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白色信仰機殼加持~ Corsair 4000D Airflow開箱

Rickwang0412(rickwang0412)

2021/10/23 14:08:02

發文

#6106760 IP 114.136.*.* 修改過 1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21/10/23 14:09:08

發文IP 114.136.*.*

好的,其實裝機、拍照甚麼的,都在雙十連假搞定了,只是因為那時候剛換,整台電腦有點不穩定,加上剛開學事情比較多,所以比較晚寫完開箱文,總之,我趁這次升級主機板跟CPU的同時也順便換上白色的新機殼,那我當初看到滿多的,當時口袋名單有:Corsair 275R Airflow、FD Define 7 Compact,不過最後在價錢跟信仰的作祟下,還是選擇了賊船相對較近推出的4000D Airflow。

 

廢話也不多說了,趕緊進入開箱time~~

【開箱】

外箱正面有這咖機殼的蓋圖跟型號,背後有大大的賊船LOGO,超級帥~~ 背面則有機殼的爆炸圖跟各自區域的多國語言介紹;側邊有貼上機殼型號的貼紙以及由聯強代理的貼紙,下方有放上機殼整個大小的圖式。

簡單給一下這咖機殼的相關規格

1.  大小:46.6*45.3*23cm

2.  支援360/280/240/140/120水冷

3.  硬碟最多可以塞:3.5*2/2.5*2或是2.5*4

4.  內附風扇:12公分*2

5.  風扇:前面12*3/14*2、上12*2/14*2、後12*1

6.  支援顯卡垂直安裝

 

◆Corsair 4000D Airflow紙箱正面

 

◆Corsair 4000D Airflow紙箱背面

 

◆Corsair 4000D Airflow紙箱側面

 

紙箱打開以後,機殼上下都有用很大塊的保麗龍防撞,還有用一層塑膠袋裝著,裡面也有附一本說明書。

◆機殼上下都有用很厚的保麗龍防撞

 

全部拆開以後就可以看到本體拉~~ 整咖機殼大部分都用白色裝飾,在4腳支撐則是用灰色來點綴,這咖機殼總共有3種版本,我在預算跟散熱的考量下,決定入手Airflow版本,那這系列主要就是在前板用了很多的挖洞來取得更多的進風量跟散熱效果(有密集恐懼症的人要小心一點XD

◆Corsair 4000D Airflow正面

 

前板I/O部分,老實說,其實當初猶豫的原因,就是他給的數量有點客家XD 一個開機鍵、一個Type-A、一個Type-C、一個3.5mm音源孔跟重開機鍵。

我知道不能奢求太多,但如果真的再多一個Type-A會更完美~哈哈

◆Corsair 4000D Airflow前板I/O

 

前面擋板是用卡榫式的方式,上下各有兩個,非常容易拆裝。

◆Corsair 4000D Airflow檔板卡榫

 

前擋板拆下來以後,還有一個防塵濾網,是用磁吸式的設計,也非常容易拆裝

◆Corsair 4000D Airflow防塵濾網

 

在機殼上方也有用一大片的磁吸式防塵濾網防止灰塵掉進機殼,另外在濾網其中一角有額外設計一個黃底corsair字樣的小標籤,可以方便將濾網拆下來

 

◆Corsair 4000D Airflow上方磁吸式防塵濾網

 

◆Corsair 4000D Airflow上方磁吸式防塵濾網小標籤

 

在機殼後方PCIE插槽總共7+2,有支援垂直顯卡,都是可重複使用的

◆Corsair 4000D Airflow機殼後面

 

在機殼側板部分,有一面式透明玻璃,另外一側是全白的側板,拆法都是先將螺絲選轉開以後,上下都還各有一個卡榫卡住,有兩個保護,以免螺絲轉開,側板直接撞到桌子,裂掉就GG惹 不過側板跟卡榫間沒有防撞的材質,所以也有點危險,要小心關上去。

◆Corsair 4000D Airflow 測透玻璃螺絲

 

◆Corsair 4000D Airflow測透玻璃卡榫

 

Corsair 4000D Airflow最大支援ATX主機板,採用電源艙跟主體分離的方式設計,另外機殼內部也內附兩個12公分風扇可以使用。另外在24pin出口處,這咖機殼也有一個我很喜歡的設計,就是他改成整片擋板,改掉以往的幾個洞的設計,這樣子我在拉線會比較舒服。

◆Corsair 4000D Airflow內側

 

機殼背面,這也是我最後會選他的其中一個考量,就是有理線槽,可以讓我更方便的整理線材,另外也有魔鬼氈可以用,比較環保。

◆Corsair 4000D Airflow背面

 

電源艙部分,預設長度有22cm,基本的ATX電源都可以塞進去

◆Corsair 4000D Airflow 電源艙

 

另外也有一盒配件盒,原廠是卡在硬碟區,避免運送過程中撞到其他地方,打開後分別有魔鬼氈束線帶、一次性束線帶以及各種大大小小的螺絲

◆Corsair 4000D Airflow配件盒

 

◆Corsair 4000D Airflow配件盒內容物

 

