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澳洲國內的電動車需求趨緩,以及更經濟實惠的中國新銳品牌進入了澳洲市場,數千輛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 Inc.)的車子因找不到買家,被閒置在澳洲維多利亞州(Victoria)的墨爾本港(Port of Melbourne),成為了當地人口中的「特斯拉墳場」(Tesla graveyard)。
據澳洲媒體「7NEWS Australia」的報導,雖然每個月都有2000輛特斯拉會抵達墨爾本港,但由於特斯拉4月銷量大幅下降了44%,在苦無買家的情況下,這些車輛被迫停在這個繁忙的交通樞紐積灰塵。對此,產業專家示警,特斯拉銷售成長放緩最主要是因為澳洲缺乏足夠的充電基礎設施,再加上如今又有更多中國新銳品牌被引進澳洲市場,導致民眾對價格越來越敏感。nba運彩分析
雖然特斯拉為了在競爭激烈的中國電動車市場生存下去,已進行多次的大幅降價。但維多利亞州交通協會的首席執行官安德森(Peter Anderson)卻告訴7News:「突然之間,我們積存了大量未售出的特斯拉,它們就這樣躺在那裡,失去任何動靜。以往特斯拉通常都是採取預售進口的,但這些車不再是了,它們如今坐在這裡等待買家。」
然而,特斯拉並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在經過3年多維持2位數至3位數之間的成長後,澳洲4月電動車銷量共下降了5%。對此,澳洲最大的汽車網站「CarExpert」創辦人馬里奇(Paul Maric)坦承:「民眾已開始收緊錢包。」
產業專家分析,該行業正在努力超越新技術生命週期5階段中的第2個階段「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s)階段,這一階段的消費者僅佔市場的13.5%,且產品的早期版本可能有缺陷或容易故障。此外,更有效率且更便宜的產品版本通常會在首次發布後幾年出現。如今當地充電基礎設施的不足,以及暴跌的轉售價格,皆導致部分澳洲民眾對電動車失去了信心。
不受疫情影響,台灣車市今年掛牌數突破45萬輛,加上汰舊換新貨物稅減免5萬元政策延續,相信明年台灣車市仍會熱鬧滾滾。這一次要搶先開快車,幫車迷們提前「預報」目前已知的2021年15款新車,一起來分析這些新車!
TOYOTA
Sienna:這部豪華7人座MPV其實已在11月開始預售,並在短時間內接單突破250張,以一部210萬起跳(早鳥優惠價)的車來說相當熱賣。
Sienna此次大改款換上TNGA模組化平台,同時一改過去3.5升V6自然進氣引擎,改採單一2.5升Hybrid油電引擎,並具有完整的TSS 2.0主動駕駛輔助科技。敖啟恩表示,不論是油耗、稅金,新Sienna的養車成本降低不少,而且整個外觀更運動化 539明牌,加上電動滑門、舒適度與正7人座的超大空間,「好爸爸、帥爸爸可以買了」!
Corolla Touring Sport:曾在2019台北世界新車大展上亮相、並原本預定在今年登台的Corolla旅行車,雖然在Corolla Cross大賣後被車迷們遺忘,不過對同樣是旅行車車主的敖啟恩來說,當初也在購車名單之中。
敖啟恩表示,雖然Wagon旅行車算是少數,但旅行車的載運能力非常強、並比休旅車有著更好的操控性。不過在Corolla Cross目前熱賣下,對於Corolla Touring Sport是否還會導入持保留態度,「就算進來了,可能也是少數」。不過喜歡旅行車的朋友,不管在TOYOTA官方臉書、或《ETtoday車雲》上都可踴躍表達意見,才能讓Corolla Touring Sport的導入機會更大一些。
Ford福特
Focus Active:福特明年最先登場的新車,就是即將在1月8日上市的Focus Active跨界。雖說是「長高的Focus」,不過Focus Active還是有些不一樣的地方,像是前/後保桿、輪拱換上越野塑料材質,並且新增溼滑路面、Trail輕度越野2種駕駛模式,透過前輪脫困系統來增添一些越野能力,加上Co-Pilot360輔助系統,滿足Crossover跨界族群的需求。
