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Derek(ccy329)

2018/04/04 17:59:47

發文

#6042825 IP 149.167.*.* 修改過1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8/04/04 18:00:03

發文IP 149.167.*.*

數字表示引擎功率,75kW是75千瓦。

75kW = 102ps

110kW = 150ps

150kW = 204ps

Caravelle都是用2.0的柴油引擎,差別是75kW跟110kW是單渦輪,150kW是雙渦輪的。

75kW 102 110 150 150 204

數字表示引擎功率,75kW是75千瓦。

75kW = 102ps

110kW = 150ps

150kW = 204ps

Caravelle都是用2.0的柴油引擎,差別是75kW跟110kW是單渦輪,150kW是雙渦輪的。

前往討論:caravelle 車系編成


Derek(ccy329)

2018/02/28 21:09:13

發文

#6040285 IP 149.16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是Aston Martin DB11喔。

前往討論:這是哪品牌的車


Derek(ccy329)

2017/09/12 22:32:08

發文

#6027086 IP 149.16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穩+1

我的想法是救護車頻繁的變換車道對救護車跟其他用路人都有風險,因為彼此不知道對方的動線,如果大家都有一套標準做法,譬如遇到救護車就讓出快車道,救護車跟用路人都注意彼此的存在,我想應該會更安全有效率。

前往討論:[分享]荷蘭救護車POV


Derek(ccy329)

2017/08/29 16:40:44

發文

#6026487 IP 149.16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Scion iQ 北美市場以外掛Toyota 目前已經停產了

前往討論:這是哪台新車呀!?


Derek(ccy329)

2017/03/29 21:30:55

發文

#6003542 IP 188.24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引擎科技不能只比馬力數據啊
拿油耗做比較
Skyline R32搭載RB20DE引擎的油耗數據
4門手排約10.2L/100km,自排約12L/100km
換算成公里每公升約為9.8km/L和8.3km/L
車重約1310kg
http://automdb.com/nissan/skyline/viii/group_sedan/145458
而Innova 2.0自排的能源局油耗數據為11.4km/L,車重約1590kg
http://am.u-car.com.tw/28440.html
差距還蠻大的

前往討論:26年前的引擎


Derek(ccy329)

2016/11/15 10:39:19

發文

#5963841 IP 1.9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kenjin168 (雷恩法斯特) 所寫
感覺.....都是在那個出彎點那Spin掉,而且....似乎都是油門給的太多造成的,不過以那個上坡加上左轉的角度.....我想我也會全力衝刺吧~~~~XD

聽轉播說似乎是水漂
賽後也有車手說雨胎過彎的抓地力比直線好...
倍耐力的雨胎這場徹底黑了😌
前往討論:[影片]巴西站-法拉利撞車


Derek(ccy329)

2016/07/15 23:08:45

發文

#5912350 IP 188.24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law12139 (老會員) 所寫
有些模糊,有大大知道嗎?感謝😀


英國的Noble M400
這在台灣應該是唯一一部吧...😲
425hp推動1噸車身的怪物😍

前往討論:請教這是什麼車


Derek(ccy329)

2016/04/27 20:58:36

發文

#5884109 IP 188.24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Jaguar F-Pace 🙂
前往討論:果然在機場會碰到好車~


Derek(ccy329)

2016/03/20 14:38:29

發文

#5871524 IP 188.24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看起來Alonso似乎太晚換線了
Gutierrez剛好開始煞車進彎
人沒事就好
前往討論:[影片] Alonso車撞爆


Derek(ccy329)

2016/03/11 20:56:02

發文

#5868471 IP 188.24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ovie0126 (林阿罵) 所寫
回應 jacky422 (JK) 所寫

新浪體育訊梅賽德斯提出一項令人驚訝的提案,他們希望FIA允許其他引擎製造商通過提升引擎燃油流速來提升20匹馬力,來幫助緩解梅賽德斯引擎統治F1賽場的局面。

  經過兩輪的冬季試車之後,人們發現,如無意外2016年的梅賽德斯車隊依然佔據統治地位。

  本週,所謂的“動力單元工作小組”在倫敦召開了會議,討論在四月初巴林大獎賽中對未來F引擎規則的提案。他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減小其他製造商與梅賽德斯之間的差距。

  據德國《Auto Bild Motorsport》報導,梅賽德斯提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議案,可以允許法拉利、雷諾和本田引擎的燃油流速提升2%,這意味著這相應的引擎動力將提升大約20匹馬力,以此來滿足F1委員會提出的“縮小性能差距”的要求。

  小編點評:梅賽德斯的這個提案必然不會獲得通過,因為讓參賽者使用不同的規則來平衡表現,這本身不符合公平競爭,其他三家製造商也不會接受這樣一個“羞辱性”的規則。

😆😆😆
德國工藝真的是太強大了~~~
藍寶基尼創辦人本來是製造農用機械的製造商,賺了錢之後買了法拉利跑車,但發現了一個不小的性能設計瑕疵,在某次與恩佐法拉利見面時,向他提及此事,建議法拉利修改這個問題,結果遭到恩佐回絕羞辱 : 你回去做好自己的農耕機就好了~
藍寶基尼受辱後,立誓製造更棒的超跑來讓法拉利了解如何製造超跑~~
至於藍寶基尼是否比法拉利強?這個就看各自的喜好者自己判斷了~😀
不過法拉利數十年來就專注在研發超跑,但卻常常被人羞辱呢??😊

其實Mercedes的F1引擎算是英國工藝
Mercedes AMG High Performance Powertrains的前身是Ilmor Engineering 總部位於英國
🙂
前往討論:[轉貼]梅賽德斯羞辱性提案:特許對手引擎提升20匹馬力轉貼


Derek(ccy329)

2016/02/21 21:12:21

發文

#5862286 IP 188.24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要看車手有沒有資金雄厚的贊助商 如Maldonado
如果沒錢只能請他走人了
前往討論:史上首位印尼車手 里歐入馬諾車隊


Derek(ccy329)

2016/02/16 19:33:20

發文

#5861165 IP 40.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雖然已經習慣了...
今年怠速聽起來似乎比去年好
https://www.facebook.com/DieHardF1Fan/videos/1003481713052206/


前往討論:80年代的F1 V6 TURBO 引擎聲浪


Derek(ccy329)

2015/10/26 21:35:42

發文

#5818990 IP 92.24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似乎是MM93把頭很親密的放在Rossi的腿上
Rossi害羞的把他的頭頂開...


前往討論:[MOTOGP]Rossi故意踹倒MM93?!


Derek(ccy329)

2015/10/11 12:27:25

發文

#5811098 IP 1.9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sun365 (~桑~) 所寫
回應 jc165 (富江) 所寫
這杜拜看來還真冷
人人都穿外套又冒氣

可能是平行世界的杜拜😆

😆


荷蘭台夫特理工大學設計製造的...
前往討論:杜拜的超級公車


Derek(ccy329)

2015/05/01 18:10:01

發文

#5712767 IP 92.24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ia7 (haga) 所寫
每站調整散熱器大小會有什麼作用,雖然是為了每站當地的散熱狀況去調整,
但是車子都還是要維持702公斤,想不出其中調整的意義何在?😵

也許是為了多一點配重的空間吧
前往討論:車隊為何要每站調整賽車散熱器的大小?


Derek(ccy329)

2015/05/01 18:07:59

發文

#5712766 IP 92.24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我覺得最好看還是第一代TT 🙂
前往討論:是不是PO錯了@@???


