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好男人

2015/06/04

註冊日期

13

累計好評

1,314

發文總數

1160

大大開版問的是鋰鐵電池,結果買的不是鋰鐵啊...一般18650電池不適合拿來做發車電源的

回應 fordsucks(HaHa)所寫

 

又是一台網路酸民推薦的車....

我說過多少次了,在台灣現實消費者只看豐田跟本田

三菱滾一邊,收一收吧。

 

你只有19篇發言,能講多少次?

還是說有本尊講過很多次,這邊有同樣論調的只有一個喔

你們二位肯定"有志一同"

這個前提建立在"進口車"上

挖塞,國產車用折數在打促銷的,看起來年底和泰壓力真的很大啊。一砍掉快20萬,9x變成7x,超扯

我還是習慣去中油,個人感覺比較安心而已,可是我也沒有做紀錄實際測試的習慣,到底哪個比較好還是沒概念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歸本質來思考

騎【重機】跟開【超跑】是為了追求什麼?

這樣你就能懂了,超跑的肇事率高不高,高到嚇死你(單就以超跑為母體評估)。

雖然說汽車及重機都會違規,但差別在,重機能鑽車縫,汽車無法鑽車縫,

只要鑽車縫就罰9000,開放給所有駕駛人檢舉,檢舉獎金50%(還要可以連續罰,不同人檢舉,都可以有檢舉獎金)。這樣我就舉雙手同意。

因為鑽車縫絕對是造成事故的主因。

但我相信,這些重機駕駛人,絕對不可能同意的。

 

這樣做,大概行車紀錄器會有一波慶祝行情

7000左右的台廠雙鏡頭行車紀錄器,CP值算不錯耶,有機會納入考量看看。只可惜沒有GPS紀錄位置的功能,是比較美中不足的

好久沒看新聞,最近油價在漲什麼啊...

尤其是惡名昭彰的售後服務,應該嚇跑不少人,搞好維修廠,銷售量說不定能提高2成

回應 toyotagt86(頭又大機梯八六)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為什麼不趕快倒一倒?這樣台灣就純進口車了,(小三生的組裝廠不算國產車)

 

因為他的同伴會上來說,放生國產車廠會引爆失業潮。

 

放生國產車廠會引爆失業潮 (配合)

可是通通變成進口車又會創造出不少就業人口,兩難呀😂

鋰電池外皮破損,就有可能短路,導致電池燃燒爆炸,跟電路還有外殼無關。加上防火墊會比較安心啦,但還是要注意電池之間會不會摩擦

無論分身是誰的,這邊申請帳號那麼簡單,隨便又可以弄出幾個沒再怕啦

大多數人都有眼睛的,不回應不代表就會被一些奇怪的說法騙到。

上u-car了耶,編輯也確認是Yaris沒錯,從整體輪廓看來,頗有點中型掀背車的味道

回應 jay_r521(A.J TAXI)所寫

 

不會有摩擦破皮的情況
因為我有在每顆電池間塗抹中性silicon
固定後並無鬆動摩擦的情形
外層用紙膠帶環繞固定

上下面又各放一片絕緣防火墊片
應該可以了~

 

恩恩,畢竟安全至上

原來你都已經想好了

那就玩得愉快😄

回應 fordsucks(HaHa)所寫

 

真不知道這家的想法是什麼

都不引進一台耐操的車,難怪二手價差

,銷量也差。

 

車子耐操不耐操我不知道,二手價格確實不算漂亮,銷量是比不上前面幾個進口大牌子。不過人家也是年年成長,都破5000輛了,Karoq也是賣到交不出來,現在訂車應該要等個好幾個月。如果貨源充足,銷售量恐怕還能再提升

前往討論:這是什麼車?

有認真做功課來著

前往討論:這是什麼車?

抬頭顯示器也是個好玩的東西,技術出來好多年,好處講得口沫橫飛,但實際有搭載這項功能的車子並沒有非常普及。所以到底是好用,還是普通呢...

MAZDA的車2年折40%左右,這應該算多的吧?如果真的賣掉等於兩年折舊就攤了40萬,好不划算。

前往討論:請教坤宇大

油箱蓋貼個小惡魔是怎樣,跟友站有關嗎XDD。前兩天有一篇,說這個應該是小改Yaris。我曾經想過,把自己的車子貼一貼成這個樣,會不會過兩天就在U-car上面看到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汽油時要注意不要吸入"油氣",因為汽油中有添加1%的苯(目前國家標準),苯極易揮發又是致癌物又會累積!但比起幾十年前5%的苯加入汽油,算是佛心來的!所以稱加油站是嫌惡設施,是有原因的!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B%AF

苯 工業用途

早在1920年代,苯就已是工業上一種常用的溶劑,主要用於金屬脫脂。由於苯有毒,人體能直接接觸溶劑的生產過程現已不用苯作溶劑。苯有減輕爆震的作用而能作為汽油添加劑。在1950年代四乙基鉛開始使用以前,所有的抗爆劑都是苯。然而現在隨著含鉛汽油的淡出,苯又被重新起用。由於苯對人體有不利影響,對地下水質也有污染,歐美國家限定汽油中苯的含量不得超過1%。至2011年時,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將進一步收緊限制,令汽油的苯含量上限進一步降低至0.62%[16]

(Benzene、C6H6、⌬或PhH)是一種碳氫化合物,在常溫下為一種高度易燃,有香味的無色的液體。同時,苯有高的毒性,也是一種致癌物質

苯 毒性

由於苯的揮發性大,暴露於空氣中很容易擴散。動物吸入或皮膚接觸大量苯進入體內,會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有研究報告表明,引起苯中毒的部分原因是由於在體內苯生成了苯酚