這咖機殼另外一個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他的一些小設計,讓這咖機殼有更像精品的感覺,包含幾個地方用上近期海盜船常放的兩條斜線+4000D字樣以及多處放上海盜船的黃色裝飾,真的相當好看

◆Corsair 4000D Airflow前方濾網小設計

 

◆Corsair 4000D Airflow防塵濾網小標籤

 

◆Corsair 4000D Airflow新系列產品小設計

 

◆Corsair 4000D Airflow 24-pin理線槽的小巧思設計

 

◆Corsair 4000D Airflow 機殼螺絲都有用黃色作點綴

 

最後放上裝好的樣子,全白的組裝讓人賞心悅目(除了顯卡… 繼續泡麵生活,期待顯卡供應正常的一天= =

◆Corsair 4000D Airflow安裝後正面

 

◆Corsair 4000D Airflow安裝後背面

 

【總結】

這次會買新機殼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這次入手的二手主機板是白色為主的ROG Strix Z490-A Gaming,所以趁這次機會也讓其他零件有辦法白色就白色化,但因為有些零件還要沿用,所以過程算是蠻辛苦的,除了裝新的以外,還需要把就得拆下來整理一下在裝上去,不過會自己DIY還是有很多好處的,整個安裝過程都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去組裝跟布線,通電開機的瞬間心情真的是相當興奮也相當有成就感,畢竟自己的小老婆就是要靠自己一手完成,才算的上對她負起責任啊XDD

開箱終於都寫完了… 趕緊繼續用新電腦配上白色燈效玩PUBG囉~~

另外放上主機板跟水冷的開箱

ROG Strix Z490-A Gaming電腦升級文:https://forum.u-car.com.tw/forum/thread/331669/%E9%96%8B%E7%AE%B1%E8%B8%8F%E4%B8%8A%E7%99%BD%E8%89%B2%E4%BF%A1%E4%BB%B0%E4%B9%8B%E9%80%94ROGStrixZ490AGaming%E5%85%88%E5%B8%9D%E9%81%8A%E6%88%B2%E6%A9%9F%E5%8D%87%E7%B4%9A

ROG Strix LC 360 White Edition:https://forum.u-car.com.tw/forum/thread/331670/%E9%96%8B%E7%AE%B1%E5%85%A8%E5%8A%9B%E5%A3%93%E5%88%B610900K%E7%9A%8414nm%E7%86%B1%E6%83%85ROGStrixLC360WhiteEdition%E9%96%8B%E7%AE%B1

好的,其實裝機、拍照甚麼的,都在雙十連假搞定了,只是因為那時候剛換,整台電腦有點不穩定,加上剛開學事情比較多,所以比較晚寫完開箱文,總之,我趁這次升級主機板跟CPU的同時也順便換上白色的新機殼,那我當初看到滿多的,當時口袋名單有:Corsair 275R Airflow、FD Define 7 Compact,不過最後在價錢跟信仰的作祟下,還是選擇了賊船相對較近推出的4000D Airflow。

 

廢話也不多說了,趕緊進入開箱time~~

【開箱】

外箱正面有這咖機殼的蓋圖跟型號,背後有大大的賊船LOGO,超級帥~~ 背面則有機殼的爆炸圖跟各自區域的多國語言介紹;側邊有貼上機殼型號的貼紙以及由聯強代理的貼紙,下方有放上機殼整個大小的圖式。

簡單給一下這咖機殼的相關規格

1.  大小:46.6*45.3*23cm

2.  支援360/280/240/140/120水冷

3.  硬碟最多可以塞:3.5*2/2.5*2或是2.5*4

4.  內附風扇:12公分*2

5.  風扇:前面12*3/14*2、上12*2/14*2、後12*1

6.  支援顯卡垂直安裝

 

◆Corsair 4000D Airflow紙箱正面

 

◆Corsair 4000D Airflow紙箱背面

 

◆Corsair 4000D Airflow紙箱側面

 

紙箱打開以後,機殼上下都有用很大塊的保麗龍防撞,還有用一層塑膠袋裝著,裡面也有附一本說明書。

◆機殼上下都有用很厚的保麗龍防撞

 

全部拆開以後就可以看到本體拉~~ 整咖機殼大部分都用白色裝飾,在4腳支撐則是用灰色來點綴,這咖機殼總共有3種版本,我在預算跟散熱的考量下,決定入手Airflow版本,那這系列主要就是在前板用了很多的挖洞來取得更多的進風量跟散熱效果(有密集恐懼症的人要小心一點XD

◆Corsair 4000D Airflow正面

 

前板I/O部分,老實說,其實當初猶豫的原因,就是他給的數量有點客家XD 一個開機鍵、一個Type-A、一個Type-C、一個3.5mm音源孔跟重開機鍵。

我知道不能奢求太多,但如果真的再多一個Type-A會更完美~哈哈

◆Corsair 4000D Airflow前板I/O

 

前面擋板是用卡榫式的方式,上下各有兩個,非常容易拆裝。

◆Corsair 4000D Airflow檔板卡榫

 

