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好男人

2015/06/04

註冊日期

13

累計好評

1,314

發文總數

1160

回應 toyotagt86(頭又大機梯八六)所寫

 

過飽後,去外頭換更好的通風碟,不然無限預算砸陶瓷剎車好了。

 

這個建議也太兇狠了

前往討論:劃線碟盤疑問

回應 flycall(flycode)所寫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flycall(flycode)所寫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只換兩輪時,新胎要放後輪!


後輪抓地力比前輪好才重要,在我知道後,回原廠有什麼5千公里調胎也不做了! 
若不幸新胎已放在前輪,有空就趕快換到後輪, 或把後輪胎壓再減少一點撐一下。

米其林輪胎提供的影片,是下雨路面以時速45英哩(約73公里)示範測試,
新胎放前輪+國道73公里的龜車+下雨+小彎,就足以讓你偏到對向車道去了!
新胎放前輪+國道時速110公里+下雨+變換車道?....有人想試看看嗎?

藍色車,新胎放前面(Front) , 白色車,新胎放後面(Rear)


 

水漂效應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重點,就是速度太快...

 

車速過快,什麼意外狀況都有可能發生,不止水漂效應。

而米其林輪胎是以時速73公里測試新胎放前輪,並不是在極端操控環境做測試,

新胎放前輪+國道73公里的龜車+下雨+小彎,就足以讓你偏到對向車道去了!
新胎放前輪+國道時速110公里+下雨+變換車道?....有人想試看看嗎?

那台mini是不是新胎放前輪?還不確定,
若新胎放前輪,即使是龜車或在速限內,遇到下雨就可能發生打滑偏到對向車道!
但新聞報導似乎兩人都坐前座,也讓前輪的抓地力比後輪又更好了些.....

 

報導裡面沒有提到輪胎新舊,搞不好人家才剛換過輪胎哩?單純用打滑判斷來討論輪胎新舊該怎麼放,怪怪的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看來小車沒有什麼潰縮區,可以想想側面撞擊時當時人體是如何被擠壓,而當場大量內初血而死亡,安息吧!

 

我覺得很奇怪的是,副駕駛座沒有當場死亡,正駕駛則是當下就掰掰了,副駕駛座的乘客應該是直接承受最大撞擊力道的,為什麼相對嚴重程度比較低呢

報價也有傳聞了,GT220要到1xx,真是個大膽的挑戰...。納智捷真的認為他們準備好要好好挑戰百萬國產車的市場嗎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回應 gogofish(夠夠魚)所寫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具經驗,台北市的警察處理速度較快!新北市,有超過一個月才回復進度!

 

沒錯,台北市的行政效率還是首屈一指,速度比起其他縣市就是快很多

 

處理效率慢,若對於習慣同一地點違規(例如違停)的車主可能會"感同身受",因為:累積一個的罰單可能接近兩萬元(每天六百);若是遇到檢舉達人一小時照三次,一天八小時,那一個月可能累績超過40萬的罰單!?

 

印象中之前看過新聞,就有人因為這樣接到大量罰單,後來申訴成功有減少金額。因為罰單的目的在於嚇阻或影響用路人改正行為,而不是趁他不注意要他命一次罰罰罰罰罰到滿

回應 toyotagt86(頭又大機梯八六)所寫

 

不過福斯即便銷量銳減,也還有金字塔品牌在攏靠根本沒在怕。不像豐田沒這個優勢。

 

阿只好推出一個品牌,名字就叫做金字塔pyramid

回應 s9651264(苟庵菊)所寫

 

skoda 價格在親民一點打趴vw

 

現在就有點這種趨勢了,VW還是要控制一下,免得Skoda把市場搶走

我不討厭U6,對納智捷也沒有非常多意見,這但種比喻實在太好笑

過勞是很嚴重的社會問題,我們能享受到的"便宜",很多是靠著別人的過勞而來

南部的紅綠燈不都是參考用?想當年在鳳山當兵,晚上收假趕時間搭計程車,從中正技擊場到鳳山步校,全部都紅燈,一個也沒停XD

閃或不閃真是兩難,如果外側後方有來車撞上來,倒楣的會是您。但是不閃嘛...真要下定決心狀下去真的很難

1. Toyota 127,367
2. Mitsubishi 45,877
3. Nissan 44,386
4. Honda 27,355
5. 賓士 23,765*
6. Mazda 23,475
7. Ford 19,367
8. BMW 19,051*
9. Luxgen 16,360
10. Lexus 15,184
11. Hyundai 13,155
12. VW 10,500