里程焦慮是現今國內電動車使用者心中難以克服的障礙,而採用「高速用油、低速用電」的VOLVO PHEV雙能電動科技無疑是身在「油電世代」交替之際最佳的動力選擇。為讓深受全球市場肯定的Volvo PHEV雙能電動能更進一步滿足車主用車需求,2022年式的Volvo PHEV動力將一舉提升純電續航力達90公里,透過渦輪汽油引擎調校與電動馬達出力提升帶來更好的性能表現。國際富豪汽車正式展開威力彩怎麼買比較容易中全新22年式PHEV車型接單,而現有的21年式PHEV車款亦調降售價3%、售價調降最多達11.1萬元的回饋。
為滿足大多數車主單日50公里的通勤里程需求,VOLVO工程師致力提升現有PHEV雙能電動科技的純電行駛續航力。全新22年式PHEV的主要變革在於全新設計的增程電池組,在不增加現有電池總成大小的情況下,運用全新排列方式,將現有11.6 kWh的電池容量,透過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34Ah提高到51Ah)與電池芯數量增加 (96 cell提高到102 Cell) 等方式,讓總電池容量來到18.8 kWh,最大純電續航里程也延長至90公里,這也意謂車主能更大化利用純電行駛,在WLTP駕駛測定下,預計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50%,動力性能亦同步升級,T8汽油渦輪引擎提高燃油效率、強化低轉起步的動力反應、並於油電切換間帶來更精緻的運轉表現。而為匹配更大容量的電池組,後軸的電動馬達亦將最大功率提升為145hp,這讓T8 PHEV車型的最大出力來到462hp,而提升的65%後輪輸出也將帶來更好的eAWD能力,在全力加速、或低速牽引,甚至濕滑路面上行駛都將保有更好的循跡表現與穩定性。
新的一年開始,是否要給自己一些目標計劃呢?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可能很難出國旅遊,那不如從現在開始計劃來買台好車吧!本報特別嚴選今年將發表的六款車,不論是頂級房車、國民房車、運動休旅、性能鋼砲、進口掀背或豪華休旅,選擇性頗多的情況下,應該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車款。
TOYOTA近年積極以Toyota Gazoo Racing之名,參與大樂透玩法頂尖賽事並將比賽中得到的經驗與開發出的科技,挹注在一般車型上,提供更具駕駛樂趣及更精湛的動態表現。而TOYOTA也將GR性能化陣線區分為4種等級,從層級由高到低分別為GRMN、GR、GR Sport到GR Parts。
其中,近期引起全球性能迷熱烈迴響的GR YARIS,於去年就得到總代理和泰汽車證實,將引進台灣市場。搭載1.6升三缸渦輪增壓引擎,擁有272PS/370Nm的驚人動立,並提供四輪驅動和六速手排加持,各項數據一字排開都讓人垂涎欲滴。儘管導入時程尚未確定,售價和配額也還沒有最終確認,但詢問度已經非常高,預計推出後就將瞬間秒殺。
Ford Tourneo Connect 滿足1個人到1家人
早在2019年底的台北車展就曝光的Ford Tourneo Connect,終於在經過1年多的時間後,預計將於3月份導入台灣市場。擁有雙邊側滑門開啟的特色,加上靈活性十足的座椅變化,展現絕佳空間機能。
另外,預計也將搭載受到台灣市場歡迎的Ford Co-pilot360 Technology全方位智駕領航科技,搭配上1.5 升柴油動力+8速手自排變速箱的組合,兼具經濟性及產品區隔。除了補足福特六和目前缺少的7人座MPV產品外,同時可滿足家用及商用的特性,不論是做生意或是一家大小戶外出遊都好用。
LEXUS NX 全新底盤空間更大
LEXUS NX過去幾年一直是台灣市場最熱賣的豪華車款,更是LEXUS品牌近年可以大幅度成長的關鍵。儘管目前海外只有偽裝車遭到捕捉,可能會在年中全球首度亮相,但依照近幾年和泰汽車都會在第一時間導入新車的情況來看,全新大改款的NX預計將在今年第四季導入台灣市場。