Derek(ccy329)

2015/04/13 18:13:27

發文

#5699512 IP 1.9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tifosiintaiwan (踢佛西) 所寫
回應 n803244 (n803244) 所寫
回應 tifosiintaiwan (踢佛西) 所寫
嫌隊友跑得不夠快怎麼不逼近然後嘗試超越?


F1 超車要是那麼容易, 也不用讓 FIA 這幾年那樣大傷腦筋改一大堆規則, 加一大堆新玩意了!
(空力規則... DRS....等)

更何況 小漢要是故意的,
一個只要注意不讓後面超掉
一個要專心找前方漏洞 同時也要注意後面的攻擊
再加上車速度真的又在伯仲之間的話
要超小漢可是難上加難!



所以...結論就是無法追近隊友,對吧?

超的過還好 沒超過只會讓前胎耗損更快
以後面跟法拉利距離 加上法拉利的車比較省胎 是有可能讓Vettel有機可趁
結論就是這站大家都是在比省胎而已
前往討論:[轉貼]羅斯博格公開指責漢密爾頓


Derek(ccy329)

2015/04/01 09:47:58

發文

#5691522 IP 1.9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herroa (stanleyl) 所寫
同樣在Le Mans 24hr賽事,也有下壓力不足造成的意外

在youtube上爬到的有:








似乎是因為剛好經過下坡,車子沒設定好,車頭稍微離地導致空氣瞬間灌到車底破壞了地面效應,車速夠快的話,產生的上升力超過車頭的下壓力就翻了😞

前往討論:下壓力多重要?看完這影片就能知道了


Derek(ccy329)

2015/03/27 19:42:01

發文

#5688971 IP 248.1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ia7 (haga) 所寫
回應 ccy329 (Derek) 所寫

這個haga的確弄錯了,應該是規則沒有限制MGU-H可以回收多少能量,MGU-K一圈最多只能使用4MJ的能量。


可是官方規則是寫:
Max 4MJ/lap from ES to MGU-K
4MJ應該只限制ES to MGU-K

而且和MGU-H相關的都是Unlimited :
MGU-H -> Unlimited -> MGU-K
MGU-K ->Unlimited -> MGU-H

MGU-H -> Unlimited -> ES
ES-> Unlimited -> MGU-H


抱歉是我搞錯了,已改正
謝謝
前往討論:動力單元如何繞著MGU-H轉動


Derek(ccy329)

2015/03/27 18:04:09

發文

#5688933 IP 92.244.*.* 修改過3 次 (顯示最近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5/03/27 18:04:09