2016的品牌銷量排名

回應 toyotagt86(頭又大機梯八六)所寫

 

這次仿冒的聰明點,不洗版也不轉貼文,網管就繼續放生。

反正,討論政治甚至汙辱人都不砍了,別期望網管。

 

嚴格來說也是小小洗版啦,只是跟之前的那個比起來真是客氣不少

概念車歸概念車,量產車歸量產車,龜苓膏龜苓膏。一大堆車廠都可以設計出美的要死的概念車,然後實車量產後,長相跟當初看的差別可大。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hck819(hck819)所寫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toyotagt86(頭又大機梯八六)所寫

 

為了能在生存,還不得不惜貶低自己身價。

禿顯台灣雙B實在太好賣,雷薩斯只能滾邊去

雖然背後還有奧迪跟因非尼迪和Volvo

但同樣都是和太代理的豐田,卻差那麼多,真的有夠可憐。

 

不知道別秀下限

NX200 之前舊版 在中國 就有了

 

 

沒錯完全同意, NA引擎的NX200在中國跟俄羅斯早就有了

就是因為賣得很好, 台灣才會引進,  基本上台灣消費口味跟中國高度重疊, 台灣的NX200如果沒意外, 會順利讓NX系列成為2018年的豪華SUV銷售冠軍

 

而且  人家 NX200 訂價一樣是低......中國318000人民幣起價😂  

沒辦法,有些人 不懂車 、不懂市場 ,整天秀下限, 原諒他吧!!

我認為和泰進200 是因為之前NX200T 跟 RX200T 價格太接近

台灣人 稅金一樣、車價差異沒很大 幾乎都是買大台的

現在NX200 150 160 跟RX200T 200出頭萬 價差已經拉開

之前NX 賣不太動

畢竟lexus 車型產品線很少,擴大市場 才是王道

 

318000人民幣,換算台幣要160左右了吧,所以大陸車價比台灣還貴?雖然大家都笑NX是高級RAV4,但價錢差不多,幹嘛買低級的,當然上高級啊。至於只能買到100出頭,或者9X的,反正本來也不會看到那邊去,沒啥影響

全世界只剩下對面跟台灣要的東西,最好還是別太期待

除拖板車,貨櫃車也是高速公路上的不定時炸彈

住在南部,那就是擁有自己獨立車庫的獨棟透天啦,這種條件真的很適合電動車或者插電式油電,自己車庫就能改個充電座出來。

有錢人就是令人羨慕...話說車主看起來好年輕,小朋友也挺小的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10年內國產車就會消失

 

這麼大膽的預估嗎?10年內我不敢說國產一定會通通消失,但在汽車製造國際化的環境下,進口車愈來愈便宜,應該會吃掉很大一部分現在國產車廠的市占率,也許多數國產品牌都會消失吧,現在不就正在朝向這個樣子發展

永遠都有人要酒駕,酒駕永遠不敢真正重罰,因為那些立法的沒幾個沒酒駕過啊~萬一罰到自己怎麼辦

但說真的,全進口又交車超慢,囤貨壓力應該很小。打到就打到吧,大概就像taiwangad說的那樣,了不起沒單不進。所以說國產車怎麼跟人家玩,定價或產品策略錯,就是大賠特賠。進口車?了不起賠完這一單之後不要進。

雖然只是TIIDA,但大大肯花本升級重要的煞車,態度就是給推

https://forum.u-car.com.tw/thread/282831/%E9%87%8D%E7%94%B3UCAR%E8%A8%8E%E8%AB%96%E5%8D%80%E6%94%BF%E6%B2%BB%E6%96%87%E8%88%87%E5%AE%97%E6%95%99%E6%96%87%E7%9B%B8%E9%97%9C%E8%A6%8F%E5%AE%9A%E5%85%AC%E5%91%8A?page=1