前擋板拆下來以後,還有一個防塵濾網,是用磁吸式的設計,也非常容易拆裝

◆Corsair 4000D Airflow防塵濾網

 

在機殼上方也有用一大片的磁吸式防塵濾網防止灰塵掉進機殼,另外在濾網其中一角有額外設計一個黃底corsair字樣的小標籤,可以方便將濾網拆下來

 

◆Corsair 4000D Airflow上方磁吸式防塵濾網

 

◆Corsair 4000D Airflow上方磁吸式防塵濾網小標籤

 

在機殼後方PCIE插槽總共7+2,有支援垂直顯卡,都是可重複使用的

◆Corsair 4000D Airflow機殼後面

 

在機殼側板部分,有一面式透明玻璃,另外一側是全白的側板,拆法都是先將螺絲選轉開以後,上下都還各有一個卡榫卡住,有兩個保護,以免螺絲轉開,側板直接撞到桌子,裂掉就GG惹 不過側板跟卡榫間沒有防撞的材質,所以也有點危險,要小心關上去。

◆Corsair 4000D Airflow 測透玻璃螺絲

 

◆Corsair 4000D Airflow測透玻璃卡榫

 

Corsair 4000D Airflow最大支援ATX主機板,採用電源艙跟主體分離的方式設計,另外機殼內部也內附兩個12公分風扇可以使用。另外在24pin出口處,這咖機殼也有一個我很喜歡的設計,就是他改成整片擋板,改掉以往的幾個洞的設計,這樣子我在拉線會比較舒服。

◆Corsair 4000D Airflow內側

 

機殼背面,這也是我最後會選他的其中一個考量,就是有理線槽,可以讓我更方便的整理線材,另外也有魔鬼氈可以用,比較環保。

◆Corsair 4000D Airflow背面

 

電源艙部分,預設長度有22cm,基本的ATX電源都可以塞進去

◆Corsair 4000D Airflow 電源艙

 

另外也有一盒配件盒,原廠是卡在硬碟區,避免運送過程中撞到其他地方,打開後分別有魔鬼氈束線帶、一次性束線帶以及各種大大小小的螺絲

◆Corsair 4000D Airflow配件盒

 

◆Corsair 4000D Airflow配件盒內容物

 

這咖機殼另外一個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他的一些小設計,讓這咖機殼有更像精品的感覺,包含幾個地方用上近期海盜船常放的兩條斜線+4000D字樣以及多處放上海盜船的黃色裝飾,真的相當好看

◆Corsair 4000D Airflow前方濾網小設計

 

◆Corsair 4000D Airflow防塵濾網小標籤

 

◆Corsair 4000D Airflow新系列產品小設計

 

◆Corsair 4000D Airflow 24-pin理線槽的小巧思設計

 

◆Corsair 4000D Airflow 機殼螺絲都有用黃色作點綴

 

最後放上裝好的樣子,全白的組裝讓人賞心悅目(除了顯卡… 繼續泡麵生活,期待顯卡供應正常的一天= =

◆Corsair 4000D Airflow安裝後正面

 

◆Corsair 4000D Airflow安裝後背面

 

【總結】

這次會買新機殼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這次入手的二手主機板是白色為主的ROG Strix Z490-A Gaming,所以趁這次機會也讓其他零件有辦法白色就白色化,但因為有些零件還要沿用,所以過程算是蠻辛苦的,除了裝新的以外,還需要把就得拆下來整理一下在裝上去,不過會自己DIY還是有很多好處的,整個安裝過程都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去組裝跟布線,通電開機的瞬間心情真的是相當興奮也相當有成就感,畢竟自己的小老婆就是要靠自己一手完成,才算的上對她負起責任啊XDD

開箱終於都寫完了… 趕緊繼續用新電腦配上白色燈效玩PUBG囉~~

另外放上主機板跟水冷的開箱

ROG Strix Z490-A Gaming電腦升級文:

https://forum.u-car.com.tw/forum/thread/331669/%E9%96%8B%E7%AE%B1%E8%B8%8F%E4%B8%8A%E7%99%BD%E8%89%B2%E4%BF%A1%E4%BB%B0%E4%B9%8B%E9%80%94ROGStrixZ490AGaming%E5%85%88%E5%B8%9D%E9%81%8A%E6%88%B2%E6%A9%9F%E5%8D%87%E7%B4%9A

ROG Strix LC 360 White Edition:

https://forum.u-car.com.tw/forum/thread/331670/%E9%96%8B%E7%AE%B1%E5%85%A8%E5%8A%9B%E5%A3%93%E5%88%B610900K%E7%9A%8414nm%E7%86%B1%E6%83%85ROGStrixLC360WhiteEdition%E9%96%8B%E7%AE%B1

0

則留言

1
熱門新聞
台灣馬自達公布25年式Mazda3、CX-30以及CX-5車系調整,配備下放強化競爭力,並新增Retro Sports Edition車型。
經歷8年的生產週期後,Bugatti終於帶來了以法文「陀飛輪」為名、1,800匹綜效馬力的Chiron後繼車:Tourbil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