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知瑪力-Maxxis Victra Sport 5 (試胎過程心得篇)

森哥(kao8788)

2018/08/30 00:39:21

發文

#6050889 IP 115.43.*.* 修改過 64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8/08/30 00:43:30

發文IP 115.43.*.*

  前  言  
提到Maxxis,有些人知道它,是看報導才知是正新輪胎的外銷品牌,有些人知道它,是因為新車出廠的原配胎。在過去,Maxxis給許多人的感覺是,生產腳踏車胎很行、機車胎CP值很高,汽車胎則是以經濟取向與舒適靜音見長,但一提到性能胎的作品,就讓人感覺距離世界大廠還有段距離。

Maxxis以往最廣為人知的性能胎代表,我想非i-Pro與Pro-R1莫屬。這兩條胎過去給包含我在內許多人的印象,就是裝在自然進氣2.0以下的中小型車輕度熱血還行,若是裝在大馬力的車輛上,就會有種莫名的奪命感。

也因如此,雖然在SUV、轎車、輕卡車和機車胎上,我用過20多種Maxxis的產品,但性能胎我始終是沒用過的。所以本次的試胎任務,在這安全但嚴苛的場地,我很想了解VS5在亮眼的數據下,實地駕馭的感受,我也抱持著毫不客氣激烈操駕、用力踩下去的決心。

 ※ 車輛資訊與說明  
看到本次活動的一些圖片及影像資訊,相信很多人都發現這次的試胎過程,兩台測試車是不同世代的A5,經過詢問,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因B8世代的A5為Maxxis自有之車輛,B9世代的A5為外租車輛,但Maxxis為了不讓大家有勝之不武的觀感,因此是將自家VS5裝在B8世代的A5上,舊世代的A5在性能、操控和制動力上都落後新世代,因此先將自己擺在居於劣勢的位置,也可顯現出對VS5的信心,以下先來介紹兩台測試車的資訊:

 Maxxis VS5裝載車輛 
車輛型號:Audi A5 45TFSI quattro (B8)
引擎性能:230hp / 35.7kgm

輪胎尺寸:245/40-18
煞車規格:前314mm / 後300mm
里程車重:512XX km / 1615kg



 Michelin PS4裝載車輛
使用車輛:Audi A5 45TFSI quattro (B9)
引擎性能:252hp / 37.7kgm、1610kg

輪胎尺寸:245/40-18
煞車規格:前337mm / 後330mm
里程車重:115XX km / 1610kg



 ※ 專業測試-高速周回道 ※ 

在之前ARTC測試MaxxisHPM3時已經領教過這驚心動魄的項目,當時每輛車含駕駛在內乘坐四位男性成人,並在關閉ESP後以120~140km/h的速度測試輪胎極限,測試方式為高速急切方向盤後再快速拉回。

▲黃圈處可見ESP已經是關掉狀態

但本次可是測試性能胎,因此境界可就不一樣了,這次是以150~190km/h的速度於三車道寬的場地急切拉回測試循跡性與支撐性,以及80~100km/h的速度用力扭轉方向盤模擬遇到路人或動物衝出急閃的情況。兩台車一樣坐在右前座,皆體驗兩圈,由於有之前的經驗,我馬上找好拍攝的支撐點,只見後座的兩位同行媒體發出哀嚎聲直說快吐。第一圈時我賣力的拍攝,第二圈便仔細感受兩款輪胎的細部差異。

▲以180~190km/h車道急切


▲以150~160km/h車道急切


▲以80~90km/h猛力扭轉方向盤

由於本測試場高速周回道的彎道坡度達45°,不只比ARTC的38°更大,超過200km/h的車速更是快上許多,此時產生的垂直與側向G力對人類體能有極大考驗,因此該項目也是唯一需由專業試車員駕駛的項目,而兩款輪胎在乘坐四位男性成人的重量與強大G力的施加下,皆能順利攻克這造價高昂的周回道。

▲以190~200km/h的速度穩定行駛於高速周回道45°坡道

其實這兩款輪胎皆能雷厲風行的克服每一項測試,在若要仔細感受出差異,就是在急切出去時,PS4後輪會略有滑動感,以致拉回時較無法一氣呵成,VS5雖然懸吊明顯較軟,但後軸穩定性略勝一籌!

 ※ 專業測試-乾濕地煞車性能 ※ 
標準的測試方式為先將車輛行駛到大約90km/h,到了設定的三角錐位置後,試車手需將車輛排入N檔以避免變速箱產生引擎煞車影響數據,之後再全力踩煞車使車輛停止,並取80~20km/h的數據。


本測試項目由每位人員親自下場測試,每台車乾地與溼地各測試一次,在車上的三位成員皆相同的情形之下,PS4在乾地測試產生的G值為1.1,濕地1.0;VS5在煞車條件處於絕對劣勢的情形下,乾地G值竟然達到1.3,濕地同為1.0。

兩者差異最大的乾地煞車,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由於我平常有跑上坡鍛鍊腿力的習慣,同樣將煞車踩到整個人幾乎是站起來的情況下,先測的PS4在我的腿部肌肉最有力且全力踩下後,雖然過程車體與方向盤表現平穩,但就在感覺到接近停下的那刻,它又往前滑動了一些。以具體一點的方式描述,就是整台車已經被煞車系統止住了往前的動能,但輪胎在最後一刻失守了。