苯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重者會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神志模糊、知覺喪失、昏迷、抽搐等,嚴重者會因為中樞系統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產生睡意、頭昏、心率加快、頭痛、顫抖、意識混亂、神志不清等現象。攝入含苯過多的食物會導致嘔吐、胃痛、頭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狀,甚至死亡。吸入20000ppm的苯蒸氣5-10分鐘便會有致命危險。

長期接觸苯會對血液造成極大傷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經衰弱綜合症。苯可以損害骨髓,使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數量減少,並使染色體畸變,從而導致白血病,甚至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苯可以導致大量出血,從而抑制免疫系統的功用,使疾病有機可乘。有研究報告指出,苯在體內的潛伏期可長達12-15年。

婦女吸入過量苯後,會導致月經不調達數月,卵巢會縮小。苯對胎兒發育和對男性生殖力的影響,尚未明了。孕期動物吸入苯後,會導致幼體的重量不足、骨骼延遲發育、骨髓損害。

苯對皮膚黏膜有刺激作用。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經確認苯為致癌物

 

在車子裡面還是會吸到油氣的,現在的油槍都有油氣回收系統,跟以前比起來已經好很多了。雖然難免還是會有溢散油氣,影響最大的還是加油站員工要天天吸,我們一般人也不過就一個禮拜去一次,還好囉

回應 9254(坤宇)所寫

 

台灣如果有2.0T的引擎加上8AT變速箱,安全配備也完整的話應該也是會大賣

 

和泰的車根本不需要2.0t + 8AT + 完整安全配備就能大賣了😆

不過Altis都已經有六氣囊跟ESP的規格出來,Camry不會差到哪,只是依照他們的習慣,入門可能還是4氣囊跟2.0引擎吧

回應 121542734(潘承韋)所寫

 

第一張至第四張的車我都開過,老了

 

一到四都開過...有神快拜!! 是前輩啊~~~這幾台僅止於聽過名字,別開過了,連在路上看到都沒機會

我沒看錯吧,比亞迪耶...目前還沒有中國車在台灣能闖出什麼東西的,看看tobe,看看納智捷(?)

A5超漂亮的

騙人第一步,先讓對方相信有利可圖,接著你應該就知道了

哇靠...200萬了,我有200萬還是去買雙B好了

很多人也說一例一休會讓台灣倒,解果還不是沒倒。五年的時間對產業來說很短,沒這麼容易消失啦

油價愈來愈貴,想省個幾十塊的人就會更多

福特品質我個人持平,但維修保養爛到有剩

現在進口車的品質,都快要是國產車的價格了

屁股挺好看的,但真的有點像X1

歷任理事長及秘書長(總幹事)

 

理事長 簡五朝先生(民國37年~54年)
總幹事 毛雋人先生
伍順自行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理事長 嚴慶齡先生(民國54年~70年)
總幹事 毛雋人先生
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創始董事長

理事長 吳舜文女士(民國70年~76年)

總幹事 毛雋人先生
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董事長

理事長 徐賡九先生(民國76年~79年)
總幹事 毛雋人先生
中華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理事長 黃世惠先生(民國79年~82年)

總幹事 林遼東先生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慶眾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董事長

理事長 林信義先生(民國82年~88年)

總幹事 許利民先生(民國82年~85年)
總幹事 陳明德先生(民國85年~88年)
中華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副董事長

理事長 嚴凱泰先生(民國88年~94年)

總幹事 陳明德先生
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副董事長

理事長 劉一震先生(民國94年~97年)

總幹事 陳明德先生
裕隆日產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華創車電技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總經理

理事長 陳國榮先生(民國97年~103年)
秘書長 陳明德先生
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理事長 蔡文榮先生 (民國103年~106年)
秘書長 陳明德先生
納智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理事長 蔡文榮先生 (民國106年~)
秘書長 陳明德先生
納智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這基本上是裕隆同業公會

回應 airstage(氣噗噗)所寫

 

賓士要做這麼大膽的改變,不曉得消費者接受程度。不過這兩年賓士好像跟BMW的差距要拉開了,明年可能2B1A會變成1B跟1A1B

 

MB越賣越好,不只是台灣,全球市場也一樣,GLC成長100%。因為這樣,所以有本錢可以嘗試新點子吧

回應 unisto(白目書生)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lifer(Refi)所寫

 

這幾種混法應該沒差吧, 不要加到柴油就好, 以前原本都加中油, 後來台塑出了95+, 比較過實際跑的里程數,發現跟中油差不多,就都加,方便就好,所以常常中油、台塑混著加,沒出過甚麼問題, 倒是我哪台老車一直吃95, 想省點油錢改加92,不知會不會影響性能或油耗?

 

老車加92反而好,因為汽缸磨損了,壓縮比會降低,至於油耗及性能,老車一定會變差,正常的。

 

 

不過之前我又聽過另外一種說法是老車了都有積碳,所以導致壓縮比變大,
因此適合辛烷值高一點的,還滿妙的這樣一正一負剛好可以抵消
其實老車就是要看車主的心態,想說都老車了,省點錢,那92的,折價大的就往那邊去
而如果是想說老車了,要撐久一點,要愛惜多一點,那就加好一點,我是覺得95+反而是個選擇
一來辛烷值略高,二來他們的折價通常比中油多,即便是加盟的
既然老車了,要好一點更要省一點的做法,這是可行的(只是說台塑的點少,這也是種不便之處)

 

這兩種說法都有道哩,可是結論卻完全相反,該聽誰的啊XD

回應 wesley_huang(小胖仔)所寫

 

原廠小保 5000起 / 大保14000起 (各車型不一樣, 機油/冷氣濾網自帶可省一點)
總之基本開銷是國產車約 2倍. 零件基本 5位數起.......