重申U-CAR討論區政治文與宗教文相關規定公告

因近來討論區之政治文與宗教文數量較多,特在此重申,根據站規第六點:為尊重U-Member會員之個人政治立場與宗教信仰,除「時事」版外,討論內容一旦涉及政治與宗教,將逕行刪除,情節嚴重者甚至停權。
每個網友的興趣各有不同,可依照自己有興趣的版面進行勾選,為避免造成困擾,
即日起,有關政治文與宗教文之相關文章,請依規定在發文時請將文章分類選取為「時事版」,
如違反規定即依照規定第六點處理,站方直接刪文,情節嚴重者甚至停權。

實務上網管大概也沒時間一篇一篇,一則一則慢慢看,不過按照規定,汽車版面是不可以涉及政治與宗教的。

不知道SWIFT的蜜月期有多久,我猜到年底之前價格都會硬硬的。應該可以買下去啦,小車在怎麼折也就是那點差距,早買早用早享受,在折舊的面前,一兩萬優惠根本不算什麼差距,好好用車照顧它省更多

閃過之後,應該有撿回一條命的感覺吧

安全配備存在的意義就是要讓乘客使用,不用,那只能各安天命,看是命硬還是車子硬

就當成是以前要加黑油的二行程車好了,機油當成消耗品,哈哈

回應 takuro265686(馬沙)所寫

 

柿子挑軟的吃,贏得很光榮?

 

等等,這幾台對手車沒一台是軟柿子啊

回應 akaboeaeaga(M)所寫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回應 akaboeaeaga(M)所寫

 

回應 a2031580500(work)所寫

 

胎壓是有影響沒錯
但影響更大的是胎紋吧?
怎麼討論起胎壓呢?

 

+ 1 Mini的胎紋不適合再潮濕的路面做高速駕駛

 

Mini的胎紋?能看出來是不是原廠配胎嗎

 

不能, 但個人經驗是指原廠配胎

 

 

但認真說,開了10年的車還維持原廠配胎設定的人應該很稀有...10年前的原廠配胎還有沒有都是個問題

如果重視安全,我不太會考慮58.8萬那台,少了EPS跟2顆氣囊,安全規格落差有點大

和泰賣的Previa不是2016年底小改2017年式?2018又有小改了喔...

前往討論:2018 Previa現身

你漏掉U5了,U5 960台,表現算不錯啦。然後U6每個月其實都有幾百台,10月我猜剛好產品更新,所以U6 GT還沒接上去

ALTIS經典有ESC,但氣囊只有2顆,70.9萬。豪華有ESC跟6氣囊,74.5萬,這個等級才是跟ESCORT頂規同等配備的車型。至於少了天窗跟8吋螢幕多媒體影音系統這件事情還沒算進去,你們是認真覺得和ALTIS同樣價位??

回應 wangoldmr(Mr. Wang)所寫

 

都沒 ESP 的秧子

 

頂規才有

回應 paulomiyao(MiyaoBrother)所寫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airstage(氣噗噗)所寫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9月進口車賣到48%,試圖逼近死亡交叉。10月國產車雖然爭氣一點,不過還是讓進口車搶走45%。看起來依照這種趨勢,進口車超越國產車的死亡交叉,可能離我們不會太遠。大家覺得,這個日子什麼時候會發生呢。會不會過幾年,幾家小的國產車廠都會決定改成進口引進?

 

我已經說過了不是嗎?