後測的VS5,一樣平穩無任何浮動、拉扯,ABS只稍微做動幾下便像是以「立定」的方式牢牢停下。這是我人生駕駛了40萬公里的經驗中,煞的最急的一刻,所以至今我仍難以忘懷。

▲乾地煞車


▲濕地煞車

 ※ 專業測試-乾濕地操控性  
本測試項目由專業教練帶領,示範一圈後由每位人員親自駕駛,乾地部分採用金卡納的方式操駕,由於部分駕駛意猶未盡忘記下車,加上為當天最後的測試項目,在天色逐漸轉黑的情況下,該項目我並未體驗到,因此以影片呈現的方式讓大家了解。


▲乾地操控(金卡納)
濕地操駕為每台車體驗2圈,車上只有駕駛員與教練。此測試區域為低摩擦係數路面,搭配均勻的水膜噴灑,教練告知盡量將車速控制在60~70km/h間,若超過可能會衝出跑道,因此教練有將ESP開啟,全程我皆未踩剎車。

首先體驗的PS4,我以車速約65km/h的速度進入,在連續彎道處,每當我欲將方向盤拉回,明顯感受到後軸較為不安定,使ESP不停介入,若將車速再加快至70km/h,即使有quattro系統,但輪胎抓不住低摩擦路面,武功亦無法有效施展,則會連前軸都抓不住滑進緩衝區,第二圈便以60km/h的速度完成。

接著體驗的VS5,首先我立刻感受到的就是這輛B8世代的A5轉向較不靈敏,即使如此,我仍一樣以65km/h的速度進入,雖然車的側傾明顯較大,但後軸明顯安定許多,使我更有信心提高車速,即使低摩擦路面滑動難免,但VS5提供的安定感明顯更高。

簡而言之,在這樣的環境下,PS4需要有較高的駕駛技術才能完成操駕,否則就需靠著ESP或是減速修正;而VS5明顯能隨心所欲的駕駛,因此我在下車前,驚艷地和教練直說「這條胎真的好玩」!


▲教練帶領濕地操控

 ※ 專業測試-N.V.H.ISO噪音體驗  
常聽人們總說「要舒適寧靜就別選性能胎了」。的確,性能胎的舒適寧靜度本來就不是重點,且要支撐性好和強大抓力的性能胎舒適寧靜,就像天秤的兩端,那是一種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概念。但一直以來,Michelin因獨家的技術與配方,廣為人知的就是即使是性能胎,也能保有一定的寧靜與舒適性,這對曾長時間用過Michelin PS3的我來說,感受相當深刻。

因我個人開車風格是追求安靜舒適,但偶而也會小熱血,因此曾入手一輛主打舒適與隔音的品牌,在同部車一萬公里以上的長時間體驗中,PS3竟比強調極致寧靜的Goodyear Efficientgrip Performance與原車所配舒適取向的Bridgestone Turanza ER33還安靜,使得我對Michelin的製胎技術感到敬佩。

本測試項目中包含了高低差路面、混凝土路面、破損路面、老化粗糙路面、橋樑接縫等,於車內前後座規範的位置裝設收音設備,並將各種不同的音頻數據回傳至控制中心。在各項體驗中,PS4回饋的Q度和減噪能力不愧承襲了Michelin的優良血統,有著良好的行路質感。


▲前後座收音儀器裝設位置,皆有國際規範,需符合標準


▲扣除掉戶外之噪音,車內工作人員會將各種不同音頻蒐集,再回傳至屋內的電腦設備以供紀錄

其實當下我不確定B8與B9世代的A5在隔音上是否有更加精進,但當我乘坐VS5時,我有種莫名的感動,因為它徹底洗刷以往iPro和Pro-R1讓人有種性能不行、舒適寧靜也不行的虛弱印象了。VS5在噪音抑制上和PS4已經有著不分軒輊的佳作,在回饋舒適性上,不同於Michelin一貫的Q度,VS5帶來的是較有韌性的行路感,我想喜愛路感較明顯的車主,應該會相當喜歡這樣的感覺。



 ※ 後  記  
開車十餘年來,用過Maxxis與Michelin多項產品,雖然這次是獲Maxxis與U-CAR之邀前往崑山參與本試胎活動,但身為特派員,我抱持的是公正且期待的心情,以使用者的角色和消費者的立場去仔細感受。畢竟若是一味地撰寫Maxxis的美話,除了顯得矯情,也會讓Maxxis無法了解使用者的真實心聲。

這次新推出的VS5是真實的令我感到驚艷,產品的實力毫無疑問相當強大,能否展現特點和擁有更好的競爭力,就是行銷部門的智慧,但更讓我及許多使用者期待的是,VS5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的表現。以往國產輪胎較令人詬病的,就是後期衰退的幅度太大,這也是能否和世界前幾大廠拉近距離的關鍵,但在崑山測試場落成之後,由於可對產品進行長時間嚴格測試,我和身邊友人明顯感覺到Maxxis在這塊是有顯足進步的。