發文IP 92.244.*.*

[quote=elros (Skywalker)][quote=ccy329 (Derek)]分析的不錯喔!好評!送你一張圖給你參考 [img]http://www.carthrottle.com/wp-content/uploads/2014/01/original-3.jpg[/img] 只是我不太懂這句話的意思「應付賽車出彎未升檔時所需要的馬力」,馬力應該只有跟轉速有直接的關係才對。我想你說的是出彎時引擎低轉速時所需要的馬力? 出低速彎的時候,渦輪引擎高扭力的特性會導致輪胎抓地力不足,所以出低速彎加速車手通常會提前換檔(Short-shifting),這時候ALS的確很重要,如果渦輪突然啟動的話,車手會很難控制突然湧現的扭力。 [/quote] 還分析的不錯勒... [三條線] 這傢伙是在PTT F1版亂版被噓到炸 水桶30天跑來這裡避難的 這篇文也在F1被打臉打到不行 打臉文連結 https://www.ptt.cc/bbs/FORMULA1/M.1427159109.A.CC5.html[/quote] [color="#FF0000"]我只是覺得難得有人對F1這麼有興趣, 所以鼓勵一下而已[無辜] 不太會用PTT所以回在這裡[/color] 媽呀 學術討論是好事情 我可以考量版主的苦心 因為您看起來的確是想討論問題 我還是想強調 "就事論事" "勿因人廢言" 但是您詞不達意 我看了三遍才看懂您想表達的意思 想幫您還真不知怎麼幫起 是否以後發文簡潔明瞭一些? 可以的話眾版友多擔待 雖然看起來難過些 起碼一些技術問題也可以拿出來討論 ※ 引述《jia7 (xyz)》之銘言: :  由於規則沒有限制MGU-H供電MGU-K的量,讓MGU-H發電能力成為各車隊研發的重點, : 下面內容會簡單說明MGU-H如何牽動整個動力單元 這句話的立論基礎是錯誤的 所以你整段文章的結論 不值得討論 就算正確也是錯的 什麼叫"規則沒有限制MGU-H供電MGU-K的量" 規則就是一圈只能用120KW x 33秒的總能量 瞬間出力上限是120KW 低可以 高則不行 也可以變成80KW x 44秒 只要總出力低於120KW 總能量低於120x33KWs/圈 出力大小跟時間長短隨便設 [color="#FF0000"]這個haga的確弄錯了,應該是規則沒有限制MGU-H可以回收多少能量,MGU-K一圈最多只能使用4MJ的能量。[/color] 馬達的電哪裡來? 電池 MGU-K, MGU-H的動力來源從頭到尾就是電池 兩顆馬達都是接到電池上喔 (注意) [color="#FF0000"]MGU-H的動力來源的確只有電池,但是MGU-H發電的時候可以直接對MGU-K供電。[/color] MGU-K的那顆馬達並沒有額外的電線接到MGU-K上 多此一舉 因為兩顆馬達的總輸出就是120KW 看要怎麼分配而已 [color="#FF0000"]只有MGU-K的總輸出有限制在120kW[/color] 就算MGU-H有辦法發1MW的出力 那也頂多充電快一點 把電池想成"大水庫" 它的洩洪量就是120KW 就算有其他引道也"不可以"增加洩洪量 如果要增加洩洪量的話 直接調上限就好了 不是難事 電池自己的出力就可達到120KW的"上限"供應給MGU-K 再多就違規作弊拉 不管電的來源是電池還是MGU-K 所以說你立論基礎是錯的 往下就很難談了 : 電池性能為混合動力的核心: : .電池至少要負擔MGU-K馬達120KW的高功率輸出,散熱變成電池性能關鍵課題,關係著 :  MGU-K能連續輸出功率的秒數 : .從電池硬體和管理系統減少產熱,加強散熱都是研發方向,應用MGU-H發電能力來減輕 :  電池負擔會是個關鍵,anti-lag system(抗turbo-lag)的能力影響MGU-K馬達動作時間 : 減輕電池負擔的時機: 同上 MGU-H不供電給MGU-K 只負責對電池充電或是加速渦輪增壓器 所以電池的負擔沒有減輕 而"MGU-K能連續輸出功率的秒數" 上限是訂死的 120KWx33s 對現今電池科技輕而易舉 [color="#FF0000"]MGU-H可以直接對MGU-K供電[/color] 好小子你一口氣提了兩個題目 電池管理 包括大小 重量 散熱 放電時間 充電效率等等 偏離你自己定的主題 在此不談 附帶一提 您知道MGU-K也要散熱嗎? : .MGU-H在賽道升一個檔位以上的地方是供電MGU-K的時機 : .升一檔表示引擎確定到11000RPM渦輪全力發電 : .相對於電池,MGU-H連續供電MGU-K可以比較長 : .MGU-H和電池系統聯合供電MGU-K,減少電池獨力供電MGU-K情況,降低電池負擔, :  或是延長MGU-K連續輸出120KW的秒數 : .MGU-H供電MGU-K時可省去對電池充電 不知所云 題目錯了 結論也是錯的 MGU-H不向MGU-K供電 [color="#FF0000"]MGU-H可以直接對MGU-K供電[/color] : MGU-H小功率馬達引出引擎大功率來降低MGU-K馬達作動時間: : .由於F1渦輪葉片是固定不可變,渦輪排氣效率的設定只能往引擎高轉速的方向設定, :  高轉速的設定會讓turbo-lag更嚴重,因為渦輪氣道口徑對於引擎低轉速時排氣流量 :  顯得太大,會讓氣道內的壓力降低,排氣流速變慢對渦輪作的功會更少,而且渦輪還要 :  同時驅動增壓器和發電機 不是高轉速造成Turbo-lag 而是高增壓設定造成的 後半段的敘述可以省略 : .MGU-H的馬達anti-lag system變得相當重要,只要lag降的夠低,渦輪增壓引擎輸出的 :  功率就能應付賽車出低速彎時所需要的馬力 : .也能減少MGU-K和MGU-H同時耗電情況發生,減少電池的負擔 anti-lag不正是MGU-H的功能嗎? 何必打兩次 我試著用我的話來講 "MGU-H很重要 只要Turbo-lag降低 引擎輸出的馬力就可以應付出彎加速" 基本上現在的F-1引擎已經是Lag-free的增壓引擎 渦輪轉速/壓力幾乎都是定值 不足的時候由MGU-H補 超壓的時候由MGU-H拿來充電 [color="#FF0000"]MGU-H不一定是只有超壓的情況才拿來充電[/color] : 充電時機: 只有一個時機 就是渦輪超過設定壓力/轉速的時候 沒那麼多條件 MGU-K一邊放電 MGU-H一邊充電也行 : .賽車出彎anti-lag system(ALS)停止時到煞車前或是MGU-K馬達啟動前都是充電時機, :  渦輪和發電機/馬達的傳動軸全時連動,ALS馬達停止時換渦輪驅動發電機開始發電 不知所云 我只知道MGU-H的馬達不會停 裡面的轉子跟渦輪是連在一起的 停了就領便當吧 [color="#FF0000"] 5.2.4 The MGU-H must be solely mechanically linked to the exhaust turbine of a pressure charging system. This mechanical link must be of fixed speed ratio to the exhaust turbine and may be clutched. 規則允許MGU-H與渦輪之間有離合器接合 [/color] : .MGU-H發電充至電池,可以補MGU-K動力回收的不足 恩 本來就是互補的 還有 以後起碼結論空個一行留白如何 方便大家閱讀 :  由以上的描述可以大概看到MGU-H如何牽引動力單元的脈動,關鍵MGU-H能供電MGU-K : 多少電量,然後MGU-H的對電池充電量越多,讓MGU-H有足夠的電量去消除turbo-lag, : 讓電池每圈輸出至MGU-K更接近120KW*33秒 羊毛出在羊身上 你說的像怎麼徒手把自己抬起來的感覺 :  另一重點就是MGU-H與電池系統聯合供電MGU-K,可以延長MGU-K連續輸出120KW的秒數 :  MGU-H是車隊墊腳石絆腳石就看動力單元供應廠技術和車隊調教功力 我怎麼覺得這句才是你整篇的重點 MGU-H直接供電給MGU-K 其實整個動力系統是一個整體 一環扣一環 不是只有MGU-H特別重要 如果真的要拆的話 MGU-H跟渦輪增壓器要擺在一起談的 缺一不可 這會影響到turbo system的layout 而turbo又會扯到 1.進氣端-進氣道長度.中冷.中冷的方式 2.排氣端-排氣管長度.layout (總之扯不完啦 不可以只單獨看一個零件) 2014開始的V6時代以來 只有一個重點 Turbo 雷諾 法拉利的Turbo有比較爛嗎 我想應該不會 Turbo的布置及相關配套的設計決定了這兩年的成敗 賓士有"最短的進氣道 最低的進氣溫度 最短的排氣管頭段" 自然產生最有效率的引擎 引擎有效率 充電就有效率 充電有效率 馬達就有效率 環環相扣 Turbo總體設計的影響 遠超過其他方面 遑論MGU-K 我想您發這篇文應該做了不少功課 值得讚許 下面的話可能比較重 請見諒 沒有要戰您的意思 但請以後把您所獲得的資訊或是理論 好好消化整理以後 再用最精簡的文字把重點表達出來 不要作文跟記者一樣 把所有的雜亂資料.專有名詞等 一股腦往文裡塞 然後講了半天不知道要表達什麼(也許你知道 但是透過文字 我們很難看出來) 您現在的文章 看起來思路非常"跳躍式" 想到什麼講什麼 沒有一個完整的邏輯 閱讀起來實在很傷腦筋 但碰到技術性的題目我又有興趣 不會要我教您作文吧?!! 囧 如果不會起承轉合四段 好歹也分三段"前言(立論),正文,然後結論"吧 降起碼看個頭尾知道你想說什麼 也比較好討論 最後 重點: 講國語 [color="#FF0000"]這段我同意,haga的文我也要看很久才知道haga想表達什麼 [/color]