雙B外面保廠很多. 副廠零件也多. 過保後找間信賴度高的. 費用開銷會與國產 (在原廠)保修差不多...

 

這樣看來,如果不是為了保固,其實雙B養護成本並不比國產車貴太多,至少不會是一倍的差異

有個說法有問題,代理了Renault、GM、Opel,也有引進不少輛車喔,Magane、Buick LaCrose、Cadillac CTS、Opel Astra...等等,各品牌都還是有引進新車的。

至於沒人買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今天有看到Escort的廣告,廣告倒是拍的不錯,頗能夠掌握主要族群的感性層面

大車現在真的不好賣,一百多萬,我可以買的選擇更多,甚至連一些進口車都可以考慮了。

推行小費文化對整體消費市場的品質是有幫助的呢

回應 jimliu8233(jimmyliu)所寫

 

看到最近台灣國產二大車廠發言人的發這就覺得, 是時候讓國產車廠到了, 大家就勸說身邊的親朋好友們, 買平價進口車, 不要要國產新車, 車子沒有六氣囊+ESP, 就先不買, 或舊車先修來繼續開, 等這些國產車廠看到銷量掉, 自然就加回去了.
我有問Toyota業務, 說是和泰聽到消費者聲音嗎?怎麼肯中階配六氣囊
業務回說,怎麼可能聽消費者聲音, 完全看銷售量, 只有銷量掉, 才會加回
不然是死都不會加回喔
像Sienta 90萬才4氣囊, 要在加到快一百萬才有六氣囊, 這種車廠不讓他到, 真的對不起良心

 

"消費者的聲音"不只對車廠,對所有廠商來說,其實就等同銷售量,這並沒有不對。銷售量掉就等於消費者的聲音,說不要買這個,接著調整產品符合消費者需求。這很正常,跟有沒有良心無關

沒有分向線依樣可以判斷肇責,道路仍有中心線,而且應該很少會有明明知道對面有車過不去還要硬擠。這種時候行車紀錄器很重要,能夠幫助判別

前往討論:道路分向線

我覺得罰單的目的是為了人警惕,避免不恰當的駕駛行為。但這個根本就像是為了賺錢而開的罰單,反正監理所兩手一攤說你違規就違規要繳錢,你也沒轍。7分鐘5張,這表示沒有1張在當下就提醒駕駛,而是繼續賺後面的

行車紀錄器的錢不要太省,這跟保險一樣,平常用不到覺得浪費。但只要用到一次,搞不好能救命

影響PM2.5濃度的污染源前三名依序為大貨車九.五三%、餐飲業油煙六.一三%以及電力業五.六%。值得注意的是陸上交通工具,包括大貨車、自用小客車、四行程機車、其他大客車、二行程機車、公車客運車、柴油小貨車和汽油小貨車所排放的廢氣,竟佔了PM2.5污染源的廿.三七%。

餐飲業的油煙比自小客還高,那要不要禁止煮飯

RAV4果然還是厲害
幾乎一台抵人家兩台了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我認為福X的 族群 跟懂不懂車無關

是年輕人 好騙, 整天CP值掛嘴邊  看到配備就高潮

愛飆車、所以比較喜歡硬硬底盤~~

不都是價位差不多的 平民品牌而已???  哪來的優越感??? = = "

所謂的董車 我看至少要會修車吧???

整天嘴操控 就是董車??

難怪台灣 車評滿街跑...................整天講 底盤Q不Q ....😅

保養什麼都不懂?? 請問你沒有手冊嗎??? 

這社會 就是坑殺 不懂的人,很多行業都是用資訊不對等再賺錢的,尤其銷售業

賣車?? 賣房 ? 賣保險 ?? 本質有什麼不同??

不要整天 講一些 好像沒在社會走跳的空話....

孩子 這社會很黑暗!

 

 

講配備這件事情,裕隆體系我覺得更高竿

根本就是用電子花車來吸引人,納牌也是,只不過現代人聰明了,光用配備已經沒辦法讓人買單。所以找來水野,想要走本質路線

回應 sunlight(Sunlight)所寫

 

Haha 先生,您的數據找到了嗎?

 

我也想看數字,會讓人死多慘

求提供數據

回應 azxcxza123(精打細算)所寫

 

他說說,,我們隨便聽聽就好...
他底下幕僚也沒有腦子,只會說空話吧!
就連近日發表能源政策及相關種電實施辦法也搭不起來!
真是讓人失望...賴神,,真會成賴皮啊!

Sorry,,快成政治文了...

 

不會不會

能源政策跟電動車能不能發展有絕對正面關聯

亂七八糟的能源政策,是不可能有可行的電動車發展方案

假如燃油車退場,都換成電動車

但是電的來源都是燒煤....是能降低多少空汙

笑死人了

23萬公里,用平均每公升7公里的低標計算,油價用30元計算,這樣應該算高估吧?這樣算下來油錢是98萬元,車子的折舊算進去,差不多90萬,這樣是188萬。

所以Teana維修加保養花掉62萬,每5000公里保養一次,23萬公里一共保養46次。保養平均費用算5000元,所以是23萬元。每10萬的大保養多算1萬給他,一共2次所以多2萬,保養費用總共25萬。再寬鬆一點...保養費用算30萬好了。

所以Teana修車就修了30萬元...不算少耶

回應 flycall(flycode)所寫

 

回應 gogofish(夠夠魚)所寫

 

上個月U5賣到900多,這個月還維持800多的量,12月年前衝刺不知道可以交出怎樣的成績。雖然有可能是之前累積起來的預接單,現在慢慢消化而已。

但這或者也可以代表U5前面有接到不少單,比起Luxgen其他車子,算是很爭氣。

反過來講,U6剛推出的時候也曾經有過一波熱潮,所以接下來是否能夠維持穩定銷售量,才是U5有沒有打中消費者喜好的證據。

猜猜看,U5跟U6 GT能夠撐多久?

