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無庸置疑,旅行意義新篇章─Škoda大改款Superb Combi SportPlus國內試駕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5/05/16 16:00:00

發文

#6207903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2023 年末Škoda 為全球市場帶來全新第 4 代大改款 Superb 車系,延續旗艦產品的定位,提供轎車、旅行車 Combi 兩種版本,內外革新、導入新世代家族語彙的同時,迎來科技、質感的同步提升,海外市場更提供 Plug-In Hybrid、1.5 TSI 搭配 Mild Hybrid 等動力架構。

2023 年末Škoda 為全球市場帶來全新第 4 代大改款 Superb 車系,延續旗艦產品的定位,提供轎車、旅行車 Combi 兩種版本。
第 4 代大改款 Superb 內外革新、導入新世代家族語彙的同時,迎來科技、質感的同步提升,海外市場更提供 Plug-In Hybrid、1.5 TSI 搭配 Mild Hybrid 等動力架構。

U-CAR 於捷克搶先試駕 Superb 轎車版

2024 年 U-CAR 遠赴捷克,搶先為網友帶來大改款Škoda Superb 轎車版本的新車試駕,當時 Laurin & Klement 車型搭配 2.0 TSI 動力、DCC+電子懸吊系統,讓試車組對於全新 Superb 的動態與舒適性表現,留下深刻的印象。

2024 年 U-CAR 遠赴捷克,搶先為網友帶來大改款Škoda Superb 轎車版本的新車試駕。

Superb Combi 國內試駕,國境之南旅行意義新篇章

Škoda Taiwan 的年度產品計畫中,預計 2025 年為臺灣市場導入全新 Superb 車系,原廠也在新車正式上市前,選定「國境之南-墾丁」舉辦大改款車型的國內試駕活動 ; 值得關注的是,不同於先前在捷克當地體驗的 Superb 轎車版本,本次聚焦的重點,將是佔臺灣銷售大宗的「Superb Combi」旅行車。

Škoda Taiwan 的年度產品計畫中,預計 2025 年為臺灣市場導入全新 Superb 車系,原廠也在新車正式上市前,選定「國境之南-墾丁」舉辦大改款車型的國內試駕活動。
不同於先前在捷克當地體驗的 Superb 轎車版本,本次聚焦的重點,將是佔臺灣銷售大宗的「Superb Combi」旅行車。

鎖定性能、運動化扮相擔當 Superb Combi SportPlus

雖然預計導入的詳細新車規格、編成尚未公佈,但是由能源署送測資料中可以發現,大改款Škoda Superb/Superb Combi 將導入 1.5 TSI、2.0 TSI 兩種動力選擇,其中這次幫讀者試駕的車型,是強調動力輸出、運動化扮相的 Superb Combi SportPlus。

雖然預計導入的詳細新車規格、編成尚未公佈,但是由能源署送測資料中可以發現,大改款Škoda Superb/Superb Combi 將導入 1.5 TSI、2.0 TSI 兩種動力選擇。
本次幫讀者試駕的車型,是強調動力輸出、運動化扮相的 Superb Combi SportPlus。

車長尺碼稍稍放大,Combi 造型穠纖合度

車身尺碼部分,大改款 Superb Combi 的長寬高依序為 4,902 x 1,849 x 1,482 mm,軸距則維持 2,841 mm,車長在數據層面相較改款前 (4,862 mm) 略為增加,不過筆者認為,在更加動感、流線的造型下,新世代 Superb Combi 實車比例穠纖合度,並不會有中大型車款既定印象中過於笨重的聯想。

車身尺碼部分,大改款 Superb Combi 的長寬高依序為 4,902 x 1,849 x 1,482 mm,軸距則維持 2,841 mm,車長在數據層面相較改款前 (4,862 mm) 略為增加。
筆者認為,在更加動感、流線的造型下,新世代 Superb Combi 實車比例穠纖合度,並不會有中大型車款既定印象中過於笨重的聯想。

新世代家族語彙,SportPlus 專屬黑化外觀套件

大改款 Superb Combi 採用品牌家族語彙,透過全新霧鉻銀廠徽搭配八角型水箱護罩,Matrix LED 2.0 智慧複眼頭燈整合晝行燈/方向燈功能,內建冰晶箭矢造型燈飾,下方保桿以兩側直立式導風口,搭配空力優化菱格網狀下氣壩 ; 至於黑化處理的水箱罩、前保桿與前下巴造型,則為 SportPlus 車型的專屬配備。