台灣人不太想花太多錢 就是 toyota 、Nissan、honda 開開

再來就是買雙B、lexus 了

 

 

NX出現13X的價格後,Lexus也快要變成不想花太多錢的品牌選項之一😂

 

假議題

CT200H 很久以前就有139的款式

現金折扣一下139-20=109就買的到

很早就有比 NX200 150便宜的lexus 

在台灣基本上 車子就是大者恆大 。我看A180、1系列 可能也是120左右就有了

台灣人 加上我身邊經驗都是這樣  有本事就換 熱門高級車了 

還在打拼 或是不想花、錢不夠,不如找穩定的日系主流車 開開就好

不要自己找麻煩

其他3、4線車廠 在台灣  就算有某幾款 進口車熱銷 但基本上 跟國產車主力型還是差很大

網路 車評 談車 戰半天,很殘酷的現實台灣人購車普遍就是如此

 

挖塞,CT也有20的折價喔??這樣就有點讓人心動

 

不只買車,很多消費行為都有類似模式,西瓜偎大邊。反正看什麼東西買的人多,下意識就會先入為主覺得應該不錯。到底有沒有仔細做功課,從來都不是重點

回應 121542734(潘承韋)所寫

 

車牌沒蓋好

 

倒影露餡😂

前往討論:2018 Previa現身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gentlemen888(新好男人)所寫

 

回應 paulomiyao(MiyaoBrother)所寫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airstage(氣噗噗)所寫

 

回應 taiwangod(taiwangad)所寫

 

回應 lulala5566(56不能亡)所寫

 

9月進口車賣到48%,試圖逼近死亡交叉。10月國產車雖然爭氣一點,不過還是讓進口車搶走45%。看起來依照這種趨勢,進口車超越國產車的死亡交叉,可能離我們不會太遠。大家覺得,這個日子什麼時候會發生呢。會不會過幾年,幾家小的國產車廠都會決定改成進口引進?

 

我已經說過了不是嗎?

台灣人不太想花太多錢 就是 toyota 、Nissan、honda 開開

再來就是買雙B、lexus 了

 

 

NX出現13X的價格後,Lexus也快要變成不想花太多錢的品牌選項之一😂

 

假議題

CT200H 很久以前就有139的款式

現金折扣一下139-20=109就買的到

很早就有比 NX200 150便宜的lexus 

在台灣基本上 車子就是大者恆大 。我看A180、1系列 可能也是120左右就有了

台灣人 加上我身邊經驗都是這樣  有本事就換 熱門高級車了 

還在打拼 或是不想花、錢不夠,不如找穩定的日系主流車 開開就好

不要自己找麻煩

其他3、4線車廠 在台灣  就算有某幾款 進口車熱銷 但基本上 跟國產車主力型還是差很大

網路 車評 談車 戰半天,很殘酷的現實台灣人購車普遍就是如此

 

挖塞,CT也有20的折價喔??這樣就有點讓人心動

 

不只買車,很多消費行為都有類似模式,西瓜偎大邊。反正看什麼東西買的人多,下意識就會先入為主覺得應該不錯。到底有沒有仔細做功課,從來都不是重點

 

不見得 是做功課問題

車子在華人世界上 本來就有面子的成分在  雙B牌子大

而且在台灣如果要歐系, 考慮到 後續中古車價、保養, 不也是雙B 是歐系大宗?

過保 你只要是買主流雙B  台灣一堆料 一堆會修的店

理性、感性 其實都是有原因的

不是什麼東西 好像自己拼命做功課 就好像自己比較高尚

大眾會買一定有他的原因,說句直白點,你就比較聰明???別人就比較笨??

買車本來就不是 list 配備 看誰多 就會買 太多因素在內了

整天比配備 ? 信不信很多開300萬賓士連定速都不太會用😂😂😂

 

這樣說也是有道理啦,購物行為每個人都有下決定的理由。只是你也無法否認,很多人根本沒有買到適合自己的東西,做功課不只是比配備這麼簡單而已。也不是做功課就比較高尚比較聰明,不過就是搞懂自己要什麼那麼簡單而已。追隨潮流和人云亦云,和考慮感性因素做為購車決策,這是不同的事情。

你分析了那麼多,講面子、講車價、講保養,不就又更強調做功課的重要😄

會爆炸

...當然不會啦,但是會點火不順,對引擎只有壞處沒有好處,該換就換

但我覺得這樣的標準是不是稍微寬鬆了一點,哈哈,少個0.5公升應該就要補吧,這樣等於你5000保養一次得要補三次機油,一萬保養一次的話,機油差不多都換一輪了

大大開版問的是鋰鐵電池,結果買的不是鋰鐵啊...一般18650電池不適合拿來做發車電源的

回應 fordsucks(HaHa)所寫

 

又是一台網路酸民推薦的車....