 


U6只是改版而已,只不過動力改很大,油耗也增加,價格也比過去ECO U6貴!
國產車並不會因動力增加銷量就能增加,U6銷量應該和過去差不多,
且因U6油耗也增加+變貴,銷量還可能略減,
若銷量略減,只要知錯能改, 明年搞個比U6 GT沒力較省油便宜的ECO U6版本即可!
 

而U5跟U6 GT的蜜月期銷量只要能撐幾個月,
這段期間把車價比U5貴,螢幕卻較小的S5/M7/U7改成直立式螢幕,讓銷量恢復到應有水準,

M7/U7 改用U6 GT 220 1.8T雙渦流,動力比舊版2.2T增加,
Luxgen靠1.8稅制做出4.8米正七人座M7和休旅U7,整體銷量就能增加不少了! 
且M7/U7的車型大多破百萬....營業額也會增加不少!

Luxgen的據點並沒擴增很多,但配備愈加愈多,訂價也愈來愈貴,
感覺Luxgen在台灣故意不想賣太多,想以拉高訂價+緩慢增加銷量來增加營業額。

 

S5不管怎麼改都會很辛苦,同級的除了Altis以外,都需要很用力。先別說其他的,S5改款得要先比Escort還要吸引人。Escort有多不吸引人,看過長相跟規格的人應該心裡有數...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網站上寫這15種都是subcompact crossover, 意思是次小型跨界車, compact crossover才是小型跨界車.

但是其中的Nissan Rogue Mitzbishi outlander, Jeep patriot是compact crossover.該網站將它們和subcompact crossover放在一起比.

 

所以compact比subcompact還要大,我也覺得挺奇怪的,Nissan Rogue Mitzbishi outlander, Jeep patriot這三台明顯比其他的要大上一號半號,不曉得為什麼會放在一起比。

先等修法通過再說吧,老改些不痛不癢的東西,然後說的好像很先進

雖然不是台灣,但這個人的影片風格好有趣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中國緊湊型SUV 十月份銷量排名

U5十月份銷了1005台

在緊湊型SUV裡排名26

在各型SUV總排名還未算出來

那邊好像將緊湊型列為小型的再次一級

他們將U6列為小型SUV

十月份在小型SUV排名第51  銷了453台

 

 

賣的比台灣多了😂

同級車裡有幾台有ACC啊?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其實三菱還是停留在小眾市場就好,這樣才會有更多牛肉端出來!頂級車的AYC(Active Yaw Control) 偏擺控制系統,應該還是有三菱迷買單啦!就像SuzukiAll-Grip一樣,有AWD的需求者就會考慮!

 

AYC好像是從EVO開始應用的技術,講到EVO,就又是另外一個令人感歎的傳奇。把AYC加上去,會不會變成Eclipse Cross Evo😂

回應 imprezafrank(鯊很大)所寫

 

回應 gentlemen888(新好男人)所寫

 

回應 fordsucks(HaHa)所寫

 

真不知道這家的想法是什麼

都不引進一台耐操的車,難怪二手價差

,銷量也差。

 

車子耐操不耐操我不知道,二手價格確實不算漂亮,銷量是比不上前面幾個進口大牌子。不過人家也是年年成長,都破5000輛了,Karoq也是賣到交不出來,現在訂車應該要等個好幾個月。如果貨源充足,銷售量恐怕還能再提升

 

目前銷售的是Kodiaq

不是間諜車的karoq...

 

 

對,我寫錯了(遮臉),而且到現在才被點出來發現

前往討論:這是什麼車?

我也會去淘寶買一些東西,但對電子產品仍然無法充分信任。尤其是萬一換掉求助無門,真的很悶

台灣國產車衰敗對消費者最大的好處,就是以後安全的車會愈來愈多,鋁罐車愈來愈少

優卡辦活動辦到玉山上....佩服XD

確實,我覺得一開始Luxgen想走的路有點歪,一直講有什麼裝配有什麼科技,但是底盤引擎變速箱卻變成次要的東西。U5跟U6 GT,似乎稍微有一點點醒悟,找來水野針對車子最基本的體質調整。剩下的,就是看消費者買不買單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福特汽車董事長:中國將引領電動汽車的未來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171206/ford-china-electric-cars/zh-hant/

TOYOTA在電動車市場早就GG了,BMWi3&i8已經賣出30萬輛了。

 

中國市場在電動車領先地位跟國家政策有很大的關係,再加上掌握了關鍵資源,的確有可能。

但BMW i系列絕對沒有突破30萬輛,i系列從2014年推出,成績的確愈來愈好。銷售主力是i3,2014年16000輛,2015年24000輛,2016年受到Tesla影響,成長速度放緩,2017年7月創造史上最佳 銷售成績,單月2600輛。

就算這幾年通通都用史上最佳成績去算,這4年也不過12萬輛。何況前兩年加起來也不過4萬輛,怎麼可能突破30萬,你被人家的唬爛騙了。

再說一個,目前世界紀錄上,銷售量最高的純電動車是Leaf,到今年9月總銷售量是28萬輛。這輛車還是2011年就開始賣了喔...i3+i8要30萬輛,過幾年後再說吧。

 

infiniti這兩年也算有點進步,從被其他豪華品牌打慘慘 (我看連audi能把他踩腳下),到現在慢慢銷售量有成長,也算厲害啦

車主說不是故意的,買來就這樣,但當初為什麼會這麼做....不知道

回應 fordsucks(HaHa)所寫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太貴 小型SUV  賣這種價位

