全能表現都更加優於以往品~ 甚至強壓同級SUV胎款~ 難能可貴!
而針對的車型與輪胎規格各位可以參照圖表!
加碼 振動噪音測試道
振動噪音測試道(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包含6種低振幅路面(段差路、橋樑接縫路、人孔+突起路、裂縫路、粗糙路與R10突起路)、9種高振幅路面(短波狀路、波狀路、長波狀路、起伏路、大型起伏路、低窪路、瀝青不良路、H80雙波狀路與洗衣板路面)、3種噪音路面(粗面路、排水性路面與低噪音瀝青路)。另設有底盤強度測試區(包含9種不同路面:路緣石、停車輪止、突起路、凹漥路、輪轍路、排水溝、壕溝、鐵軌與止檔)。
二、測試道應用:可執行各國法規及共同標準,主要測試項目有:振動噪音、耐久、乘適性能與空氣囊誤作動等測試。
原先希望能捕抓到不同路段的各自分貝表! 不過愛於變因太多~ 包括拍照快門聲~ 還有第一趟還有快遞不停地打來導致收音暫停
因此圖表的參考價值變的很薄弱!
不過如果單取同一路段(波狀路) 來對照分貝曲線表! 我覺得三款胎對於噪音的表現其實差異不大!
而我原先擔憂Maxxis HPM3在顛波路上會不會受到胎壁設計而降低舒適乘坐的疑慮也消除了!
三款胎就個人感受上不論在乘坐上噪音或舒適度上! 我覺得都差異不大!
但是~ Maxxis HPM3 能在保有噪音值與舒適性表現下! 在安全為先的濕地操控與剎車表現都遠優於同級競品!
更別提高速閃避的循跡穩定性的表現! 綜合表現上真的非常出色!
靜態觀品與總結
開頭就先呈現動態試駕就是希望能讓大家馬上見識到Maxxis再次的 HPM3 在SUV車款上的傲人表現
而在會場內也放置了實跑12,000km的輪胎與新胎的對照品! 藉此呈顯此胎的耐磨表現!
原先剛到會場~ 我還對於DM上的標語 "剎車多1公分都不行" 感覺到Maxxis的狂妄!
不過試駕後著實改觀~ 而這句標語意味著Maxxis的希望與訴求! 事實上~ 在緊急狀況下~
確實剎車有時候真的多1公分命運就大不同....
這次廠商還滿有意思的~ 開發了胎框造型的藍芽喇叭! 我覺得這個很酷~ 目前的活動是到6/30前!更換四條HPM3輪胎就送!
如果~ 近期有人問我! SUV胎最佳CP值而且要安全耐磨的輪胎! 我絕對首推Maxxis HPM3
或許有些人覺得我很誇大~~
其實還有一個自身的原因是因為家中的Escape就是搭配此次的競品胎! 我原先一值覺得這條台的表現中規中矩!
還算滿討喜的! 而且價位也平價~
但是~ 沒有比較不知道! 原來~ 更低的價格~我可以用到更好更安全更耐磨的輪胎!
精打細算但是不想失去安全性的SUV車主~ 您絕對要把 Maxxis HPM3 納入口袋名單中!
真心不騙~~
於
2018/05/02 08:19:57
發文IP 180.176.*.*
《Maxxis》HPM3 超高性價比SUV專用胎
說到瑪吉斯(Maxxis)輪胎! 我只知道它是台灣廠商~ 在其HP5轎車胎問世之前! 我必須承認我壓根沒有關注過它旗下的其他胎款!更換輪胎的時候也不會先想到這個品牌!
我印象中的 Maxxis 就是平價的經濟取向胎!
但是~ 這次的實車動態試胎體驗會後! 我不得不完全改觀!
理由如下!
同場競品的胎價HPM3最為便宜!(在225/65/R17規格中三款胎價的價格區間介於3000多到4000多塊錢)
輪胎耐磨系數最高! 實測高速蛇行的胎壁支撐性最佳! 濕地剎車距離最短! 濕地駕馭的穩定循跡性最優! 行車舒適與噪音卻能兼顧與競品旗鼓相當甚至更優!
那~ 我為什麼要花更多的錢買一個品牌迷思?
或許有些網友很不以為意! 覺得這樣的講述太過誇張~ 根本不信~ 但是親身經歷過的我只能用下述的內容來佐證我的言詞了!
使用車輛與競品胎
>
此次的試胎活動採用的車款為Toyota RAV4 2.0車款!
分為 A B 兩個組別! 每個組別三輛車各自都裝上
Maxxis HPM3
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選用這兩個競品也是有它的用意!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為 Toytoa Rav4 原裝進口車的標配胎!
而選用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我猜是用來對照相似價格區間的競品胎對照!
當天使用的胎都是新胎! 而且同樣都是具備四條主排水溝槽! 胎壓值都在32-33 psi!
溝深也都達8mm以上
相信是很公正的一個測試! 並沒有刻意營造對自家輪胎比較有利的小動作!
高速周回路 試乘體驗
在第一個項目場地為
高速周回路(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周長3,575m,最大彎道坡度38°,速限 210 km/h,為橢圓形3車道。
二、測試道應用:可執行各國法規及共同標準,主要測試項目有︰
加速、最高速率、速度/里程計校正、燃料消耗、排污耐久、里程累積、高速操安、乘適性能與高速耐久等測試。
如果您以為只是這樣高速周回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分別乘坐安裝不同品牌胎款的車輛進行高速周回!
加速到時速120km/h(初趟) [後趟為140km/h] 直線車道進行急速變換車道! 讓我們在裏頭的感受輪胎的支撐變形度以及循跡的穩定修正性差別!
直接看個路邊影像相信大家就更能感受到! (註:攝影機的日期忘記調整)
車內影像
車內觀看前車
車輛當然都配有試車駕照的駕駛來進行操控演示!
另外為了完全感受三款胎的差異性! 都會將車輛的循跡系統關閉~ 等於全倚賴輪胎與底盤回饋路感!
(選用同車型用意也當然就是減少變因)
當時候在車內~ 駕駛是這樣讓我們東倒西歪的Orz 時速140km/h也都是有圖有真相!
而在高速穩定行駛的噪音與乘坐感上~ 個人感受則是差異不大!
主要還是在於高速閃避變換車道的車輛穩定性上~
可以明顯感受得出來Maxxis HPM3不管在穩定性或胎面支撐性上! 都相對穩定!
車輛回正的反應上也更為即時! 或許看照片根影片很難看出三條胎的差異!
但是實際體驗過真的立分高下!!
在高速周回這個項目中~胎紋與胎塊設計! 高強度簾紗及高硬膠功不可沒!
濕地煞停試驗
緊接著轉往濕地剎車性能測試道
煞車性能測試道 (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設置4種不同摩擦係數之路面及水膜路、深水槽路。摩擦係數分別為:高摩擦路面、中摩擦路面、低摩擦路面、極低摩擦路面。
二、測試道應用:可執行各國法規及共同標準,主要測試項目有:煞車、ABS、TCS與迴轉性能等測試。
在這個項目之中~ 同樣使用三輛同款搭配不同輪胎品牌進行試驗!
將時速突破80km/h後~ 進入濕滑的路段後 全力剎車至靜止!
解析儀器測得 80-20 km/h 的時間與距離(包括G值) 來進行科學的判定!
車外影片檔!
首輛: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次輛:BS EP850
尾輛:Maxxis HPM3
在乾地路面將速度提升超過80km/h以上~ 進入溼地匙剎車起始三角錐前排入N檔 (排除引擎剎車變因)
接續全力剎車~
當然~ 車輛的成員數量也要維持固定! 減少重量差異的變因! (滿載4乘坐)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Maxxis HPM3
根據儀器紀錄的數據~可以參照上方的照片!
(至於為什麼會有一台儀器不同! 可能是測試儀器數量不夠! 但是都是搭載10Hz的GPS引擎 的同公司產品)
在數據的公信與誤差值應當不大) 而且對照車外錄影畫面對照~ 是符合的!
時間 距離 AVG Peak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3.33s 47.27m N/A N/A
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3.4s 47.7m 0.5G 0.5G
Maxxis HPM3 2.9s 40.6m 0.6G 0.6G
如果把三輛車通過同一點的地方擷取下來~ 可以對照前輪劃破水膜揚起的水花相對是比較明顯的!
對比藍色區域! 這或許也是剎車距離能較競品更為優秀的其中一個原因!
對照簡報資料與實測資料~ 更能了解 Maxxis HPM3 在溼地路面的優異表現原因!
濕地操控試驗
溼地操安測試道(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測試道總長349公尺,寬6.5公尺,由彎道曲率半徑20公尺及40公尺圓弧串接組成,路面摩擦係數約0.6~0.8,並設置灑水設施。
二、測試道應用:可模擬行駛溼滑路面情境,執行產品研發的測試,主要測試項目有:低摩擦路面之車輛操控性能主觀評價。
測試的方式是讓每位網友分別駕駛裝載不同胎款的車輛~ 進行2圈的繞圈體驗!
而整體均速約莫在40多公里左右!
而在濕地操控測試使用的車輛同樣為三款同型Toyota Rav4 2.0
一樣使用三款不同胎款進行試驗對照!
最常發生滑胎的位置就在於尾段後的加速後的入彎口~
繞行一圈的示意影片!
同一彎道不同胎款的表現! 擷取畫面為單一胎款初趟與第二趟(速度較快) 共計三款胎的擷取~
其中00:20開始的三趟入彎為同一胎款!(如果沒記錯~這時候的應該是Maxxis HPM3)
不過由於影片中三輛車皆為不同駕駛!
坦白說~ 單看影片或照片要能體會出這胎在溼地的表現相當困難!
因為依照我們這種素人在每次入彎的速度與APEX點都不同~
因為對於輪胎轉向幅度不同 輪胎受力亦不相同! 何況影片還是不同駕駛的輪流影片擷取!
因此在這個環節上則以影片及照片展示試驗流程與方式!
文字表達親自試駕的感受!
而在公正性的佐證方面! 各位不用擔心~ U-car團隊一值都有在紀錄與把關中!
在溼地自駕的感受方面~ 自己分別分批三款車各繞行兩圈感受! 不過這趟自駕是沒有關閉車輛本身的循跡防滑系統的!
畢竟考量安全以及每位駕駛者的經驗! 還是以安全為主!
但也因為如此~ 在自駕的三趟中~ 可以明顯感受到Maxxis HPM3在此場合時~ 防滑系統介入的頻率是最少的!
可以倒推其在溼地的抓地以及循跡表現更勝其他兩款競品胎!
中場休息與簡報時間
經過一整個上午馬不停蹄的連續測試後~ 午後的用餐時間順便附帶簡報!
完全善用每一分鐘的時間!
簡報的開頭就直接將Maxxis HPM3的定位說明的相當清楚
主打日/韓系的車款~ 強調安全/安靜/舒適!定位偏向豪華.舒適取向!
在油耗表現上也更勝自家以往的同性質胎款
前後輪的滾動噪音~ 在不同車速的表現下同更以往品降低1-2db
耐磨表現更是出色~ 官方綜合路面實測可達59,000公里!大幅提升30%以上~
全能表現都更加優於以往品~ 甚至強壓同級SUV胎款~ 難能可貴!
而針對的車型與輪胎規格各位可以參照圖表!
加碼 振動噪音測試道
振動噪音測試道(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包含6種低振幅路面(段差路、橋樑接縫路、人孔+突起路、裂縫路、粗糙路與R10突起路)、9種高振幅路面(短波狀路、波狀路、長波狀路、起伏路、大型起伏路、低窪路、瀝青不良路、H80雙波狀路與洗衣板路面)、3種噪音路面(粗面路、排水性路面與低噪音瀝青路)。另設有底盤強度測試區(包含9種不同路面:路緣石、停車輪止、突起路、凹漥路、輪轍路、排水溝、壕溝、鐵軌與止檔)。
二、測試道應用:可執行各國法規及共同標準,主要測試項目有:振動噪音、耐久、乘適性能與空氣囊誤作動等測試。
原先希望能捕抓到不同路段的各自分貝表! 不過愛於變因太多~ 包括拍照快門聲~ 還有第一趟還有快遞不停地打來導致收音暫停
因此圖表的參考價值變的很薄弱!
不過如果單取同一路段(波狀路) 來對照分貝曲線表! 我覺得三款胎對於噪音的表現其實差異不大!
而我原先擔憂Maxxis HPM3在顛波路上會不會受到胎壁設計而降低舒適乘坐的疑慮也消除了!
三款胎就個人感受上不論在乘坐上噪音或舒適度上! 我覺得都差異不大!
但是~ Maxxis HPM3 能在保有噪音值與舒適性表現下! 在安全為先的濕地操控與剎車表現都遠優於同級競品!
更別提高速閃避的循跡穩定性的表現! 綜合表現上真的非常出色!
靜態觀品與總結
開頭就先呈現動態試駕就是希望能讓大家馬上見識到Maxxis再次的 HPM3 在SUV車款上的傲人表現
而在會場內也放置了實跑12,000km的輪胎與新胎的對照品! 藉此呈顯此胎的耐磨表現!
原先剛到會場~ 我還對於DM上的標語 "剎車多1公分都不行" 感覺到Maxxis的狂妄!
不過試駕後著實改觀~ 而這句標語意味著Maxxis的希望與訴求! 事實上~ 在緊急狀況下~
確實剎車有時候真的多1公分命運就大不同....
這次廠商還滿有意思的~ 開發了胎框造型的藍芽喇叭! 我覺得這個很酷~ 目前的活動是到6/30前!更換四條HPM3輪胎就送!
如果~ 近期有人問我! SUV胎最佳CP值而且要安全耐磨的輪胎! 我絕對首推Maxxis HPM3
或許有些人覺得我很誇大~~
其實還有一個自身的原因是因為家中的Escape就是搭配此次的競品胎! 我原先一值覺得這條台的表現中規中矩!
還算滿討喜的! 而且價位也平價~
但是~ 沒有比較不知道! 原來~ 更低的價格~我可以用到更好更安全更耐磨的輪胎!
精打細算但是不想失去安全性的SUV車主~ 您絕對要把 Maxxis HPM3 納入口袋名單中!
真心不騙~~
《Maxxis》HPM3 超高性價比SUV專用胎
說到瑪吉斯(Maxxis)輪胎! 我只知道它是台灣廠商~ 在其HP5轎車胎問世之前! 我必須承認我壓根沒有關注過它旗下的其他胎款!更換輪胎的時候也不會先想到這個品牌!
我印象中的 Maxxis 就是平價的經濟取向胎!
但是~ 這次的實車動態試胎體驗會後! 我不得不完全改觀!
理由如下!
同場競品的胎價 HPM3 建議售價(定價)最便宜!(在225/65/R17規格中三款胎價的價格區間介於3000多到4000多塊錢)
輪胎耐磨系數最高! 實測高速蛇行的胎壁支撐性最佳! 濕地剎車距離最短! 濕地駕馭的穩定循跡性最優! 行車舒適與噪音卻能兼顧與競品旗鼓相當甚至更優!
那~ 我為什麼要花更多的錢買一個品牌迷思?
或許有些網友很不以為意! 覺得這樣的講述太過誇張~ 根本不信~ 但是親身經歷過的我只能用下述的內容來佐證我的言詞了!
使用車輛與競品胎
>
此次的試胎活動採用的車款為Toyota RAV4 2.0車款!
分為 A B 兩個組別! 每個組別三輛車各自都裝上
Maxxis HPM3
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選用這兩個競品也是有它的用意!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為 Toytoa Rav4 原裝進口車的標配胎!
而選用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應該是因為挑一個日系大廠的同級胎款來對照!
當天使用的胎都是新胎! 而且同樣都是具備四條主排水溝槽! 胎壓值都在32-33 psi!
溝深也都達8mm以上
相信是很公正的一個測試! 並沒有刻意營造對自家輪胎比較有利的小動作!
高速周回路 試乘體驗
在第一個項目場地為
高速周回路(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周長3,575m,最大彎道坡度38°,速限 210 km/h,為橢圓形3車道。
二、測試道應用:可執行各國法規及共同標準,主要測試項目有︰
加速、最高速率、速度/里程計校正、燃料消耗、排污耐久、里程累積、高速操安、乘適性能與高速耐久等測試。
如果您以為只是這樣高速周回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分別乘坐安裝不同品牌胎款的車輛進行高速周回!
加速到時速120km/h(初趟) [後趟為140km/h] 直線車道進行急速變換車道! 讓我們在裏頭的感受輪胎的支撐變形度以及循跡的穩定修正性差別!
直接看個路邊影像相信大家就更能感受到! (註:攝影機的日期忘記調整)
車內影像
車內觀看前車
車輛當然都配有試車駕照的駕駛來進行操控演示!
另外為了完全感受三款胎的差異性! 都會將車輛的循跡系統關閉~ 等於全倚賴輪胎與底盤回饋路感!
(選用同車型用意也當然就是減少變因)
當時候在車內~ 駕駛是這樣讓我們東倒西歪的Orz 時速140km/h也都是有圖有真相!
而在高速穩定行駛的噪音與乘坐感上~ 個人感受則是差異不大!
主要還是在於高速閃避變換車道的車輛穩定性上~
可以明顯感受得出來Maxxis HPM3不管在穩定性或胎面支撐性上! 都相對穩定!
車輛回正的反應上也更為即時! 或許看照片根影片很難看出三條胎的差異!
但是實際體驗過真的立分高下!!
在高速周回這個項目中~胎紋與胎塊設計! 高強度簾紗及高硬膠功不可沒!
濕地煞停試驗
緊接著轉往濕地剎車性能測試道
煞車性能測試道 (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設置4種不同摩擦係數之路面及水膜路、深水槽路。摩擦係數分別為:高摩擦路面、中摩擦路面、低摩擦路面、極低摩擦路面。
二、測試道應用:可執行各國法規及共同標準,主要測試項目有:煞車、ABS、TCS與迴轉性能等測試。
在這個項目之中~ 同樣使用三輛同款搭配不同輪胎品牌進行試驗!
將時速突破80km/h後~ 進入濕滑的路段後 全力剎車至靜止!
解析儀器測得 80-20 km/h 的時間與距離(包括G值) 來進行科學的判定!
車外影片檔!
首輛: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次輛:BS EP850
尾輛:Maxxis HPM3
在乾地路面將速度提升超過80km/h以上~ 進入溼地匙剎車起始三角錐前排入N檔 (排除引擎剎車變因)
接續全力剎車~
當然~ 車輛的成員數量也要維持固定! 減少重量差異的變因! (滿載4乘坐)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Maxxis HPM3
根據儀器紀錄的數據~可以參照上方的照片!
(至於為什麼會有一台儀器不同! 可能是測試儀器數量不夠! 但是都是搭載10Hz的GPS引擎 的同公司產品)
在數據的公信與誤差值應當不大) 而且對照車外錄影畫面對照~ 是符合的!