▲自有的國際級優質場地完工後,新研發的產品在耐久性方面可大幅改善

在台灣,許多產業由於早期技術不足,加上國人崇洋心態及認為國產就是要便宜的想法,除了自行車,很少能聽到國人對自有品牌能夠讚譽有加或大力支持。事實上,經營品牌是相當辛苦的,Maxxis能在美國獲得成功後,再以優質產品回饋國人,並且在台灣販售的Maxxis輪胎,皆為道地Made in Taiwan,溫飽無數個台灣家庭。

最後,身邊有些朋友問我,這條胎如果上市,你真的推薦嗎?
我想說的是,「我無庸置疑的真心推薦」
就光是超過180km/h滿載四人且關掉ESP,還能急切急拉行雲流水的操控,以及200km/h在高速周回道展現強大支撐力穩定行駛,能這樣開還可安全下車的胎已經不多了,我又怎能不推薦呢?!

2018/08/30 00:47:55

發文IP 115.43.*.*

  前  言  
提到Maxxis,有些人會知道它,是看了報導才知為正新輪胎的外銷品牌,有些人會知道它,是因新車出廠的原配胎。在過去,Maxxis給許多人的感覺是,生產腳踏車胎很行、機車胎CP值很高,汽車胎則是以經濟與舒適見長,但一提到性能方面作品,就讓人感覺距離世界大廠還有段距離。

Maxxis以往最廣為人知的性能胎代表,我想非i-Pro與Pro-R1莫屬。這兩條胎過去給包含我在內許多人的印象,就是裝在自然進氣2.0L以下的中小型車輕度熱血還行,若是裝在大馬力的車輛上,就會有種莫名的奪命感。

也因如此,雖然在SUV、轎車、輕卡車和機車胎上,我用過20多種Maxxis的產品,但性能胎我始終是沒用過的。所以本次的試胎任務,在這安全但嚴苛的場地,我很想了解VS5在亮眼的數據下,實地駕馭的感受,我也抱持著用力踩下去、毫不客氣激烈操駕的決心。

 ※ 車輛資訊與說明  
看到本次活動的一些圖片及影像資訊,相信很多人都發現這次的試胎過程,兩台測試車是不同世代的A5,經過詢問,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因B8世代的A5為Maxxis自有之車輛,B9世代的A5為外租車輛,但Maxxis為了不讓大家有勝之不武的觀感,因此是將自家VS5裝在B8世代的A5上,舊世代的A5在性能、操控和制動力上都落後新世代,因此先將自己擺在居於劣勢的位置,也可顯現出對VS5的信心,以下先來介紹兩台測試車的資訊:

 Maxxis VS5裝載車輛 
車輛型號:Audi A5 45TFSI quattro (B8)
引擎性能:230hp / 35.7kgm

輪胎尺寸:245/40-18
煞車規格:前314mm / 後300mm
里程車重:512XX km / 1615kg



 Michelin PS4裝載車輛
使用車輛:Audi A5 45TFSI quattro (B9)
引擎性能:252hp / 37.7kgm、1610kg

輪胎尺寸:245/40-18
煞車規格:前337mm / 後330mm
里程車重:115XX km / 1610kg



 ※ 專業測試-高速周回道 ※ 

在之前ARTC測試MaxxisHPM3時已經領教過這驚心動魄的項目,當時每輛車含駕駛在內乘坐四位男性成人,並在關閉ESP後以120~140km/h的速度測試輪胎極限,測試方式為高速急切方向盤後再快速拉回。

▲黃圈處可見ESP已經是關掉狀態

但本次可是測試性能胎,因此境界可就不一樣了,這次是以150~190km/h的速度於三車道寬的場地急切拉回測試循跡性與支撐性,以及80~100km/h的速度用力扭轉方向盤模擬遇到路人或動物衝出急閃的情況。兩台車一樣坐在右前座,皆體驗兩圈,由於有之前的經驗,我馬上找好拍攝的支撐點,只見後座的兩位同行媒體發出哀嚎聲直說快吐。第一圈時我賣力的拍攝,第二圈便仔細感受兩款輪胎的細部差異。

▲以180~190km/h車道急切


▲以150~160km/h車道急切


▲以80~90km/h猛力扭轉方向盤

由於本測試場高速周回道的彎道坡度達45°,不只比ARTC的38°更大,超過200km/h的車速更是快上許多,此時產生的垂直與側向G力對人類體能有極大考驗,因此該項目也是唯一需由專業試車員駕駛的項目,而兩款輪胎在乘坐四位男性成人的重量與強大G力的施加下,皆能順利攻克這造價高昂的周回道。

▲以190~200km/h的速度穩定行駛於高速周回道45°坡道

其實這兩款輪胎皆能雷厲風行的克服每一項測試,在若要仔細感受出差異,就是在急切出去時,PS4後輪會略有滑動感,以致拉回時較無法一氣呵成,VS5雖然懸吊明顯較軟,但後軸穩定性略勝一籌!