 

 

 

如果不是賣這種價位 就不是嚴凱泰的作風了XD

 

這樣才能凸顯車主的尊爵不凡

俗話說的好,山不轉路轉,路不轉念轉

採用集團資源,好處當然是能降低成本,獲得技術奧援。但還有沒有辦法保留原本的三菱味道就難說,只是話說回來,原本三菱要是夠味道,也不會一直沒有起色啦

下次直播是什麼時候,我也要來看直播問問題XD

回應 a2031580500(work)所寫

 

回應 jazzcat(你有freestyle嗎)所寫

 

換句話說,熱車機油在刻度上限,冷車機油應該會超過。但跟其他人講的一樣,超過一點不會怎樣啦,理論上會增加機件運轉阻力,比較耗油。可是就差那麼一點點,根本測不出來ˊ。就開到下次換機油的時候請原廠注意一下

 

現在的引擎

曲軸不破油

所以除非是多到太誇張

不然機油多一些是不會增加運轉阻力的

 

 

破油,什麼是破油??

不要大品牌?不挑大品牌的理由是什麼。一般我們買東西,不是多半先認大品牌,品質比較穩定嗎

回應 paulomiyao(MiyaoBrother)所寫

 

回應 ccl5423(CCL)所寫

 

回應 jazzcat(你有freestyle嗎)所寫

 

回應 actychou(紫曦)所寫

 

回應 mikeyo(535i touring)所寫

 

回應 actychou(紫曦)所寫

 

回應 jazzcat(你有freestyle嗎)所寫

 

"找到最低價"這樣的思維邏輯背後隱含著一些危險,凡事都想要殺到底,會壓縮別人的獲利,並且把應有的服務價值降低。重點還是一分錢一分貨

 

當然業代也是要養家活口,如果沒利潤自然不會接單;賠錢賣甚麼的,都只是話術…

買車一分錢一分貨的意思是…

同一車款配備(空車),

A業代賣我55萬,

B業代賣我50萬,

我如果跟B業代買就會買到車王的意思嗎?

 

業代的服務值不值錢

每個業代的服務都是同樣的價錢

業代認可的利潤和你認可的是不是一樣

大家都覺得沒利潤不接單車子賣不掉有比較好嗎

講理想很簡單

現實世界不見得按照理想走

 

業代的服務?

交車之後就只剩下每年一次的保險提醒,

小弟保險自理,所以......也免了啦......

業代可以專心去接其他的生意...😅

 

業代車子賣掉以後,還會理人的就算仁至義盡了。至於後續還會提供服務...可遇不可求啊

 

疑?不會吧。業代除了保養、保險到期之外,生日、驗車也有可能會主動出現啊。還有,出車禍要找人幫的時候.........(只要你不是奧客)找業代!半夜都會出現在你面前的,下面這位業代就有在服務啊。(照片是業代安排拖車進最近的服務廠ing....),我還聽說過業代幫客戶機場接送、幫客戶出國期間暖車的咧,有業代真的在作服務,不誆你。

所以,汽車業代是有在做後續服務的,只不過認同的客戶越來越少,所以業代越來越少人這麼做服務了,因為沒錢可養家活口,很多人都改途囉....

 

只能說,至少我自己、我周遭的朋友,都沒碰到這樣的業代。如果有願意如此經營客戶的業務,我很願意替他介紹生意的。多的是買車前獻盡殷勤,買車後不採不理

 

好業代大概跟良心政客一樣稀有

回應 jay_r521(A.J TAXI)所寫

 

車子要省油,最大的因素
唯有從傳動系統著手

誰能做到這點
誰就是未來消費性交通工具的霸主

 

內燃機能源轉換效率偏低這點目前無法改變,要省油,就要找能源轉換效率好的方法。其實呢,能源轉換效率最好的...就是人體了,吃進去的熱量幾乎都能拿來使用或囤積,所以還是走路最好😉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回應 gogofish(夠夠魚)所寫

 

渦輪增壓車本來就用98比較好對吧?

 

要看車種,也些車商的ECU工程師比較厲害,加RON98最大馬力250HP,加RON92最大馬力227HP(Mazda CX9).也些車商的ECU工程師比較"不"厲害,加RON100最大馬力300PS,加有些國家的RON98就會"搭搭搭",且最大馬力240P,而且扭力高原變窄!所以,看ECU工程師的功力啦!

 

只有ECU影響嗎?引擎設計跟技術難到沒有關係?

回應 flycall(flycode)所寫

 

回應 gentlemen888(新好男人)所寫

 

不要大品牌?不挑大品牌的理由是什麼。一般我們買東西,不是多半先認大品牌,品質比較穩定嗎

 

沒幾年車子就要報廢了,還管隔熱紙穩不穩定? 😁

且含金屬的隔熱紙也沒啥技術成份,
一堆鋁門窗/玻璃帷幕大樓一樣有貼,日照更強,使用時間更長!
房屋/大樓一住就50-100年,車子才開幾年?

有技術難度的東東是要買大品牌+指定型號,
但沒啥技術難度的東東買大品牌,就只是金援大品牌行銷費用+大股東的荷包....讓大股東吃香喝辣..


前檔不含金屬且夠透明又可隔熱的隔熱紙,才需要些技術。
但再怎麼貴的前檔隔熱紙,都比不貼隔熱紙的視線差!
所以,乾脆不要貼前檔隔熱紙就可省不少錢,且開車更安全。冷氣開強一點就好!