時間 距離 AVG Peak
Michelin Latitude tour hp 3.33s 47.27m N/A N/A
BRIDGESTONE ECOPIA EP850 3.4s 47.7m 0.5G 0.5G
Maxxis HPM3 2.9s 40.6m 0.6G 0.6G
如果把三輛車通過同一點的地方擷取下來~ 可以對照前輪劃破水膜揚起的水花相對是比較明顯的!
對比藍色區域! 這或許也是剎車距離能較競品更為優秀的其中一個原因!
對照簡報資料與實測資料~ 更能了解 Maxxis HPM3 在溼地路面的優異表現原因!
濕地操控試驗
溼地操安測試道(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測試道總長349公尺,寬6.5公尺,由彎道曲率半徑20公尺及40公尺圓弧串接組成,路面摩擦係數約0.6~0.8,並設置灑水設施。
二、測試道應用:可模擬行駛溼滑路面情境,執行產品研發的測試,主要測試項目有:低摩擦路面之車輛操控性能主觀評價。
測試的方式是讓每位網友分別駕駛裝載不同胎款的車輛~ 進行2圈的繞圈體驗!
而整體均速約莫在40多公里左右!
而在濕地操控測試使用的車輛同樣為三款同型Toyota Rav4 2.0
一樣使用三款不同胎款進行試驗對照!
最常發生滑胎的位置就在於尾段後的加速後的入彎口~
繞行一圈的示意影片!
同一彎道不同胎款的表現! 擷取畫面為單一胎款初趟與第二趟(速度較快) 共計三款胎的擷取~
其中00:20開始的三趟入彎為同一胎款!(如果沒記錯~這時候的應該是Maxxis HPM3)
不過由於影片中三輛車皆為不同駕駛!
坦白說~ 單看影片或照片要能體會出這胎在溼地的表現相當困難!
因為依照我們這種素人在每次入彎的速度與APEX點都不同~
因為對於輪胎轉向幅度不同 輪胎受力亦不相同! 何況影片還是不同駕駛的輪流影片擷取!
因此在這個環節上則以影片及照片展示試驗流程與方式!
文字表達親自試駕的感受!
而在公正性的佐證方面! 各位不用擔心~ U-car團隊一值都有在紀錄與把關中!
在溼地自駕的感受方面~ 自己分別分批三款車各繞行兩圈感受! 不過這趟自駕是沒有關閉車輛本身的循跡防滑系統的!
畢竟考量安全以及每位駕駛者的經驗! 還是以安全為主!
但也因為如此~ 在自駕的三趟中~ 可以明顯感受到Maxxis HPM3在此場合時~ 防滑系統介入的頻率是最少的!
可以倒推其在溼地的抓地以及循跡表現更勝其他兩款競品胎!
中場休息與簡報時間
經過一整個上午馬不停蹄的連續測試後~ 午後的用餐時間順便附帶簡報!
完全善用每一分鐘的時間!
簡報的開頭就直接將Maxxis HPM3的定位說明的相當清楚
主打日/韓系的車款~ 強調安全/安靜/舒適!定位偏向豪華.舒適取向!
在油耗表現上也更勝自家以往的同性質胎款
前後輪的滾動噪音~ 在不同車速的表現下同更以往品降低1-2db
耐磨表現更是出色~ 官方綜合路面實測可達59,000公里!大幅提升30%以上~
全能表現都更加優於以往品~ 甚至強壓同級SUV胎款~ 難能可貴!
而針對的車型與輪胎規格各位可以參照圖表!
加碼 振動噪音測試道
振動噪音測試道(ARTC資料)
一、測試道規格:包含6種低振幅路面(段差路、橋樑接縫路、人孔+突起路、裂縫路、粗糙路與R10突起路)、9種高振幅路面(短波狀路、波狀路、長波狀路、起伏路、大型起伏路、低窪路、瀝青不良路、H80雙波狀路與洗衣板路面)、3種噪音路面(粗面路、排水性路面與低噪音瀝青路)。另設有底盤強度測試區(包含9種不同路面:路緣石、停車輪止、突起路、凹漥路、輪轍路、排水溝、壕溝、鐵軌與止檔)。
二、測試道應用:可執行各國法規及共同標準,主要測試項目有:振動噪音、耐久、乘適性能與空氣囊誤作動等測試。
原先希望能捕抓到不同路段的各自分貝表! 不過愛於變因太多~ 包括拍照快門聲~ 還有第一趟還有快遞不停地打來導致收音暫停
因此圖表的參考價值變的很薄弱!
不過如果單取同一路段(波狀路) 來對照分貝曲線表! 我覺得三款胎對於噪音的表現其實差異不大!
而我原先擔憂Maxxis HPM3在顛波路上會不會受到胎壁設計而降低舒適乘坐的疑慮也消除了!
三款胎就個人感受上不論在乘坐上噪音或舒適度上! 我覺得都差異不大!
但是~ Maxxis HPM3 能在保有噪音值與舒適性表現下! 在安全為先的濕地操控與剎車表現都遠優於同級競品!
更別提高速閃避的循跡穩定性的表現! 綜合表現上真的非常出色!
靜態觀品與總結
開頭就先呈現動態試駕就是希望能讓大家馬上見識到Maxxis再次的 HPM3 在SUV車款上的傲人表現
而在會場內也放置了實跑12,000km的輪胎與新胎的對照品! 藉此呈顯此胎的耐磨表現!
原先剛到會場~ 我還對於DM上的標語 "剎車多1公分都不行" 感覺到Maxxis的狂妄!
不過試駕後著實改觀~ 而這句標語意味著Maxxis的希望與訴求! 事實上~ 在緊急狀況下~
確實剎車有時候真的多1公分命運就大不同....
這次廠商還滿有意思的~ 開發了胎框造型的藍芽喇叭! 我覺得這個很酷~ 目前的活動是到6/30前!更換四條HPM3輪胎就送!
如果~ 近期有人問我! SUV胎最佳CP值而且要安全耐磨的輪胎! 我絕對首推Maxxis HPM3
或許有些人覺得我很誇大~~
其實還有一個自身的原因是因為家中的Escape就是搭配此次的競品胎! 我原先一值覺得這條台的表現中規中矩!
還算滿討喜的! 而且價位也平價~
但是~ 沒有比較不知道! 原來~ 更低的價格~我可以用到更好更安全更耐磨的輪胎!
精打細算但是不想失去安全性的SUV車主~ 您絕對要把 Maxxis HPM3 納入口袋名單中!
真心不騙~~
於
2018/04/20 09:33:25
發文IP 180.176.*.*
《Liqui Moly》CERA TEC Premium Blue陶瓷保護機油精
收到這項商品的時候~ 我就一值很猶豫! 應該用在哪台車好....
原先想把他用在老車VIOS的~ 理由是覺得用在老車身上!
效果可能會比較顯著~ 不過...檢視機油後發現
保養完才跑不到2000km~ 機油又減少這麼多了!(油尺大概只有6成的刻度位置) 有點詭異阿~ 不久前才去換過搖臂蓋墊片阿!
如果不是曲軸箱也漏油~ 就是活塞環間隙磨損嚴重了...
如果用在這台~ 我想應該也只有平白流失掉的可能了Orz
基於這個理由~ 我只好把這瓶 CERA TEC Premium Blue 用在另一台柴油車上了....
不過~這瓶300ml的CERA TEC Premium Blue陶瓷保護機油精用在這款車上~ 卻也有著另一個問題存在!
依造建議最佳的添加比例是6%! 而這款柴油車使用的5W30機油需求是9L! 也就是鬚要500ml以上的量來做搭配比較能達到最佳效益!
不過這台一年多的車~ 用上這款陶瓷保護機油精~ 或許是個好事情! 畢竟這款機油精 其中一個訴求就是在於引擎內部機件的抗磨保護功效!
對於還算是新車來說~ 預防性的保護藉此降低內部金屬磨損延長壽命也是一種選擇!
由於劣質的仿冒添加油品可能嚴重影響車輛~ 因此在這款CERA TEC Premium Blue還擁有線上檢驗防偽的功能!
除了基礎的序號便是真偽之外~~ 還有提供更深入的進階比對驗證!
產地源自於歐洲德國~ 國內本身就是汽車製造大國! 其周邊產品相信也都有相當高水準的表現!
而開封包裝明顯的圖示說明主要功效~ 大幅降低機件摩擦阻抗與磨損!
大家跟我一樣迫不及待導入這瓶充滿藍色液體的CERA TEC Premium Blue陶瓷保護機油精了嗎...
很抱歉要讓大家在等等了....
在原廠機油未添加CERA TEC Premium Blue之前~ 紀錄一些數據起來對應!
於國道路段全線使用定速120km/h 進行數據收集
後續轉入74甲 改以定速 70km/h 收集數據
後續驅車前往朋友的保修車準備進行CERA TEC Premium Blue的添加作業
奇怪~~ 加入這個不是很簡單嗎!? 為什麼我還得跑這一趟請人添加?
理由是因為我並沒有要進行機油的更換~ 但是要添加入這300ml的添加劑的量~ 需要先進行原先部分機油的抽取!
添加過度的機油/添加劑~ 超過設定的上限~ 對於車輛本身只有缺點沒有優點! 這點車友們需要留意!
不僅如此~ 比較近期的車款~ 還會跳燈警示!
例如這樣~ 這是之前我保養完開的過程跳出的! 當時是在回原廠一樣抽取一些些出來! 當然警示也可能是誤判~
因為路面狀況等導致感應器反映~ 這也都是需要檢視油尺來判定! 系統提示僅是參考!
不過~ 總結來說~ 機油過量! 絕對是不好的! 這點不可不慎~ 對於有意添加這類油精產品的車友需要一併考量總量!
比較理想的做法應該是跟著換機油的時候一起添加~ 留最後一罐機油去做調配~ 這樣應該效果會比較明顯!
不過這機油剛換不到2000km~ 加上我也想了解在不更換加油下 只是加入這東西~ 在數據上會有什麼變化嗎!?
使用前搖一搖是必須要的! 先抽出了250ml的原機油~ 接著直接把這300ml的CERA TEC Premium Blue全上了~~
話說這顏色~ 還真是特別阿! 我直覺想到阿凡達
國產那台老車~吃機油問題! 朋友建議也可以考慮下次改用LM的綠魔螢光機油試試看! 用來檢視曲軸箱有沒有漏油的狀況比較好辨識出來!
當然我認為活塞環應該是也有磨損了! 至於其他的添加劑~剛好那也有~ 隨手拍幾張照片!
接著就是開個幾天之後~ 讓裏頭的不同油品交互融合一段時間後~
再找時間進行檢視....
事後再跑一趟長途高速公路 一樣定速120去檢視數據~
數據上對照~ 唯一比較明顯的數據差別就是油溫跟水溫~ 之前未添加之前~ 跑長途高速的數據油溫大概都在97-99!
現在的話最高是在96~ 而且相對水溫也比較低~
大家或許覺得只差這3度~ 也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
不過大家再對照一下天氣氣溫~
我之前測試的天氣氣溫是22.5度! 後來測試的的氣溫反而是26.5度! 相對高溫的狀況!
一來一往之下不增反減~ 這或許也能說是潤滑度有所改善的可能性?!
不知道大家覺得合理嗎!? 當然可能有人也會質疑兩次的水溫不同啊!
不過大家別忘了~ 水溫的功能就是用來引擎內部水道的降溫工作啊! 如果引擎內部溫度相對較低!
那水溫也會跟著下降~ 這樣的解釋就說得通了不是嗎!?
另外~ 或許有些網友會去看引擎轉速有沒有變化!
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 有時候會聽人說~ 用了什麼機油多棒多棒
一樣的時速汽車引擎轉速會下降多少...
就我個人的解讀~ 這是違反機械結構的事情~
汽缸上下~ 帶動曲軸 ~ 正時皮帶...等! 後經過自排變速箱的扭力轉換器等傳送到輪胎轉動!
這之間的結構都是齒對齒或連動的! 唯一變數就在扭力轉換器! 但是如果沒有完全咬合打滑~
那也是增加轉速不會減少的!
就我個人的解讀~ 如果有人說用了什麼東西在相同速度轉速會降低的! 心理層面影響視覺指針判讀的可能性比較高!
所以我選擇上數位的讀表來減少相關數據上的誤差值!
至於如果你要問我開起來有沒有什麼明顯感覺~ 我必須說可能沒有或者我感覺不到!
但是這並不是否定CERA TEC Premium Blue這瓶油精!
而是渦輪柴油車本身在力道上就很顯著~ 加上我只添加了廠商建議值的一半左右!
要在感受上明顯就感覺出來我認為可能過於困難~
所以我盡可能希望用比較科學的方式來呈現給大家自行判定!
此外~ 或許有人會問怎麼沒有測試引擎音量呢!?
因為柴油車的 答答答聲! 來源是高壓噴油嘴! 所以就算用了不同潤滑度的機油
對於那個聲音的噪音是不會有影響的! 順便跟各位分享!!
我是一個喜歡用科學的角度看事情的模式~
第三方檢驗機構的數據 肯定比我們精準多了~ 有這麼明確的差異值變化! 我認為淺在功效是絕對存在著!
降低引擎內部機件的磨損與阻力! 相對會提高引擎拉轉的反應~ 而更快達到預期的速度後的平穩行駛~
也就能更快達到穩定的高齒比的轉速區間與供油! 進而達到省油的功效! 這些是環環相扣的結果~
如果站在一個延長機件壽命的方式來看待這瓶CERA TEC Premium Blue ,
或許很多成效可能是沒有辦法讓車主馬上標竿立影的感受到,
但是那些淺藏的保護作用我相信是默默的在金屬壁面產生作用了....
簡單的測試提供給大家做參考....而油耗表現的部分!
理論上如果機件內部潤滑度有所提升~ 照理油耗應該也會有所變化的~
但是由於測試的時間還不夠長~ 加上每次上路的其它因素太多! 我認為很難就單單幾次的試驗就說明是否有明顯提升油耗的可能
使用後目前在短中途的油耗記錄下來~ 維持一樣的開車習慣! 就電腦呈現的的數據
(對比之前)是都有比較好的現象! 都有破13km/h 不過如我所言! 周邊影響的因子太多!
我認為如果是對於天天固定的上班通勤族來說~ 每天上下班的路線相對比較固定!
在使用前的一個禮拜拉個平均值固定~ 跟添加CERA TEC Premium Blue
去做一個比較~ 或許能有比較客觀的數據~ 也期待其他使用者的分享....
《Liqui Moly》CERA TEC Premium Blue陶瓷保護機油精
收到這項商品的時候~ 我就一值很猶豫! 應該用在哪台車好....
原先想把他用在老車VIOS的~ 理由是覺得用在自然進氣的老車身上!
效果可能會比較顯著~ 不過...檢視機油後發現
保養完才跑不到2000km~ 機油又減少這麼多了!(油尺大概只有6成的刻度位置) 有點詭異阿~ 不久前才去換過搖臂蓋墊片阿!
如果不是曲軸箱也漏油~ 就是活塞環間隙磨損嚴重了...
如果用在這台~ 我想應該也只有平白流失掉的可能了Orz
基於這個理由~ 我只好把這瓶 CERA TEC Premium Blue 用在另一台柴油車上了....
不過~這瓶300ml的CERA TEC Premium Blue陶瓷保護機油精用在這款車上~ 卻也有著另一個問題存在!
依造建議最佳的添加比例是6%! 而這款柴油車使用的5W30機油需求是9L! 也就是鬚要500ml以上的量來做搭配比較能達到最佳效益!
不過這台一年多的車~ 用上這款陶瓷保護機油精~ 或許是個好事情! 畢竟這款機油精 其中一個訴求就是在於引擎內部機件的抗磨保護功效!
對於還算是新車來說~ 預防性的保護藉此降低內部金屬磨損延長壽命也是一種選擇!
由於劣質的仿冒添加油品可能嚴重影響車輛~ 因此在這款CERA TEC Premium Blue還擁有線上檢驗防偽的功能!
除了基礎的序號便是真偽之外~~ 還有提供更深入的進階比對驗證!
產地源自於歐洲德國~ 國內本身就是汽車製造大國! 其周邊產品相信也都有相當高水準的表現!
而開封包裝明顯的圖示說明主要功效~ 大幅降低機件摩擦阻抗與磨損!
大家跟我一樣迫不及待導入這瓶充滿藍色液體的CERA TEC Premium Blue陶瓷保護機油精了嗎...
很抱歉要讓大家在等等了....
在原廠機油未添加CERA TEC Premium Blue之前~ 紀錄一些數據起來對應!
於國道路段全線使用定速120km/h 進行數據收集
後續轉入74甲 改以定速 70km/h 收集數據
後續驅車前往朋友的保修車準備進行CERA TEC Premium Blue的添加作業
奇怪~~ 加入這個不是很簡單嗎!? 為什麼我還得跑這一趟請人添加?
理由是因為我並沒有要進行機油的更換~ 但是要添加入這300ml的添加劑的量~ 需要先進行原先部分機油的抽取!
添加過度的機油/添加劑~ 超過設定的上限~ 對於車輛本身只有缺點沒有優點! 這點車友們需要留意!
不僅如此~ 比較近期的車款~ 還會跳燈警示!
例如這樣~ 這是之前我保養完開的過程跳出的! 當時是在回原廠一樣抽取一些些出來! 當然警示也可能是誤判~
因為路面狀況等導致感應器反映~ 這也都是需要檢視油尺來判定! 系統提示僅是參考!
不過~ 總結來說~ 機油過量! 絕對是不好的! 這點不可不慎~ 對於有意添加這類油精產品的車友需要一併考量總量!
比較理想的做法應該是跟著換機油的時候一起添加~ 留最後一罐機油去做調配~ 這樣應該效果會比較明顯!
不過這機油剛換不到2000km~ 加上我也想了解在不更換加油下 只是加入這東西~ 在數據上會有什麼變化嗎!?
使用前搖一搖是必須要的! 先抽出了250ml的原機油~ 接著直接把這300ml的CERA TEC Premium Blue全上了~~
話說這顏色~ 還真是特別阿! 我直覺想到阿凡達
國產那台老車~吃機油問題! 朋友建議也可以考慮下次改用LM的綠魔螢光機油試試看! 用來檢視曲軸箱有沒有漏油的狀況比較好辨識出來!
當然我認為活塞環應該是也有磨損了! 至於其他的添加劑~剛好那也有~ 隨手拍幾張照片!
接著就是開個幾天之後~ 讓裏頭的不同油品交互融合一段時間後~
再找時間進行檢視....
事後再跑一趟長途高速公路 一樣定速120去檢視數據~
數據上對照~ 唯一比較明顯的數據差別就是油溫跟水溫~ 之前未添加之前~ 跑長途高速的數據油溫大概都在97-99!