我說過多少次了,在台灣現實消費者只看豐田跟本田

三菱滾一邊,收一收吧。

 

你只有19篇發言,能講多少次?

還是說有本尊講過很多次,這邊有同樣論調的只有一個喔

你們二位肯定"有志一同"

這個前提建立在"進口車"上

挖塞,國產車用折數在打促銷的,看起來年底和泰壓力真的很大啊。一砍掉快20萬,9x變成7x,超扯

我還是習慣去中油,個人感覺比較安心而已,可是我也沒有做紀錄實際測試的習慣,到底哪個比較好還是沒概念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歸本質來思考

騎【重機】跟開【超跑】是為了追求什麼?

這樣你就能懂了,超跑的肇事率高不高,高到嚇死你(單就以超跑為母體評估)。

雖然說汽車及重機都會違規,但差別在,重機能鑽車縫,汽車無法鑽車縫,

只要鑽車縫就罰9000,開放給所有駕駛人檢舉,檢舉獎金50%(還要可以連續罰,不同人檢舉,都可以有檢舉獎金)。這樣我就舉雙手同意。

因為鑽車縫絕對是造成事故的主因。

但我相信,這些重機駕駛人,絕對不可能同意的。

 

這樣做,大概行車紀錄器會有一波慶祝行情

7000左右的台廠雙鏡頭行車紀錄器,CP值算不錯耶,有機會納入考量看看。只可惜沒有GPS紀錄位置的功能,是比較美中不足的

好久沒看新聞,最近油價在漲什麼啊...

尤其是惡名昭彰的售後服務,應該嚇跑不少人,搞好維修廠,銷售量說不定能提高2成

回應 toyotagt86(頭又大機梯八六)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為什麼不趕快倒一倒?這樣台灣就純進口車了,(小三生的組裝廠不算國產車)

 

因為他的同伴會上來說,放生國產車廠會引爆失業潮。

 

放生國產車廠會引爆失業潮 (配合)

可是通通變成進口車又會創造出不少就業人口,兩難呀😂

鋰電池外皮破損,就有可能短路,導致電池燃燒爆炸,跟電路還有外殼無關。加上防火墊會比較安心啦,但還是要注意電池之間會不會摩擦

無論分身是誰的,這邊申請帳號那麼簡單,隨便又可以弄出幾個沒再怕啦

大多數人都有眼睛的,不回應不代表就會被一些奇怪的說法騙到。

上u-car了耶,編輯也確認是Yaris沒錯,從整體輪廓看來,頗有點中型掀背車的味道

回應 jay_r521(A.J TAXI)所寫

 

不會有摩擦破皮的情況
因為我有在每顆電池間塗抹中性silicon
固定後並無鬆動摩擦的情形
外層用紙膠帶環繞固定

上下面又各放一片絕緣防火墊片
應該可以了~

 

恩恩,畢竟安全至上

原來你都已經想好了

那就玩得愉快😄

回應 fordsucks(HaHa)所寫

 

真不知道這家的想法是什麼

都不引進一台耐操的車,難怪二手價差

,銷量也差。

 

車子耐操不耐操我不知道,二手價格確實不算漂亮,銷量是比不上前面幾個進口大牌子。不過人家也是年年成長,都破5000輛了,Karoq也是賣到交不出來,現在訂車應該要等個好幾個月。如果貨源充足,銷售量恐怕還能再提升

前往討論:這是什麼車?

有認真做功課來著

前往討論:這是什麼車?

抬頭顯示器也是個好玩的東西,技術出來好多年,好處講得口沫橫飛,但實際有搭載這項功能的車子並沒有非常普及。所以到底是好用,還是普通呢...