2015/03/27 18:05:47

發文IP 92.244.*.*

[quote=elros (Skywalker)][quote=ccy329 (Derek)]分析的不錯喔!好評!送你一張圖給你參考 [img]http://www.carthrottle.com/wp-content/uploads/2014/01/original-3.jpg[/img] 只是我不太懂這句話的意思「應付賽車出彎未升檔時所需要的馬力」,馬力應該只有跟轉速有直接的關係才對。我想你說的是出彎時引擎低轉速時所需要的馬力? 出低速彎的時候,渦輪引擎高扭力的特性會導致輪胎抓地力不足,所以出低速彎加速車手通常會提前換檔(Short-shifting),這時候ALS的確很重要,如果渦輪突然啟動的話,車手會很難控制突然湧現的扭力。 [/quote] 還分析的不錯勒... [三條線] 這傢伙是在PTT F1版亂版被噓到炸 水桶30天跑來這裡避難的 這篇文也在F1被打臉打到不行 打臉文連結 https://www.ptt.cc/bbs/FORMULA1/M.1427159109.A.CC5.html[/quote] [color="#FF0000"]我只是覺得難得有人對F1這麼有興趣, 所以鼓勵一下而已[無辜] 不太會用PTT所以回在這裡[/color] 媽呀 學術討論是好事情 我可以考量版主的苦心 因為您看起來的確是想討論問題 我還是想強調 "就事論事" "勿因人廢言" 但是您詞不達意 我看了三遍才看懂您想表達的意思 想幫您還真不知怎麼幫起 是否以後發文簡潔明瞭一些? 可以的話眾版友多擔待 雖然看起來難過些 起碼一些技術問題也可以拿出來討論 ※ 引述《jia7 (xyz)》之銘言: :  由於規則沒有限制MGU-H供電MGU-K的量,讓MGU-H發電能力成為各車隊研發的重點, : 下面內容會簡單說明MGU-H如何牽動整個動力單元 這句話的立論基礎是錯誤的 所以你整段文章的結論 不值得討論 就算正確也是錯的 什麼叫"規則沒有限制MGU-H供電MGU-K的量" 規則就是一圈只能用120KW x 33秒的總能量 瞬間出力上限是120KW 低可以 高則不行 也可以變成80KW x 44秒 只要總出力低於120KW 總能量低於120x33KWs/圈 出力大小跟時間長短隨便設 [color="#FF0000"]這個haga的確弄錯了,應該是規則沒有限制MGU-H可以回收多少能量,MGU-K一圈最多只能使用4MJ的能量。[/color] 馬達的電哪裡來? 電池 MGU-K, MGU-H的動力來源從頭到尾就是電池 兩顆馬達都是接到電池上喔 (注意) [color="#FF0000"]MGU-H的動力來源的確只有電池,但是MGU-H發電的時候可以直接對MGU-K供電。[/color] MGU-K的那顆馬達並沒有額外的電線接到MGU-K上 多此一舉 因為兩顆馬達的總輸出就是120KW 看要怎麼分配而已 [color="#FF0000"]只有MGU-K的總輸出有限制在120kW[/color] 就算MGU-H有辦法發1MW的出力 那也頂多充電快一點 把電池想成"大水庫" 它的洩洪量就是120KW 就算有其他引道也"不可以"增加洩洪量 如果要增加洩洪量的話 直接調上限就好了 不是難事 電池自己的出力就可達到120KW的"上限"供應給MGU-K 再多就違規作弊拉 不管電的來源是電池還是MGU-K 所以說你立論基礎是錯的 往下就很難談了 : 電池性能為混合動力的核心: : .電池至少要負擔MGU-K馬達120KW的高功率輸出,散熱變成電池性能關鍵課題,關係著 :  MGU-K能連續輸出功率的秒數 : .從電池硬體和管理系統減少產熱,加強散熱都是研發方向,應用MGU-H發電能力來減輕 :  電池負擔會是個關鍵,anti-lag system(抗turbo-lag)的能力影響MGU-K馬達動作時間 : 減輕電池負擔的時機: 同上 MGU-H不供電給MGU-K 只負責對電池充電或是加速渦輪增壓器 所以電池的負擔沒有減輕 而"MGU-K能連續輸出功率的秒數" 上限是訂死的 120KWx33s 對現今電池科技輕而易舉 [color="#FF0000"]MGU-H可以直接對MGU-K供電[/color] 好小子你一口氣提了兩個題目 電池管理 包括大小 重量 散熱 放電時間 充電效率等等 偏離你自己定的主題 在此不談 附帶一提 您知道MGU-K也要散熱嗎? : .MGU-H在賽道升一個檔位以上的地方是供電MGU-K的時機 : .升一檔表示引擎確定到11000RPM渦輪全力發電 : .相對於電池,MGU-H連續供電MGU-K可以比較長 : .MGU-H和電池系統聯合供電MGU-K,減少電池獨力供電MGU-K情況,降低電池負擔, :  或是延長MGU-K連續輸出120KW的秒數 : .MGU-H供電MGU-K時可省去對電池充電 不知所云 題目錯了 結論也是錯的 MGU-H不向MGU-K供電 [color="#FF0000"]MGU-H可以直接對MGU-K供電[/color] : MGU-H小功率馬達引出引擎大功率來降低MGU-K馬達作動時間: : .由於F1渦輪葉片是固定不可變,渦輪排氣效率的設定只能往引擎高轉速的方向設定, :  高轉速的設定會讓turbo-lag更嚴重,因為渦輪氣道口徑對於引擎低轉速時排氣流量 :  顯得太大,會讓氣道內的壓力降低,排氣流速變慢對渦輪作的功會更少,而且渦輪還要 :  同時驅動增壓器和發電機 不是高轉速造成Turbo-lag 而是高增壓設定造成的 後半段的敘述可以省略 : .MGU-H的馬達anti-lag system變得相當重要,只要lag降的夠低,渦輪增壓引擎輸出的 :  功率就能應付賽車出低速彎時所需要的馬力 : .也能減少MGU-K和MGU-H同時耗電情況發生,減少電池的負擔 anti-lag不正是MGU-H的功能嗎? 何必打兩次 我試著用我的話來講 "MGU-H很重要 只要Turbo-lag降低 引擎輸出的馬力就可以應付出彎加速" 基本上現在的F-1引擎已經是Lag-free的增壓引擎 渦輪轉速/壓力幾乎都是定值 不足的時候由MGU-H補 超壓的時候由MGU-H拿來充電 [color="#FF0000"]MGU-H不一定是只有超壓的情況才拿來充電[/color] : 充電時機: 只有一個時機 就是渦輪超過設定壓力/轉速的時候 沒那麼多條件 MGU-K一邊放電 MGU-H一邊充電也行 : .賽車出彎anti-lag system(ALS)停止時到煞車前或是MGU-K馬達啟動前都是充電時機, :  渦輪和發電機/馬達的傳動軸全時連動,ALS馬達停止時換渦輪驅動發電機開始發電 不知所云 我只知道MGU-H的馬達不會停 裡面的轉子跟渦輪是連在一起的 停了就領便當吧 [color="#FF0000"] 5.2.4 The MGU-H must be solely mechanically linked to the exhaust turbine of a pressure charging system. This mechanical link must be of fixed speed ratio to the exhaust turbine and may be clutched. 規則允許MGU-H與渦輪之間有離合器接合 [/color] : .MGU-H發電充至電池,可以補MGU-K動力回收的不足 恩 本來就是互補的 還有 以後起碼結論空個一行留白如何 方便大家閱讀 :  由以上的描述可以大概看到MGU-H如何牽引動力單元的脈動,關鍵MGU-H能供電MGU-K : 多少電量,然後MGU-H的對電池充電量越多,讓MGU-H有足夠的電量去消除turbo-lag, : 讓電池每圈輸出至MGU-K更接近120KW*33秒 羊毛出在羊身上 你說的像怎麼徒手把自己抬起來的感覺 :  另一重點就是MGU-H與電池系統聯合供電MGU-K,可以延長MGU-K連續輸出120KW的秒數 :  MGU-H是車隊墊腳石絆腳石就看動力單元供應廠技術和車隊調教功力 我怎麼覺得這句才是你整篇的重點 MGU-H直接供電給MGU-K 其實整個動力系統是一個整體 一環扣一環 不是只有MGU-H特別重要 如果真的要拆的話 MGU-H跟渦輪增壓器要擺在一起談的 缺一不可 這會影響到turbo system的layout 而turbo又會扯到 1.進氣端-進氣道長度.中冷.中冷的方式 2.排氣端-排氣管長度.layout (總之扯不完啦 不可以只單獨看一個零件) 2014開始的V6時代以來 只有一個重點 Turbo 雷諾 法拉利的Turbo有比較爛嗎 我想應該不會 Turbo的布置及相關配套的設計決定了這兩年的成敗 賓士有"最短的進氣道 最低的進氣溫度 最短的排氣管頭段" 自然產生最有效率的引擎 引擎有效率 充電就有效率 充電有效率 馬達就有效率 環環相扣 Turbo總體設計的影響 遠超過其他方面 遑論MGU-K 我想您發這篇文應該做了不少功課 值得讚許 下面的話可能比較重 請見諒 沒有要戰您的意思 但請以後把您所獲得的資訊或是理論 好好消化整理以後 再用最精簡的文字把重點表達出來 不要作文跟記者一樣 把所有的雜亂資料.專有名詞等 一股腦往文裡塞 然後講了半天不知道要表達什麼(也許你知道 但是透過文字 我們很難看出來) 您現在的文章 看起來思路非常"跳躍式" 想到什麼講什麼 沒有一個完整的邏輯 閱讀起來實在很傷腦筋 但碰到技術性的題目我又有興趣 不會要我教您作文吧?!! 囧 如果不會起承轉合四段 好歹也分三段"前言(立論),正文,然後結論"吧 降起碼看個頭尾知道你想說什麼 也比較好討論 最後 重點: 講國語 [color="#FF0000"]這段倒是真的,haga的文我也要看很久才知道haga想表達什麼 [/color]