現在的話最高是在96~ 而且相對水溫也比較低~
大家或許覺得只差這3度~ 也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
不過大家再對照一下天氣氣溫~
我之前測試的天氣氣溫是22.5度! 後來測試的的氣溫反而是26.5度! 相對高溫的狀況!
一來一往之下不增反減~ 這或許也能說是潤滑度有所改善的可能性?!
不知道大家覺得合理嗎!? 當然可能有人也會質疑兩次的水溫不同啊!
不過大家別忘了~ 水溫的功能就是用來引擎內部水道的降溫工作啊! 如果引擎內部溫度相對較低!
那水溫也會跟著下降~ 這樣的解釋就說得通了不是嗎!?
另外~ 或許有些網友會去看引擎轉速有沒有變化!
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 有時候會聽人說~ 用了什麼機油多棒多棒
一樣的時速汽車引擎轉速會下降多少...
就我個人的解讀~ 這是違反機械結構的事情~
汽缸上下~ 帶動曲軸 ~ 正時皮帶...等! 後經過自排變速箱的扭力轉換器等傳送到輪胎轉動!
這之間的結構都是齒對齒或連動的! 唯一變數就在扭力轉換器! 但是如果沒有完全咬合打滑~
那也是增加轉速不會減少的!
就我個人的解讀~ 如果有人說用了什麼東西在相同速度轉速會降低的! 心理層面影響視覺指針判讀的可能性比較高!
所以我選擇上數位的讀表來減少相關數據上的誤差值!
至於如果你要問我開起來有沒有什麼明顯感覺~ 我必須說可能沒有或者我感覺不到!
但是這並不是否定CERA TEC Premium Blue這瓶油精!
而是渦輪柴油車本身在力道上就很顯著~ 加上我只添加了廠商建議值的一半左右!
要在感受上明顯就感覺出來我認為可能過於困難~
所以我盡可能希望用比較科學的方式來呈現給大家自行判定!
此外~ 或許有人會問怎麼沒有測試引擎音量呢!?
因為柴油車的 答答答聲! 來源是高壓噴油嘴! 所以就算用了不同潤滑度的機油
對於那個聲音的噪音是不會有影響的! 順便跟各位分享!!
我是一個喜歡用科學的角度看事情的模式~
第三方檢驗機構的數據 肯定比我們精準多了~ 有這麼明確的差異值變化! 我認為淺在功效是絕對存在著!
降低引擎內部機件的磨損與阻力! 相對會提高引擎拉轉的反應~ 而更快達到預期的速度後的平穩行駛~
也就能更快達到穩定的高齒比的轉速區間與供油! 進而達到省油的功效! 這些是環環相扣的結果~
如果站在一個延長機件壽命的方式來看待這瓶CERA TEC Premium Blue ,
或許很多成效可能是沒有辦法讓車主馬上標竿立影的感受到,
但是那些淺藏的保護作用我相信是默默的在金屬壁面產生作用了....
簡單的測試提供給大家做參考....而油耗表現的部分!
理論上如果機件內部潤滑度有所提升~ 照理油耗應該也會有所變化的~
但是由於測試的時間還不夠長~ 加上每次上路的其它因素太多! 我認為很難就單單幾次的試驗就說明是否有明顯提升油耗的可能
使用後目前在短中途的油耗記錄下來~ 維持一樣的開車習慣! 就電腦呈現的的數據
(對比之前)是都有比較好的現象! 都有破13km/h 不過如我所言! 周邊影響的因子太多!
我認為如果是對於天天固定的上班通勤族來說~ 每天上下班的路線相對比較固定!
在使用前的一個禮拜拉個平均值固定~ 跟添加CERA TEC Premium Blue
去做一個比較~ 或許能有比較客觀的數據~ 也期待其他使用者的分享....
雖然不是什麼新玩意了~ 不過好像在01沒什麼討論這類東西?!
今天剛到貨~ 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
東西是對岸上海來的~~ 整個價格含運送到府大概是台幣8500左右!
組裝的方式很簡單~ 基本上都是一體化了~ 展開~ 然後有設計自主合體的設計~ 扣住桌球桌底板
控制器的部分剛開始看覺得很複雜~ 後來就秒懂了!
反正就是發球速度 左右搖擺速度 跟上下輪的速度(這個跟發不發旋球有關係)
另外比較老手的~ 可以直接開啟 無規律發球~ 比較擬真! 有對打的FU~~
機體的部分~ 後頭可以設定擺動幅度的落球點~ 可以依照個人喜好跟程度! 先設定小區域擊球練習!
或者直接開啟3-5全方位發球落點!
機頭可以調整仰角~ 另外也可以針對旋球做上下旋球/左右旋球 等 做機頭的旋轉設定!
自動填球/發球
常規餵球模式
無規律餵球
無規律餵球 控制器
整體來說~ 比原先預期的表現還好! 簡單開箱跟大家分享
於
2018/03/22 07:36:03
發文IP 180.176.*.*
明明就是一根手電筒~ 居然敢吹噓可以救車! 還標榜可以支援3500c.c以下的汽油車! 我偏偏要試試看有沒有這麼猛
不囉嗦 直接看影片~ 看看直接拔掉汽車電瓶 單純靠這根手電筒是不是有辦法可以裸發動汽車!
不好意思阿~ 大拇指有點胖~ 按不了那個按鈕 只好靠拿手機拍攝的右手幫忙了
順帶一提~ 連續發動大概四次~ 影片是第三跟第四次! 而發動時說明書是說 最好間隔1分鐘! 但是我怕影片太長~
等個10來秒就又發動一次了XD
由於假日喜歡出門~ 有時候可能是比較遠途! 有時候則可能會過夜! 因次趁特價買了一款也是多功能的救車設備!
但是今天要介紹的是一根手電筒
我對一些新玩意特別好奇~~ 也順便跟大家分享一下實際的使用經驗!
起初我看網路介紹~ 以為是很小一支的那種手電筒~ 沒想到...
實際拿到之後比預期的長~ 約莫22公分! (差鄉民一些)
外箱的部分~ 型號是LED7000 (這個7000應該就是對應電池容量 7000mAh)
當然我看中他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可以救車XD 而不是因為他是手電筒Orz
附加的其他特色說明與功能
開箱後~ 裏頭一堆說明書跟紙張! 基本上我只關心到底要怎樣救車! 跟按鍵的功能是什麼XD
主體就是這根~ 飛樂的鋁合金手電筒! 有三個按鍵~ 以及電量顯示燈
第一顆按鍵~ 輕按則是電量指示燈顯示! 長按則會開啟前方的手電筒!
可以看出來透鏡採用類似魚眼的概念~ 就是希望光線集中長遠~
另外也有快閃/快慢閃的模式可以切換! (再次輕壓同一按鍵)
隨手附上閃動的模式差別~
而紅色按鈕則是警示鈕~ 紅色LED恆亮/快閃/慢閃! 我覺得這功能根救車放一起的理念很好!
有時候車輛故障~ 尤其是夜間~ 這種警示燈能減少二次車禍的機會!
夜間的亮度大概是這樣子的~ 手動光圈快門!
夜間實際亮度給大家參考~ 我個人是覺得如果搭配閃爍功能! 辨識效果很好!
最後一顆按鍵的功能是白色LED燈光~ 有點露營燈的概念! 有三段亮度可以調整~
夜間的效果大概是這樣子~~
而後頭的軟蓋掀開~ 裏頭則是充電孔根救車專用的12V電壓的接點!
要執行救車任務時~ 需要連接搭配的專屬救車夾~
此配件一旁包含兩個指示燈以及一顆按鈕~
另外由於電壓有正負極的區別~ 因此連接頭也有製作防呆功能~~
實際救車時~ 先把救車夾根手電筒連接~ 然後接上電瓶正極根負極(也可以接車體) 這時候指示燈亮綠燈!
即可轉動鑰匙發動車輛~
此外~ 我覺得不錯的一點是~ 有時候好東西借朋友繷壞了不打緊~ 最怕搞壞了車子~
如果遇到比較沒經驗的或者晚上眼睛不好的XD~ 正負極接反的話~ 他會亮紅燈還有發出響聲警告~
算是一種保護機制~
當然囉~ 重頭戲我在開頭就已經分享了~ 我測試的最大用意~ 就是在電瓶完全沒辦發提供輔助的情況下
還能單靠這救車電源支持~ 這才能證明其瞬間電流供應是充足的!
而一般情況下~ 通常都是電瓶低電壓~ 連接這類設備~ 輔助一下~ 順勢讓車輛發動! 在我看來意義是不相同的XD
為了測試移除電瓶能不能發動~ 我只好請助手幫忙了XD 我老婆一定覺得我很煩....哈哈
不過要注意的是~ 在這種情況下! 電池故障 / 沒連接電池 / 電池完全沒有電的情況下~
接上救車夾~ 其燈號是完全不會有反應的! 因為他偵測不到電池電壓! (如果是綠燈閃爍則是電壓太低)
這幾種狀況下~ 就要靠一旁的BOOST 按鍵來輔助一下!
手電筒旁的標籤也有說明~反正就是要綠燈長亮! 才可以發動~ 只要記住這個就對了XD
順便附上規格
在我反覆測試發動車輛5次之後~ 去量測其電壓為11.66V ! 忘了測試其極限~ 但是我覺得裸發5次~ 很猛了~ 沒有在測試的必要了XD
而此時電源指示燈的燈號為三顆燈!
對於救車功能根特色可以參考產品說明~ 其中一個特色就是! 連接鱷魚夾的時候~ 不會有火花現象!
猜想應該是那顆繼電器有關~
不過我覺得這產品有點美中不足的地方~~ 就是少了一個配件
還好我自己有找到一個拉鍊包~ 剛好尺寸還滿合的XD 您看~ 這樣丟在車上~ 是不是外出攜帶上感覺更好了呢
對了~~ 明明是一支手電筒~ 好像都沒提到! 好像說不過去XD
燈具的聚光效果算是不錯~ 光束集中不散失~ 依照包裝說的最遠可達80-100公尺遠!
對於登山 / 野營的時候似乎也有所幫助~
另外~ 燈頭前方的突出設計~ 也可以有效保護透鏡!
最後一項配件~是多功能的連接線~ 主要是用來提供給手電筒充電的~ 當然~ 搭配行動電源使用~
多連接頭可以支援tybe c以及iphone 的 Lightning!
不過這款手電筒並沒有提供類似行動電源功能喔~ 我原本以為有的XD
不過想想~ 拿這根幫手機充電? 幹嘛不拿別的行動電源充XD
這根的電流著緊急照明根救車比較實在XD
總結來說~ 我喜歡他的救車能耐! 還有緊急閃燈~
不管是自救還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都是相當稱職的玩意
給大家參考
後記: 今天又接到朋友的來電了 XD 我真的應該勸他 看要買支手電筒還是充電器算了XD
[請益] Yamaha cuxi 無法發動
沒有了腳發的噴射車 Orz
要先拆開電池蓋~ 剛好露營燈也可以順便用一下XD
不過電瓶不是完全沒電~ 只是不夠發動! 所以接上不需要按boost~ 接上輔助一下電壓 亮綠燈就能發動了
收工~~ 他可以騎車出門~ 順便幫機車充電了 XD
朋友看到我來~ 說拿手電筒幹嘛! 是電池沒電不是機車壞掉啦XD 我差點笑死
他以為我是拿手電筒來照明幫他修機車嗎XD
於
2018/03/22 07:37:24
發文IP 180.176.*.*
明明就是一根手電筒~ 居然敢吹噓可以救車! 還標榜可以支援3500c.c以下的汽油車! 我偏偏要試試看有沒有這麼猛
不囉嗦 直接看影片~ 看看直接拔掉汽車電瓶 單純靠這根手電筒是不是有辦法可以裸發動汽車!
不好意思阿~ 大拇指有點胖~ 按不了那個按鈕 只好靠拿手機拍攝的右手幫忙了
順帶一提~ 連續發動大概四次~ 影片是第三跟第四次! 而發動時說明書是說 最好間隔1分鐘! 但是我怕影片太長~
等個10來秒就又發動一次了XD
由於假日喜歡出門~ 有時候可能是比較遠途! 有時候則可能會過夜! 因次趁特價買了一款也是多功能的救車設備!
但是今天要介紹的是一根手電筒
我對一些新玩意特別好奇~~ 也順便跟大家分享一下實際的使用經驗!
起初我看網路介紹~ 以為是很小一支的那種手電筒~ 沒想到...
實際拿到之後比預期的長~ 約莫22公分! (差鄉民一些)
外箱的部分~ 型號是LED7000 (這個7000應該就是對應電池容量 7000mAh)
當然我看中他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可以救車XD 而不是因為他是手電筒Orz
附加的其他特色說明與功能
開箱後~ 裏頭一堆說明書跟紙張! 基本上我只關心到底要怎樣救車! 跟按鍵的功能是什麼XD
主體就是這根~ 飛樂的鋁合金手電筒! 有三個按鍵~ 以及電量顯示燈
第一顆按鍵~ 輕按則是電量指示燈顯示! 長按則會開啟前方的手電筒!
可以看出來透鏡採用類似魚眼的概念~ 就是希望光線集中長遠~
另外也有快閃/快慢閃的模式可以切換! (再次輕壓同一按鍵)
隨手附上閃動的模式差別~
而紅色按鈕則是警示鈕~ 紅色LED恆亮/快閃/慢閃! 我覺得這功能根救車放一起的理念很好!
有時候車輛故障~ 尤其是夜間~ 這種警示燈能減少二次車禍的機會!
夜間的亮度大概是這樣子的~ 手動光圈快門!
夜間實際亮度給大家參考~ 我個人是覺得如果搭配閃爍功能! 辨識效果很好!
最後一顆按鍵的功能是白色LED燈光~ 有點露營燈的概念! 有三段亮度可以調整~
夜間的效果大概是這樣子~~
而後頭的軟蓋掀開~ 裏頭則是充電孔根救車專用的12V電壓的接點!
要執行救車任務時~ 需要連接搭配的專屬救車夾~
此配件一旁包含兩個指示燈以及一顆按鈕~
另外由於電壓有正負極的區別~ 因此連接頭也有製作防呆功能~~
實際救車時~ 先把救車夾根手電筒連接~ 然後接上電瓶正極根負極(也可以接車體) 這時候指示燈亮綠燈!
即可轉動鑰匙發動車輛~
此外~ 我覺得不錯的一點是~ 有時候好東西借朋友繷壞了不打緊~ 最怕搞壞了車子~
如果遇到比較沒經驗的或者晚上眼睛不好的XD~ 正負極接反的話~ 他會亮紅燈還有發出響聲警告~
算是一種保護機制~
當然囉~ 重頭戲我在開頭就已經分享了~ 我測試的最大用意~ 就是在電瓶完全沒辦發提供輔助的情況下
還能單靠這救車電源支持~ 這才能證明其瞬間電流供應是充足的!
而一般情況下~ 通常都是電瓶低電壓~ 連接這類設備~ 輔助一下~ 順勢讓車輛發動! 在我看來意義是不相同的XD
為了測試移除電瓶能不能發動~ 我只好請助手幫忙了XD 我老婆一定覺得我很煩....哈哈
不過要注意的是~ 在這種情況下! 電池故障 / 沒連接電池 / 電池完全沒有電的情況下~
接上救車夾~ 其燈號是完全不會有反應的! 因為他偵測不到電池電壓! (如果是綠燈閃爍則是電壓太低)
這幾種狀況下~ 就要靠一旁的BOOST 按鍵來輔助一下!
手電筒旁的標籤也有說明~反正就是要綠燈長亮! 才可以發動~ 只要記住這個就對了XD
順便附上規格
在我反覆測試發動車輛5次之後~ 去量測其電壓為11.66V ! 忘了測試其極限~ 但是我覺得裸發5次~ 很猛了~ 沒有在測試的必要了XD
而此時電源指示燈的燈號為三顆燈!
對於救車功能根特色可以參考產品說明~ 其中一個特色就是! 連接鱷魚夾的時候~ 不會有火花現象!
猜想應該是那顆繼電器有關~
不過我覺得這產品有點美中不足的地方~~ 就是少了一個配件
還好我自己有找到一個拉鍊包~ 剛好尺寸還滿合的XD 您看~ 這樣丟在車上~ 是不是外出攜帶上感覺更好了呢
對了~~ 明明是一支手電筒~ 好像都沒提到! 好像說不過去XD
燈具的聚光效果算是不錯~ 光束集中不散失~ 依照包裝說的最遠可達80-100公尺遠!
對於登山 / 野營的時候似乎也有所幫助~
另外~ 燈頭前方的突出設計~ 也可以有效保護透鏡!
最後一項配件~是多功能的連接線~ 主要是用來提供給手電筒充電的~ 當然~ 搭配行動電源使用~
多連接頭可以支援tybe c以及iphone 的 Lightning!
不過這款手電筒並沒有提供類似行動電源功能喔~ 我原本以為有的XD
不過想想~ 拿這根幫手機充電? 幹嘛不拿別的行動電源充XD
這根的電流著緊急照明根救車比較實在XD
總結來說~ 我喜歡他的救車能耐! 還有緊急閃燈~
不管是自救還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都是相當稱職的玩意
給大家參考
後記: 今天又接到朋友的來電了 XD 我真的應該勸他 看要買支手電筒還是充電器算了XD
[請益] Yamaha cuxi 無法發動
沒有了腳發的噴射車 Orz
要先拆開電池蓋~ 剛好露營燈也可以順便用一下XD
不過電瓶不是完全沒電~ 只是不夠發動! 所以接上不需要按boost~ 接上輔助一下電壓 亮綠燈就能發動了
收工~~ 他可以騎車出門~ 順便幫機車充電了 XD
朋友看到我來~ 說拿手電筒幹嘛! 是電池沒電不是機車壞掉啦XD 我差點笑死
他以為我是拿手電筒來照明幫他修機車嗎XD
明明就是一根手電筒~ 居然敢吹噓可以救車! 還標榜可以支援3500c.c以下的汽油車! 我偏偏要試試看有沒有這麼猛
不囉嗦 直接看影片~ 看看直接拔掉汽車電瓶 單純靠這根手電筒是不是有辦法可以裸發動汽車!
不好意思阿~ 大拇指有點胖~ 按不了那個按鈕 只好靠拿手機拍攝的右手幫忙了
順帶一提~ 連續發動大概四次~ 影片是第三跟第四次! 而發動時說明書是說 最好間隔1分鐘! 但是我怕影片太長~
等個10來秒就又發動一次了XD
由於假日喜歡出門~ 有時候可能是比較遠途! 有時候則可能會過夜! 因次趁特價買了一款也是多功能的救車設備!