過去我那內部反光嚴重的隔熱紙是FSK的,算大品牌了吧?
挑大品牌也沒用...要挑對功能/型號才有用!
菜鳥看品牌,老鳥看功能和型號.....
當初買車時沒經驗,是菜鳥就只看品牌,後來才又花錢把它換掉....😓

有些人很奇怪,買新車時要一堆氣球,又要自動煞停系統,鬼叫鬼叫這樣或那樣才安全,
結果卻又大花錢貼影響開車視線的前檔隔熱紙,來降低安全??

 

原來如此,這樣分析還蠻有道理的...只要前檔不貼,其他窗戶影響反正也沒那麼大,便宜的貼一貼就好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48987

去年就說要加強取締了,到現在加強了多少?裝攝影機也只是還好啦,而且插隊只要沒有跨越雙白線、槽化線,其實仍舊不會罰。所以大家都討厭的插隊行為...不會有什麼明顯改善的

對岸大型車展,像是北京、上海,都已經國際化了,車模不但少,衣服穿的也多,但是量少質精,都有名模水準。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archers(GODVIA)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先進國家都這樣啊?美國有這樣嗎?美國還有老車翻新。

 

 

這跟老車翻新沒關係吧,又沒說不讓你上路,只是稅金會提高,你有錢繳就好

 

這是什麼爛政府,若有錢,誰不想開新車,就是窮才會開10年以上的老車。

 

話不能這麼說,有錢誰不想開新車的說法固然有道理。可是這樣不能把造成汙染當作理所當然,新聞裡面並沒有說不讓10年以上老車上路,只是要訂立規範嚴格執行。你知道現在有多少未妥善保養的空汙老車在路上跑? 這些的確該好好整頓

搞得好像重烤是施捨你,重烤本來就不會拆飾條....問題是你一開始就沒弄好,這不是重烤,這是補第一次沒做好的工作,是第一次的延續啊!!
所以我這個人,修車、保養都不會隨便跑去沒去過的店家,新店家一定要有朋友介紹才敢嘗試。

前往討論:一級棒的烤漆

我個人是希望不要老改些不是那麼旁枝末節的東西,還有很多迫切需要處理的交通法案啊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回應 actychou(紫曦)所寫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紫曦大,如果調得到現車,你岳父有興趣嗎?

 

是人家退訂的嗎?

 

不是,但今天被簽訂掉了

是向總代理爭取到的配額

機會難得

但一猶豫就被訂走了

太搶手了

 

 

 

 

現在suzuki的車好搶手喔...不早點要,可能就又回去排好幾個月

前往討論:小型掀背車的選擇

跟蘋果還是有根本上的差異,蘋果現在是是全球第一個公司,並非靠募資跟資金流動就能弄出來。光手上滿滿的現金,就不是tesla能夠相提並論的啊

印度車廠耶...我完全不知道台灣居然有印度車

前往討論:新皮卡?

算了吧,美國以國安為由擋過多少東西。只是因為國家強大,所以其他人敢怒不敢言。現在中國興起,也跟你搞這一套,反正光吃內需市場就飽了,怕你不成?十年風水輪流轉啦

回應 alf101(alf101)所寫

 

回應 gentlemen888(新好男人)所寫

 

搞得好像重烤是施捨你,重烤本來就不會拆飾條....問題是你一開始就沒弄好,這不是重烤,這是補第一次沒做好的工作,是第一次的延續啊!!
所以我這個人,修車、保養都不會隨便跑去沒去過的店家,新店家一定要有朋友介紹才敢嘗試。

 

想說在之前店家做過,應該沒問題,且離工作地點近,不用大老遠跑去南港,下次真的還是不要隨便嘗試

 

烤漆應該是個一分錢一分貨的工作,便宜很難有好貨,雖然說貴也不見得就不坑你啦....😖

前往討論:一級棒的烤漆

回應 actychou(紫曦)所寫

 

回應 kiwies(奇異小姐)所寫

 

新的swift我覺得很好看耶

 

雙色的更好看,

除了銀黑、黑銀外,

聽說有人紅色車也改成黑色車頂變成紅黑雙色,

也蠻好看的!(行照也改了,不知要花多少錢…)

 

現行的規則,改車色不困難,雙色甚至多色也都可以,就是要跑一趟驗車而已

前往討論:小型掀背車的選擇

自動駕駛落後國外有沒有10年啊XD

中國車廠真的是銀彈豐富,到處買車廠,買不下來的就加減買幾趴股權,跟著一起賺,不簡單啊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美國比這更髒的手段都有。

 

完全同意...美帝最拿手的就是以正義之名,行圖利自己之實。限制別人都理直氣壯,被限制了就哇哇叫

 

但這個年代,鎖國到底還能不能像以前一樣,光靠內需養自己,也是值得觀察就是了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為什麼BMW不發展油電混合動力車?

 

BMW有油電混合車,xDrive40e、225xe、330e和740e都是。但他們還是想押寶在電動車上,所以沒那麼認真做油電混合。

回應 flycall(flycode)所寫

 

回應 paulomiyao(MiyaoBrother)所寫

 

回應 flycall(flycode)所寫

 

沒什麼好大驚小怪,
美國的雜誌當然只評美國市場,法國車在美國賣沒幾台,應該連評都不用評了!

-----
.....該獎項每年年底由國外媒體「WardsAuto」公布,並針對美國市場推出的次年式車型進行評比。
-----

WardsAuto http://wardsauto.com/contact-wardsauto
官網的連絡電話: 1-248-XXXXXX ,1是美國的國碼, 248 Michigan 密西根州
 

 

美國本土的汽車市場是選擇性開放給美國藩屬國(美國有駐軍的國家)
大陸汽車市場的遊戲規則,還比美國汽車市場更公平一點!

