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轉載:請問"全時"四輪傳動與一般四輪……(詳內文)

OSCARCHEN(yenjang)

2002/08/12 16:25:48

發文

#65712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請問"全時"四輪傳動與一般四輪傳動有何不同?

3

則留言

1

阿傑(tim77777)

2002/08/12 20:30:20

發文

#65745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AWD與4WD都是四輪驅動,
當4WD結合 ALWAYS. All Time. All Wheels三項特性,
設計出左右對稱的"全時四輪驅動"=AWD,
簡單來說AWD就是主動分析路況及車速和輪胎循跡狀況藉由MP-T智慧型
電腦來控制四輪扭力輸出比,讓車子的輪胎保有最佳磨擦力(抓地力),
因此具有循跡性佳.轉向精準及行駛穩定性的表現,
過彎表現不會有FF(前驅)轉向不足或是FR(後驅)轉向過度,
目前車種有AUDI Quattor .Porsche .SUBARU...等都具有AWD驅動

無業書(jeffwang)

2002/08/12 22:15:14

發文

#65757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四驅模式彙整 (轉貼)
**********************
近來在報章雜誌上SUV(Sport Utility Vehicle) 的能見度頗高,
但對其驅動模式的解釋往往莫衷一是,令人一頭霧水‧
因此,小弟無業書今不惴淺陋,將所知整理如下,以饗網友‧
其中若有疏漏之處,還望各位大哥不吝指正‧

第1類:無「中央差速器」的非全時四驅(Part Time 4WD):
以Vitara為例:
2H模式:FR (後驅)
4H模式:前後軸轉速相同(50:50)的4WD
4L模式:同4H模式,但經「加力檔」放大

第2類:有「中央差速器」的非全時四驅
(Part Time 4WD w/ Central Differential):
以Pajaro(舊款)的Super Select 4WD為例:
2H模式:FR (後驅)
4H模式:中差(中央差速器)未鎖定(前後軸轉速未必相同)的4WD
4H-Lc模式:「中差」已鎖定(前後軸轉速相同, 50:50)的4WD
4L-Lc模式:同4H-Lc模式,但經「加力檔」放大

第3類:全時四驅(Full Time 4WD)(必定有「中央差速器」):
可再分為兩類:
第3A類:「中差」可鎖定、且有「加力檔」,如Surf-VX4等
第3B類:「中差」不可鎖定、且無「加力檔」,如Lexus RX-300等
(另有所謂AWD轎車,如AUDI、Impreza等亦屬第3B類)

第4類:適時四驅(Real Time 4WD)(無「中差」亦無「加力檔」):
可再分為兩類:
第4A類:以Escape為例:
Auto模式:平時為FF (前驅);
一旦前輪打滑時,再藉RBC(Rotary Blade Coupling)、
或VC(Viscosity Coupling) 將動力傳至後輪軸
Lock模式:將RBC強制鎖定,此時前後軸轉速相同(50:50)
第4B類:僅有Auto單一模式而無法強制鎖定,如CR-V等

至於影響越野能力的因素,有:
引擎低轉速扭力輸出、變速箱&加力箱齒比、
底盤剛性、輪胎、懸吊行程、
進入角、離去角、翻越角、離地淨高、驅動模式…等‧
假設先不計前9項因素、僅就「驅動模式」來考慮,
則在此前提下,上述幾類4WD車的越野能力強弱排序,大略為:
1=2=3A>4A>3B=4B …..[式一]
此僅為「簡略」的排序,因其中並未考慮LSD(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
或ETC(Electronic Traction Control) 等配備之有無‧
例如,Renault Scenic RX-4雖與CR-V同屬第4B類,
但因Scenic RX-4配置了ETC,
故其驅動能力在越野的表現上優於CR-V,
甚或不亞於部分第4A類車種‧
[註1] 差速器(Differential)的解釋
當車輛在正常的過彎行徑中 (假設:無轉向不足亦無轉向過度),
此時4個輪子的轉速(輪速)皆不相同,依序為:
外側前輪>外側後輪>內側前輪>內側後輪;
故須藉著前、中、後3個差速器來調節‧
差速器的特性是:阻力越大的一側,驅動齒輪的轉速越低;
而阻力越小的一側,驅動齒輪的轉速越高‧
以「前差速器」為例,在過彎時,
因外側前輪輪胎所遇的阻力較小,輪速便較高;
而內側前輪輪胎所遇的阻力較大,輪速便較低;
如此便可順暢地過彎,而「後差速器」亦同此理‧
至於「中差」(中央差速器),則負責前後軸之間的轉速差‧
故知,上述第1類車的4H模式與第4A類車的Lock模式,
因無「中差」配備,故不可用於高速過彎(on-road上),
否則若非輪胎打滑、便是傳動軸損壞‧
至於在越野(off-road)方面,差速器的此種特性,反而不利‧例如,
假設有輛第3B類車,其左前輪陷入幾無摩擦力的泥坑中,
則由於前、中、後3個差速器之作用,
引擎動力終將全部傳至左前輪,使其在原地加快打滑、而愈陷愈深,
其餘3輪反而紋風不動!
若是第1、2、3A類車遭遇相同情況,則可將「中差」鎖定,
而立即以兩後輪的動力脫困‧
若是第4A類車遭遇相同情況,則可切入Lock模式,
而同樣可藉兩後輪的動力脫困‧
若是第4B類車遭遇相同情況,則須待左前輪打滑一陣時間後,
方可藉兩後輪的動力脫困‧
(i.e. 雖可能脫困,但時間延後)
而若是兩前輪同時陷入幾無摩擦力的泥坑中,
則各車種的脫困情形,亦同上述‧
至於,若是一前輪與一後輪同時陷入幾無摩擦力的泥坑中呢?
此時,上述所有各類車種皆無法脫困,除非另有獨門暗器,如下三種:
(1) LSD,如Pajaro、Sportage、QX-4等皆有後軸LSD‧
(2) ETC,如Benz M-class、BMW X5、FreeLander等‧
(3)最厲害的,是「前中後3個差速器皆可各別鎖定(自動或手動)」,
如Benz G-class、Hummer、Jeep Grand Cherokee等‧
此類車即使3個輪子同時陷入泥坑,
亦能以僅剩的一輪試圖「單輪脫困」‧
[註2]
Q.:在上述「左前輪陷入泥坑」的例子中,
第4B類車的脫困能力顯然優於第3B類車;
何以在[式一]中,卻寫成「3B=4B」?
A.:在「打滑後(事後)脫困」的能力上,3B<4B;
但在「事先預防打滑」的能力上,卻3B>4B‧ 解釋如下:
在未出現打滑之前,第4B類車的引擎扭力會分配給兩前輪;
而第3B類車的引擎扭力卻是分配給4個驅動輪,
故其單一個驅動輪上的扭力僅為4B類車的一半(假設兩車引擎扭力相同),
自然較不易超過traction臨界(胎面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而打滑‧
以上所言,乃小弟無業書之淺見‧
其中若有疏漏之處,還望各位大哥不吝指正‧
希望藉由大夥的討論,能轉濁為清,
不再被報章雜誌上之「眾說紛紜」所混淆‧
*****************************

好吧讓我想想.(roachyu)

2002/08/15 16:47:54

發文

#66040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真是巨細靡遺...無業書大大...給你拍拍手...cool
熱門新聞
2024年「U-CAR電動風雲車票選」開跑,囊括40款現行販售的純電車型、31款純電期待新車,讓您親身參與投票電動風雲車。
mTARC於2024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中展示多項研發成果,包含9月展開無人物流車隊試驗,而純電E Zinger也同場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