但是今天要介紹的是一根手電筒
我對一些新玩意特別好奇~~ 也順便跟大家分享一下實際的使用經驗!
起初我看網路介紹~ 以為是很小一支的那種手電筒~ 沒想到...
實際拿到之後比預期的長~ 約莫22公分! (差鄉民一些)
外箱的部分~ 型號是LED7000 (這個7000應該就是對應電池容量 7000mAh)
當然我看中他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可以救車XD 而不是因為他是手電筒Orz
附加的其他特色說明與功能
開箱後~ 裏頭一堆說明書跟紙張! 基本上我只關心到底要怎樣救車! 跟按鍵的功能是什麼XD
主體就是這根~ 飛樂的鋁合金手電筒! 有三個按鍵~ 以及電量顯示燈
第一顆按鍵~ 輕按則是電量指示燈顯示! 長按則會開啟前方的手電筒!
可以看出來透鏡採用類似魚眼的概念~ 就是希望光線集中長遠~
另外也有快閃/快慢閃的模式可以切換! (再次輕壓同一按鍵)
隨手附上閃動的模式差別~
而紅色按鈕則是警示鈕~ 紅色LED恆亮/快閃/慢閃! 我覺得這功能根救車放一起的理念很好!
有時候車輛故障~ 尤其是夜間~ 這種警示燈能減少二次車禍的機會!
夜間的亮度大概是這樣子的~ 手動光圈快門!
夜間實際亮度給大家參考~ 我個人是覺得如果搭配閃爍功能! 辨識效果很好!
最後一顆按鍵的功能是白色LED燈光~ 有點露營燈的概念! 有三段亮度可以調整~
夜間的效果大概是這樣子~~
而後頭的軟蓋掀開~ 裏頭則是充電孔根救車專用的12V電壓的接點!
要執行救車任務時~ 需要連接搭配的專屬救車夾~
此配件一旁包含兩個指示燈以及一顆按鈕~
另外由於電壓有正負極的區別~ 因此連接頭也有製作防呆功能~~
實際救車時~ 先把救車夾根手電筒連接~ 然後接上電瓶正極根負極(也可以接車體) 這時候指示燈亮綠燈!
即可轉動鑰匙發動車輛~
此外~ 我覺得不錯的一點是~ 有時候好東西借朋友繷壞了不打緊~ 最怕搞壞了車子~
如果遇到比較沒經驗的或者晚上眼睛不好的XD~ 正負極接反的話~ 他會亮紅燈還有發出響聲警告~
算是一種保護機制~
當然囉~ 重頭戲我在開頭就已經分享了~ 我測試的最大用意~ 就是在電瓶完全沒辦發提供輔助的情況下
還能單靠這救車電源支持~ 這才能證明其瞬間電流供應是充足的!
而一般情況下~ 通常都是電瓶低電壓~ 連接這類設備~ 輔助一下~ 順勢讓車輛發動! 在我看來意義是不相同的XD
為了測試移除電瓶能不能發動~ 我只好請助手幫忙了XD 我老婆一定覺得我很煩....哈哈
不過要注意的是~ 在這種情況下! 電池故障 / 沒連接電池 / 電池完全沒有電的情況下~
接上救車夾~ 其燈號是完全不會有反應的! 因為他偵測不到電池電壓! (如果是綠燈閃爍則是電壓太低)
這幾種狀況下~ 就要靠一旁的BOOST 按鍵來輔助一下!
手電筒旁的標籤也有說明~反正就是要綠燈長亮! 才可以發動~ 只要記住這個就對了XD
順便附上規格
在我反覆測試發動車輛5次之後~ 去量測其電壓為11.66V ! 忘了測試其極限~ 但是我覺得裸發5次~ 很猛了~ 沒有在測試的必要了XD
而此時電源指示燈的燈號為三顆燈!
對於救車功能根特色可以參考產品說明~ 其中一個特色就是! 連接鱷魚夾的時候~ 不會有火花現象!
猜想應該是那顆繼電器有關~
不過我覺得這產品有點美中不足的地方~~ 就是少了一個配件
還好我自己有找到一個拉鍊包~ 剛好尺寸還滿合的XD 您看~ 這樣丟在車上~ 是不是外出攜帶上感覺更好了呢
對了~~ 明明是一支手電筒~ 好像都沒提到! 好像說不過去XD
燈具的聚光效果算是不錯~ 光束集中不散失~ 依照包裝說的最遠可達80-100公尺遠!
對於登山 / 野營的時候似乎也有所幫助~
另外~ 燈頭前方的突出設計~ 也可以有效保護透鏡!
最後一項配件~是多功能的連接線~ 主要是用來提供給手電筒充電的~ 當然~ 搭配行動電源使用~
多連接頭可以支援tybe c以及iphone 的 Lightning!
不過這款手電筒並沒有提供類似行動電源功能喔~ 我原本以為有的XD
不過想想~ 拿這根幫手機充電? 幹嘛不拿別的行動電源充XD
這根的電流著緊急照明根救車比較實在XD
總結來說~ 我喜歡他的救車能耐! 還有緊急閃燈~
不管是自救還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都是相當稱職的玩意
給大家參考
後記: 今天又接到朋友的來電了 XD 我真的應該勸他 看要買支手電筒還是充電器算了XD
[請益] Yamaha cuxi 無法發動
沒有了腳發的噴射車 Orz
要先拆開電池蓋~ 剛好露營燈也可以順便用一下XD
不過電瓶不是完全沒電~ 只是不夠發動! 所以接上不需要按boost~ 接上輔助一下電壓 亮綠燈就能發動了
收工~~ 他可以騎車出門~ 順便幫機車充電了 XD
朋友看到我來~ 說拿手電筒幹嘛! 是電池沒電不是機車壞掉啦XD 我差點笑死
他以為我是拿手電筒來照明幫他修機車嗎XD
《XR-SPIN》競速飛輪健身車初體驗 (飛輪磁控合二為一)
這台健身車主要是給老婆使用的~ 現在我最怕聽到的就是老婆說! 老公~~ 那個..韓國熱銷....開頭的話語
去年開始跟著老婆看韓劇! 結果不看還好~ 一看著迷...每週都在追劇的生活!
而老婆手機上網最愛的關鍵字就是搜尋 "韓國熱銷"+物品
言歸正傳.... 主要看上這台有幾個特點!
新款設計~第一就是飛輪 (雖然是小飛輪 7KG) 但是加上有磁控設計! 因此在重力訓練上還是可以達到!
此外加上飛輪的設計~ 踩踏的過程中有個慣性作用! 使用上更為平穩順暢! 加上是用多軌皮帶牽引!
理論上可以低噪音! 這個很重要~ 因為會喜歡室內輕運動的另一個原因是有兩個搗蛋鬼!
限制了生活範圍~ 沒辦法不把他們放在視線中 有了孩子的父母都知道
一兼二顧~ 一邊運動一邊顧小孩
實測果然不影響孩子睡覺~ 還是跟豬一樣打呼不停 這也是當時後為什麼這階段還不考慮跑步機的一個原因
《XR-SPIN》簡單開箱與組裝
有天回家~ 發現圍牆旁邊多了一個紙箱! 感覺很不合理....
哀~ 這貨運司機可能物品太多! 家裡沒人又不想跑第二趟~ 居然直接從圍牆把商品放進來....
事後打電話詢問 他說! 您放心 我很小心的幫您放進去的
這種東西 身邊很多都是一時衝動的族群! 廠商大概也怕了~ 箱子都直接印製提醒消費者"鑑賞期"的意思XD
而物品總重為20幾公斤!
還好哥平時有在鍛鍊~ 要憑一己之力搬上樓還難不倒我
雖然覺得安裝應該沒有太大難度的~ 但是還是習慣看一下說明書! 免得遺漏了什麼細節
首要步驟就是先調整主體支架位置(坐式騎乘方式)
接著就式組裝前後的底座~ 除了有輪子之外~ 還有多角度的腳座! 可以應付家中地面.磁磚不平整的問題!
此外墊片也很注重細節! 配合管座的弧度也有搭配彎折! 使其服貼牢固!
接著繼續安裝座椅~ 這座椅採用特別寬大的設計!而且配合屁股肉還有額外表面設計 增加服貼跟舒適感...
而座椅高低雖然沒有採用無段調整! 但是採用一種快速調整的轉扭(彈簧設計) 可以不需要完全退出旋鈕
只要往外拉出黑圈 即可調整座椅高低位置!
接續則是安裝踏板~ 這台是採用狗嘴套的踏板設計! 好處是更貼近自行車的踩踏感!
但是相對在騎乘的時後就得要換上運動鞋才行~~
緊接著安裝把手~
很白癡的是~ 我組裝到這! 才發現原來有附贈安裝工具XD 我還自己去家裡找~ 哈哈
一併裝上顯示螢幕~
輕鬆組裝~ 一個人也可以快速完成安裝XD
沒想到還有貼心附上專屬的止滑墊~ 有點意外
迫不及待要趕快試試看騎乘感啦.....
《XR-SPIN》意外的報修檢測
原本晚上組裝好~ 很興奮的要先幫老婆試騎感受看看的...沒想到居然有個聲音@@
其實當下有點疑惑的~ 照理說磁控飛輪車 應該不會有什麼怪聲音的阿!
但是又怕是不是自己搞錯~ 先發MAIL給他們公司順便把影片寄過去給他們確認!
好消息是~ 他們有到府檢測跟維修的機制! 不然要我裝箱退換貨! 我可能會有點想哭
可能是當天剛好維修人員的車趟也經過我們彰化~ 早上告知會派員維修! 沒想到下午就來了!
也剛好有機會看到這台健身車脫光光XD
不過很遺憾的是~ 經過調整之後~ 發現還是有些微的聲音! 正當我開始絕望的要拆車裝箱的時後...
沒想到技術人員居然跟我說 他們組裝好一台來進行1對1交換了! 就是預防有這種情況發生
坦白說 我有點訝異是真的.... 畢竟這台也不是多貴健身車! 服務做到這樣的廠商不多了!
當然~ 我其實也有點懷疑! 這台倒底是組裝問題 還是其實是搬運的時後造成損壞的@@
畢竟一箱20幾公斤的健身車! 貨運司機一個人要搬過100多公分的圍牆...恩! 不好說
反正結果是好事情就好
《XR-SPIN》騎乘感受
由於老婆也是第一次使用這類器材~~ 根據強度要達到運動效果 跟心跳數有相對關係!
所以我建議她配上心率手環~ 搭配監控速度表! 來衡量自身的運度強度足不足夠!
我是以130的心跳為基準! 如果單一倫12-15分鐘的連續騎乘 心跳強度不足130!
我是建議她能再稍微加快速度~ 多試幾次 就知道自己大概在哪個階段騎乘什麼速度比較有達到運動效果!
一段時間後~ 如果可以輕鬆騎乘後! 再嘗試逐段的增加阻力! 提升強度 (這款有16段調整)
我的話則比較喜歡改用站立騎乘的模式! 有點類似抽車的概念~ 除了比較能達到全身的運動之外
對於腹肌的訓練強度也比較明顯XD
座椅高度的快速調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 雖然主是要老婆騎乘! 但是~ 偶而自己要騎的時後!
不想花太多時間再調整座椅上...
而這個手機架~ 如果做輕度騎乘打發時間邊顧小孩的話還行XD
這個屁股...阿! 不是~ 我是說坐墊是不是感覺滿舒服的阿XD
雖然是小飛輪~但是看著他轉也滿療育的呢XD
不過~ 這台健身車的宿命是到我們房間去乖乖站好的命運....
因為每晚都要追劇阿~~ 哈哈~ 這台可以摺疊收納! 放房間比較便利!
因為健身有一個重點是~ 要能持之以恆才能達到效果阿!
追劇的時後腳也是閒著...追劇傷眼! 起碼要顧一下身體XD
而液晶螢幕的功能則包含 速度 / 里程 / 卡路里 / 總里程 簡單扼要!
這台雖然可以摺疊收納 ~ 但是放置在房間~ 我也有注意到是不是有倒塌的問題!
還好飛輪重量再下方 而且前端! 即便兒童大力搖晃 試驗也沒有後仰翻倒的問題!
這讓我可以放心一些!!
天氣冷~ 我還是要帶狗去散步....唯一不同的就是我必須搭配比較厚實的衣物Orz
不能像在房間其健身車一樣輕薄裝扮
總體來說~ 我滿欣賞他的飛輪跟磁控合一的設計! 保有慣性騎乘感又能利用磁控非接觸的進行強度提升!
而摺疊收納在小房間更是一大便利!
不過切換強度的過程旋鈕為了要確保穩定定位~ 因此過程會有"喀"的一聲
比較可惜~ 因為我在孩子睡覺的時候 (他們都習慣8:30上床睡覺)
我就不適合切換強度了~ 怕吵到他們~ 雖然無傷大雅~ 但是不知道有沒有可能以後會有更好的設計
例如把座椅高度調整的概念移植到強度調整上.... 雖然我覺得不太可能~ 因為會有這需求的人太少了XD
最後~ 我又想到我朋友的家了...
可惡~ 我要把他當目標! 慢慢打造屬於自己的 HOME GYM ....
新手初次分享健身車~ 還請多多體諒
試乘頭香~~ 😀 彰化花壇.... 2/8接到電話 馬上直衝展示間了! 熱情如火阿😏
越來越歐化的風格~ 扎實度也好! 內裝簡單俐落! 我覺得可以~ 😊 這台是 GT LINE的
方向盤很有質感~ 下平底設計 超有跑格感😁
重點是SPORTAGE有實車可以試駕~ 這很重要! 很多感受是靜態感覺不出來的😙
另一個 彰化花壇店還有展示 SORENTO 據說 不是每間店都有展示的喔😍
喜歡嗎~~ 趕快也來試乘🚄
於
2018/02/07 15:39:34
發文IP 106.1.*.*
前幾天~ 岳母打電話來說! 她的手機不知道設定到了什麼功能 拍照時會一直抖動....
感覺是不能對焦! 因為鏡頭會一直有個聲音! 大膽假設應該是鏡頭掛了!
還好現在網路很方便XD 一顆400塊! 不過要自己更換就是! 原本以為可以輕鬆搞定的!
先移除鏡頭旁的蓋子~ 基本上就是黏膠黏住而已! 從一邊慢慢摳起來即可!
接著裏頭的螺絲是 星型螺絲 T5 還好手邊剛好有以前買的工具! 不然原本要衝去買了
接著就可以分離前後背蓋了~
接續移除電池~ 基本上只有一組排線! 電池固定方式一樣採背膠!
對照一下相機模組! 不敢說拍照品質會不會一樣! 因為這支手機原本也不是我在用! 我也不知道原本應該是怎樣的畫質XD
接續脫離一些排線~ 還有四顆同樣是星型T5的螺絲!
接著把主板翻面~ 直接更換鏡頭模組!(小小偷懶一下~ 才不會卸下全部的排線XD)
由於是新手第一次維修~ 為了保險起見! 先裸機測試一下 沒問題再裝回螺絲背蓋
整個過程是不困難~ 但是還是有點風險! 其實很怕把排線弄斷 或者接頭弄個不好 接觸不良就烙賽了!
結論就是~ 親人幫修好! 外人的話還是不要強出頭 哈哈~~
於
2018/01/25 13:42:17
發文IP 106.1.*.*
整件事情要由1月中回原廠參加Toyota免費檢診活動開啟~~
當時候檢查就說有滲油的情況! 所以昨天就約了時間做更換!
原本打算順便做基本保養的~ 但是接待人員說里程才跑4500左右而已! 沒關係!
可以先更換搖臂蓋墊片就好!
重點是咖啡.點心不能少
上午10:40左右進場! 預計交車時間是12點
今天會來這一趟~ 就是因為這隻狗的原因XD
原車外觀狀態是這樣~
修正後的工單~ 主要就是拿掉基礎保養而已! 接待專員說等里程到在保養!
拆上蓋~ 基本上就是幾根螺絲XD
還有檢視機油狀態! 很明顯吃機油OR滲漏很嚴重! 技師也說我這個算滲漏的滿嚴重的XD
是不是在暗示我太遲鈍都沒發現
拆開上蓋後~ 裏頭就是這副模樣了 上蓋處! 看起來正時鍊條那區塊的油泥比較明顯!
這個是拆下來已經硬化的墊片膠條~ 基本上沒什麼彈性了!
接著是刮除正時鍊條跟引擎本體交接處的黏膠!
上蓋的話 我看技師有拿到後頭去清洗! 但是好像很嚴重 沒辦法很乾淨就是!
不過我也不是很在意就是了XD 都14年了! 不然還想怎樣
接著就是把新的墊片鋪好鋪滿XD
接縫處 一樣上膠處理!
接著就是蓋回上蓋! 鎖螺絲等等...
驗明正身一下XD 2004年出廠!
眼尖的網友應該會發現~~ 工單怎麼會多兩個 PVC 管! 這啥玩意阿!
其實原廠很謹慎! 怎麼說呢! 想一下10幾年的橡膠管 拆上蓋的時候 有可能接頭已經硬化.脆化
拆的過程破損的機率是有的! 即便沒有 也可能一拆一裝 過沒多久發現密合度不好!
所以乾脆一併更換! 避免爭議! 畢竟小錢!
另外我有改 油氣回收! 所以多了幾條管路跟瓶子! 這個可以忽視它XD
另外因為有失機油! 所以我又加買了一瓶原廠5W50機油! 來添加補足!
另外原先滲油表面以及後頭下方的油漬 會協助清潔! 基本上這不是付費的!
所以不會說是清潔到多誇張的程度! 但是我覺得可以了! 這個價格做到這樣很合理了!
對照一下~ 是不是很可以XD
後續就是發動引擎 做最後的檢查工作!
我以為這樣就結束要買單了~~ 沒想到....
後續還會再做上蓋表面的再次油汙去除~~ 真的很可以!
實際完工時間只慢了3分鐘! 而且這應該是我造成的! 我在旁邊問東問西XD
現在要過年了! 還有紅包袋 跟礦泉水! 另外還會洗車跟清內裝! 不過我都請技師省略!
老車了! 不好意思麻煩人家洗車打掃XD
當然~ 用剩的機油 不用開口 已經放在車內了!
最後~ 上個廁所 發現這個小盆栽還真可愛! 看了心情莫名好起來!
註:我想同車款應該價格都會統一才對!? 我這次Vios 2004年初代的款式!
技師說 如果Altis更換這個墊片 價格有差一些些 但是差異不大!
這次維修是在彰化溪湖服務廠! 給TOYOTA的車主參考! 不敢說比外廠便宜!
但是這個價格 而且一定是原廠料 還有咖啡可以喝! 我是覺得可以啦XD
整件事情要由1月中回原廠參加Toyota免費檢診活動開啟~~
當時候檢查就說有滲油的情況! 所以昨天就約了時間做更換!