駐外美軍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7%90%E5%A4%96%E7%BE%8E%E8%BB%8D
日本 38,807
韓國 24,189
德國 34,562
義大利 12,099
法國 0
台灣 0
大陸 0

 

人家也沒那麼小鼻子小眼睛

大陸市場遊戲規則比美國更不公平,這是無庸置疑的

先看看2017的名單吧

BMW

GM

Chrysler

Ford

Honda

Hyundai

Nissan

Mazda

Mercedes-Benz

Volvo

10個名額,美國車只佔3個,而且前面在討論的跟美國不美國市場到底有什麼關係啊...

 

我列得很清楚,也有完整駐外美軍國家的數字比對,
你沒憑沒據就一句:大陸市場遊戲規則比美國更不公平,這是無庸置疑的
南京大屠殺的日本汽車品牌在大陸都還賣不錯咧!你也敢講大陸市場不公平?

10個名額,美國車只佔3個,
美國+美國駐軍國的汽車品牌佔了9個,同樣符合我說的啊!

只有Volvo是瑞典品牌,但被美國福特經手後賣給大陸的吉利。
勉強也算讓大陸汽車品牌有在美國賣?  😁😁

美國本土沒有大陸共產黨的汽車品牌就算了!
美國不是自由市場嗎?也該要有非共產黨的法國雷諾、標緻/雪鐵龍吧? 
結果美國本土卻沒有法國車? 這怎麼一回事?  因為駐外美軍在法國是0嘛!
但法國也不笨,雷諾就利用有美國藩屬國的日本品牌Nissan在美國賣!

 

至於某些台灣鄉民,若想要台灣的汽車品牌在美國本土賣...
最好先建議我國政府撥塊地讓美國駐軍,才能有點機會....
韓國能,為何台灣不能?  日本能,為何台灣不能?  就是差了美國駐軍嘛!
台灣也只能學法國雷諾和大陸吉利,過個水才能在美國本土賣車。

 

法國車最後出現在美國是1991年的事情,405失敗後就消失了。今年又有消息,PSA集團要重新進入美國,不知道這次會不會再度被打趴。法國車不在美國的狀況,比較像是市場導向,至於到底跟駐軍有沒有關聯,明年看看PSA會不會重返美國就知道了。

大致瞄了一眼,大概就是無趣、動力普通,開起來不怎麼樣

回應 qqq2011(QQQ2011)所寫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剛才看到,純分享!為什麼C/D評十五輛小型SUV中(Compact Crossovers and SUVs),最新上市的三菱Eclipse Cross敬陪末座?小弟的森林人也才倒數第三!
https://www.caranddriver.com/mitsubishi/eclipse-cross

 

15 輛當中,四驅系統最遜、最兩光的那一款竟然是冠軍!
嘿嘿,看來 C/D 的記者們可能不是很懂/很重視四驅系統 ...  Orz

 

 

攤開來看名單,幾乎都是徒有其表好像越野很強,實際上比較適合在都市開的SUV。這畢竟是趨勢,每天上下班開普通馬路的人多,還是要翻山越嶺的人多...這個級距的重點應該也不是四驅系統,評價中不是很重要的部分也不意外了

電動滑門我猜也值不少錢

回應 hhdig(111)所寫

 

回應 actychou(紫曦)所寫

 

中召了......

 

 

召回的原因看起來是高田氣囊的問題

這問題到現在還沒召回更換完成 !!!!

 

全球高田氣囊要全部召回,得要好幾年的時間

2017/12/23 02:14:54

發文IP 49.217.*.*

回應 actychou(紫曦)所寫

 

回應 ccl5423(CCL)所寫

 

應該高興才對,這個品牌至少坦承有問題,並且負責處理。總比有些黑心車廠死都不承認、也不處理,出事了就推責任給車主,好非常多了。恭喜買到好品牌的車。
只不過氣囊要更換真是費時間啊,2.5-3.5小時,半天工資就沒了。

 

更換時間2.5-3.5小時真的太久了...

最近應該會有很多車主回廠更換,過一陣子再去好了...

(等技師們換到技術爐火純青再去,免得拆換完後內裝哩哩叩叩...)

 

不知道是只有前座氣囊才會有這個問題,還是全部的都會,包含氣簾

回應 actychou(紫曦)所寫

 

回應 ccl5423(CCL)所寫

 

應該高興才對,這個品牌至少坦承有問題,並且負責處理。總比有些黑心車廠死都不承認、也不處理,出事了就推責任給車主,好非常多了。恭喜買到好品牌的車。
只不過氣囊要更換真是費時間啊,2.5-3.5小時,半天工資就沒了。

 

更換時間2.5-3.5小時真的太久了...

最近應該會有很多車主回廠更換,過一陣子再去好了...

(等技師們換到技術爐火純青再去,免得拆換完後內裝哩哩叩叩...)

 

前座氣囊換起來不需要動到太多內裝吧?

回應 actychou(紫曦)所寫

 

回應 hhdig(111)所寫

 

數量太多,當然是分批召回

一次全面性召回也來不及備料

還有不是整個氣囊換新,只有更換起爆器

那個更換時間只是用來參考的,不用太在意一般而言都會短於那個時間

總之一定要回去換,不能不換,否則一隻蜘蛛都可能會讓氣囊炸開

炸開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未預期的炸開與炸開之後會有金屬碎片飛出......

 

 

一隻蜘蛛都可能會讓氣囊炸開......太可怕了😭

 

是咬到蜘蛛人的那隻😂

我的想法不太一樣,這是未來的趨勢,不只台灣,世界各國也都朝這個方向,也就是說接下來資源會逐漸增加。台灣本來就需要解決供電問題,把這個納入20年能源計畫考量,這不是不可能的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很多人要賣車都怕吃虧上當,結果還是一樣,買也吃虧賣也吃虧,而這個虧基本都是3~5萬起跳。

 

買車怕買貴,賣車怕賣便宜,人之常情啦😄

回應 paulomiyao(MiyaoBrother)所寫

 

回應 sunlight(Sunlight)所寫

 

怎麼 盤子車 降完價後,還是盤子車的感覺?  
哈哈先生這下子怎麼解說暢銷車所以要降牌價呢?