2015/03/27 18:11:57

發文IP 92.244.*.*

[quote=elros (Skywalker)][quote=ccy329 (Derek)]分析的不錯喔!好評!送你一張圖給你參考 [img]http://www.carthrottle.com/wp-content/uploads/2014/01/original-3.jpg[/img] 只是我不太懂這句話的意思「應付賽車出彎未升檔時所需要的馬力」,馬力應該只有跟轉速有直接的關係才對。我想你說的是出彎時引擎低轉速時所需要的馬力? 出低速彎的時候,渦輪引擎高扭力的特性會導致輪胎抓地力不足,所以出低速彎加速車手通常會提前換檔(Short-shifting),這時候ALS的確很重要,如果渦輪突然啟動的話,車手會很難控制突然湧現的扭力。 [/quote] 還分析的不錯勒... [三條線] 這傢伙是在PTT F1版亂版被噓到炸 水桶30天跑來這裡避難的 這篇文也在F1被打臉打到不行 打臉文連結 https://www.ptt.cc/bbs/FORMULA1/M.1427159109.A.CC5.html[/quote] [color="#FF0000"]我只是覺得難得有人對F1這麼有興趣, 所以鼓勵一下而已[無辜] 不太會用PTT所以回在這裡[/color] 媽呀 學術討論是好事情 我可以考量版主的苦心 因為您看起來的確是想討論問題 我還是想強調 "就事論事" "勿因人廢言" 但是您詞不達意 我看了三遍才看懂您想表達的意思 想幫您還真不知怎麼幫起 是否以後發文簡潔明瞭一些? 可以的話眾版友多擔待 雖然看起來難過些 起碼一些技術問題也可以拿出來討論 ※ 引述《jia7 (xyz)》之銘言: :  由於規則沒有限制MGU-H供電MGU-K的量,讓MGU-H發電能力成為各車隊研發的重點, : 下面內容會簡單說明MGU-H如何牽動整個動力單元 這句話的立論基礎是錯誤的 所以你整段文章的結論 不值得討論 就算正確也是錯的 什麼叫"規則沒有限制MGU-H供電MGU-K的量" 規則就是一圈只能用120KW x 33秒的總能量 瞬間出力上限是120KW 低可以 高則不行 也可以變成80KW x 44秒 只要總出力低於120KW 總能量低於120x33KWs/圈 出力大小跟時間長短隨便設 [color="#FF0000"]這個haga的確弄錯了,應該是規則沒有限制MGU-H可以回收多少能量,MGU-K一圈最多只能使用4MJ的能量。[/color] 馬達的電哪裡來? 電池 MGU-K, MGU-H的動力來源從頭到尾就是電池 兩顆馬達都是接到電池上喔 (注意) [color="#FF0000"]MGU-H發電的時候可以直接對MGU-K供電。[/color] MGU-K的那顆馬達並沒有額外的電線接到MGU-K上 多此一舉 因為兩顆馬達的總輸出就是120KW 看要怎麼分配而已 [color="#FF0000"]只有MGU-K的總輸出有限制在120kW[/color] 就算MGU-H有辦法發1MW的出力 那也頂多充電快一點 把電池想成"大水庫" 它的洩洪量就是120KW 就算有其他引道也"不可以"增加洩洪量 如果要增加洩洪量的話 直接調上限就好了 不是難事 電池自己的出力就可達到120KW的"上限"供應給MGU-K 再多就違規作弊拉 不管電的來源是電池還是MGU-K 所以說你立論基礎是錯的 往下就很難談了 : 電池性能為混合動力的核心: : .電池至少要負擔MGU-K馬達120KW的高功率輸出,散熱變成電池性能關鍵課題,關係著 :  MGU-K能連續輸出功率的秒數 : .從電池硬體和管理系統減少產熱,加強散熱都是研發方向,應用MGU-H發電能力來減輕 :  電池負擔會是個關鍵,anti-lag system(抗turbo-lag)的能力影響MGU-K馬達動作時間 : 減輕電池負擔的時機: 同上 MGU-H不供電給MGU-K 只負責對電池充電或是加速渦輪增壓器 所以電池的負擔沒有減輕 而"MGU-K能連續輸出功率的秒數" 上限是訂死的 120KWx33s 對現今電池科技輕而易舉 [color="#FF0000"]MGU-H可以直接對MGU-K供電[/color] 好小子你一口氣提了兩個題目 電池管理 包括大小 重量 散熱 放電時間 充電效率等等 偏離你自己定的主題 在此不談 附帶一提 您知道MGU-K也要散熱嗎? : .MGU-H在賽道升一個檔位以上的地方是供電MGU-K的時機 : .升一檔表示引擎確定到11000RPM渦輪全力發電 : .相對於電池,MGU-H連續供電MGU-K可以比較長 : .MGU-H和電池系統聯合供電MGU-K,減少電池獨力供電MGU-K情況,降低電池負擔, :  或是延長MGU-K連續輸出120KW的秒數 : .MGU-H供電MGU-K時可省去對電池充電 不知所云 題目錯了 結論也是錯的 MGU-H不向MGU-K供電 [color="#FF0000"]MGU-H可以直接對MGU-K供電[/color] : MGU-H小功率馬達引出引擎大功率來降低MGU-K馬達作動時間: : .由於F1渦輪葉片是固定不可變,渦輪排氣效率的設定只能往引擎高轉速的方向設定, :  高轉速的設定會讓turbo-lag更嚴重,因為渦輪氣道口徑對於引擎低轉速時排氣流量 :  顯得太大,會讓氣道內的壓力降低,排氣流速變慢對渦輪作的功會更少,而且渦輪還要 :  同時驅動增壓器和發電機 不是高轉速造成Turbo-lag 而是高增壓設定造成的 後半段的敘述可以省略 : .MGU-H的馬達anti-lag system變得相當重要,只要lag降的夠低,渦輪增壓引擎輸出的 :  功率就能應付賽車出低速彎時所需要的馬力 : .也能減少MGU-K和MGU-H同時耗電情況發生,減少電池的負擔 anti-lag不正是MGU-H的功能嗎? 何必打兩次 我試著用我的話來講 "MGU-H很重要 只要Turbo-lag降低 引擎輸出的馬力就可以應付出彎加速" 基本上現在的F-1引擎已經是Lag-free的增壓引擎 渦輪轉速/壓力幾乎都是定值 不足的時候由MGU-H補 超壓的時候由MGU-H拿來充電 [color="#FF0000"]MGU-H不一定是只有超壓的情況才拿來充電[/color] : 充電時機: 只有一個時機 就是渦輪超過設定壓力/轉速的時候 沒那麼多條件 MGU-K一邊放電 MGU-H一邊充電也行 : .賽車出彎anti-lag system(ALS)停止時到煞車前或是MGU-K馬達啟動前都是充電時機, :  渦輪和發電機/馬達的傳動軸全時連動,ALS馬達停止時換渦輪驅動發電機開始發電 不知所云 我只知道MGU-H的馬達不會停 裡面的轉子跟渦輪是連在一起的 停了就領便當吧 [color="#FF0000"] 5.2.4 The MGU-H must be solely mechanically linked to the exhaust turbine of a pressure charging system. This mechanical link must be of fixed speed ratio to the exhaust turbine and may be clutched. 規則允許MGU-H與渦輪之間有離合器接合 [/color] : .MGU-H發電充至電池,可以補MGU-K動力回收的不足 恩 本來就是互補的 還有 以後起碼結論空個一行留白如何 方便大家閱讀 :  由以上的描述可以大概看到MGU-H如何牽引動力單元的脈動,關鍵MGU-H能供電MGU-K : 多少電量,然後MGU-H的對電池充電量越多,讓MGU-H有足夠的電量去消除turbo-lag, : 讓電池每圈輸出至MGU-K更接近120KW*33秒 羊毛出在羊身上 你說的像怎麼徒手把自己抬起來的感覺 :  另一重點就是MGU-H與電池系統聯合供電MGU-K,可以延長MGU-K連續輸出120KW的秒數 :  MGU-H是車隊墊腳石絆腳石就看動力單元供應廠技術和車隊調教功力 我怎麼覺得這句才是你整篇的重點 MGU-H直接供電給MGU-K 其實整個動力系統是一個整體 一環扣一環 不是只有MGU-H特別重要 如果真的要拆的話 MGU-H跟渦輪增壓器要擺在一起談的 缺一不可 這會影響到turbo system的layout 而turbo又會扯到 1.進氣端-進氣道長度.中冷.中冷的方式 2.排氣端-排氣管長度.layout (總之扯不完啦 不可以只單獨看一個零件) 2014開始的V6時代以來 只有一個重點 Turbo 雷諾 法拉利的Turbo有比較爛嗎 我想應該不會 Turbo的布置及相關配套的設計決定了這兩年的成敗 賓士有"最短的進氣道 最低的進氣溫度 最短的排氣管頭段" 自然產生最有效率的引擎 引擎有效率 充電就有效率 充電有效率 馬達就有效率 環環相扣 Turbo總體設計的影響 遠超過其他方面 遑論MGU-K 我想您發這篇文應該做了不少功課 值得讚許 下面的話可能比較重 請見諒 沒有要戰您的意思 但請以後把您所獲得的資訊或是理論 好好消化整理以後 再用最精簡的文字把重點表達出來 不要作文跟記者一樣 把所有的雜亂資料.專有名詞等 一股腦往文裡塞 然後講了半天不知道要表達什麼(也許你知道 但是透過文字 我們很難看出來) 您現在的文章 看起來思路非常"跳躍式" 想到什麼講什麼 沒有一個完整的邏輯 閱讀起來實在很傷腦筋 但碰到技術性的題目我又有興趣 不會要我教您作文吧?!! 囧 如果不會起承轉合四段 好歹也分三段"前言(立論),正文,然後結論"吧 降起碼看個頭尾知道你想說什麼 也比較好討論 最後 重點: 講國語 [color="#FF0000"]這段倒是真的,haga的文我也要看很久才知道haga想表達什麼 [/color]