全新大改款NX預計採用模組化TNGA GA-K底盤平台打造,相較於第一代車型提供更為大器的車身尺碼及更優異的車室空間表現,搭配新世代的配備及內裝鋪陳,打造更佳戰力。此外在動力部分更將首度提供PHEV的動力形式,屆時是否會同步導入台灣市場,也值得觀察。
Mercedes-Benz S-Class 德系豪華先進結晶
作為德系豪華巨擘Mercedes-Benz的車系旗艦房車,每一代的S-Class都務必做到讓人充滿驚喜的感受,全新世代W223的S-Class去年9月正式公開發表後,不僅保持了車系一脈相承的大氣與豪華質感,更是充滿了當代最新的科技元素,尤其是運用於駕駛輔助科技更是完全改寫了S-Class的歷史
其中內裝更是將先進數位科技完美融合於車室內,採用新一代MBUX系統,國內全車系搭載12.3吋的數位儀表與採用OLED科技 12.8吋MBUX中控螢幕,並包含MBUX智能聲控、擴增實境導航等功能,結合人類五感的新世代MBUX將打造不同於以往的體驗。
例如全新的抬頭顯示器首創擴增實境功能,讓導航方向路徑能與全新賓士S-Class前方環境合為一體,指引更加全方位;舉例來說,在準備駛離圓環時,MBUX擴增實境抬頭顯示器會投射魚骨型的箭頭在前方視線,讓駕駛者可以提早並更精準地判斷行車路線,開往正確的方向,同時確保行車安全。目前預計台灣市場將導入S 350 d、S 350 d L、S 450 4Matic L及S 500 4Matic L等動力車型,預計將於今年3月正式在台灣市場發表。
從去年底接手 Altis 神車寶座的 Toyota Corolla Cross,下週一將推出 GR Sport 車型,不過再次之前,總代理和泰汽車已經先進行 Corolla Cross 車型編成的售價調整,其中油電車型調降 1 萬元,汽油車型則是調漲 1-2 萬元不等。
Toyota Corolla Cross 新年式售價
汽油安心:77.5 萬元(漲 1 萬)
汽油豪華:81.9 萬元(漲 2 萬)
汽油尊爵:87.5 萬元(漲 2 萬)
Hybrid 豪華:86.5 萬元(降 1 萬)
Hybrid 尊爵:90.9 萬元(降 1 萬)
Hybrid 旗艦:97.5 萬元(降 1 萬)
價格調整,配備也小幅調整。像是原本 8 吋 WiFi 中控螢幕主機,升級為 9 吋 WiFi。另外 ACC 主動車距維持,也升級成全速域。其他則維持原來配置今彩539版路。
不過眾所期待的 Corolla Cross GR Sport,尚未出現在 Toyota 台灣官網上,須等到週一發表會當天才會得知相關配備及車型編成。
由於今天是 Honda Fit 第四代發表會,其 e:HEV 油電車預售價 86.9 萬元與 Corolla Cross 的 Hybrid 豪華接近,推測應是和泰汽車刻意在今天出招,不讓 Fit 有分食的機會。
新年就是要看新車,今年戰場同樣熱門,陸續有不少頗受好評大小改款新車準備進攻台灣市場,掀背車、MPV、休旅車應有盡有,若是今年有想換新車的消費者,可以提前作購車準備。
預計農曆新年後就會發表的小改款 Honda Odyssey,台灣經銷商搶先流出預售價格,採三款車型編成,提供 7、8 人座兩種版本。新 Odyssey 展現不同以往運動感,納入 Honda HR-V 跨界休旅車頭設計造型,搭配銳利化 LED 頭燈組,讓原本539版路務實穩重的 Odyssey,增添不少活潑視覺年輕感。
內裝雖未納入日規亮點手勢電動滑門相當可惜,不過 Honda Sensing 確定全車系標配。動力首波維持 2.4 升自然進氣引擎的單一動力配置,搭配 CVT 無段變速箱,但相信因應現在台灣趨勢以及政策,相信後續追加「e:HEV」油電動力機會相當大。
接著 Honda 還有另一位大驚喜,新一代 Fit 正在台灣做測試,且終於不是追循亞太規,而是即將引進日規大改款車型。新一代 Fit 採用類似電動車的封閉式造型,兩側頭燈面積相當大,整體線條比起前一代更加圓潤,車頂線條雖然不明顯,但仍有著前高後低的走勢,突顯出運動化的感覺。