大改款 Superb Combi 採用品牌家族語彙,透過全新霧鉻銀廠徽搭配八角型水箱護罩,Matrix LED 2.0 智慧複眼頭燈整合晝行燈/方向燈功能,內建冰晶箭矢造型燈飾。
大改款 Superb Combi 前保桿以兩側直立式導風口,搭配空力優化菱格網狀下氣壩 ; 至於黑化處理的水箱罩、前保桿與前下巴造型,則為 SportPlus 車型的專屬配備。

Superb Combi SportPlus 的車側沒有過於繁瑣的線條,僅簡約大方的刻畫流線身形,由上到下提供黑化處理的平貼行李架、窗框、後視鏡蓋及側裙,結合深色後車窗與後檔玻璃,前葉子板擁有專屬「Sport Line」銘牌,原廠強調 SportPlus 車型較一般版本的懸吊降低 15 mm,足下則提供 19 吋 Torcular 雙色切削鋁圈 (235/40 R19) 作為搭配。

Superb Combi SportPlus 的車側以簡約的線條刻畫,SportPlus 車型較一般版本的懸吊降低 15 mm,足下提供 19 吋 Torcular 雙色切削鋁圈 (235/40 R19) 作為搭配。
Superb Combi SportPlus 配置黑化處理平貼行李架、窗框、後視鏡蓋,前葉子板擁有專屬「Sport Line」銘牌。

大改款 Superb Combi 迷人的車尾透過大型尾翼延續車頂線條,主視覺圍繞在 3D 晶體結構設計的全 LED 尾燈組,內部排列整合經典 C 型導光條及序列式方向燈,尾門以Škoda 字體置中排列取代傳統廠徽,左側保留 Superb 車型名,右側則以 4X4 字樣象徵搭載四輪驅動系統,簡潔風格的後保桿加入反光片與隱藏式排氣管,本次試駕的 SportPlus 車型則擁有專屬黑化車尾字體、保桿飾條。

大改款 Superb Combi 的車尾透過大型尾翼延續車頂線條,尾門以Škoda 字體置中排列取代傳統廠徽,SportPlus 車型擁有專屬黑化車尾字體、保桿飾條。
大改款 Superb Combi 車尾的主視覺圍繞在 3D 晶體結構設計的全 LED 尾燈組,內部排列整合經典 C 型導光條及序列式方向燈。

品牌次世代內裝佈局,13 吋多媒體螢幕作為主軸

熟悉Škoda 品牌的消費者應該不陌生,從新世代 Kodiaq 開始溝通的新世代內裝佈局,同樣延續到本次試駕的大改款 Superb 車系上,中控臺以 13 吋多媒體觸控螢幕作為主軸,兩側加入「黑曜晶柱造型飾板」整合空調出風口,上下則分別透過軟質塑料、SportPlus 專屬的麂皮材質、類碳纖維飾板作為搭配,用料表現符合當家旗艦產品的定位。

熟悉Škoda 品牌的消費者應該不陌生,從新世代 Kodiaq 開始溝通的新世代內裝佈局,同樣延續到本次試駕的大改款 Superb 車系上。
大改款 Superb 車系搭載 13 吋多媒體觸控螢幕,支援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功能,同時可進行車輛、個人語音助理 Laura 的設定。
大改款 Superb 車系可透過 Smart Dials 智慧旋鈕、13 吋觸控螢幕進行恆溫空調、座椅加熱、風量調整等設定。
Superb Combi SportPlus 標配 360 度環景系統,提供車頭、車側及倒車視角的輔助,系統準確度高,但是後方鏡頭的畫質仍有進步的空間。
Superb Combi SportPlus 雙前座提供電動按摩座椅,可針對按壓位置、力道、時間等進行調整,另外德國 Canton 環繞沈浸式音響系統,也可透過 13 吋觸控螢幕進行設定。

換上 10 吋數位儀表、電子線傳排檔及 HUD,科技質感進化

駕駛介面以 10 吋數位儀表、3 幅式運動化方向盤組成,上方配有 Sportline 專屬銘牌及換檔撥片,左右兩側按鍵可分別負責影音娛樂、儀表顯示等資訊的切換,駕駛輔助系統的操作介面並未同步整合,而是採用撥桿形式,配置在雨刷及方向燈撥桿下方,全新座艙除了使用電子線傳排檔撥桿之外,更配置 HUD 投影式抬頭顯示器,科技質感再進化。