2015/03/27 19:40:53

發文IP 248.19.*.*

[quote=elros (Skywalker)][quote=ccy329 (Derek)]分析的不錯喔!好評!送你一張圖給你參考 [img]http://www.carthrottle.com/wp-content/uploads/2014/01/original-3.jpg[/img] 只是我不太懂這句話的意思「應付賽車出彎未升檔時所需要的馬力」,馬力應該只有跟轉速有直接的關係才對。我想你說的是出彎時引擎低轉速時所需要的馬力? 出低速彎的時候,渦輪引擎高扭力的特性會導致輪胎抓地力不足,所以出低速彎加速車手通常會提前換檔(Short-shifting),這時候ALS的確很重要,如果渦輪突然啟動的話,車手會很難控制突然湧現的扭力。 [/quote] 還分析的不錯勒... [三條線] 這傢伙是在PTT F1版亂版被噓到炸 水桶30天跑來這裡避難的 這篇文也在F1被打臉打到不行 打臉文連結 https://www.ptt.cc/bbs/FORMULA1/M.1427159109.A.CC5.html[/quote] [color="#FF0000"]我只是覺得難得有人對F1這麼有興趣, 所以鼓勵一下而已[無辜] 不太會用PTT所以回在這裡[/color] 媽呀 學術討論是好事情 我可以考量版主的苦心 因為您看起來的確是想討論問題 我還是想強調 "就事論事" "勿因人廢言" 但是您詞不達意 我看了三遍才看懂您想表達的意思 想幫您還真不知怎麼幫起 是否以後發文簡潔明瞭一些? 可以的話眾版友多擔待 雖然看起來難過些 起碼一些技術問題也可以拿出來討論 ※ 引述《jia7 (xyz)》之銘言: :  由於規則沒有限制MGU-H供電MGU-K的量,讓MGU-H發電能力成為各車隊研發的重點, : 下面內容會簡單說明MGU-H如何牽動整個動力單元 這句話的立論基礎是錯誤的 所以你整段文章的結論 不值得討論 就算正確也是錯的 什麼叫"規則沒有限制MGU-H供電MGU-K的量" 規則就是一圈只能用120KW x 33秒的總能量 瞬間出力上限是120KW 低可以 高則不行 也可以變成80KW x 44秒 只要總出力低於120KW 總能量低於120x33KWs/圈 出力大小跟時間長短隨便設 [color="#FF0000"]規則的確沒有限制MGU-H可以供給MGU-K多少能量,MGU-K一圈最多只能使用4MJ的能量指的是從ES提取的能量。[/color] 馬達的電哪裡來? 電池 MGU-K, MGU-H的動力來源從頭到尾就是電池 兩顆馬達都是接到電池上喔 (注意) [color="#FF0000"]MGU-H發電的時候可以直接對MGU-K供電。[/color] MGU-K的那顆馬達並沒有額外的電線接到MGU-K上 多此一舉 因為兩顆馬達的總輸出就是120KW 看要怎麼分配而已 [color="#FF0000"]只有MGU-K的總輸出有限制在120kW[/color] 就算MGU-H有辦法發1MW的出力 那也頂多充電快一點 把電池想成"大水庫" 它的洩洪量就是120KW 就算有其他引道也"不可以"增加洩洪量 如果要增加洩洪量的話 直接調上限就好了 不是難事 電池自己的出力就可達到120KW的"上限"供應給MGU-K 再多就違規作弊拉 不管電的來源是電池還是MGU-K 所以說你立論基礎是錯的 往下就很難談了 : 電池性能為混合動力的核心: : .電池至少要負擔MGU-K馬達120KW的高功率輸出,散熱變成電池性能關鍵課題,關係著 :  MGU-K能連續輸出功率的秒數 : .從電池硬體和管理系統減少產熱,加強散熱都是研發方向,應用MGU-H發電能力來減輕 :  電池負擔會是個關鍵,anti-lag system(抗turbo-lag)的能力影響MGU-K馬達動作時間 : 減輕電池負擔的時機: 同上 MGU-H不供電給MGU-K 只負責對電池充電或是加速渦輪增壓器 所以電池的負擔沒有減輕 而"MGU-K能連續輸出功率的秒數" 上限是訂死的 120KWx33s 對現今電池科技輕而易舉 [color="#FF0000"]MGU-H可以直接對MGU-K供電[/color] 好小子你一口氣提了兩個題目 電池管理 包括大小 重量 散熱 放電時間 充電效率等等 偏離你自己定的主題 在此不談 附帶一提 您知道MGU-K也要散熱嗎? : .MGU-H在賽道升一個檔位以上的地方是供電MGU-K的時機 : .升一檔表示引擎確定到11000RPM渦輪全力發電 : .相對於電池,MGU-H連續供電MGU-K可以比較長 : .MGU-H和電池系統聯合供電MGU-K,減少電池獨力供電MGU-K情況,降低電池負擔, :  或是延長MGU-K連續輸出120KW的秒數 : .MGU-H供電MGU-K時可省去對電池充電 不知所云 題目錯了 結論也是錯的 MGU-H不向MGU-K供電 [color="#FF0000"]MGU-H可以直接對MGU-K供電[/color] : MGU-H小功率馬達引出引擎大功率來降低MGU-K馬達作動時間: : .由於F1渦輪葉片是固定不可變,渦輪排氣效率的設定只能往引擎高轉速的方向設定, :  高轉速的設定會讓turbo-lag更嚴重,因為渦輪氣道口徑對於引擎低轉速時排氣流量 :  顯得太大,會讓氣道內的壓力降低,排氣流速變慢對渦輪作的功會更少,而且渦輪還要 :  同時驅動增壓器和發電機 不是高轉速造成Turbo-lag 而是高增壓設定造成的 後半段的敘述可以省略 : .MGU-H的馬達anti-lag system變得相當重要,只要lag降的夠低,渦輪增壓引擎輸出的 :  功率就能應付賽車出低速彎時所需要的馬力 : .也能減少MGU-K和MGU-H同時耗電情況發生,減少電池的負擔 anti-lag不正是MGU-H的功能嗎? 