 ※ 專業測試-乾濕地煞車性能 ※ 
標準的測試方式為先將車輛行駛到大約90km/h,到了設定的三角錐位置後,試車手需將車輛排入N檔以避免變速箱產生引擎煞車影響數據,之後再全力踩煞車使車輛停止,並取80~20km/h的數據。


本測試項目由每位人員親自下場測試,每台車乾地與溼地各測試一次,在車上的三位成員皆相同的情形之下,PS4在乾地測試產生的G值為1.1,濕地1.0;VS5在煞車條件處於絕對劣勢的情形下,乾地G值竟然達到1.3,濕地同為1.0。

兩者差異最大的乾地煞車,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由於我平常有跑上坡鍛鍊腿力的習慣,同樣將煞車踩到整個人幾乎是站起來的情況下,先測的PS4在我的腿部肌肉最有力且全力踩下後,雖然過程車體與方向盤表現平穩,但就在感覺到接近停下的那刻,它又往前滑動了一些。以具體一點的方式描述,就是整台車已經被煞車系統止住了往前的動能,但輪胎在最後一刻失守了。

後測的VS5,一樣平穩無任何浮動、拉扯,ABS只稍微做動幾下便像是以「立定」的方式牢牢停下。這是我人生駕駛了40萬公里的經驗中,煞的最急的一刻,所以至今我仍難以忘懷。

▲乾地煞車


▲濕地煞車

 ※ 專業測試-乾濕地操控性  
本測試項目由專業教練帶領,示範一圈後由每位人員親自駕駛,乾地部分採用金卡納的方式操駕,由於部分駕駛意猶未盡忘記下車,加上為當天最後的測試項目,在天色逐漸轉黑的情況下,該項目我並未體驗到,因此以影片呈現的方式讓大家了解。


▲乾地操控(金卡納)
濕地操駕為每台車體驗2圈,車上只有駕駛員與教練。此測試區域為低摩擦係數路面,搭配均勻的水膜噴灑,教練告知盡量將車速控制在60~70km/h間,若超過可能會衝出跑道,因此教練有將ESP開啟,全程我皆未踩剎車。

首先體驗的PS4,我以車速約65km/h的速度進入,在連續彎道處,每當我欲將方向盤拉回,明顯感受到後軸較為不安定,使ESP不停介入,若將車速再加快至70km/h,即使有quattro系統,但輪胎抓不住低摩擦路面,武功亦無法有效施展,則會連前軸都抓不住滑進緩衝區,第二圈便以60km/h的速度完成。

接著體驗的VS5,首先我立刻感受到的就是這輛B8世代的A5轉向較不靈敏,即使如此,我仍一樣以65km/h的速度進入,雖然車的側傾明顯較大,但後軸明顯安定許多,使我更有信心提高車速,即使低摩擦路面滑動難免,但VS5提供的安定感明顯更高。

簡而言之,在這樣的環境下,PS4需要有較高的駕駛技術才能完成操駕,否則就需靠著ESP或是減速修正;而VS5明顯能隨心所欲的駕駛,因此我在下車前,驚艷地和教練直說「這條胎真的好玩」!


▲教練帶領濕地操控

 ※ 專業測試-N.V.H.ISO噪音體驗  
常聽人們總說「要舒適寧靜就別選性能胎了」。的確,性能胎的舒適寧靜度本來就不是重點,且要支撐性好和強大抓力的性能胎舒適寧靜,就像天秤的兩端,那是一種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概念。但一直以來,Michelin因獨家的技術與配方,廣為人知的就是即使是性能胎,也能保有一定的寧靜與舒適性,這對曾長時間用過Michelin PS3的我來說,感受相當深刻。

因我個人開車風格是追求安靜舒適,但偶而也會小熱血,因此曾入手一輛主打舒適與隔音的品牌,在同部車一萬公里以上的長時間體驗中,PS3竟比強調極致寧靜的Goodyear Efficientgrip Performance與原車所配舒適取向的Bridgestone Turanza ER33還安靜,使得我對Michelin的製胎技術感到敬佩。

本測試項目中包含了高低差路面、混凝土路面、破損路面、老化粗糙路面、橋樑接縫等,於車內前後座規範的位置裝設收音設備,並將各種不同的音頻數據回傳至控制中心。在各項體驗中,PS4回饋的Q度和減噪能力不愧承襲了Michelin的優良血統,有著良好的行路質感。


▲前後座收音儀器裝設位置,皆有國際規範,需符合標準


▲扣除掉戶外之噪音,車內工作人員會將各種不同音頻蒐集,再回傳至屋內的電腦設備以供紀錄

其實當下我不確定B8與B9世代的A5在隔音上是否有更加精進,但當我乘坐VS5時,我有種莫名的感動,因為它徹底洗刷以往iPro和Pro-R1讓人有種性能不行、舒適寧靜也不行的虛弱印象了。VS5在噪音抑制上和PS4已經有著不分軒輊的佳作,在回饋舒適性上,不同於Michelin一貫的Q度,VS5帶來的是較有韌性的行路感,我想喜愛路感較明顯的車主,應該會相當喜歡這樣的感覺。



 ※ 後  記  
開車十餘年來,用過Maxxis與Michelin多項產品,雖然這次是獲Maxxis與U-CAR之邀前往崑山參與本試胎活動,但身為特派員,我抱持的是公正且期待的心情,以使用者的角色和消費者的立場去仔細感受。畢竟若是一味地撰寫Maxxis的美話,除了顯得矯情,也會讓Maxxis無法了解使用者的真實心聲。