 

不只降牌價,還調整配備,我看每台車實質可能降到10萬以上

 

和泰曾幾何時對上市沒多久的車子做過這麼大的調整😆

非常好奇心的轉子引擎用了哪些技術,解決掉高耗損、高油耗、高汙染的問題,這三個問題無論哪個,放到現在都難讓人接受

iLuxgen i6 TURBO

前往討論:apple也出汽車了??

回應 121542734(潘承韋)所寫

 

乎應嚴董的王.......

 

算是車主無聲的抗議

前往討論:apple也出汽車了??

一年降到12V左右,衰退的有點快,有沒有可能是車上有什麼東西默默吃電?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回應 jazzcat(你有freestyle嗎)所寫

 

回應 kuotse(電腦我不會)所寫

 

確定買小型車的話, 今年小改 FIT3 也是好選擇, S 頂級配備 6氣囊+ ISOFIX+Smart Entry+Push Start+皮質座椅 全補齊 , 又不漲價.

 

配備齊全,價格也還好,不曉得為什麼FIT那麼難賣

 

太貴了

此車級距屬微型車,但是賣到跟高一級距一樣的價錢,自然CP值就低了

否則怎會賣那麼差?

再者舊引擎,前碟後鼓, 傳統大燈,65.9萬那一款才四氣囊,

雖然小改款但改款幅度太低加上第三代生命週期尾端了.

 

聽完分析都覺得Fit會賣才是奇怪的事情XD

產品力不足,價格卻很足

也難怪大家不買單

前往討論:小型掀背車的選擇

回應 ccl5423(CCL)所寫

 

回應 azxcxza123(精打細算)所寫

 

還蠻多的吧…
賓士,BMW,PSA集團,法拉利...
反正一堆沒有造假啦!

不用太多心擔心啦!

 

嗯......這個持保留態度。

以品質聞名的日本與德國:

以前日本人覺得對不起人家的時候,通常要切腹謝罪的,現在鞠個恭就沒事了。

德國人失敗時會拿槍自殺、或是跪在猶太人紀念碑前懺悔的...現在也是換換人,繼續過好日子。

所以,嗯....別幫不認識的人背書比較保險。

 

利字當頭~什麼傳統價值都可以放一邊

汪克爾引擎(Wankel engine)屬於無活塞迴旋式四行程內燃機的一種,香港也有人翻譯成運高引擎[1]。由於1960年代起日本馬自達汽車公司苦心鑽研改良,陸續推出數款高性能車種,並以「轉子引擎」(rotary engine)打響名號,世人遂將其與轉子引擎劃上等號。事實上,無活塞迴旋式引擎還有許多截然不同的設計形式,不能一概而論。

真羨慕不需要爭吵到底要核能還是火力發電...通通用水力就能搞定啦

回應 flycall(flycode)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汽車配置12V電瓶,於引擎起動時,其電瓶起動電壓應高於9.6V時表示電瓶良好。

 

你說的應該是發動引擎的瞬間電壓降?
若原本未啟動前12.6V,發動引擎的瞬間最低降到9.6V,代表電瓶還OK?

本來我裝了可看電壓的車充,也想要用這招...
結果...在發動引擎瞬間,點煙器車充/音響都會斷電一下下,
就沒法看到啟動引擎的瞬間電壓降了!

只好改用啟動引擎後高負載用電時的電壓降,來判斷電池容量是否已衰退。

 

要測啟動時電瓶電壓應該得直接接電瓶吧

如果插點菸器,發動的時候都會斷電沒錯

不過我看到的是不要低於10V都還算健康

9.6V...差不了多少,反正就是差不多這個上下就對了

胎壓是會慢慢減少的,而且天冷低溫也可以差到2個psi,所以都要記得補氣

TOYOTA都不會這麼慘啊...

回應 flycall(flycode)所寫

 

Luxgen 還真保密到家...

U5出來後, U5算便宜貨都配12"直立螢幕,Luxgen較貴的車型卻只9",已影響到自家的銷量,

這段期間沒12"直立螢幕的車型銷量大幅減少,還在猜12"直立螢幕會上哪一台?
結果是賣不怎麼樣的S3先上,似乎事先都沒什麼風聲。

U6傳出大改版前,本以為U6會跟大陸一樣改為1.6T,
想不到台灣版U6卻改為1.8T雙渦流,稅金照樣1.8,引擎動力大幅提升到相當於M7的2.2T,
大陸的U6 1.6T和台灣版1.8T雙渦流,已不是同一檔次了!

接下來全車系應該慢慢都會上12吋螢幕了吧

看起來土炮有成啊~恭喜恭喜,接下來就可以開始嘗試升級版了,弄得更整齊更安全更漂亮

料件有限的情況下,預約可能也換不到,因為得要按照順序來。國外的召修是先以危險性比較高的優先更換

回應 van70909a(桃園小凱)所寫

 

這是傳說中的瘋狂班嗎

 

我聽到的也是,暴力街車的瘋狂班

回應 zekebobe(zeke)所寫

 

市區開車基本觀念都沒有同等於技術差,根本是馬路新三寶。

 

他們有基本觀念的,能把車開成這樣都不是省油的燈

他們是刻意忽略,不顧其他用路人的生死

側窗隔熱紙沒有老化不必換掉啦

前往討論:開車眼睛超刺眼

加起來超過2億了吧(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