何必打兩次 我試著用我的話來講 "MGU-H很重要 只要Turbo-lag降低 引擎輸出的馬力就可以應付出彎加速" 基本上現在的F-1引擎已經是Lag-free的增壓引擎 渦輪轉速/壓力幾乎都是定值 不足的時候由MGU-H補 超壓的時候由MGU-H拿來充電 [color="#FF0000"]MGU-H不一定是只有超壓的情況才拿來充電[/color] : 充電時機: 只有一個時機 就是渦輪超過設定壓力/轉速的時候 沒那麼多條件 MGU-K一邊放電 MGU-H一邊充電也行 : .賽車出彎anti-lag system(ALS)停止時到煞車前或是MGU-K馬達啟動前都是充電時機, :  渦輪和發電機/馬達的傳動軸全時連動,ALS馬達停止時換渦輪驅動發電機開始發電 不知所云 我只知道MGU-H的馬達不會停 裡面的轉子跟渦輪是連在一起的 停了就領便當吧 [color="#FF0000"] 5.2.4 The MGU-H must be solely mechanically linked to the exhaust turbine of a pressure charging system. This mechanical link must be of fixed speed ratio to the exhaust turbine and may be clutched. 規則允許MGU-H與渦輪之間有離合器接合 [/color] : .MGU-H發電充至電池,可以補MGU-K動力回收的不足 恩 本來就是互補的 還有 以後起碼結論空個一行留白如何 方便大家閱讀 :  由以上的描述可以大概看到MGU-H如何牽引動力單元的脈動,關鍵MGU-H能供電MGU-K : 多少電量,然後MGU-H的對電池充電量越多,讓MGU-H有足夠的電量去消除turbo-lag, : 讓電池每圈輸出至MGU-K更接近120KW*33秒 羊毛出在羊身上 你說的像怎麼徒手把自己抬起來的感覺 :  另一重點就是MGU-H與電池系統聯合供電MGU-K,可以延長MGU-K連續輸出120KW的秒數 :  MGU-H是車隊墊腳石絆腳石就看動力單元供應廠技術和車隊調教功力 我怎麼覺得這句才是你整篇的重點 MGU-H直接供電給MGU-K 其實整個動力系統是一個整體 一環扣一環 不是只有MGU-H特別重要 如果真的要拆的話 MGU-H跟渦輪增壓器要擺在一起談的 缺一不可 這會影響到turbo system的layout 而turbo又會扯到 1.進氣端-進氣道長度.中冷.中冷的方式 2.排氣端-排氣管長度.layout (總之扯不完啦 不可以只單獨看一個零件) 2014開始的V6時代以來 只有一個重點 Turbo 雷諾 法拉利的Turbo有比較爛嗎 我想應該不會 Turbo的布置及相關配套的設計決定了這兩年的成敗 賓士有"最短的進氣道 最低的進氣溫度 最短的排氣管頭段" 自然產生最有效率的引擎 引擎有效率 充電就有效率 充電有效率 馬達就有效率 環環相扣 Turbo總體設計的影響 遠超過其他方面 遑論MGU-K 我想您發這篇文應該做了不少功課 值得讚許 下面的話可能比較重 請見諒 沒有要戰您的意思 但請以後把您所獲得的資訊或是理論 好好消化整理以後 再用最精簡的文字把重點表達出來 不要作文跟記者一樣 把所有的雜亂資料.專有名詞等 一股腦往文裡塞 然後講了半天不知道要表達什麼(也許你知道 但是透過文字 我們很難看出來) 您現在的文章 看起來思路非常"跳躍式" 想到什麼講什麼 沒有一個完整的邏輯 閱讀起來實在很傷腦筋 但碰到技術性的題目我又有興趣 不會要我教您作文吧?!! 囧 如果不會起承轉合四段 好歹也分三段"前言(立論),正文,然後結論"吧 降起碼看個頭尾知道你想說什麼 也比較好討論 最後 重點: 講國語 [color="#FF0000"]這段倒是真的,haga的文我也要看很久才知道haga想表達什麼 [/color]
回應 elros (Skywalker) 所寫
回應 ccy329 (Derek) 所寫
分析的不錯喔!好評!送你一張圖給你參考

只是我不太懂這句話的意思「應付賽車出彎未升檔時所需要的馬力」,馬力應該只有跟轉速有直接的關係才對。我想你說的是出彎時引擎低轉速時所需要的馬力?
出低速彎的時候,渦輪引擎高扭力的特性會導致輪胎抓地力不足,所以出低速彎加速車手通常會提前換檔(Short-shifting),這時候ALS的確很重要,如果渦輪突然啟動的話,車手會很難控制突然湧現的扭力。

還分析的不錯勒... 😰
這傢伙是在PTT F1版亂版被噓到炸 水桶30天跑來這裡避難的

這篇文也在F1被打臉打到不行

打臉文連結
https://www.ptt.cc/bbs/FORMULA1/M.1427159109.A.CC5.html

我只是覺得難得有人對F1這麼有興趣, 所以鼓勵一下而已😇
不太會用PTT所以回在這裡


媽呀 學術討論是好事情
我可以考量版主的苦心 因為您看起來的確是想討論問題
我還是想強調 "就事論事" "勿因人廢言" 但是您詞不達意 我看了三遍才看懂您想表達的意思
想幫您還真不知怎麼幫起 是否以後發文簡潔明瞭一些?
可以的話眾版友多擔待 雖然看起來難過些
起碼一些技術問題也可以拿出來討論

※ 引述《jia7 (xyz)》之銘言:
:  由於規則沒有限制MGU-H供電MGU-K的量,讓MGU-H發電能力成為各車隊研發的重點,
: 下面內容會簡單說明MGU-H如何牽動整個動力單元

這句話的立論基礎是錯誤的 所以你整段文章的結論
不值得討論 就算正確也是錯的
什麼叫"規則沒有限制MGU-H供電MGU-K的量"
規則就是一圈只能用120KW x 33秒的總能量
瞬間出力上限是120KW 低可以 高則不行 也可以變成80KW x 44秒
只要總出力低於120KW 總能量低於120x33KWs/圈 出力大小跟時間長短隨便設