原本打算順便做基本保養的~ 但是接待人員說里程才跑4500左右而已! 沒關係!
可以先更換搖臂蓋墊片就好!
重點是咖啡.點心不能少
上午10:40左右進場! 預計交車時間是12點
今天會來這一趟~ 就是因為這隻狗的原因XD
原車外觀狀態是這樣~
修正後的工單~ 主要就是拿掉基礎保養而已! 接待專員說等里程到在保養!
拆上蓋~ 基本上就是幾根螺絲XD
還有檢視機油狀態! 很明顯吃機油OR滲漏很嚴重! 技師也說我這個算滲漏的滿嚴重的XD
是不是在暗示我太遲鈍都沒發現
拆開上蓋後~ 裏頭就是這副模樣了 上蓋處! 看起來正時鍊條那區塊的油泥比較明顯!
這個是拆下來已經硬化的墊片膠條~ 基本上沒什麼彈性了!
接著是刮除正時鍊條跟引擎本體交接處的黏膠!
上蓋的話 我看技師有拿到後頭去清洗! 但是好像很嚴重 沒辦法很乾淨就是!
不過我也不是很在意就是了XD 都14年了! 不然還想怎樣
接著就是把新的墊片鋪好鋪滿XD
接縫處 一樣上膠處理!
接著就是蓋回上蓋! 鎖螺絲等等...
驗明正身一下XD 2004年出廠!
眼尖的網友應該會發現~~ 工單怎麼會多兩個 PVC 管! 這啥玩意阿!
其實原廠很謹慎! 怎麼說呢! 想一下10幾年的橡膠管 拆上蓋的時候 有可能接頭已經硬化.脆化
拆的過程破損的機率是有的! 即便沒有 也可能一拆一裝 過沒多久發現密合度不好!
所以乾脆一併更換! 避免爭議! 畢竟小錢!
另外我有改 油氣回收! 所以多了幾條管路跟瓶子! 這個可以忽視它XD
另外因為有失機油! 所以我又加買了一瓶原廠5W50機油! 來添加補足!
另外原先滲油表面以及後頭下方的油漬 會協助清潔! 基本上這不是付費的!
所以不會說是清潔到多誇張的程度! 但是我覺得可以了! 這個價格做到這樣很合理了!
對照一下~ 是不是很可以XD
後續就是發動引擎 做最後的檢查工作!
我以為這樣就結束要買單了~~ 沒想到....
後續還會再做上蓋表面的再次油汙去除~~ 真的很可以!
實際完工時間只慢了3分鐘! 而且這應該是我造成的! 我在旁邊問東問西XD
現在要過年了! 還有紅包袋 跟礦泉水! 另外還會洗車跟清內裝! 不過我都請技師省略!
老車了! 不好意思麻煩人家洗車打掃XD
當然~ 用剩的機油 不用開口 已經放在車內了!
最後~ 上個廁所 發現這個小盆栽還真可愛! 看了心情莫名好起來!
註:我想同車款應該價格都會統一才對!? 我這次Vios 2004年初代的款式!
技師說 如果Altis更換這個墊片 價格有差一些些 但是差異不大!
這次維修是在彰化溪湖服務廠! 給TOYOTA的車主參考! 不敢說比外廠便宜!
但是這個價格 而且一定是原廠料 還有咖啡可以喝! 我是覺得可以啦XD
於
2018/01/21 13:18:37
發文IP 106.1.*.*
〔 Ford Escort 1.5 時尚款 一日車主試駕活動 〕
好一陣子沒有這種深度試駕新車的經歷了....好不容易U-Car這次舉辦了這場 Ford Escort的一日車主!
即便要凌晨5點半起床,彰化奔向台北也要義不容辭阿😀
第一次來到U-CAR 位於 台北信義區的辦公室! 隨手拍兩張給跟我一樣好奇的網友瞧瞧 😊
出發前總要來個行前說明一下 ~ 這位U-CAR編輯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 XD
而此次試駕活動基本上重點還是放在車輛的駕駛以及乘坐感受! 因此在行車時間的占比較重!
這趟的試駕活動是全家出動~ 所以正式出發前! 我還需要幫我的小兒子轉移一下他的專屬坐駕...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安全座椅買得早! 所以沒有配置ISOFIX!
枉費在Escort的後座有此配備!沒能享受到快速拆裝座椅的便利性😢
大兒子則改用增高墊....
由於車輛停放於地下室! 解鎖後的車頭日行燈與車尾的識別尾燈 更容易辨識~
此外~2+2的家庭組合! 加上難得北上到台北! 有規劃在多停留一天~ 因此把小孩的玩具衣物也都一併帶上了😋
後廂的深度真的滿優的! 後續還有差異的小小對照~
首站的目標是前往 桃園-慈湖! 內建的觸控螢幕搭配導航系統! 操作的便利性不言而喻.... 重點是免掉一堆雜亂的線
相較於我原車上的導航配置方式....😓
此趟的試駕 共有三個家庭 共同參與! 總代理一次出借三輛Escort也算是滿有誠意的😀
由於當天氣候不是很好~ 帶點雨! 估計對工作人員來說是場硬仗😅
這套影音系統簡明扼要~ 操作非常便利! 各項功能的切換也很簡單! 加上是觸控操作~ 因此不論是在切換音樂資料夾或是在資訊呈現上都相當便利....
另外藍芽的配對也是現在很重要的一個配備之一! 畢竟行車使用手持電話是不被允許的😀
手機的話~~ 我就隨手丟在中控台下方的凹槽裡了😉
一早才剛經歷過一場2.5小時的長途駕駛旅程~ 我都快感覺到自己的屁股不是自己的了!
所以接下來其中一個重點就是Escort所配置的全球同步導入的新世代座椅!
肉眼觀察的部分~顯而易見的是表面的透氣孔設計~ 避免悶熱的問題!
至於長途乘坐感如何~ 就要等旅程結束才能說得準了....
排檔桿的設計個人是覺得滿大器的~ 1.5升小排氣引擎搭配6速自排變速箱 看的出來有油耗的考量!
飲料杯的設計也有玄機~ 感覺得出來刻意降低高度! 好處是在進行排檔的時候不會受到保溫瓶的高度而阻礙!
中央扶手也很有戲~~ 深度放入兩杯早餐店飲料也不是問題XD 不好意思阿! 一早就在趕路! 早餐還沒吃完😆
只要是要出遊...兩個就是開心的! 安安分分聽話的像小貓一樣😘
聽我囉哩一堆之後~ 可以正式啟程了😋 鄉下人很少看到101大樓! 拍個照留念一下😍
車輛的駕駛感受~ 我覺得在國道砸道口的環狀路段就可以明顯感覺出車輛的底盤跟懸吊設定取向....
高速行駛下的風切聲顯然是有下點功夫的~ 對比入門車款來說算是頗有水準的..
在經歷了約莫50km的市區與高速公路路程後~ 加上S檔位的行車模式下! 旅程電腦的油耗其實不差....
另外內建的這套導航系統在實景的擬真畫面上辨識度也相當完善! 對於我這個外地路痴來說~
算是個好領導了😄
接續的這段約莫10km的路程 平面道路以及部分山間道路下! 更可以感受到Ford在車體及底盤的傳統造車理念!
即便是在入門車款的Escort也保有很好的駕駛路感!
一說到要下車去散步~ 馬上露出誇張的招牌笑容😊
既然是出遊嘛~~ 當然要趁機會多幫孩子們拍點照片留念阿! 何況這裡還是第一次來😅
於
2018/01/21 13:24:22
發文IP 106.1.*.*
〔 Ford Escort 1.5 時尚款 一日車主試駕活動 〕
好一陣子沒有這種深度試駕新車的經歷了....好不容易U-Car這次舉辦了這場 Ford Escort的一日車主!
即便要凌晨5點半起床,彰化奔向台北也要義不容辭阿😀
第一次來到U-CAR 位於 台北信義區的辦公室! 隨手拍兩張給跟我一樣好奇的網友瞧瞧 😊
出發前總要來個行前說明一下 ~ 這位U-CAR編輯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 XD
而此次試駕活動基本上重點還是放在車輛的駕駛以及乘坐感受! 因此在行車時間的占比較重!
這趟的試駕活動是全家出動~ 所以正式出發前! 我還需要幫我的小兒子轉移一下他的專屬坐駕...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安全座椅買得早! 所以沒有配置ISOFIX!
枉費在Escort的後座有此配備!沒能享受到快速拆裝座椅的便利性😢
大兒子則改用增高墊....
由於車輛停放於地下室! 解鎖後的車頭日行燈與車尾的識別尾燈 更容易辨識~
此外~2+2的家庭組合! 加上難得北上到台北! 有規劃在多停留一天~ 因此把小孩的玩具衣物也都一併帶上了😋
後廂的深度真的滿優的! 後續還有差異的小小對照~
首站的目標是前往 桃園-慈湖! 內建的觸控螢幕搭配導航系統! 操作的便利性不言而喻.... 重點是免掉一堆雜亂的線
相較於我原車上的導航配置方式....😓
此趟的試駕 共有三個家庭 共同參與! 總代理一次出借三輛Escort也算是滿有誠意的😀
由於當天氣候不是很好~ 帶點雨! 估計對工作人員來說是場硬仗😅
這套影音系統簡明扼要~ 操作非常便利! 各項功能的切換也很簡單! 加上是觸控操作~ 因此不論是在切換音樂資料夾或是在資訊呈現上都相當便利....
另外藍芽的配對也是現在很重要的一個配備之一! 畢竟行車使用手持電話是不被允許的😀
手機的話~~ 我就隨手丟在中控台下方的凹槽裡了😉
一早才剛經歷過一場2.5小時的長途駕駛旅程~ 我都快感覺到自己的屁股不是自己的了!
所以接下來其中一個重點就是Escort所配置的全球同步導入的新世代座椅!
肉眼觀察的部分~顯而易見的是表面的透氣孔設計~ 避免悶熱的問題!
至於長途乘坐感如何~ 就要等旅程結束才能說得準了....
排檔桿的設計個人是覺得滿大器的~ 1.5升小排氣引擎搭配6速自排變速箱 看的出來有油耗的考量!
飲料杯的設計也有玄機~ 感覺得出來刻意降低高度! 好處是在進行排檔的時候不會受到保溫瓶的高度而阻礙!
中央扶手也很有戲~~ 深度放入兩杯早餐店飲料也不是問題XD 不好意思阿! 一早就在趕路! 早餐還沒吃完😆
只要是要出遊...兩個就是開心的! 安安分分聽話的像小貓一樣😘
聽我囉哩一堆之後~ 可以正式啟程了😋 鄉下人很少看到101大樓! 拍個照留念一下😍
車輛的駕駛感受~ 我覺得在國道砸道口的環狀路段就可以明顯感覺出車輛的底盤跟懸吊設定取向....
高速行駛下的風切聲顯然是有下點功夫的~ 對比入門車款來說算是頗有水準的..
在經歷了約莫50km的市區與高速公路路程後~ 加上S檔位的行車模式下! 旅程電腦的油耗其實不差....
另外內建的這套導航系統在實景的擬真畫面上辨識度也相當完善! 對於我這個外地路痴來說~
算是個好領導了😄
接續的這段約莫10km的路程 平面道路以及部分山間道路下! 更可以感受到Ford在車體及底盤的傳統造車理念!
即便是在入門車款的Escort也保有很好的駕駛路感!
一說到要下車去散步~ 馬上露出誇張的招牌笑容😊
既然是出遊嘛~~ 當然要趁機會多幫孩子們拍點照片留念阿! 何況這裡還是第一次來😅
順便幫我兩個兒子徵婚一下😄
接著準備前往下一站用餐....
對比一同出遊的網友~ 人家姑娘多甜蜜的在睡覺! 對比我們家兩頭蠻牛....😒
此刻工作人員也沒閒著呢~~ 忙著拍照中....
我也隨手拍幾張好了~ 不然好像有點混XD 順帶一提~~ 雖說是入門車款! 但是配有四輪碟煞 ~ 算很有誠意....
另外~不用再忍受兒子一直踢椅背的困擾了😱
另外趁著停雨~ 開啟天窗讓孩子看看上空的美景! 吸收一點戶外的空氣😋
但是我還是把雨傘備用~ 話說這後車廂! 一把標準雨傘直接放入還有些餘空間~ 深度表現真的不賴~
而前往用餐的路段~ 是各自前往! 這中間發生了一些插曲~ 我跟另一位網友跑錯了地方(桃園有不只一個高爾夫球場XD)
所以我們在那估等的時候又小玩了一下車子功能
於
2018/01/21 13:39:50
發文IP 106.1.*.*
〔 Ford Escort 1.5 時尚款 一日車主試駕活動 〕
好一陣子沒有這種深度試駕新車的經歷了....好不容易U-Car這次舉辦了這場 Ford Escort的一日車主!
即便要凌晨5點半起床,彰化奔向台北也要義不容辭阿😀
第一次來到U-CAR 位於 台北信義區的辦公室! 隨手拍兩張給跟我一樣好奇的網友瞧瞧 😊
出發前總要來個行前說明一下 ~ 這位U-CAR編輯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 XD
而此次試駕活動基本上重點還是放在車輛的駕駛以及乘坐感受! 因此在行車時間的占比較重!
這趟的試駕活動是全家出動~ 所以正式出發前! 我還需要幫我的小兒子轉移一下他的專屬坐駕...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安全座椅買得早! 所以沒有配置ISOFIX!
枉費在Escort的後座有此配備!沒能享受到快速拆裝座椅的便利性😢
大兒子則改用增高墊....
由於車輛停放於地下室! 解鎖後的車頭日行燈與車尾的識別尾燈 更容易辨識~
此外~2+2的家庭組合! 加上難得北上到台北! 有規劃在多停留一天~ 因此把小孩的玩具衣物也都一併帶上了😋
後廂的深度真的滿優的! 後續還有差異的小小對照~
首站的目標是前往 桃園-慈湖! 內建的觸控螢幕搭配導航系統! 操作的便利性不言而喻.... 重點是免掉一堆雜亂的線
相較於我原車上的導航配置方式....😓
此趟的試駕 共有三個家庭 共同參與! 總代理一次出借三輛Escort也算是滿有誠意的😀
由於當天氣候不是很好~ 帶點雨! 估計對工作人員來說是場硬仗😅
這套影音系統簡明扼要~ 操作非常便利! 各項功能的切換也很簡單! 加上是觸控操作~ 因此不論是在切換音樂資料夾或是在資訊呈現上都相當便利....
另外藍芽的配對也是現在很重要的一個配備之一! 畢竟行車使用手持電話是不被允許的😀
手機的話~~ 我就隨手丟在中控台下方的凹槽裡了😉
一早才剛經歷過一場2.5小時的長途駕駛旅程~ 我都快感覺到自己的屁股不是自己的了!
所以接下來其中一個重點就是Escort所配置的全球同步導入的新世代座椅!
肉眼觀察的部分~顯而易見的是表面的透氣孔設計~ 避免悶熱的問題!
至於長途乘坐感如何~ 就要等旅程結束才能說得準了....
排檔桿的設計個人是覺得滿大器的~ 1.5升小排氣引擎搭配6速自排變速箱 看的出來有油耗的考量!
飲料杯的設計也有玄機~ 感覺得出來刻意降低高度! 好處是在進行排檔的時候不會受到保溫瓶的高度而阻礙!
中央扶手也很有戲~~ 深度放入兩杯早餐店飲料也不是問題XD 不好意思阿! 一早就在趕路! 早餐還沒吃完😆
只要是要出遊...兩個就是開心的! 安安分分聽話的像小貓一樣😘
聽我囉哩一堆之後~ 可以正式啟程了😋 鄉下人很少看到101大樓! 拍個照留念一下😍
車輛的駕駛感受~ 我覺得在國道砸道口的環狀路段就可以明顯感覺出車輛的底盤跟懸吊設定取向....
高速行駛下的風切聲顯然是有下點功夫的~ 對比入門車款來說算是頗有水準的..
在經歷了約莫50km的市區與高速公路路程後~ 加上S檔位的行車模式下! 旅程電腦的油耗其實不差....
另外內建的這套導航系統在實景的擬真畫面上辨識度也相當完善! 對於我這個外地路痴來說~
算是個好領導了😄
接續的這段約莫10km的路程 平面道路以及部分山間道路下! 更可以感受到Ford在車體及底盤的傳統造車理念!
即便是在入門車款的Escort也保有很好的駕駛路感!
一說到要下車去散步~ 馬上露出誇張的招牌笑容😊
既然是出遊嘛~~ 當然要趁機會多幫孩子們拍點照片留念阿! 何況這裡還是第一次來😅
順便幫我兩個兒子徵婚一下😄
接著準備前往下一站用餐....
對比一同出遊的網友~ 人家姑娘多甜蜜的在睡覺! 對比我們家兩頭蠻牛....😒
此刻工作人員也沒閒著呢~~ 忙著拍照中....
我也隨手拍幾張好了~ 不然好像有點混XD 順帶一提~~ 雖說是入門車款! 但是配有四輪碟煞 ~ 算很有誠意....
另外~不用再忍受兒子一直踢椅背的困擾了😱
另外趁著停雨~ 開啟天窗讓孩子看看上空的美景! 吸收一點戶外的空氣😋
但是我還是把雨傘備用~ 話說這後車廂! 一把標準雨傘直接放入還有些餘空間~ 深度表現真的不賴~
而前往用餐的路段~ 是各自前往! 這中間發生了一些插曲~ 我跟另一位網友跑錯了地方(桃園有不只一個高爾夫球場XD)
所以我們在那估等的時候又小玩了一下車子功能
例如配置的倒車顯影...
還有之前有網友提到的~ 沒有頭燈感應功能! 為什麼螢幕裡還這個選單呢!? 其實這個是指 螢幕亮度的感應要不要跟隨頭燈作動的意思!
外型方便當然是見仁見智~ 不過就四門房車來說! Escort不會讓人覺得很呆板無趣!
於
2018/01/21 13:43:45
發文IP 106.1.*.*
〔 Ford Escort 1.5 時尚款 一日車主試駕活動 〕
好一陣子沒有這種深度試駕新車的經歷了....好不容易U-Car這次舉辦了這場 Ford Escort的一日車主!
即便要凌晨5點半起床,彰化奔向台北也要義不容辭阿😀
第一次來到U-CAR 位於 台北信義區的辦公室! 隨手拍兩張給跟我一樣好奇的網友瞧瞧 😊
出發前總要來個行前說明一下 ~ 這位U-CAR編輯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 XD
而此次試駕活動基本上重點還是放在車輛的駕駛以及乘坐感受! 因此在行車時間的占比較重!
這趟的試駕活動是全家出動~ 所以正式出發前! 我還需要幫我的小兒子轉移一下他的專屬坐駕...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安全座椅買得早! 所以沒有配置ISOFIX!