這次新推出的VS5是真實的令我感到驚艷,產品的實力毫無疑問相當強大,能否展現特點和擁有更好的競爭力,就是行銷部門的智慧,但更讓我及許多使用者期待的是,VS5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的表現。以往國產輪胎較令人詬病的,就是後期衰退的幅度太大,這也是能否和世界前幾大廠拉近距離的關鍵,但在崑山測試場落成之後,由於可對產品進行長時間嚴格測試,我和身邊友人明顯感覺到Maxxis在這塊是有顯足進步的。


▲自有的國際級優質場地完工後,新研發的產品在耐久性方面可大幅改善

在台灣,許多產業由於早期技術不足,加上國人崇洋心態及認為國產就是要便宜的想法,除了自行車,很少能聽到國人對自有品牌能夠讚譽有加或大力支持。事實上,經營品牌是相當辛苦的,Maxxis能在美國獲得成功後,再以優質產品回饋國人,並且在台灣販售的Maxxis輪胎,皆為道地Made in Taiwan,溫飽無數個台灣家庭。

最後,身邊有些朋友問我,這條胎如果上市,你真的推薦嗎?
我想說的是,「我無庸置疑的真心推薦」
就光是超過180km/h滿載四人且關掉ESP,還能急切急拉行雲流水的操控,以及200km/h在高速周回道展現強大支撐力穩定行駛,能這樣開還可安全下車的胎已經不多了,我又怎能不推薦呢?!

2018/08/30 00:51:28

發文IP 115.43.*.*

  前  言  
提到Maxxis,有些人會知道它,是看了報導才知為正新輪胎的外銷品牌,有些人會知道它,是因新車出廠的原配胎。在過去,Maxxis給許多人的感覺是,生產腳踏車胎很行、機車胎CP值很高,汽車胎則是以經濟與舒適見長,但一提到性能方面作品,就讓人感覺距離世界大廠還有段距離。

Maxxis以往最廣為人知的性能胎代表,我想非i-Pro與Pro-R1莫屬。這兩條胎過去給包含我在內許多人的印象,就是裝在自然進氣2.0L以下的中小型車輕度熱血還行,若是裝在大馬力的車輛上,就會有種莫名的奪命感。

也因如此,雖然在SUV、轎車、輕卡車和機車胎上,我用過20多種Maxxis的產品,但性能胎我始終是沒用過的。所以本次的試胎任務,在這安全但嚴苛的場地,我很想了解VS5在亮眼的數據下,實地駕馭的感受,我也抱持著用力踩下去、毫不客氣激烈操駕的決心。

 ※ 車輛資訊與說明  
看到本次活動的一些圖片及影像資訊,相信很多人都發現這次的試胎過程,兩台測試車是不同世代的A5,經過詢問,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因B8世代的A5為Maxxis自有之車輛,B9世代的A5為外租車輛,但Maxxis為了不讓大家有勝之不武的觀感,因此是將自家VS5裝在B8世代的A5上,舊世代的A5在性能、操控和制動力上都落後新世代,因此先將自己擺在居於劣勢的位置,也可顯現出對VS5的信心,以下先來介紹兩台測試車的資訊:

 Maxxis VS5裝載車輛 
車輛型號:Audi A5 45TFSI quattro (B8)
引擎性能:230hp / 35.7kgm

輪胎尺寸:245/40-18
煞車規格:前314mm / 後300mm
里程車重:512XX km / 1615kg



 Michelin PS4裝載車輛
使用車輛:Audi A5 45TFSI quattro (B9)
引擎性能:252hp / 37.7kgm、1610kg

輪胎尺寸:245/40-18
煞車規格:前337mm / 後330mm
里程車重:115XX km / 1610kg



 ※ 專業測試-高速周回道 ※ 

在之前ARTC測試MaxxisHPM3時已經領教過這驚心動魄的項目,當時每輛車含駕駛在內乘坐四位男性成人,並在關閉ESP後以120~140km/h的速度測試輪胎極限,測試方式為高速急切方向盤後再快速拉回。

▲黃圈處可見ESP已經是關掉狀態

但本次可是測試性能胎,因此境界可就不一樣了,這次是以150~190km/h的速度於三車道寬的場地急切拉回測試循跡性與支撐性,以及80~100km/h的速度用力扭轉方向盤模擬遇到路人或動物衝出急閃的情況。兩台車一樣坐在右前座,皆體驗兩圈,由於有之前的經驗,我馬上找好拍攝的支撐點,只見後座的兩位同行媒體發出哀嚎聲直說快吐。第一圈時我賣力的拍攝,第二圈便仔細感受兩款輪胎的細部差異。

▲以180~190km/h車道急切


▲以150~160km/h車道急切


▲以80~90km/h猛力扭轉方向盤

由於本測試場高速周回道的彎道坡度達45°,不只比ARTC的38°更大,超過200km/h的車速更是快上許多,此時產生的垂直與側向G力對人類體能有極大考驗,因此該項目也是唯一需由專業試車員駕駛的項目,而兩款輪胎在乘坐四位男性成人的重量與強大G力的施加下,皆能順利攻克這造價高昂的周回道。

▲以190~200km/h的速度穩定行駛於高速周回道45°坡道

其實這兩款輪胎皆能雷厲風行的克服每一項測試,在若要仔細感受出差異,就是在急切出去時,PS4後輪會略有滑動感,以致拉回時較無法一氣呵成,VS5雖然懸吊明顯較軟,但後軸穩定性略勝一籌!