規則的確沒有限制MGU-H可以供給MGU-K多少能量,MGU-K一圈最多只能使用4MJ的能量指的是從ES提取的能量。

馬達的電哪裡來? 電池 MGU-K, MGU-H的動力來源從頭到尾就是電池
兩顆馬達都是接到電池上喔 (注意)

MGU-H發電的時候可以直接對MGU-K供電。

MGU-K的那顆馬達並沒有額外的電線接到MGU-K上 多此一舉
因為兩顆馬達的總輸出就是120KW 看要怎麼分配而已

只有MGU-K的總輸出有限制在120kW

就算MGU-H有辦法發1MW的出力 那也頂多充電快一點
把電池想成"大水庫" 它的洩洪量就是120KW 就算有其他引道也"不可以"增加洩洪量
如果要增加洩洪量的話 直接調上限就好了 不是難事
電池自己的出力就可達到120KW的"上限"供應給MGU-K
再多就違規作弊拉 不管電的來源是電池還是MGU-K
所以說你立論基礎是錯的 往下就很難談了

: 電池性能為混合動力的核心:
: .電池至少要負擔MGU-K馬達120KW的高功率輸出,散熱變成電池性能關鍵課題,關係著
:  MGU-K能連續輸出功率的秒數
: .從電池硬體和管理系統減少產熱,加強散熱都是研發方向,應用MGU-H發電能力來減輕
:  電池負擔會是個關鍵,anti-lag system(抗turbo-lag)的能力影響MGU-K馬達動作時間
: 減輕電池負擔的時機:

同上 MGU-H不供電給MGU-K 只負責對電池充電或是加速渦輪增壓器 所以電池的負擔沒有減輕
而"MGU-K能連續輸出功率的秒數" 上限是訂死的 120KWx33s 對現今電池科技輕而易舉

MGU-H可以直接對MGU-K供電

好小子你一口氣提了兩個題目
電池管理 包括大小 重量 散熱 放電時間 充電效率等等
偏離你自己定的主題 在此不談
附帶一提 您知道MGU-K也要散熱嗎?

: .MGU-H在賽道升一個檔位以上的地方是供電MGU-K的時機
: .升一檔表示引擎確定到11000RPM渦輪全力發電
: .相對於電池,MGU-H連續供電MGU-K可以比較長
: .MGU-H和電池系統聯合供電MGU-K,減少電池獨力供電MGU-K情況,降低電池負擔,
:  或是延長MGU-K連續輸出120KW的秒數
: .MGU-H供電MGU-K時可省去對電池充電

不知所云 題目錯了 結論也是錯的 MGU-H不向MGU-K供電

MGU-H可以直接對MGU-K供電

: MGU-H小功率馬達引出引擎大功率來降低MGU-K馬達作動時間:
: .由於F1渦輪葉片是固定不可變,渦輪排氣效率的設定只能往引擎高轉速的方向設定,
:  高轉速的設定會讓turbo-lag更嚴重,因為渦輪氣道口徑對於引擎低轉速時排氣流量
:  顯得太大,會讓氣道內的壓力降低,排氣流速變慢對渦輪作的功會更少,而且渦輪還要
:  同時驅動增壓器和發電機 不是高轉速造成Turbo-lag 而是高增壓設定造成的 後半段的敘述可以省略
: .MGU-H的馬達anti-lag system變得相當重要,只要lag降的夠低,渦輪增壓引擎輸出的
:  功率就能應付賽車出低速彎時所需要的馬力
: .也能減少MGU-K和MGU-H同時耗電情況發生,減少電池的負擔

anti-lag不正是MGU-H的功能嗎? 何必打兩次 我試著用我的話來講 "MGU-H很重要 只要Turbo-lag降低 引擎輸出的馬力就可以應付出彎加速"
基本上現在的F-1引擎已經是Lag-free的增壓引擎 渦輪轉速/壓力幾乎都是定值 不足的時候由MGU-H補 超壓的時候由MGU-H拿來充電

MGU-H不一定是只有超壓的情況才拿來充電

: 充電時機:

只有一個時機 就是渦輪超過設定壓力/轉速的時候 沒那麼多條件 MGU-K一邊放電 MGU-H一邊充電也行

: .賽車出彎anti-lag system(ALS)停止時到煞車前或是MGU-K馬達啟動前都是充電時機,
:  渦輪和發電機/馬達的傳動軸全時連動,ALS馬達停止時換渦輪驅動發電機開始發電

不知所云 我只知道MGU-H的馬達不會停
裡面的轉子跟渦輪是連在一起的 停了就領便當吧


5.2.4 The MGU-H must be solely mechanically linked to the exhaust turbine of a pressure charging system. This mechanical link must be of fixed speed ratio to the exhaust turbine and may be clutched.
規則允許MGU-H與渦輪之間有離合器接合


: .MGU-H發電充至電池,可以補MGU-K動力回收的不足

恩 本來就是互補的 還有 以後起碼結論空個一行留白如何 方便大家閱讀

:  由以上的描述可以大概看到MGU-H如何牽引動力單元的脈動,關鍵MGU-H能供電MGU-K
: 多少電量,然後MGU-H的對電池充電量越多,讓MGU-H有足夠的電量去消除turbo-lag,
: 讓電池每圈輸出至MGU-K更接近120KW*33秒

羊毛出在羊身上 你說的像怎麼徒手把自己抬起來的感覺

:  另一重點就是MGU-H與電池系統聯合供電MGU-K,可以延長MGU-K連續輸出120KW的秒數
:  MGU-H是車隊墊腳石絆腳石就看動力單元供應廠技術和車隊調教功力

我怎麼覺得這句才是你整篇的重點 MGU-H直接供電給MGU-K

其實整個動力系統是一個整體 一環扣一環 不是只有MGU-H特別重要
如果真的要拆的話 MGU-H跟渦輪增壓器要擺在一起談的 缺一不可
這會影響到turbo system的layout 而turbo又會扯到
1.進氣端-進氣道長度.中冷.中冷的方式
2.排氣端-排氣管長度.layout
(總之扯不完啦 不可以只單獨看一個零件)

2014開始的V6時代以來 只有一個重點 Turbo
雷諾 法拉利的Turbo有比較爛嗎 我想應該不會
Turbo的布置及相關配套的設計決定了這兩年的成敗
賓士有"最短的進氣道 最低的進氣溫度 最短的排氣管頭段"
自然產生最有效率的引擎 引擎有效率 充電就有效率
充電有效率 馬達就有效率 環環相扣
Turbo總體設計的影響 遠超過其他方面 遑論MGU-K

我想您發這篇文應該做了不少功課 值得讚許
下面的話可能比較重 請見諒 沒有要戰您的意思
但請以後把您所獲得的資訊或是理論 好好消化整理以後
再用最精簡的文字把重點表達出來
不要作文跟記者一樣 把所有的雜亂資料.專有名詞等 一股腦往文裡塞
然後講了半天不知道要表達什麼(也許你知道 但是透過文字 我們很難看出來)
您現在的文章 看起來思路非常"跳躍式" 想到什麼講什麼 沒有一個完整的邏輯
閱讀起來實在很傷腦筋 但碰到技術性的題目我又有興趣
不會要我教您作文吧?!! 囧
如果不會起承轉合四段 好歹也分三段"前言(立論),正文,然後結論"吧
降起碼看個頭尾知道你想說什麼 也比較好討論
最後 重點: 講國語

這段倒是真的,haga的文我也要看很久才知道haga想表達什麼

前往討論:動力單元如何繞著MGU-H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