枉費在Escort的後座有此配備!沒能享受到快速拆裝座椅的便利性😢
大兒子則改用增高墊....
由於車輛停放於地下室! 解鎖後的車頭日行燈與車尾的識別尾燈 更容易辨識~
此外~2+2的家庭組合! 加上難得北上到台北! 有規劃在多停留一天~ 因此把小孩的玩具衣物也都一併帶上了😋
後廂的深度真的滿優的! 後續還有差異的小小對照~
首站的目標是前往 桃園-慈湖! 內建的觸控螢幕搭配導航系統! 操作的便利性不言而喻.... 重點是免掉一堆雜亂的線
相較於我原車上的導航配置方式....😓
此趟的試駕 共有三個家庭 共同參與! 總代理一次出借三輛Escort也算是滿有誠意的😀
由於當天氣候不是很好~ 帶點雨! 估計對工作人員來說是場硬仗😅
這套影音系統簡明扼要~ 操作非常便利! 各項功能的切換也很簡單! 加上是觸控操作~ 因此不論是在切換音樂資料夾或是在資訊呈現上都相當便利....
另外藍芽的配對也是現在很重要的一個配備之一! 畢竟行車使用手持電話是不被允許的😀
手機的話~~ 我就隨手丟在中控台下方的凹槽裡了😉
一早才剛經歷過一場2.5小時的長途駕駛旅程~ 我都快感覺到自己的屁股不是自己的了!
所以接下來其中一個重點就是Escort所配置的全球同步導入的新世代座椅!
肉眼觀察的部分~顯而易見的是表面的透氣孔設計~ 避免悶熱的問題!
至於長途乘坐感如何~ 就要等旅程結束才能說得準了....
排檔桿的設計個人是覺得滿大器的~ 1.5升小排氣引擎搭配6速自排變速箱 看的出來有油耗的考量!
飲料杯的設計也有玄機~ 感覺得出來刻意降低高度! 好處是在進行排檔的時候不會受到保溫瓶的高度而阻礙!
中央扶手也很有戲~~ 深度放入兩杯早餐店飲料也不是問題XD 不好意思阿! 一早就在趕路! 早餐還沒吃完😆
只要是要出遊...兩個就是開心的! 安安分分聽話的像小貓一樣😘
聽我囉哩一堆之後~ 可以正式啟程了😋 鄉下人很少看到101大樓! 拍個照留念一下😍
車輛的駕駛感受~ 我覺得在國道砸道口的環狀路段就可以明顯感覺出車輛的底盤跟懸吊設定取向....
高速行駛下的風切聲顯然是有下點功夫的~ 對比入門車款來說算是頗有水準的..
在經歷了約莫50km的市區與高速公路路程後~ 加上S檔位的行車模式下! 旅程電腦的油耗其實不差....
另外內建的這套導航系統在實景的擬真畫面上辨識度也相當完善! 對於我這個外地路痴來說~
算是個好領導了😄
接續的這段約莫10km的路程 平面道路以及部分山間道路下! 更可以感受到Ford在車體及底盤的傳統造車理念!
即便是在入門車款的Escort也保有很好的駕駛路感!
一說到要下車去散步~ 馬上露出誇張的招牌笑容😊
既然是出遊嘛~~ 當然要趁機會多幫孩子們拍點照片留念阿! 何況這裡還是第一次來😅
順便幫我兩個兒子徵婚一下😄
接著準備前往下一站用餐....
對比一同出遊的網友~ 人家姑娘多甜蜜的在睡覺! 對比我們家兩頭蠻牛....😒
此刻工作人員也沒閒著呢~~ 忙著拍照中....
我也隨手拍幾張好了~ 不然好像有點混XD 順帶一提~~ 雖說是入門車款! 但是配有四輪碟煞 ~ 算很有誠意....
另外~不用再忍受兒子一直踢椅背的困擾了😱
另外趁著停雨~ 開啟天窗讓孩子看看上空的美景! 吸收一點戶外的空氣😋
但是我還是把雨傘備用~ 話說這後車廂! 一把標準雨傘直接放入還有些餘空間~ 深度表現真的不賴~
而前往用餐的路段~ 是各自前往! 這中間發生了一些插曲~ 我跟另一位網友跑錯了地方(桃園有不只一個高爾夫球場XD)
所以我們在那估等的時候又小玩了一下車子功能
例如配置的倒車顯影...
還有之前有網友提到的~ 沒有頭燈感應功能! 為什麼螢幕裡還這個選單呢!? 其實這個是指 螢幕亮度的感應要不要跟隨頭燈作動的意思!
外型方便當然是見仁見智~ 不過就四門房車來說! Escort不會讓人覺得很呆板無趣!
苦等不到人的情況下~才發現跑錯地方了! 還好浪子回頭! 還趕得上吃飯時間😆
隨便拍一張餐點照! 證明U-CAR沒有虐待我們😆
一日Ford Escort的車主活動就分享到這....
整體來說~ Escort 在駕馭上仍保有Ford一貫的底盤懸吊設定! 擁有不錯的路感清晰度!
而內裝質感上也有提升~ 軟質塑膠的元素有營造出一些質感來!
而感受最明顯的應該是坐椅~ 泡棉的用料是那種Q中帶硬的支撐感! 沿途一個多小時的連續開車時間下來
屁股並沒有抗議...這點跟我原先車輛的差異性最大!😓
而風切聲也是一個很明顯的差異~ 高速公路行駛下! 門邊的風切聲抑制的很好! 這也是很容易感覺到的地方!
這個級距的車輛應該是滿多族群的平日用車選擇~ Ford Escort 也是一輛值得去感受的車款之一...
於
2018/01/21 16:11:07
發文IP 106.1.*.*
〔 Ford Escort 1.5 時尚款 一日車主試駕活動 〕
好一陣子沒有這種深度試駕新車的經歷了....好不容易U-Car這次舉辦了這場 Ford Escort的一日車主!
即便要凌晨5點半起床,彰化奔向台北也要義不容辭阿😀
第一次來到U-CAR 位於 台北信義區的辦公室! 隨手拍兩張給跟我一樣好奇的網友瞧瞧 😊
出發前總要來個行前說明一下 ~ 這位U-CAR編輯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 XD
而此次試駕活動基本上重點還是放在車輛的駕駛以及乘坐感受! 因此在行車時間的占比較重!
這趟的試駕活動是全家出動~ 所以正式出發前! 我還需要幫我的小兒子轉移一下他的專屬坐駕...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安全座椅買得早! 所以沒有配置ISOFIX!
枉費在Escort的後座有此配備!沒能享受到快速拆裝座椅的便利性😢
大兒子則改用增高墊....
由於車輛停放於地下室! 解鎖後的車頭日行燈與車尾的識別尾燈 更容易辨識~
此外~2+2的家庭組合! 加上難得北上到台北! 有規劃在多停留一天~ 因此把小孩的玩具衣物也都一併帶上了😋
後廂的深度真的滿優的! 後續還有差異的小小對照~
首站的目標是前往 桃園-慈湖! 內建的觸控螢幕搭配導航系統! 操作的便利性不言而喻.... 重點是免掉一堆雜亂的線
相較於我原車上的導航配置方式....😓
此趟的試駕 共有三個家庭 共同參與! 總代理一次出借三輛Escort也算是滿有誠意的😀
由於當天氣候不是很好~ 帶點雨! 估計對工作人員來說是場硬仗😅
這套影音系統簡明扼要~ 操作非常便利! 各項功能的切換也很簡單! 加上是觸控操作~ 因此不論是在切換音樂資料夾或是在資訊呈現上都相當便利....
另外藍芽的配對也是現在很重要的一個配備之一! 畢竟行車使用手持電話是不被允許的😀
手機的話~~ 我就隨手丟在中控台下方的凹槽裡了😉
一早才剛經歷過一場2.5小時的長途駕駛旅程~ 我都快感覺到自己的屁股不是自己的了!
所以接下來其中一個重點就是Escort所配置的全球同步導入的新世代座椅!
肉眼觀察的部分~顯而易見的是表面的透氣孔設計~ 避免悶熱的問題!
至於長途乘坐感如何~ 就要等旅程結束才能說得準了....
排檔桿的設計個人是覺得滿大器的~ 1.5升小排氣引擎搭配6速自排變速箱 看的出來有油耗的考量!
飲料杯的設計也有玄機~ 感覺得出來刻意降低高度! 好處是在進行排檔的時候不會受到保溫瓶的高度而阻礙!
中央扶手也很有戲~~ 深度放入兩杯早餐店飲料也不是問題XD 不好意思阿! 一早就在趕路! 早餐還沒吃完😆
只要是要出遊...兩個就是開心的! 安安分分聽話的像小貓一樣😘
聽我囉哩一堆之後~ 可以正式啟程了😋 鄉下人很少看到101大樓! 拍個照留念一下😍
車輛的駕駛感受~ 我覺得在國道砸道口的環狀路段就可以明顯感覺出車輛的底盤跟懸吊設定取向....
高速行駛下的風切聲顯然是有下點功夫的~ 對比入門車款來說算是頗有水準的..
在經歷了約莫50km的市區與高速公路路程後~ 加上S檔位的行車模式下! 旅程電腦的油耗其實不差....
另外內建的這套導航系統在實景的擬真畫面上辨識度也相當完善! 對於我這個外地路痴來說~
算是個好領導了😄
接續的這段約莫10km的路程 平面道路以及部分山間道路下! 更可以感受到Ford在車體及底盤的傳統造車理念!
即便是在入門車款的Escort也保有很好的駕駛路感!
一說到要下車去散步~ 馬上露出誇張的招牌笑容😊
既然是出遊嘛~~ 當然要趁機會多幫孩子們拍點照片留念阿! 何況這裡還是第一次來😅
順便幫我兩個兒子徵婚一下😄
接著準備前往下一站用餐....
對比一同出遊的網友~ 人家姑娘多甜蜜的在睡覺! 對比我們家兩頭蠻牛....😒
此刻工作人員也沒閒著呢~~ 忙著拍照中....
我也隨手拍幾張好了~ 不然好像有點混XD 順帶一提~~ 雖說是入門車款! 但是配有四輪碟煞 ~ 算很有誠意....
另外~不用再忍受兒子一直踢椅背的困擾了😱
另外趁著停雨~ 開啟天窗讓孩子看看上空的美景! 吸收一點戶外的空氣😋
但是我還是把雨傘備用~ 話說這後車廂! 一把標準雨傘直接放入還有些餘空間~ 深度表現真的不賴~
而前往用餐的路段~ 是各自前往! 這中間發生了一些插曲~ 我跟另一位網友跑錯了地方(桃園有不只一個高爾夫球場XD)
所以我們在那估等的時候又小玩了一下車子功能
例如配置的倒車顯影...
還有之前有網友提到的~ 沒有頭燈感應功能! 為什麼螢幕裡還這個選單呢!? 其實這個是指 螢幕亮度的感應要不要跟隨頭燈作動的意思!
外型方便當然是見仁見智~ 不過就四門房車來說! Escort不會讓人覺得很呆板無趣!
苦等不到人的情況下~才發現跑錯地方了! 還好浪子回頭! 還趕得上吃飯時間😆
隨便拍一張餐點照! 證明U-CAR沒有虐待我們😆
一日Ford Escort的車主活動就分享到這....
整體來說~ Escort 在駕馭上仍保有Ford一貫的底盤懸吊設定! 擁有不錯的路感清晰度!
而內裝質感上也有提升~ 軟質塑膠的元素有營造出一些質感來!
而感受最明顯的應該是坐椅~ 泡棉的用料是那種Q中帶硬的支撐感! 沿途一個多小時的連續開車時間下來
屁股並沒有抗議...這點跟我原先車輛的差異性最大!😓
而風切聲也是一個很明顯的差異~ 高速公路行駛下! 門邊的風切聲抑制的很好! 這也是很容易感覺到的地方!
這個級距的車輛應該是滿多族群的平日用車選擇~ Ford Escort 也是一輛值得去感受的車款之一...
〔 Ford Escort 1.5 時尚款 一日車主試駕活動 〕
好一陣子沒有這種深度試駕新車的經歷了....好不容易U-Car這次舉辦了這場 Ford Escort的一日車主!
即便要凌晨5點半起床,彰化奔向台北也要義不容辭阿😀
第一次來到U-CAR 位於 台北信義區的辦公室! 隨手拍兩張給跟我一樣好奇的網友瞧瞧 😊
出發前總要來個行前說明一下 ~ 這位U-CAR編輯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 XD
而此次試駕活動基本上重點還是放在車輛的駕駛以及乘坐感受! 因此在行車時間的占比較重!
這趟的試駕活動是全家出動~ 所以正式出發前! 我還需要幫我的小兒子轉移一下他的專屬坐駕...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安全座椅買得早! 所以沒有配置ISOFIX!
枉費在Escort的後座有此配備!沒能享受到快速拆裝座椅的便利性😢
大兒子則改用增高墊....
由於車輛停放於地下室! 解鎖後的車頭日行燈與車尾的識別尾燈 更容易辨識~
此外~2+2的家庭組合! 加上難得北上到台北! 有規劃在多停留一天~ 因此把小孩的玩具衣物也都一併帶上了😋
後廂的深度真的滿優的! 後續還有差異的小小對照~
首站的目標是前往 桃園-慈湖! 內建的觸控螢幕搭配導航系統! 操作的便利性不言而喻.... 重點是免掉一堆雜亂的線
相較於我原車上的導航配置方式....😓
此趟的試駕 共有三個家庭 共同參與! 總代理一次出借三輛Escort也算是滿有誠意的😀
由於當天氣候不是很好~ 帶點雨! 估計對工作人員來說是場硬仗😅
這套影音系統簡明扼要~ 操作非常便利! 各項功能的切換也很簡單! 加上是觸控操作~ 因此不論是在切換音樂資料夾或是在資訊呈現上都相當便利....
另外藍芽的配對也是現在很重要的一個配備之一! 畢竟行車使用手持電話是不被允許的😀
手機的話~~ 我就隨手丟在中控台下方的凹槽裡了😉
一早才剛經歷過一場2.5小時的長途駕駛旅程~ 我都快感覺到自己的屁股不是自己的了!
所以接下來其中一個重點就是Escort所配置的全球同步導入的新世代座椅!
肉眼觀察的部分~顯而易見的是表面的透氣孔設計~ 避免悶熱的問題!
至於長途乘坐感如何~ 就要等旅程結束才能說得準了....
排檔桿的設計個人是覺得滿大器的~ 1.5升小排氣引擎搭配6速自排變速箱 看的出來有油耗的考量!
飲料杯的設計也有玄機~ 感覺得出來刻意降低高度! 好處是在進行排檔的時候不會受到保溫瓶的高度而阻礙!
中央扶手也很有戲~~ 深度放入兩杯早餐店飲料也不是問題XD 不好意思阿! 一早就在趕路! 早餐還沒吃完😆
只要是要出遊...兩個就是開心的! 安安分分聽話的像小貓一樣😘
聽我囉哩一堆之後~ 可以正式啟程了😋 鄉下人很少看到101大樓! 拍個照留念一下😍
車輛的駕駛感受~ 我覺得在國道砸道口的環狀路段就可以明顯感覺出車輛的底盤跟懸吊設定取向....
高速行駛下的風切聲顯然是有下點功夫的~ 對比入門車款來說算是頗有水準的..
在經歷了約莫50km的市區與高速公路路程後~ 加上S檔位的行車模式下! 旅程電腦的油耗其實不差....
另外內建的這套導航系統在實景的擬真畫面上辨識度也相當完善! 對於我這個外地路痴來說~
算是個好領導了😄
接續的這段約莫10km的路程 平面道路以及部分山間道路下! 更可以感受到Ford在車體及底盤的傳統造車理念!
即便是在入門車款的Escort也保有很好的駕駛路感!
一說到要下車去散步~ 馬上露出誇張的招牌笑容😊
既然是出遊嘛~~ 當然要趁機會多幫孩子們拍點照片留念阿! 何況這裡還是第一次來😅
順便幫我兩個兒子徵婚一下😄
接著準備前往下一站用餐....
對比一同出遊的網友~ 人家姑娘多甜蜜的在睡覺! 對比我們家兩頭蠻牛....😒
此刻工作人員也沒閒著呢~~ 忙著拍照中....
我也隨手拍幾張好了~ 不然好像有點混XD 順帶一提~~ 雖說是入門車款! 但是配有四輪碟煞 ~ 算很有誠意....
另外~不用再忍受兒子一直踢椅背的困擾了😱
另外趁著停雨~ 開啟天窗讓孩子看看上空的美景! 吸收一點戶外的空氣😋
但是我還是把雨傘備用~ 話說這後車廂! 一把標準雨傘直接放入還有些餘空間~ 深度表現真的不賴~
而前往用餐的路段~ 是各自前往! 這中間發生了一些插曲~ 我跟另一位網友跑錯了地方(桃園有不只一個高爾夫球場XD)
所以我們在那估等的時候又小玩了一下車子功能
例如配置的倒車顯影...
還有之前有網友提到的~ 沒有頭燈感應功能! 為什麼螢幕裡還這個選單呢!? 其實這個是指 螢幕亮度的感應要不要跟隨頭燈作動的意思!
外型方面當然是見仁見智~ 不過就四門房車來說! Escort不會讓人覺得很呆板無趣!
苦等不到人的情況下~才發現跑錯地方了! 還好浪子回頭! 還趕得上吃飯時間😆
隨便拍一張餐點照! 證明U-CAR沒有虐待我們😆
一日Ford Escort的車主活動就分享到這....
整體來說~ Escort 在駕馭上仍保有Ford一貫的底盤懸吊設定! 擁有不錯的路感清晰度!
而內裝質感上也有提升~ 軟質塑膠的元素有營造出一些質感來!
而感受最明顯的應該是坐椅~ 泡棉的用料是那種Q中帶硬的支撐感! 沿途一個多小時的連續開車時間下來
屁股並沒有抗議...這點跟我原先車輛的差異性最大!😓
而風切聲也是一個很明顯的差異~ 高速公路行駛下! 門邊的風切聲抑制的很好! 這也是很容易感覺到的地方!
這個級距的車輛應該是滿多族群的平日用車選擇~ Ford Escort 也是一輛值得去感受的車款之一...
最近版上挺熱的一個就是大家集資 然後再挑選一輛熱門車送測!
來檢視國內市售車的的撞擊測試!
我突然覺得~ 如果1800萬! 買個幾台熱門車 同時速對撞!
也可以考慮同款車買兩台 分車頭 車側撞 !
缺點是只能目視車體變形 乘坐人員的傷損看不出來就是!