 ※ 專業測試-乾濕地煞車性能 ※ 
標準的測試方式為先將車輛行駛到大約90km/h,到了設定的三角錐位置後,試車手需將車輛排入N檔以避免變速箱產生引擎煞車影響數據,之後再全力踩煞車使車輛停止,並取80~20km/h的數據。


本測試項目由每位人員親自下場測試,每台車乾地與溼地各測試一次,在車上的三位成員皆相同的情形之下,PS4在乾地測試產生的G值為1.1,濕地1.0;VS5在煞車條件處於絕對劣勢的情形下,乾地G值竟然達到1.3,濕地同為1.0。

兩者差異最大的乾地煞車,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由於我平常有跑上坡鍛鍊腿力的習慣,同樣將煞車踩到整個人幾乎是站起來的情況下,先測的PS4在我的腿部肌肉最有力且全力踩下後,雖然過程車體與方向盤表現平穩,但就在感覺到接近停下的那刻,它又往前滑動了一些。以具體一點的方式描述,就是整台車已經被煞車系統止住了往前的動能,但輪胎在最後一刻失守了。

後測的VS5,一樣平穩無任何浮動、拉扯,ABS只稍微做動幾下便像是以「立定」的方式牢牢停下。這是我人生駕駛了40萬公里的經驗中,煞的最急的一刻,所以至今我仍難以忘懷。

▲親自操作乾地煞車


▲親自操作濕地煞車

 ※ 專業測試-乾濕地操控性  
本測試項目由專業教練帶領,示範一圈後由每位人員親自駕駛,乾地部分採用金卡納的方式操駕,由於部分駕駛意猶未盡忘記下車,加上為當天最後的測試項目,在天色逐漸轉黑的情況下,該項目我並未體驗到,因此以影片呈現的方式讓大家了解。


▲乾地操控(金卡納)

濕地操駕為每台車體驗2圈,車上只有駕駛員與教練。此測試區域為低摩擦係數路面,搭配均勻的水膜噴灑,教練告知盡量將車速控制在60~70km/h間,若超過可能會衝出跑道,因此教練有將ESP開啟,全程我皆未踩剎車。

首先體驗的PS4,我以車速約65km/h的速度進入,在連續彎道處,每當我欲將方向盤拉回,明顯感受到後軸較為不安定,使ESP不停介入,若將車速再加快至70km/h,即使有quattro系統,但輪胎抓不住低摩擦路面,武功亦無法有效施展,則會連前軸都抓不住滑進緩衝區,第二圈便以60km/h的速度完成。

接著體驗的VS5,首先我立刻感受到的就是這輛B8世代的A5轉向較不靈敏,即使如此,我仍一樣以65km/h的速度進入,雖然車的側傾明顯較大,但後軸明顯安定許多,使我更有信心提高車速,即使低摩擦路面滑動難免,但VS5提供的安定感明顯更高。

簡而言之,在這樣的環境下,PS4需要有較高的駕駛技術才能完成操駕,否則就需靠著ESP或是減速修正;而VS5明顯能隨心所欲的駕駛,因此我在下車前,驚艷地和教練直說「這條胎真的好玩」!


▲教練先帶領操作濕地操控,隨後親自駕駛

 ※ 專業測試-N.V.H.ISO噪音體驗  
常聽人們總說「要舒適寧靜就別選性能胎了」。的確,性能胎的舒適寧靜度本來就不是重點,且要支撐性好和強大抓力的性能胎舒適寧靜,就像天秤的兩端,那是一種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概念。但一直以來,Michelin因獨家的技術與配方,廣為人知的就是即使是性能胎,也能保有一定的寧靜與舒適性,這對曾長時間用過Michelin PS3的我來說,感受相當深刻。

因我個人開車風格是追求安靜舒適,但偶而也會小熱血,因此曾入手一輛主打舒適與隔音的品牌,在同部車一萬公里以上的長時間體驗中,PS3竟比強調極致寧靜的Goodyear Efficientgrip Performance與原車所配舒適取向的Bridgestone Turanza ER33還安靜,使得我對Michelin的製胎技術感到敬佩。

本測試項目中包含了高低差路面、混凝土路面、破損路面、老化粗糙路面、橋樑接縫等,於車內前後座規範的位置裝設收音設備,並將各種不同的音頻數據回傳至控制中心。在各項體驗中,PS4回饋的Q度和減噪能力不愧承襲了Michelin的優良血統,有著良好的行路質感。