Superb Combi SportPlus 的駕駛介面以 10 吋數位儀表、3 幅式運動化方向盤組成,上方配有 Sportline 專屬銘牌及換檔撥片。
Superb Combi SportPlus 搭載的 10 吋數位儀表,可切換多種畫面風格,顯示內容包含雙環指針儀表、行車資訊、駕駛輔助系統等。
大改款 Superb 車系換上集團新世代車型慣用的電子線傳上至式排檔撥桿,檔位切換透過旋轉方式控制,P 檔則由側邊按壓方式呈現。
大改款 Superb 車系的中央鞍座整合置杯架、無線充電版及電源插孔,可透過拉簾關閉,全新的「黑曜晶柱造型飾板」則向量側整合空調出風口。
大改款 Superb 車系的對開式前座中央扶手內部,提供 12V 電源供應、票卡夾、分層置物規劃及螢幕擦拭器。
大改款 Superb 車系保留品牌經典的貼心設計,於前檔玻璃上方提供平片夾,雙前座車門內側則提供原廠折疊傘。

全新「Smart Dials 智慧旋鈕」結合空調、行車模式等功能

值得關注的是,新世代 Superb 搭載「Smart Dials 智慧旋鈕」,由 3 個圓形類金屬旋鈕加上數位顯示螢幕組成,左右兩側可分別設定恆溫空調溫度、座椅加熱等功能,中央則可透過按壓切換至多 4 種功能介面,包含風量、風向、音量及行車模式等,數位化程度提升的同時,直覺的操作方式,再短暫使用後便能輕易上手。

大改款 Superb 車系搭載「Smart Dials 智慧旋鈕」,由 3 個圓形類金屬旋鈕加上數位顯示螢幕組成,可分別設定恆溫空調溫度、座椅加熱等功能,中央透過按壓可切換至多 4 種功能介面。
「Smart Dials 智慧旋鈕」中央按壓後可切換為駕駛模式調整,13 吋中控螢幕上方也會同步顯示目前選擇的車輛模式。

旗艦空間表現,Sportline 擁有專屬一體式跑車座椅

本次試駕的 Superb Combi SportPlus 雙前座採用一體式 Sportline 專屬跑車座椅,擁有 AGR 德國脊背健康協會的認證,在基本的 8 向電動調整、3 組記憶模式之外,更具備多樣化深層按摩、加熱的功能,使用麂皮、車縫線組合而成的椅面,搭配包覆感強烈的造型,可提供出色的支撐性,另外手動伸縮腿托的附加功能,更能契合不同駕駛的身形。

本次試駕的 Superb Combi SportPlus 雙前座採用一體式 Sportline 專屬跑車座椅,擁有 AGR 德國脊背健康協會的認證,包覆感強烈的造型,可提供出色的支撐性。

作為實用導向的家庭用車,Superb Combi 在乘坐空間部分,自然不在話下,以身高 182 公分的筆者作為範例,前座標準駕駛坐姿下,後座膝部空間擁有超過 2 個拳頭以上的距離,頭部空間在全景式玻璃天窗的搭配下,則擁有約 1 個拳頭的餘裕,雖然後座地板隆起面積較大,並非全果嶺式設計,但仍提供獨立恆溫空調介面及出風口。

以身高 182 公分的筆者作為範例,前座標準駕駛坐姿下,Superb Combi 的後座膝部空間擁有超過 2 個拳頭以上的距離,頭部空間約還有 1 個拳頭的餘裕。
本次試駕的 Superb Combi SportPlus 搭載可開啟式大面積全景玻璃天窗,對於車室空間表現帶來一定程度的優勢。
Superb Combi 的後座提供獨立空調出風口、溫度調整介面及兩個 USB-C 的插孔。

後座專屬尊榮套件,乘坐舒適性再加分

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除了擁有手動遮陽簾、中央扶手平板支架之外,Superb 車系在後座部分,採用可手動延伸支撐的「舒眠頭枕」,搭配專屬尊榮套件的「舒眠保暖毯」以及側窗雙層隔音玻璃,可有感提升家庭用途、長途旅程的乘坐舒適性。

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除了擁有手動遮陽簾之外,Superb 車系在後座部分,採用可手動延伸支撐的「舒眠頭枕」,能夠提升長途旅程舒適性。
Superb 車系的後座中央扶手,提供兩個獨立的杯架與平板支架,可收納的「舒眠保暖毯」則為尊榮套件的專屬配備。

至多提供 1,920 公升置物容積,後廂機能表現出色

後廂置物機能方面,Superb Combi 在標準乘坐模式下,擁有 690 公升的行李廂容積,可透過兩側快傾拉桿釋放 6/4 分離椅背,原廠規劃私密障板、鋁合金吊床式收納組之外,還提供行李廂罩網、行李固定架、兩側收折掛勾、可拆卸式隔板等多元變化機能,椅背釋放後,至多可創造 1,920 公升的置物空間,足以應付多數消費者日常用車的需求。