但是我覺得應該也會很有討論度~
於
2017/12/30 08:02:57
發文IP 106.1.*.*
VICOVATION 視連科 Vico Opia1 星光夜視款
打從SONY 推出了星光級STARVIS™ 系列感光元件後,相信很多車主在選購新款行車紀錄器的時候也都會特別留意是否搭載這項新的硬體配備!
VICOVATION (視連科) 近期的新機種 Opia 1 星光夜視款 即是搭載此系列的感光元件! 此外 搭配星光級專用F/1.4超大光圈,145度大廣角/7G全玻百萬像素鏡頭,呈像1080P水準!
同時內建802.11N WIFI模組,搭配OPIAVIEWER APP使用,支援智慧型手機備份下載影片更便利。搭載全自動智慧停車監控功能,除了有停車位移偵測錄影,也能設定停車秒拍縮時攝影,全面守護您的行車與停車安全。
在收到商品的時候~ 我並沒有急著要安裝感受這機器對比現行車上剛安裝不久的行車紀錄器間的差異...
而是趕忙訂購其選購配件.... Vico-Power PLUS 電力加
其特色為
對於有時候外出遊玩車輛停放時的安全更有一分保障! 此外~ 選購後才發現其產品不同於市面都是專用特定行車紀錄器! 其設計能還能廣泛支援他牌的機器! 算是相當良善的設計~ 不僅如此~ 使用後才發現其更多貼心設計之處.....(後續說明)
由於有加購電力加的設備~ 因此沒有打算自行安裝 (雖然其說明書的安裝說明其實滿詳細的) 但是由於車輛還有一些其他設定要更改! 所以順勢跑一下台中的店家~ 一起處理^^
所以出發的路上~ 先使用盒內附贈的玻璃吸盤搭配點菸器電源線進行供電 ~ 順便對比一下跟現行車上的機器在日間的差異性!
到達店家後~ 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將兩台機器各自的記憶卡取下! 當天是陰天 在高速公路行駛下 差異並不是很大~ 但是還是可以看出字體清晰度還是有勝出一些! 另外一個比較明顯的就是白平衡 明顯比較準確些!
行車紀錄器原始檔 Full HD 1080P @ 30fps
到了店家之後~ 我則可以專心拍點產品照片! 先麻煩技師幫忙移除車上原先車上安裝的行車紀錄器...
正常來說 移除原先的行車紀錄器應該是很快的事情才對! 但是由於原先的機種我當也加購的停車監控的控制器! 加上電源配置是連接到保險絲上~ 並非直接插上點壓器的方式! 因此相對來說會比較搞工一些! 不過整體的線路整齊度肯定不同的XD
說到原本停車監控這玩意~ 我個人是覺得滿有價值的~ 但是原先的機種有個小小的可惜之處! 就是當我設定2小時的停車持續錄影功能~ 尷尬的就是我明明是回到自家的車庫! 他還是會照著設定持續監控2小時才關機! 除非每次下車都手動關機....可惜我沒有這麼勤勞XD
既然是要先安裝選購的這個 電力加 配件! 就不免俗的先幫他簡單開個箱吧XD
VICO的電力加 不同於原先使用的款式! 因為其監控的原件是在此機體上~ 加上輸出電源是一個母的點菸器電源配置! 因此可以相容於不同型號的機種! (不過要能完善發揮功能行車紀錄器本體要能配置智慧停車錄影功能才適當,否則保持全時停車錄影的話太浪費記憶卡空間)
機器安裝的位置~ 我則選擇在正中央 感覺應該是最理想的位置才是?! 而配線的部分 包括一條永久電源/ACC電源/接地
貼心的是兩個正極都會配置保險絲~ 相對提升安全性!
原先還在煩惱要把這個電力加安裝在哪才能美觀又實用~ 好在很有點子的技師幫我搞定了XD
初次安裝要搭配三用電表量測電瓶真實電壓~ 並對照電力加的顯示數值 如有誤差可以透過內部設定進行+-0.5的區間設定補償! 不過我實裝對照是滿精準的就是!
另外就是由於背部採用魔鬼沾設計~ 因此雖然藏在飾板內~ 如果需要進行比較複雜的設定~ 還是可以很輕易的將整個電力加取出~ 設定完後再放回去😊
如果只是單純要切換停車熄火後是否要持續監控~ 則不需要取出電力加~ 直接掀開蓋子切換開關即可!
這項功能我覺得就很人性化~ 平常都在自家車庫的情況下! 就都設定熄火關機~ 假設周末要出去玩或旅遊~ 車輛停放陌生地方~ 只要輕易切換開關即可啟動停車監控~ 另外如果是長時間停放~ 還能切換至持續錄影功能! 當然 ~ 車輛電瓶電壓會幫忙監控~ 另外高溫也會進行關機保護! 算是相當周延~
說了老半天~ 結果主角還沒現身這樣好像也說不過去😋
幾項大賣點通通都在盒子的正面示意了~ 包括了SONY STARVIS以及WIFI 即時影像 與檔案傳輸功能!
包裝本身我也覺得很有戲~ 刻意挖的圓孔對應一個電源圖示~ 推開後整個內盒順勢滑出! 主角就這麼現身了😍
標準配件的部分包括了4米長的電源線
以及兩款不同固定方式的底座
主角的最大看頭之一絕對是這棵 F1.4 7G 145度大廣角的配置
兩側則是電源接孔 / GPS接孔 以及另一端的記憶卡插孔 最大可支援128GB的容量
為了方便拍攝~ 我則是暫時利用落地玻璃展示一下這個固定做的球狀角度變化以及與行車紀錄器接合的卡座方式
插花一下~~ 話說都市真的是好車一堆阿! 那天裝個行車紀錄器~ 就不知道看了幾台保時捷來安裝測速器! 還不乏海神等等的超跑....恩! 努力工作賺錢😔
此次 視連科 很貼心的不只附上Opia 1的新機器 , 另外還加贈了一張16GB的高速記憶卡! 不過由於自身有買了一張64GB卡
當然餵Opia 1 這種能支援1080P@60FPS的機器飽一點 XD
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格式化記憶卡
接著將停車監控功能設定為 位移偵測錄影 這功能最大好處是機器本身是保持監控狀態的~ 但是當影像有變化的時候才會寫入記憶卡~ 可以最大化記憶卡的空間配置!
由於記憶卡的空間應當足夠~ 所以將影像解析度設定為最高並搭配60FPS規格
每段影像的長度則可以依照個人喜好設定為 1 / 3 / 5 分鐘為一個片段
至於螢幕的部分~ 我則習慣於一段時間後進行關閉! 感覺螢幕壽命會比較長一些XD 哈哈
而其他功能的部分~ 則可以依造個人需求加裝GPS MOUSE 套件! 能開啟更多的輔助功能
例如以上功能....
固定好位置後~ 整個安裝就算完成囉! 可以開始進行實際道路測試....
不過此刻~我還是沒有急著取下原先的行車紀錄器! 但是將其配置改為手動的點菸器供電~ 理由是要驗證搭載SONY星光感光元件的Opia 1對於一般機種到底有多少差異性! 總是有個對照組比較恰當 😘
在進行對照測試前~ 由於發現有新版本的韌體! 所以當然要先進行升級一下~ 這裡要注意的是 升級的時候選用的記憶卡要搭配16/32GB這類小容量的卡~ 由於格式須為FAT32 ~另外更新完後 關機取下卡片刪除裏頭的更新檔! 否則每次重開機會一直重複更新喔!
好不容易等到了夜晚的降臨.....我決定行駛一般道路 然後上快速道路 接著找一個黑暗的停車場! 試驗一下~~
一般道路上的隔壁車道同時間截圖~~ 原先對比日間感覺差異沒那麼大! 到了夜晚~ 搭載SONY STARVIS的優勢都展現出來了
原始影像 FHD 1080P @ 60FPS
原始影像 FHD 1080P @ 60FPS
最後一個測驗當然就是找一個黑一點的停車場試驗看看無路燈下的感光效果 大概肉眼觀看的亮度!
直接附上原始影片截圖給大家對照! 😁
另外Opia 1 的另一項特點就是WIFI連接功能
透過手機安裝專屬的APP 後 連接OPIA 1的 WIFI熱點
除了可以進行各項功能設定之外~
也能即時觀看OPIA 1的鏡頭影像!
假設一個情境~ 當我在餐廳用餐時~ 還能觀看一下停車位置的狀態! 感覺也是滿好的XD
實測收訊的距離跟穩定度也都滿不錯的!
另外要下載檔案也可以免除移除記憶卡 ~ 直接下載存入手機!
總結:
整體來說 ~ OPIA 1 搭載的硬體設施明顯優於我原先使用的機種~ 價格方面甚至還便宜了2000元左右!
對於我來說此次的換機是絕對值得的~
此外~ 同樣加購了 停車監控的套件! VICOVATION 所配置的電力加在不同環境使用下更加便利靈活!
這點我是覺得加分很多!
尤其是電力加搭配了WIFI連線即時影像監看功能 ~ 整個是如虎添翼阿! 彷彿多了一台監視器的感覺😍
後續打算再購入GPS MOUSE套件! 完整打通OPIA 1的任督二脈😀
以上內容為小弟的簡單分享~ 如有錯誤之處! 還請不吝指教😙
VICOVATION 視連科 Vico Opia1 星光夜視款
打從SONY 推出了星光級STARVIS™ 系列感光元件後,相信很多車主在選購新款行車紀錄器的時候也都會特別留意是否搭載這項新的硬體配備!
VICOVATION (視連科) 近期的新機種 Opia 1 星光夜視款 即是搭載此系列的感光元件! 此外 搭配星光級專用F/1.4超大光圈,145度大廣角/7G全玻百萬像素鏡頭,呈像1080P水準!
同時內建802.11N WIFI模組,搭配OPIAVIEWER APP使用,支援智慧型手機備份下載影片更便利。搭載全自動智慧停車監控功能,除了有停車位移偵測錄影,也能設定停車秒拍縮時攝影,全面守護您的行車與停車安全。
在收到商品的時候~ 我並沒有急著要安裝感受這機器對比現行車上剛安裝不久的行車紀錄器間的差異...
而是趕忙訂購其選購配件.... Vico-Power PLUS 電力加
其特色為
對於有時候外出遊玩車輛停放時的安全更有一分保障! 此外~ 選購後才發現其產品不同於市面都是專用特定行車紀錄器! 其設計能還能廣泛支援他牌的機器! 算是相當良善的設計~ 不僅如此~ 使用後才發現其更多貼心設計之處.....(後續說明)
由於有加購電力加的設備~ 因此沒有打算自行安裝 (雖然其說明書的安裝說明其實滿詳細的) 但是由於車輛還有一些其他設定要更改! 所以順勢跑一下台中的店家~ 一起處理^^
所以出發的路上~ 先使用盒內附贈的玻璃吸盤搭配點菸器電源線進行供電 ~ 順便對比一下跟現行車上的機器在日間的差異性!
到達店家後~ 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將兩台機器各自的記憶卡取下! 當天是陰天 在高速公路行駛下 差異並不是很大~ 但是還是可以看出字體清晰度還是有勝出一些! 另外一個比較明顯的就是白平衡 明顯比較準確些!
行車紀錄器原始檔 Full HD 1080P @ 30fps
到了店家之後~ 我則可以專心拍點產品照片! 先麻煩技師幫忙移除車上原先車上安裝的行車紀錄器...
正常來說 移除原先的行車紀錄器應該是很快的事情才對! 但是由於原先的機種我當也加購的停車監控的控制器! 加上電源配置是連接到保險絲上~ 並非直接插上點壓器的方式! 因此相對來說會比較搞工一些! 不過整體的線路整齊度肯定不同的XD
說到原本停車監控這玩意~ 我個人是覺得滿有價值的~ 但是原先的機種有個小小的可惜之處! 就是當我設定2小時的停車持續錄影功能~ 尷尬的就是我明明是回到自家的車庫! 他還是會照著設定持續監控2小時才關機! 除非每次下車都手動關機....可惜我沒有這麼勤勞XD
既然是要先安裝選購的這個 電力加 配件! 就不免俗的先幫他簡單開個箱吧XD
VICO的電力加 不同於原先使用的款式! 因為其監控的原件是在此機體上~ 加上輸出電源是一個母的點菸器電源配置! 因此可以相容於不同型號的機種! (不過要能完善發揮功能行車紀錄器本體要能配置智慧停車錄影功能才適當,否則保持全時停車錄影的話太浪費記憶卡空間)
機器安裝的位置~ 我則選擇在正中央 感覺應該是最理想的位置才是?! 而配線的部分 包括一條永久電源/ACC電源/接地
貼心的是兩個正極都會配置保險絲~ 相對提升安全性!
原先還在煩惱要把這個電力加安裝在哪才能美觀又實用~ 好在很有點子的技師幫我搞定了XD
初次安裝要搭配三用電表量測電瓶真實電壓~ 並對照電力加的顯示數值 如有誤差可以透過內部設定進行+-0.5的區間設定補償! 不過我實裝對照是滿精準的就是!
另外就是由於背部採用魔鬼沾設計~ 因此雖然藏在飾板內~ 如果需要進行比較複雜的設定~ 還是可以很輕易的將整個電力加取出~ 設定完後再放回去😊
如果只是單純要切換停車熄火後是否要持續監控~ 則不需要取出電力加~ 直接掀開蓋子切換開關即可!
這項功能我覺得就很人性化~ 平常都在自家車庫的情況下! 就都設定熄火關機~ 假設周末要出去玩或旅遊~ 車輛停放陌生地方~ 只要輕易切換開關即可啟動停車監控~ 另外如果是長時間停放~ 還能切換至持續錄影功能! 當然 ~ 車輛電瓶電壓會幫忙監控~ 另外高溫也會進行關機保護! 算是相當周延~
說了老半天~ 結果主角還沒現身這樣好像也說不過去😋
幾項大賣點通通都在盒子的正面示意了~ 包括了SONY STARVIS以及WIFI 即時影像 與檔案傳輸功能!
包裝本身我也覺得很有戲~ 刻意挖的圓孔對應一個電源圖示~ 推開後整個內盒順勢滑出! 主角就這麼現身了😍
標準配件的部分包括了4米長的電源線
以及兩款不同固定方式的底座
主角的最大看頭之一絕對是這棵 F1.4 7G 145度大廣角的配置
兩側則是電源接孔 / GPS接孔 以及另一端的記憶卡插孔 最大可支援128GB的容量
為了方便拍攝~ 我則是暫時利用落地玻璃展示一下這個固定做的球狀角度變化以及與行車紀錄器接合的卡座方式
插花一下~~ 話說都市真的是好車一堆阿! 那天裝個行車紀錄器~ 就不知道看了幾台保時捷來安裝測速器! 還不乏海神等等的超跑....恩! 努力工作賺錢😔
此次 視連科 很貼心的不只附上Opia 1的新機器 , 另外還加贈了一張16GB的高速記憶卡! 不過由於自身有買了一張64GB卡
當然餵Opia 1 這種能支援1080P@60FPS的機器飽一點 XD
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格式化記憶卡
接著將停車監控功能設定為 位移偵測錄影 這功能最大好處是機器本身是保持監控狀態的~ 但是當影像有變化的時候才會寫入記憶卡~ 可以最大化記憶卡的空間配置!
由於記憶卡的空間應當足夠~ 所以將影像解析度設定為最高並搭配60FPS規格
每段影像的長度則可以依照個人喜好設定為 1 / 3 / 5 分鐘為一個片段
至於螢幕的部分~ 我則習慣於一段時間後進行關閉! 感覺螢幕壽命會比較長一些XD 哈哈
而其他功能的部分~ 則可以依造個人需求加裝GPS MOUSE 套件! 能開啟更多的輔助功能
例如以上功能....
固定好位置後~ 整個安裝就算完成囉! 可以開始進行實際道路測試....
不過此刻~我還是沒有急著取下原先的行車紀錄器! 但是將其配置改為手動的點菸器供電~ 理由是要驗證搭載SONY星光感光元件的Opia 1對於一般機種到底有多少差異性! 總是有個對照組比較恰當 😘
在進行對照測試前~ 由於發現有新版本的韌體! 所以當然要先進行升級一下~ 這裡要注意的是 升級的時候選用的記憶卡要搭配16/32GB這類小容量的卡~ 由於格式須為FAT32 ~另外更新完後 關機取下卡片刪除裏頭的更新檔! 否則每次重開機會一直重複更新喔!
好不容易等到了夜晚的降臨.....我決定行駛一般道路 然後上快速道路 接著找一個黑暗的停車場! 試驗一下~~
一般道路上的隔壁車道同時間截圖~~ 原先對比日間感覺差異沒那麼大! 到了夜晚~ 搭載SONY STARVIS的優勢都展現出來了
原始影像 FHD 1080P @ 60FPS
原始影像 FHD 1080P @ 60FPS
最後一個測驗當然就是找一個黑一點的停車場試驗看看無路燈下的感光效果 大概肉眼觀看的亮度!
直接附上原始影片截圖給大家對照! 😁
另外Opia 1 的另一項特點就是WIFI連接功能
透過手機安裝專屬的APP 後 連接OPIA 1的 WIFI熱點
除了可以進行各項功能設定之外~
也能即時觀看OPIA 1的鏡頭影像!
假設一個情境~ 當我在餐廳用餐時~ 還能觀看一下停車位置的狀態! 感覺也是滿好的XD
實測收訊的距離跟穩定度也都滿不錯的!
另外要下載檔案也可以免除移除記憶卡 ~ 直接下載存入手機!
總結:
整體來說 ~ OPIA 1 搭載的硬體設施明顯優於我原先使用的機種~ 價格方面甚至還便宜了2000元左右!
對於我來說此次的換機是絕對值得的~
此外~ 同樣加購了 停車監控的套件! VICOVATION 所配置的電力加在不同環境使用下更加便利靈活!
這點我是覺得加分很多!
尤其是電力加搭配了WIFI連線即時影像監看功能 ~ 整個是如虎添翼阿! 彷彿多了一台監視器的感覺😍
後續打算再購入GPS MOUSE套件! 完整打通OPIA 1的任督二脈😀
以上內容為小弟的簡單分享~ 如有錯誤之處! 還請不吝指教😙
最近在看SUV車款~ 主要原因是小孩子大班 接著就準備上國小了~
感覺開這種車視野比較好~ 主要是給老婆開! 接送孩子跟上下班使用~
其實我原先還滿喜歡柴油車的大扭力的~ 但是相對引擎聲就是大了一些~
而業務告訴我這台NEW KUGA 2.0 EcoBoost 245 改款後的動力加速表現很猛的!
叫我先試駕後再評估看看~~ 另一個原因是去的時候這個展間只有汽油車款的試駕車!
雖然車是想給老婆開~ 但是她個人對於汽油柴車是沒有什麼意見的!