▲前後座收音儀器裝設位置,皆有國際規範,需符合標準


▲扣除掉戶外之噪音,車內工作人員會將各種不同音頻蒐集,再回傳至屋內的專業儀器以供紀錄

其實當下我不確定B8與B9世代的A5在隔音上是否有更加精進,但當我乘坐VS5時,我有種莫名的感動,因為它徹底洗刷以往iPro和Pro-R1讓人有種性能不行、舒適寧靜也不行的虛弱印象了。VS5在噪音抑制上和PS4已經有著不分軒輊的佳作,在回饋舒適性上,不同於Michelin一貫的Q度,VS5帶來的是較有韌性的行路感,我想喜愛路感較明顯的車主,應該會相當喜歡這樣的感覺。



 ※ 後  記  
開車十餘年來,用過Maxxis與Michelin多項產品,雖然這次是獲Maxxis與U-CAR之邀前往崑山參與本試胎活動,但身為特派員,我抱持的是公正且期待的心情,以使用者的角色和消費者的立場去仔細感受。畢竟若是一味地撰寫Maxxis的美話,除了顯得矯情,也會讓Maxxis無法了解使用者的真實心聲。

這次新推出的VS5是真實的令我感到驚艷,產品的實力毫無疑問相當強大,能否展現特點和擁有更好的競爭力,就是行銷部門的智慧,但更讓我及許多使用者期待的是,VS5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的表現。以往國產輪胎較令人詬病的,就是後期衰退的幅度太大,這也是能否和世界前幾大廠拉近距離的關鍵,但在崑山測試場落成之後,由於可對產品進行長時間嚴格測試,我和身邊友人明顯感覺到Maxxis在這塊是有顯足進步的。


▲自有的國際級優質場地完工後,新研發的產品在耐久性方面可大幅改善

在台灣,許多產業由於早期技術不足,加上國人崇洋心態及認為國產就是要便宜的想法,除了自行車,很少能聽到國人對自有品牌能夠讚譽有加或大力支持。事實上,經營品牌是相當辛苦的,Maxxis能在美國獲得成功後,再以優質產品回饋國人,並且在台灣販售的Maxxis輪胎,皆為道地Made in Taiwan,溫飽無數個台灣家庭。

最後,身邊有些朋友問我,這條胎如果上市,你真的推薦嗎?
我想說的是,「我無庸置疑的真心推薦」
就光是超過180km/h滿載四人且關掉ESP,還能急切急拉行雲流水的操控,以及200km/h在高速周回道展現強大支撐力穩定行駛,能這樣開還可安全下車的胎已經不多了,我又怎能不推薦呢?

2018/08/30 00:54:15

發文IP 115.43.*.*

  前  言  
提到Maxxis,有些人會知道它,是看了報導才知為正新輪胎的外銷品牌,有些人會知道它,是因新車出廠的原配胎。在過去,Maxxis給許多人的感覺是,生產腳踏車胎很行、機車胎CP值很高,汽車胎則是以經濟與舒適見長,但一提到性能方面作品,就讓人感覺距離世界大廠還有段距離。

Maxxis以往最廣為人知的性能胎代表,我想非i-Pro與Pro-R1莫屬。這兩條胎過去給包含我在內許多人的印象,就是裝在自然進氣2.5L以下的中小型車輕度熱血還行,若是裝在高性能車輛上,就會有種莫名的奪命感。

也因如此,雖然在SUV、轎車、輕卡車和機車胎上,我用過20多種Maxxis的產品,但性能胎我始終是沒用過的。所以本次的試胎任務,在這安全但嚴苛的場地,我很想了解VS5在亮眼的數據下,實地駕馭的感受,我也抱持著用力踩下去、毫不客氣激烈操駕的決心。

 ※ 車輛資訊與說明  
看到本次活動的一些圖片及影像資訊,相信很多人都發現這次的試胎過程,兩台測試車是不同世代的A5,經過詢問,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因B8世代的A5為Maxxis自有之車輛,B9世代的A5為外租車輛,但Maxxis為了不讓大家有勝之不武的觀感,因此是將自家VS5裝在B8世代的A5上,舊世代的A5在性能、操控和制動力上都落後新世代,因此先將自己擺在居於劣勢的位置,也可顯現出對VS5的信心,以下先來介紹兩台測試車的資訊:

 Maxxis VS5裝載車輛 
車輛型號:Audi A5 45TFSI quattro (B8)
引擎性能:230hp / 35.7kgm

輪胎尺寸:245/40-18
煞車規格:前314mm / 後300mm
里程車重:512XX km / 1615kg



 Michelin PS4裝載車輛
使用車輛:Audi A5 45TFSI quattro (B9)
引擎性能:252hp / 37.7kgm、1610kg

輪胎尺寸:245/40-18
煞車規格:前337mm / 後330mm
里程車重:115XX km / 1610kg



 ※ 專業測試-高速周回道 ※ 

在之前ARTC測試MaxxisHPM3時已經領教過這驚心動魄的項目,當時每輛車含駕駛在內乘坐四位男性成人,並在關閉ESP後以120~140km/h的速度測試輪胎極限,測試方式為高速急切方向盤後再快速拉回。

▲黃圈處可見ESP已經是關掉狀態

但本次可是測試性能胎,因此境界可就不一樣了,這次是以150~190km/h的速度於三車道寬的場地急切拉回測試循跡性與支撐性,以及80~100km/h的速度用力扭轉方向盤模擬遇到路人或動物衝出急閃的情況。兩台車一樣坐在右前座,皆體驗兩圈,由於有之前的經驗,我馬上找好拍攝的支撐點,只見後座的兩位同行媒體發出哀嚎聲直說快吐。第一圈時我賣力的拍攝,第二圈便仔細感受兩款輪胎的細部差異。