新一代 Fit 有可能會是台灣本田出現新油電新車,據了解在 2023 年以前,台灣 Honda 旗下車款均會出現油電動力,新世代 e:HEV 油電系統,可望隨著新一代 Fit 來到台灣。
台灣第 7 代 Golf 銷售一空,大改款新一代迫切催生中,預計今年 6 月左右正式發表。新一代 Golf 改款亮點不少,擁有全新的頭燈組,換上更薄更時尚的日行燈,中間則是比過去更小的格柵連接,配合上 Volkswagen 最新的 Logo,視覺新鮮感十足。
另外對於台灣嚴苛的排放政策中,《自由時報汽車頻道》取得台灣品牌說法,趨勢的 48V 油電系統,將隨著改款契機,導入在新一代 Golf 身上,1.0、1.5TSI 渦輪動力均有望導入,輕油電技術結合熱門的小排氣渦輪設定,來精進動能、節能表現。
小改款 Tiguan 亦在蠢蠢欲動,預計同年登台發表,目前出現在台灣車安網撞測名單中。Tiguan 為品牌銷售主力中型休旅。外貌經過些許變化,除了擁有 VW 最新的家族 Logo 外,針對前保桿做修飾,新 Tiguan 導入與大改款 8 代 Golf 相似的 LED 頭燈,並以尖細的鍍鉻銀飾條妝點,營造更具侵略感的新面容。
Luxgen 除了近來宣布 U5、S3 即將轉型電動新車外,其實今年另有款重量級休旅要上市,關注度相當高的 MBU 量產休旅,時間點安排在今年年底。事後有鴻海共同開發的 MBU,除了有亮點新 2.0 升渦輪引擎外,其鴻海擅長的電子科技,會如何與 MBU 做結合,是未來值得觀察重點。
於
2021/09/06 19:24:55
發文IP 34.80.*.*
自從福特在1908開發出T型車橫掃汽車市場以來,我們再度面對百年難得一見的歷史浪濤,率先向福斯(Volkswagen)、豐田(Toyota)、通用(General Motors, GM)等市場大金剛發起奇襲的是本來名不見經傳的特斯拉(Tesla),該公司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成功突破現有的商業思維與生產框架,推動汽車產業由「燃油」轉向「電力」驅動。目前特斯拉年銷量不過50萬輛,比起年銷950萬輛的豐田汽車,他就像買威力彩時間是800磅大猩猩前的小猴子。
不過,如果以市值來進行對比,形勢立刻逆轉,2021年1月7日,該公司的市值達到7,740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單獨1家公司就超過9家傳統車廠的總和,不斷飆升的股價支撐馬斯克一度成為全球首富。
特斯拉就像汽車業裡的原子小金剛,體積雖小,能量超強;馬斯克本人則是撞擊汽車市場的中子彈,不斷引爆技術架構及商業模式的核裂變。剛創立的特斯拉是以頂級的客戶族群作為市場的起點,成功的推出高價位的Roadster跑車形塑出環保時尚的品牌定位,在建立起響亮的市場知名度之後,特斯拉緊接著調降價格以較為親民的Model S向下打入主流市場,剖析歷年來該公司的定價策略發現短期獲利並非馬斯克主要的考量,如何在打下灘頭堡後不斷的擴大戰果,才是馬斯克最重要的關鍵目標,就算犧牲高端產品的銷量也要擴大整體的市場占有率。
引爆市場核裂變的特斯拉
雖然相對Roadster汽車,Model S已經便宜許多,比較陽春的Model S Long Range要價新台幣300多萬,比較頂級的Model S Plaid+則售價新台幣500多萬,然而,這樣的定價並不是一般社會大眾所能負擔的,無法實現馬斯克大量生產、大量出貨的長遠策略目標。因此,分別於2016年及2019年發佈的Model3及Model Y就是特斯拉提高市場占有率的平價親民車種。在台灣,Model3定價約在150萬左右,至於Model Y近來由於市場熱賣,台灣買家想要入手恐怕還要等一等,根據美國官網的報價顯示,一輛高性能版的Model Y要價168萬,整體而言,2種車款的價格相當接近,價差約在11萬元(約4,000塊美元)。
