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一個行程內的體積(即活塞的面績乘上活塞的衝程)除以燃燒室的體積就是壓縮比啦!數值的大小如果硬要討論它的意義的話,想一想將一個進氣行程進到引擎室內的混合油氣壓縮到較大的燃燒室及較小燃燒室有何不同呢?當然是壓縮至較小燃燒室點火所產生的力量大於較大的那一個,而較小的燃燒室壓縮比大,較大燃燒室的壓縮比小。不過壓縮比並不能無限制的增大,當壓縮比大時,也容易產生爆震,一般汽車的壓縮比鮮少超過12就是這個緣故。
咦?
不是「(活塞面積*行程+燃燒室體積)/(燃燒室體積)」才是壓縮比嗎?
不是「(活塞面積*行程+燃燒室體積)/(燃燒室體積)」才是壓縮比嗎?
補充一下"流川瘋"哥哥所言:"一般汽車的壓縮比鮮少超過12就是這個緣故"。事實上柴油引擎的壓縮比會高達20:1
偶多嘴一下---------
"汽油車"是用火星塞點火,加上汽油燃點低,所以壓縮比不可也不用太高!!
"柴油車"就是靠壓縮點火,壓縮比不高就甭玩了.........!
"汽油車"是用火星塞點火,加上汽油燃點低,所以壓縮比不可也不用太高!!
"柴油車"就是靠壓縮點火,壓縮比不高就甭玩了.........!
列一些汽油引擎車子的"壓縮比"給大家參考
Subaru/Impreza GT2.0 8.0
Bently/Arnage Turbo 8.5
Honda/Accord 9.0
Mitusbishi/Galant 9.5
Subaru/Impreza 1.6G 10.0
Audi/A4 2.4 10.5
BMW/320i 11.0
Lotus/Elise 340R 11.5
Honda/S2000 11.7
Subaru/Impreza GT2.0 8.0
Bently/Arnage Turbo 8.5
Honda/Accord 9.0
Mitusbishi/Galant 9.5
Subaru/Impreza 1.6G 10.0
Audi/A4 2.4 10.5
BMW/320i 11.0
Lotus/Elise 340R 11.5
Honda/S2000 11.7
「那壓縮比大表示什麼ㄋ」,這個要問念台大機械系的「阿笨」最清楚了,他是念「熱流組」的。汽油引擎是「熱機(Heat Engine)」的一種,它的熱力循環是「奧圖循環(OTTO cycle)」,其熱效率的公式如下:
η=1-〔1÷γ**(k-1)〕
η=熱效率
γ=壓縮比
k=空氣的k值約為1.3到1.4之間
根據上述奧圖循環的熱效率公式,得到以下兩個結論:
(1)「熱效率」是「壓縮比」的函數,即
熱效率=f(壓縮比)。
(2)引擎的「壓縮比」越大,該引擎的「熱效率」就越高。所以上述汽車引擎之中,熱效率最高的就是Honda/S2000。
至於什麼是「熱效率」?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汽油中所含「化學能」經過燃燒之後轉換成「機械能」的轉換率,轉換率越高,該引擎的熱效率就越高,其優點是:省油、馬力大、廢氣排放較乾淨。
η=1-〔1÷γ**(k-1)〕
η=熱效率
γ=壓縮比
k=空氣的k值約為1.3到1.4之間
根據上述奧圖循環的熱效率公式,得到以下兩個結論:
(1)「熱效率」是「壓縮比」的函數,即
熱效率=f(壓縮比)。
(2)引擎的「壓縮比」越大,該引擎的「熱效率」就越高。所以上述汽車引擎之中,熱效率最高的就是Honda/S2000。
至於什麼是「熱效率」?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汽油中所含「化學能」經過燃燒之後轉換成「機械能」的轉換率,轉換率越高,該引擎的熱效率就越高,其優點是:省油、馬力大、廢氣排放較乾淨。
「博啟」兄說的極是。引擎燃燒之「熱效率」太高,易造成燃燒時的「高溫」,「高溫」易使空氣中氮氣的「一個氮分子(N2)」分解成「兩個氮原子(N)」,之後,個別的氮原子(N)會再和空氣中的「氧氣(O2)」反應生成「氮氧化物(NOx)」〔其中的x可為1或2或3〕,所以引擎燃燒時,是應該避免「高溫」的產生。
不過引擎廢氣中含有NOx是無可避免的事實,要「完全消除」NOx是困難的,只能進行NOx的「減廢」,這時候就要在燃燒前「積極地」藉助「排氣再循環(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簡稱EGR)」來降低引擎的燃燒溫度,在燃燒後「消極地」藉助「三元觸媒轉換器(Three-Way Catalytic Converter,簡稱TWC)」中的「還原觸媒」Pt(鉑)+Rh (銠)將NOx還原成對人體無害的N2+CO2。
不過引擎廢氣中含有NOx是無可避免的事實,要「完全消除」NOx是困難的,只能進行NOx的「減廢」,這時候就要在燃燒前「積極地」藉助「排氣再循環(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簡稱EGR)」來降低引擎的燃燒溫度,在燃燒後「消極地」藉助「三元觸媒轉換器(Three-Way Catalytic Converter,簡稱TWC)」中的「還原觸媒」Pt(鉑)+Rh (銠)將NOx還原成對人體無害的N2+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