MAZDA的車2年折40%左右,這應該算多的吧?如果真的賣掉等於兩年折舊就攤了40萬,好不划算。

前往討論:請教坤宇大

油箱蓋貼個小惡魔是怎樣,跟友站有關嗎XDD。前兩天有一篇,說這個應該是小改Yaris。我曾經想過,把自己的車子貼一貼成這個樣,會不會過兩天就在U-car上面看到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汽油時要注意不要吸入"油氣",因為汽油中有添加1%的苯(目前國家標準),苯極易揮發又是致癌物又會累積!但比起幾十年前5%的苯加入汽油,算是佛心來的!所以稱加油站是嫌惡設施,是有原因的!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B%AF

苯 工業用途

早在1920年代,苯就已是工業上一種常用的溶劑,主要用於金屬脫脂。由於苯有毒,人體能直接接觸溶劑的生產過程現已不用苯作溶劑。苯有減輕爆震的作用而能作為汽油添加劑。在1950年代四乙基鉛開始使用以前,所有的抗爆劑都是苯。然而現在隨著含鉛汽油的淡出,苯又被重新起用。由於苯對人體有不利影響,對地下水質也有污染,歐美國家限定汽油中苯的含量不得超過1%。至2011年時,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將進一步收緊限制,令汽油的苯含量上限進一步降低至0.62%[16]

(Benzene、C6H6、⌬或PhH)是一種碳氫化合物,在常溫下為一種高度易燃,有香味的無色的液體。同時,苯有高的毒性,也是一種致癌物質

苯 毒性

由於苯的揮發性大,暴露於空氣中很容易擴散。動物吸入或皮膚接觸大量苯進入體內,會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有研究報告表明,引起苯中毒的部分原因是由於在體內苯生成了苯酚

苯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重者會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神志模糊、知覺喪失、昏迷、抽搐等,嚴重者會因為中樞系統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產生睡意、頭昏、心率加快、頭痛、顫抖、意識混亂、神志不清等現象。攝入含苯過多的食物會導致嘔吐、胃痛、頭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狀,甚至死亡。吸入20000ppm的苯蒸氣5-10分鐘便會有致命危險。

長期接觸苯會對血液造成極大傷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經衰弱綜合症。苯可以損害骨髓,使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數量減少,並使染色體畸變,從而導致白血病,甚至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苯可以導致大量出血,從而抑制免疫系統的功用,使疾病有機可乘。有研究報告指出,苯在體內的潛伏期可長達12-15年。

婦女吸入過量苯後,會導致月經不調達數月,卵巢會縮小。苯對胎兒發育和對男性生殖力的影響,尚未明了。孕期動物吸入苯後,會導致幼體的重量不足、骨骼延遲發育、骨髓損害。

苯對皮膚黏膜有刺激作用。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經確認苯為致癌物

 

在車子裡面還是會吸到油氣的,現在的油槍都有油氣回收系統,跟以前比起來已經好很多了。雖然難免還是會有溢散油氣,影響最大的還是加油站員工要天天吸,我們一般人也不過就一個禮拜去一次,還好囉

回應 9254(坤宇)所寫

 

台灣如果有2.0T的引擎加上8AT變速箱,安全配備也完整的話應該也是會大賣

 

和泰的車根本不需要2.0t + 8AT + 完整安全配備就能大賣了😆

不過Altis都已經有六氣囊跟ESP的規格出來,Camry不會差到哪,只是依照他們的習慣,入門可能還是4氣囊跟2.0引擎吧

回應 121542734(潘承韋)所寫

 

第一張至第四張的車我都開過,老了

 

一到四都開過...有神快拜!! 是前輩啊~~~這幾台僅止於聽過名字,別開過了,連在路上看到都沒機會

我沒看錯吧,比亞迪耶...目前還沒有中國車在台灣能闖出什麼東西的,看看tobe,看看納智捷(?)