無論是在美國或日本市場,Model3及Model Y的入門款都不過100萬新台幣出頭,對於先進國家的子民而言,這樣的價格自然是相當平易近人的,不過由於特斯拉的價格波動較為劇烈,不同時段買車價差相當大,有時漲價有時降價猶如股市,所以車主的心情也因此而起起落落,買便宜了拍手叫好,買貴了群起鼓譟,不過大趨勢是不斷的調降價格,特斯拉藉此阻絕競爭者於市場之外。
銷售量是衝起來了,不過核心產品汽車及電池是不賺錢的,即使未來特斯拉生產規模放大,恐怕只能維持損益平衡或者賺取微薄的利潤。現階段該公司靠的是進行「碳權交易」(Carbon Right)來維持營利,可惜的是,隨著各家傳統汽車大廠競相投入電動汽車的生產與銷售,這樣的光景就不可能持久,而當每一家公司都可以自行生產碳權的時候,特斯拉現有的利潤池就會快速萎縮,就不可能再靠碳權交易來創造營收,屆時勢必要有新的利潤來源,才能彌補現金流嚴重不足的現象。
自從福特在1908開發出T型車橫掃汽車市場以來,我們再度面對百年難得一見的歷史浪濤,率先向福斯(Volkswagen)、豐田(Toyota)、通用(General Motors, GM)等市場大金剛發起奇襲的是本來名不見經傳的特斯拉(Tesla),該公司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成功突破現有的商業思維與生產框架,推動汽車產業由「燃油」轉向「電力」驅動。目前特斯拉年銷量不過50萬輛,比起年銷950萬輛的豐田汽車,他就像買威力彩時間是800磅大猩猩前的小猴子。
不過,如果以市值來進行對比,形勢立刻逆轉,2021年1月7日,該公司的市值達到7,740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單獨1家公司就超過9家傳統車廠的總和,不斷飆升的股價支撐馬斯克一度成為全球首富。
特斯拉就像汽車業裡的原子小金剛,體積雖小,能量超強;馬斯克本人則是撞擊汽車市場的中子彈,不斷引爆技術架構及商業模式的核裂變。剛創立的特斯拉是以頂級的客戶族群作為市場的起點,成功的推出高價位的Roadster跑車形塑出環保時尚的品牌定位,在建立起響亮的市場知名度之後,特斯拉緊接著調降價格以較為親民的Model S向下打入主流市場,剖析歷年來該公司的定價策略發現短期獲利並非馬斯克主要的考量,如何在打下灘頭堡後不斷的擴大戰果,才是馬斯克最重要的關鍵目標,就算犧牲高端產品的銷量也要擴大整體的市場占有率。
引爆市場核裂變的特斯拉
雖然相對Roadster汽車,Model S已經便宜許多,比較陽春的Model S Long Range要價新台幣300多萬,比較頂級的Model S Plaid+則售價新台幣500多萬,然而,這樣的定價並不是一般社會大眾所能負擔的,無法實現馬斯克大量生產、大量出貨的長遠策略目標。因此,分別於2016年及2019年發佈的Model3及Model Y就是特斯拉提高市場占有率的平價親民車種。在台灣,Model3定價約在150萬左右,至於Model Y近來由於市場熱賣,台灣買家想要入手恐怕還要等一等,根據美國官網的報價顯示,一輛高性能版的Model Y要價168萬,整體而言,2種車款的價格相當接近,價差約在11萬元(約4,000塊美元)。
無論是在美國或日本市場,Model3及Model Y的入門款都不過100萬新台幣出頭,對於先進國家的子民而言,這樣的價格自然是相當平易近人的,不過由於特斯拉的價格波動較為劇烈,不同時段買車價差相當大,有時漲價有時降價猶如股市,所以車主的心情也因此而起起落落,買便宜了拍手叫好,買貴了群起鼓譟,不過大趨勢是不斷的調降價格,特斯拉藉此阻絕競爭者於市場之外。
銷售量是衝起來了,不過核心產品汽車及電池是不賺錢的,即使未來特斯拉生產規模放大,恐怕只能維持損益平衡或者賺取微薄的利潤。現階段該公司靠的是進行「碳權交易」(Carbon Right)來維持營利,可惜的是,隨著各家傳統汽車大廠競相投入電動汽車的生產與銷售,這樣的光景就不可能持久,而當每一家公司都可以自行生產碳權的時候,特斯拉現有的利潤池就會快速萎縮,就不可能再靠碳權交易來創造營收,屆時勢必要有新的利潤來源,才能彌補現金流嚴重不足的現象。
共
7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