後廂置物機能方面,Superb Combi 在標準乘坐模式下,擁有 690 公升的行李廂容積,可透過兩側快傾拉桿釋放 6/4 分離椅背,創造至多 1,920 公升的置物空間。
Superb Combi 行李箱兩側提供收納實體掛鉤、後座椅背快傾拉桿,障板下方配置實體備胎及換胎工具組。
Superb Combi 行李箱左側擁有 12V 電源供應插孔,透過開啟置物夾層,可進ㄧ步釋放行李箱最大寬度及深度。

駕駛輔助系統可偵測多元車種,輔助功能升級進化

導入國內市場的 Superb 車系搭載 10 具安全氣囊,除了雙前座、前/後座胸腔、駕駛膝部氣囊、車側氣簾之外,還包含前座中央氣囊。駕駛輔助功能部分,搭載全方面聰明 EYE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整合 ACC 主動式車距定速跟車、主動車道維持輔助等主流功能,實測系統成熟度高,可辨識前方車輛為一般乘用車、貨車或機車,不過對於前方靜止障礙物、車輛仍存在偵測上的盲區,現階段系統仍為「輔助」功能,不建議車主過度依賴或濫用。

導入國內市場的 Superb 車系搭載全方面聰明 EYE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整合 ACC 主動式車距定速跟車、主動車道維持輔助等主流功能。
大改款 Superb 車系的 ACC 主動式車距定速跟車系統可辨識前方車輛為一般乘用車、貨車或機車。
實測大改款 Superb 搭載的駕駛輔助系統,擁有高成熟度,不過對於前方靜止障礙物、車輛仍存在偵測上的盲區,現階段系統仍為「輔助」功能,不建議車主過度依賴或濫用。

原廠強調,本次 Superb 車系針對駕駛輔助功能進行強化,在 Front Assist 前方輔助系統方面,新增碰撞閃避輔助、轉彎車流警示、前方橫向車流警示、預測性防護等功能,可支援偵測汽車、機車、重機、單車、行人等,能夠對應日漸嚴苛的安全測試標準,另外透過 RTA 2.0 後方車流警示、Exit Warning 2.0 開門警示輔助功能等系統,則能夠提供更全面的安全防護。

大改款 Superb 搭載的駕駛輔助系統,需透過方向盤後方的實體撥桿進行設定,原廠表示,Front Assist 前方輔助系統在本次新增碰撞閃避輔助、轉彎車流警示等功能。
原廠強調,大改款 Superb 透過 RTA 2.0 後方車流警示、Exit Warning 2.0 開門警示輔助功能等系統,能夠提供更全面的安全防護。

2.0 TSI 4x4 動力可供輸出最大馬力 265 匹

本次試駕的 Superb Combi SportPlus 採用 2.0 升 4 缸汽油渦輪增壓引擎,搭配 7 速 DSG 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在導入全新活塞設計、渦輪增壓器升級、強化引擎熱能管理等基礎下,可供輸出最大馬力達 265 匹,最大扭力則為 40.0 公斤米,原廠公佈數據中,極速可達 250 公里。

本次試駕的 Superb Combi SportPlus 採用 2.0 升 4 缸汽油渦輪增壓引擎,搭配 7 速 DSG 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原廠強調,大改款車型導入全新活塞設計,並針對渦輪增壓器升級、引擎熱能管理進行強化。
本次試駕的 Superb Combi SportPlus 最大馬力達 265 匹,最大扭力則為 40.0 公斤米,原廠公佈數據中,極速可達 250 公里。

Superb Combi SportPlus 配置的 2.0 TSI 動力,相較過去車型有所提升 (舊款 Superb 2.0 TSI 為 245 匹),在駕駛感受中,縱使車重逼近 1.9 噸,但是輸出反應並不拖泥帶水,原廠數據中,自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僅需 5.7 秒 ; 透過行車模式切換,可進一步釋放 Superb Combi SportPlus 的性能,隨聲浪揚起,讓超車、出彎再加速等情境更為輕快。

Superb Combi SportPlus 配置的 2.0 TSI 動力,相較過去車型有所提升 (245 匹),在駕駛感受中,縱使車重逼近 1.9 噸,但是輸出反應並不拖泥帶水。
原廠數據中,Superb Combi SportPlus 自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僅需 5.7 秒 ; 透過行車模式切換,可進一步釋放性能,隨聲浪揚起,讓超車、出彎再加速等情境更為輕快。