A5超漂亮的

騙人第一步,先讓對方相信有利可圖,接著你應該就知道了

哇靠...200萬了,我有200萬還是去買雙B好了

很多人也說一例一休會讓台灣倒,解果還不是沒倒。五年的時間對產業來說很短,沒這麼容易消失啦

油價愈來愈貴,想省個幾十塊的人就會更多

福特品質我個人持平,但維修保養爛到有剩

現在進口車的品質,都快要是國產車的價格了

屁股挺好看的,但真的有點像X1

歷任理事長及秘書長(總幹事)

 

理事長 簡五朝先生(民國37年~54年)
總幹事 毛雋人先生
伍順自行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理事長 嚴慶齡先生(民國54年~70年)
總幹事 毛雋人先生
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創始董事長

理事長 吳舜文女士(民國70年~76年)

總幹事 毛雋人先生
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董事長

理事長 徐賡九先生(民國76年~79年)
總幹事 毛雋人先生
中華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理事長 黃世惠先生(民國79年~82年)

總幹事 林遼東先生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慶眾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董事長

理事長 林信義先生(民國82年~88年)

總幹事 許利民先生(民國82年~85年)
總幹事 陳明德先生(民國85年~88年)
中華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副董事長

理事長 嚴凱泰先生(民國88年~94年)

總幹事 陳明德先生
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副董事長

理事長 劉一震先生(民國94年~97年)

總幹事 陳明德先生
裕隆日產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華創車電技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總經理

理事長 陳國榮先生(民國97年~103年)
秘書長 陳明德先生
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理事長 蔡文榮先生 (民國103年~106年)
秘書長 陳明德先生
納智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理事長 蔡文榮先生 (民國106年~)
秘書長 陳明德先生
納智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這基本上是裕隆同業公會

回應 airstage(氣噗噗)所寫

 

賓士要做這麼大膽的改變,不曉得消費者接受程度。不過這兩年賓士好像跟BMW的差距要拉開了,明年可能2B1A會變成1B跟1A1B

 

MB越賣越好,不只是台灣,全球市場也一樣,GLC成長100%。因為這樣,所以有本錢可以嘗試新點子吧

回應 unisto(白目書生)所寫

 

回應 jasonguo(jasonguo)所寫

 

回應 lifer(Refi)所寫

 

這幾種混法應該沒差吧, 不要加到柴油就好, 以前原本都加中油, 後來台塑出了95+, 比較過實際跑的里程數,發現跟中油差不多,就都加,方便就好,所以常常中油、台塑混著加,沒出過甚麼問題, 倒是我哪台老車一直吃95, 想省點油錢改加92,不知會不會影響性能或油耗?

 

老車加92反而好,因為汽缸磨損了,壓縮比會降低,至於油耗及性能,老車一定會變差,正常的。

 

 

不過之前我又聽過另外一種說法是老車了都有積碳,所以導致壓縮比變大,
因此適合辛烷值高一點的,還滿妙的這樣一正一負剛好可以抵消
其實老車就是要看車主的心態,想說都老車了,省點錢,那92的,折價大的就往那邊去
而如果是想說老車了,要撐久一點,要愛惜多一點,那就加好一點,我是覺得95+反而是個選擇
一來辛烷值略高,二來他們的折價通常比中油多,即便是加盟的
既然老車了,要好一點更要省一點的做法,這是可行的(只是說台塑的點少,這也是種不便之處)

 

這兩種說法都有道哩,可是結論卻完全相反,該聽誰的啊XD

回應 wesley_huang(小胖仔)所寫

 

原廠小保 5000起 / 大保14000起 (各車型不一樣, 機油/冷氣濾網自帶可省一點)
總之基本開銷是國產車約 2倍. 零件基本 5位數起.......

雙B外面保廠很多. 副廠零件也多. 過保後找間信賴度高的. 費用開銷會與國產 (在原廠)保修差不多...

 

這樣看來,如果不是為了保固,其實雙B養護成本並不比國產車貴太多,至少不會是一倍的差異

有個說法有問題,代理了Renault、GM、Opel,也有引進不少輛車喔,Magane、Buick LaCrose、Cadillac CTS、Opel Astra...等等,各品牌都還是有引進新車的。

至於沒人買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今天有看到Escort的廣告,廣告倒是拍的不錯,頗能夠掌握主要族群的感性層面

大車現在真的不好賣,一百多萬,我可以買的選擇更多,甚至連一些進口車都可以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