(反正她覺得車會動就好XD)
印象這一代的水箱罩好像變大了~ 大燈我覺得可以! 因為業務說有主動式頭燈
(期待接下來會導入LED)
展示間的這台也是汽油 2.0 旗艦車款
後車箱空間 ~ 印象不是長這樣的! 業務說把一些東西先收起來! 理由是….XD 人性阿...
這地方是要放滅火器的嗎!? 如果交車跟業務凹一個看看~ 自助還可以救人~~
尾燈改用這個導光條真的滿好看的~ 辨識度很高!
現在夏天一年比一年熱~ 後座有出風口應該會比較快涼一些! 只是下方這個門鎖怎麼好像怪怪的!?
業務是跟我這樣解釋~ 有時候媽媽跟小孩坐後座~ 駕駛(爸爸)如果臨時要停車下車買個東西~ 媽媽就可以直接將車輛上鎖~ 大概就是防搶的概念! 不用爬到前座去鎖車門!
每個座位都有燈~ 偶爾老婆如果要翻包包找東西應該有幫助!
全景式天窗~~ 假日如果帶孩子去深山野營! 沒有光害的地方應該可以看星星不用在草地上餵蚊子了XD
駕駛座的配置我是覺得滿有歐系的風格~ 素素的 沒有很多華麗的裝飾品就是!
安全氣囊說是全車系標配七顆! 我覺得側邊安全氣囊滿重要的~ 尤其幾乎小孩都坐後座~
如果不幸到側面撞擊~ 氣簾 對於安全絕對幫助很大!
業務說這一次改款的其中一項就是改成電子手剎車
不是傳統那種拉柄了!
音響主機~XD 說可以支援car play 但是我沒有IPHONE Orz
這個叫做什麼 氣氛燈之類的! 印象中比較常在進口車看到! 國產車好像比較少見?
還可以選顏色~但是我覺得水藍色就很好看了^^
這是我看過算是很小顆的push start 按鍵XD
等業務影印證件~ 等待試駕車款!
大家猜猜這是哪款車的車燈呢~ 我覺得很好看 ^^
試駕的車款一樣是 NEW KUGA EcoBoost 245 2.0的汽油車款
業務先示範腳踢開起尾門功能 其實有電動尾門已經很實用了~
但是KUGA又導入了這個體感尾門的功能~
對於老婆日後如果幫小朋友拿書包 或者買菜的時候 肯定是優雅極了XD
有附遮陽簾~
沒有備胎了~ 改給補胎劑跟打氣機!
一上車我就急著先試試看android auto能不能用! 因為就可以不用換IPHONE了 XD
而且我先坐副駕駛座~ 讓業務先開車! 我想了解一下如果乘客座車的感受!
OK GOOGLE! 語音辨識感覺好爽 XD 而且準確率超高!
最近新開的吃到飽餐廳~ 下次來試試看XD
路上業務就開始介紹這台車有智慧四輪驅動! 還可以看到目前前後輪的輸出分配!
然後就說重踩油門就會分配動力到後輪~ 循跡穩定都會比較好!
上了快速道路就業務先示範ACC 自動跟車系統! 他建議設定三格的跟車距離~
相對比較安全! 畢竟路上駕駛的習慣不是我們能掌握的XD
對於假日會出門旅遊的家庭來說 有ACC開車變得輕鬆許多 設定好車速與車距後
基本上全程都可以不需要掌管油門跟剎車了~ 不過正確習慣腳還是要乖乖在剎車踏板待命
畢竟方便歸方便,突發狀況什麼時候降臨都不知道!
另外就是說這台還有車道偏移輔助 略為轉彎的地方 故意放開方向盤 會感覺到車子會自動些微的進行修正!
此車還配有盲點偵測~ 當有車輛進入後照鏡看不見的死角區域時會閃燈或警示聲提醒駕駛
我覺得非常實用,特別在視線不良的夜間駕駛時,盲點偵測在安全性上提供不少幫助呢!
接著我就跟業務要求說我要去後座感受看看~ 然後請他繼續開車!
後座兩個位置有ISOFIX ~ 不過我的兒童座椅沒這個功能 Orz
這個以後可以放小孩子的水杯
然後業務又示範了低速行駛的時候 全車四周雷達偵測的示範!
最後一段路就要求業務讓我駕駛看看~~
直接開S模式! 說真的~ 重踩油門感覺真的好爽喔! 那種爽跟柴油的那種爽有點不同!
因為轉速可以一值上去~ 說真的二檔之後的再加速讓我有點怕@@ 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
比較不能接受刺激了!
回到展間業務教我怎麼啟動自動停車輔助! 示範的是倒車入庫的方式!
也可以選擇路邊停車! 也有自動開出來的功能~~
我一下車先看的是輪胎~~ 因為我覺得坐在副駕駛座的時候輪鞏隔音做得很好!
所以我懷疑是不是輪胎的關係!
但是業務說現在這款胎就是標配胎! 沒有特別選用!
另外一點就是我印象展示間的車後座坐起來很挺直~ 但是我坐試乘車後! 好像可以躺比較斜!
業務解釋是因為有移除這個支架的關係! 原先安裝的目的是要達成後行李箱的空間的樣子!
最後業務示範的是後座打平 最大載物空間!
業務還說車頭的水箱罩有機關~ 裡面有個裝置可以控制氣流! 高速行駛下可以關閉~
風阻比較小之類的~ 大概啦! 這個詳細怎樣我可能還要查看看!
會看這台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掛小客貨! 如果領牌領公司車! 可以抵5%營業稅 哈哈
另外還有就是雖然大家都揶揄說修個痛快!
但是家裡那台2005年的 Escape 開了14萬公里 印象中沒修過什麼東西啊!?
所以我也不覺得車子有什麼問題! 現在應該更進步~ 造車的穩定度應該更高了吧!?
話說回來~ 我是真的滿愛柴油車款的! 為了這台Ranger 還去淘寶買了不少配件 ~ 哈哈!
而試駕後KUGA 2.0汽油款之後~ 回過頭來開Escape 真的覺得是差很大 Orz
除了動力明顯的差異外~ 隔音真的也差非常的多! 更別提內裝的整個質感上的提升度!
另外~算是相同世代車款的Ranger ~ 雖然儀表採相似的配置! 不過KUGA還可以即時看到四輪驅動的前後輸出分配~ 這點如果Ranger也有感覺就更好了XD
Ragner是3.2柴油渦輪的車~ 雖然扭力很猛~ 但是我只能說 開過Kuga 245汽油款之後!
我突然覺得Ranger也頓時失色了XD 還好Ranger還有強大的後車斗贏Kuga XD
改天來幫Ranger 開箱一下 ~ 也加裝一不少套件就是XD
整體來說再行款的KUGA汽油好像很對味~ 動力表現應該更勝柴油車款! 隔音我覺得也好很多!
業務目前是說這個月沒有什麼特別的活動! 所以大概是可以折價7-8萬左右!
還可以40萬0利率不影響空車折價!
我想如果是給老婆平日上下班用車! 包括接送小孩~ 那一年里程數應該不會太高!
是不是選汽油車款就可以了~ 畢竟油耗可能還好!?
這樣想對嗎? 大家都挑汽油車款還是柴油車款呢!?
謝謝!!
正港7人座MPV休旅 多人出遊、露營體驗輕鬆自得
[前情提要:]
此次的任務是要達成U-car網友提及的…
"LUXGEN M7滿載露營裝備(帳篷類、工具類、寢具類、煮食類、燈具類,其他還有桌椅、衣物、個人盥洗用品、食材等)
由台北出發至台中某知名露營區 (台中市新社區,全程約170公里),由二天一夜行程讓消費者了解該車日常油耗與便利性及空間實用性。
最後再來一個一般保養的花費總覽,讓有心想買LUXGEN M7的消費者,可以對於日後入手該車,大約所需的養車成本有一定的認知,大大增加購入該車的意願。
不過~礙於氣候與其他突發因素! 任務內容略微調整~ 不過大致達成網友所希望了解的項目! 調整項目還請網友耐心看完文章內容 XD
首日 – 取車出發前往露營場所
【▲】取車地點位於新店的Luxgen 服務廠。
【▲】取車當下先確認起始總里程 並將相關單次里程歸零,而剩餘油量預估可行駛296km。
【▲】首要任務則是先去路旁加油站加滿油,跳槍滿油預估行駛總里程維724km。
【▲】不過~這幾天的天公顯然不太做美….雨勢磅礡。
【▲】趁著大雨之際,順勢玩一下內建的前鏡頭輔助影像(其功能稱夜視輔助)
【▲】另外還包括了車道偏移的警示 [LDWS]
【▲】而藍芽免持也有驚喜~獨立的喇叭整合在駕駛座肩上,通話時不用擔心影響其他乘客。
【▲】營地大門裏頭~迎接的是大片草地與山坡樹叢~ 無奈雨勢還是相當猛烈…
【▲】我則先將車輛停妥~不過攜帶的不是手機!是相機…先行探勘一下地形…
【▲】當然~車上那兩個小毛頭! 也要先按奈一下…不然躁動起來還得了XD 後頭大尺寸的螢幕真的是外出安撫孩童的最佳良藥阿~~
【▲】營區算是相當寬敞~此區的營地是將帳篷搭設於草地為基石的場地!
【▲】後頭也都會備有獨立的洗手台以及110V的插座供使用!
【▲】之所以改選擇這個營地除了是此區平日也有開放的因素之外~另一個重點就是提供了孩童最喜歡的滑梯.攀爬跟最重要的沙坑囉!
購買這類休旅車主要用意~當然就是假日要帶著全家開心出遊阿~~
另外鞦韆也是小弟個人非常喜歡抱著孩子盪盪放空的休憩~
【▲】而木屋旁的高層平台~還提供了座位區可以飲茶談心!
【▲】此區的營地都觀摩結束了~無奈雨勢還是沒有趨緩的跡象~望著滿車的露營設備心中仍充滿期待與一絲絲的奇蹟發生呀!
【▲】這個大冰桶能一次將全部食材飲料甚至一些碗盤全部收納其中~不過~ 前提是您的車要有足夠的度量才能征服它呀XD
就說吧~ M7的行李空間真的不是蓋的!!
【▲】另外在冰桶跟第二排座椅間的空間也非常充裕~ 足以將相關的露營設備擺放至此! 說是國產露營專屬車首選應該不為過~~
【▲】礙於雨勢越來越猛烈~我還在期待奇蹟的同時~順勢繞到此營地的第二區!
【▲】此區則為B區~同樣為草皮架構~攀爬區也沒有短缺~一旁的黃布猜測應該是興建中的溜滑梯設施!
【▲】每格的空間算是相當充裕遼闊~當然! 大家也能從照片看出雨勢還是沒有停止的跡象Orz! 而我也可以試試看只利用車內的Active Eagle View+ 來試試看能不能停的方正。
【▲】無奈氣候實在太過惡劣,絲毫沒有趨緩的跡象!只能忍痛告別山間美景.油桐花海以及遊樂設施了Orz!
【▲】準備離開營地時的油表約莫還有半桶~旅程電腦則預估還能行駛約莫300多公里!
【▲】截至此刻里程數則為321.7km
【▲】沒能露成~也不能讓孩子失落! 既然行經國道六號~順勢前往南投的一間親子餐廳!這磅礡的雨勢~ 網友應該可以體諒小弟不是真的不完成任務露營的~ 實在是這情況硬露營太多未知的危險與變數阿Orz
【▲】很可惜天候不佳~不然感覺在外頭用餐也是挺享受的景致~
【▲】當天抵達的時間約莫七點多~其實還算是用餐時段! 或許是天候真的太差~一不小心就跟露營場地一樣又給他包場了XD
【▲】為了彌補他們沒能露營的失落~只好大方的隨他們點餐! 今天不管吃的健不健康~開心就好XD
【▲】會特地選在這裡當然不會只是單純因為美食的因素~重點是還有孩子們喜歡的遊樂區囉XD
【▲】用餐後雨勢還是相當驚人~不過今天這一趟! 應該也算是值得了~~
【▲】夜間回程途中~行經沒有路燈僅有號誌的路段~ 配置的夜間輔助其實還是有點幫助的! 可以看出其清晰度算是值得讚許的~
【▲】這兩個小傢伙則是已經進入熟睡狀態~想的等等要挖他們起床洗澡睡覺~估計又是一潘大戰Orz
【▲】再來跟網友分一下露營設備與M7龐大的空間收納表現!
從車上取下的露營設備包含了:主帳篷(8人帳).棚外防水墊.棚內防潮墊.充氣床墊(雙人尺寸).炊事帳.雙葉片循環扇.超大冰桶(400公升 食材跟碗盤器具置內).折疊椅.星球椅.摺疊桌(4人座).家用棉被.枕頭*2.盥洗衣物用具.電鍋.瓦斯爐(至於大冰桶內)…
這麼多的設備~如果是一般轎車還要載人的情況下! 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阿Orz
【▲】M7大肚量露營設備全收納影片
【▲】當然~如果是面臨需要7人出遊使用到第三排座椅時~
【▲】滿載七人的情況下,仍然擁有充足的行李置物空間!
【▲】M7維持第三排座椅露營設備收納測試
【▲】另外~也因為這次露營偏逢大雨的際遇下~我才偶然發現為什麼處於大雨中~開啟後尾門整理行李時,完全不會淋濕的一個巧妙設計! 這點真的要讚揚一下~ 這尾門底部的勾勒弧度真的是一大功臣~
【▲】說完了M7後座的驚人空間表現後~不得不提其第二排座椅的豪華舒適表現了~ 雙座 單人獨立座椅~ 專屬獨立扶手~ 超寬敞腿部空間~ 即便是同屬性歐系進口車都只能望其向背阿Orz
【▲】而M7兩側的雙電動側滑門的好處就不用多廢話了~酷炫安全之外~僅靠鄰車也不擔心開不了門下不了車的慘況發生~
【▲】車內實用配備更是不少~其中這個交流110V插座~ 整合於中央扶手設計! 這個我覺得超級棒的!
【▲】接續則是將車輛再從中部開回新北市的新店~估算公里數約莫200公里的路程!
【▲】對照旅程電腦~第一天總共開了4百多公里~而預估剩餘油料還能行駛267公里~ 因此~打算不加油為前提下! 了解看看一桶油到底能行駛多少里程數..
【▲】一路上盡量維持車道上限速度行駛~ 而顯示加油燈的時候預估還能行駛100公里~此刻的油表則是剛達紅線處!
【▲】進入雙北後的國道~還遇到大塞車的情況~其實這時候有點擔心~因為此刻就算想加油也無處可去了Orz
【▲】還好最後還能順利抵達位於新店的服務廠~ 另外提一下~ 低速狀態下打了方向燈~其輔助攝影機的呈現的畫面也會有所不同~
【▲】抵達時的此趟總里程為618.4公里~ 預估還能行駛88公里左右!
【▲】而此【▲】而此趟600多公里的單桶油油耗換算剛好也就是一公升約莫10公里左右!對於車輛滿載物品跟人員(2大2小)來說 ~ 表現算是相當不錯了~
【▲】最後~關於網友在意的一般保養花費上~M7在標準5000KM下進行機油更換的保養~套餐價格則為NT$2,490元(含工資) 算是相當親民的價格!
※註:此照片為106年5月拍攝~最新內容與價格請依LUXGEN公告為主!
【▲】另外對於愛車非常疼愛有加的車主來說~也可以選擇其搭配的鍍膜專案來保護愛車的亮麗如新!
※註:此照片為106年5月拍攝~最新內容與價格請依LUXGEN公告為主!
【▲】車主等候區也相當明亮寬敞~還提供冷熱飲品供品嘗享用!
【▲】另外車輛的保養狀態也會顯示於螢幕上!
【▲】當然~一些精品改裝配件展示販售也不能少的XD
【▲】最後~告別了此次的特派員任務~踏上回家的旅途了!
總 結
其實~Luxgen M7 Eco Hyper這款車此次並非第一次駕馭接觸~當時候在挑選一輛正規7人座車輛的時候其也在口袋名單之中~
不過~當時候賞車試駕的路途比較短暫~ 此次長途駕馭下來! 我對這輛車款又有更深刻不同的感受與心得!
相關前瞻科技我想大家也看不少了~其鏡頭環景一直是一個相當主打的功能~而在實用性確實也發揮不少成效!
而在駕駛感受上~雖然是開著一輛長度超過4.8公尺的長軸與高頂車輛~不過行駛上其實感受卻覺得有開房車的錯覺! 這或許跟底盤還有懸吊設計有關! 坦言之~比我原先預期的表現還來的出色~ 而這類車輛的剎車一般來說都不太足夠~ 不過M7的制動性個人覺得敏銳度等各方面表現也都相當不俗。
當然~不能不提及此次的重點~也就是空間載送的問題~ 毫無疑問~要挑戰露營自然不是難事! 最大功臣就是第三排座椅的良好收納機制設計得宜是最主要的原因囉! 當然足夠寬的車體也是一個重點之一。
而網路常言之的油耗~在此趟600多公里單一旅程(高速70% 平面山區30% )1公升還有10公里的油耗表現~ 在這種隨便乘坐兩個人就重達2公噸的車輛來說~ 我個人覺得其油耗表現算是能夠接受的! 並沒有網路上傳言的如此不堪才是~
而保養相關明細也如文中所提~一般保養來說,其價格都還算是相當親民~尤其這類渦輪車款的車輛機油的挑選通常會更加嚴格謹慎!但是其原廠開立的保養價目我覺得算是相當平價!
最後不得不說~如果不是礙於自身有特殊車長需求的因素(貨品長度問題)~不然當時候就是M7 Eco Hyper的車主了Orz 我好喜歡他的第二排座椅! 感覺自己乘坐在哪就是一種不同的層次阿!
以上內容是小弟於此次任務中為各位所呈現的~ 如有未達期望之處~還請網友多多體諒Orz
於
2017/02/21 21:24:37
發文IP 234.1.*.*
於
2017/02/21 21:31:41
發文IP 234.1.*.*
於
2016/12/30 20:03:04
發文IP 246.233.*.*
於
2016/12/30 20:03:54
發文IP 246.233.*.*
於
2016/12/27 23:27:11
發文IP 246.233.*.*
於
2016/12/27 23:29:46
發文IP 246.233.*.*
於
2016/12/27 23:31:46
發文IP 246.233.*.*
於
2016/12/27 23:32:08
發文IP 246.233.*.*
於
2016/12/27 23:34:34
發文IP 246.233.*.*
於
2016/11/20 21:52:53
發文IP 234.1.*.*
於
2016/11/20 21:53:43
發文IP 234.1.*.*
於
2016/11/20 22:20:09
發文IP 234.1.*.*
於
2016/11/20 22:20:42
發文IP 234.1.*.*
於
2016/11/20 23:24:39
發文IP 234.1.*.*
共
44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