DCC Plus 主動式懸載控制提供行車模式切換,SportPlus 專屬個人化模式

搭載「DCC Plus 升級版主動式懸載控制系統」的 Superb Combi SportPlus,可透過 2 組獨立閥門調整壓縮與回彈阻尼,相較標準車型提供的 Comfort 舒適、Normal 正常、Sport 運動、Eco 節能之外,SportPlus 車型擁有專屬 Individual 個人化模式,車主可自行設定懸吊軟硬 (15 段)、方向盤手感、引擎反應等參數,滿足強調個人化設定的需求。

搭載「DCC Plus 升級版主動式懸載控制系統」的 Superb Combi SportPlus,可切換包含 Comfort 舒適、Normal 正常、Sport 運動、Eco 節能等模式。
Superb Combi SportPlus 搭載的「DCC Plus 升級版主動式懸載控制系統」,可透過 2 組獨立閥門調整壓縮與回彈阻尼,原廠強調,能更細膩的控制車身懸吊表現。
除了標準 4 種模式之外,Superb Combi SportPlus 的「DCC Plus 升級版主動式懸載控制系統」擁有專屬 Individual 個人化模式,提供車主可自行設定懸吊軟硬 (15 段)、方向盤手感、引擎反應等參數。

懸吊較預期硬朗,切換 Comfort 模式提供柔韌駕乘反應

筆者認為,Superb Combi SportPlus 在 Normal 模式下,展現歐系血統的操控反應,底盤回饋與面對路面碎震的處理,較預期更為硬朗,稍低的車身重心加上足夠的支撐性,讓車輛面對彎道的穩定性有所提升 ; 對於家庭需求的買家而言,略微硬朗的懸吊,可透過切換至 Comfort 模式,提供更柔韌的駕乘反應,能夠在面對不同路況時,提供游刃有餘的路感回饋。

筆者認為,Superb Combi SportPlus 在 Normal 模式下,展現歐系血統的操控反應,底盤回饋與面對路面碎震的處理,較預期更為硬朗。
Superb Combi SportPlus 稍低的車身重心,加上足夠的支撐性,讓車輛面對彎道的穩定性有所提升。
對於家庭需求的買家而言,Superb Combi SportPlus 略微硬朗的懸吊,可透過切換至 Comfort 模式,提供更柔韌的駕乘反應。
切換至 Comfort 模式後,Superb Combi SportPlus 能夠在面對不同路況時,提供游刃有餘的路感回饋。

延續品牌操控特性,沒有「開大車」的壓力

試駕過程中,Superb Combi SportPlus 延續品牌一貫的精髓,展現輕鬆上手、油門及煞車踏板線性容易控制的特性,沉穩的操控反應中,可以感受到距離車輛極限,仍有相當的餘裕,雖然 Combi 車型的車長達 4.9 米,但是透過精準的轉向反應,讓駕駛者不會產生「開大車」的壓力,以家庭用車的觀點出發,日常使用綽綽有餘。

試駕過程中,Superb Combi SportPlus 延續品牌一貫的精髓,展現輕鬆上手、油門及煞車踏板線性容易控制的特性,同時擁有沉穩的操控反應。
雖然 Superb Combi SportPlus 的車長達 4.9 米,但是透過精準的轉向反應,讓駕駛者不會產生「開大車」的壓力,以家庭用車的觀點出發,日常使用綽綽有餘。

科技質感進化,當家旗艦無庸置疑,價格區間將定義競爭優勢

從科技含量提升、設計與質感進化的角度切入,Superb Combi SportPlus 作為當家旗艦無庸置疑 ; 新世代 Superb 透過簡約風格、年輕化的鋪陳,靠攏市場主流,跳脫傳統家庭用車的保守思維,但卻又不失實用與貼心的設計巧思,對於次世代消費客層而言更具吸引力。

屆時正式在國內市場上市時,若能在產品定位/定價上,與同集團產品劃分,保留品牌既有競爭優勢,Superb 將會是價格級距內穠纖合度、值得列入購車清單的優選。

從科技含量提升、設計與質感進化的角度切入,Superb Combi SportPlus 作為當家旗艦無庸置疑。
Superb 若能在產品定位/定價上,與同集團產品劃分,保留品牌既有競爭優勢,將會是價格級距內穠纖合度、值得列入購車清單的優選。
新世代 Superb 透過簡約風格、年輕化的鋪陳,靠攏市場主流,跳脫傳統家庭用車的保守思維,但卻又不失實用與貼心的設計巧思,對於次世代消費客層而言更具吸引力。

0

則留言

1
熱門新聞
近期據銷售端資訊顯示,台灣賓士將針對A-Class、B-Class以及CLA車系推出2026年式車型,車型名稱配備等皆有更新。
銷售端傳出2026年式GLA及GLB新車型相關資訊,將改採摘星版以及進化版車型,同時在車型外觀及內裝配備設定上有所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