▲以180~190km/h車道急切


▲以150~160km/h車道急切


▲以80~90km/h猛力扭轉方向盤

由於本測試場高速周回道的彎道坡度達45°,不只比ARTC的38°更大,超過200km/h的車速更是快上許多,此時產生的垂直與側向G力對人類體能有極大考驗,因此該項目也是唯一需由專業試車員駕駛的項目,而兩款輪胎在乘坐四位男性成人的重量與強大G力的施加下,皆能順利攻克這造價高昂的周回道。

▲以190~200km/h的速度穩定行駛於高速周回道45°坡道

其實這兩款輪胎皆能雷厲風行的克服每一項測試,在若要仔細感受出差異,就是在急切出去時,PS4後輪會略有滑動感,以致拉回時較無法一氣呵成,VS5雖然懸吊明顯較軟,但後軸穩定性略勝一籌!

 ※ 專業測試-乾濕地煞車性能 ※ 
標準的測試方式為先將車輛行駛到大約90km/h,到了設定的三角錐位置後,試車手需將車輛排入N檔以避免變速箱產生引擎煞車影響數據,之後再全力踩煞車使車輛停止,並取80~20km/h的數據。


本測試項目由每位人員親自下場測試,每台車乾地與溼地各測試一次,在車上的三位成員皆相同的情形之下,PS4在乾地測試產生的G值為1.1,濕地1.0;VS5在煞車條件處於絕對劣勢的情形下,乾地G值竟然達到1.3,濕地同為1.0。

兩者差異最大的乾地煞車,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由於我平常有跑上坡鍛鍊腿力的習慣,同樣將煞車踩到整個人幾乎是站起來的情況下,先測的PS4在我的腿部肌肉最有力且全力踩下後,雖然過程車體與方向盤表現平穩,但就在感覺到接近停下的那刻,它又往前滑動了一些。以具體一點的方式描述,就是整台車已經被煞車系統止住了往前的動能,但輪胎在最後一刻失守了。

後測的VS5,一樣平穩無任何浮動、拉扯,ABS只稍微做動幾下便像是以「立定」的方式牢牢停下。這是我人生駕駛了40萬公里的經驗中,煞的最急的一刻,所以至今我仍難以忘懷。

▲親自操作乾地煞車


▲親自操作濕地煞車

 ※ 專業測試-乾濕地操控性  
本測試項目由專業教練帶領,示範一圈後由每位人員親自駕駛,乾地部分採用金卡納的方式操駕,由於部分駕駛意猶未盡忘記下車,加上為當天最後的測試項目,在天色逐漸轉黑的情況下,該項目我並未體驗到,因此以影片呈現的方式讓大家了解。


▲乾地操控(金卡納)

濕地操駕為每台車體驗2圈,車上只有駕駛員與教練。此測試區域為低摩擦係數路面,搭配均勻的水膜噴灑,教練告知盡量將車速控制在60~70km/h間,若超過可能會衝出跑道,因此教練有將ESP開啟,全程我皆未踩剎車。

首先體驗的PS4,我以車速約65km/h的速度進入,在連續彎道處,每當我欲將方向盤拉回,明顯感受到後軸較為不安定,使ESP不停介入,若將車速再加快至70km/h,即使有quattro系統,但輪胎抓不住低摩擦路面,武功亦無法有效施展,則會連前軸都抓不住滑進緩衝區,第二圈便以60km/h的速度完成。

接著體驗的VS5,首先我立刻感受到的就是這輛B8世代的A5轉向較不靈敏,即使如此,我仍一樣以65km/h的速度進入,雖然車的側傾明顯較大,但後軸明顯安定許多,使我更有信心提高車速,即使低摩擦路面滑動難免,但VS5提供的安定感明顯更高。

簡而言之,在這樣的環境下,PS4需要有較高的駕駛技術才能完成操駕,否則就需靠著ESP或是減速修正;而VS5明顯能隨心所欲的駕駛,因此我在下車前,驚艷地和教練直說「這條胎真的好玩」!


▲教練先帶領操作濕地操控,隨後親自駕駛

 ※ 專業測試-N.V.H.ISO噪音體驗  
常聽人們總說「要舒適寧靜就別選性能胎了」。的確,性能胎的舒適寧靜度本來就不是重點,且要支撐性好和強大抓力的性能胎舒適寧靜,就像天秤的兩端,那是一種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概念。但一直以來,Michelin因獨家的技術與配方,廣為人知的就是即使是性能胎,也能保有一定的寧靜與舒適性,這對曾長時間用過Michelin PS3的我來說,感受相當深刻。

因我個人開車風格是追求安靜舒適,但偶而也會小熱血,因此曾入手一輛主打舒適與隔音的品牌,在同部車一萬公里以上的長時間體驗中,PS3竟比強調極致寧靜的Goodyear Efficientgrip Performance與原車所配舒適取向的Bridgestone Turanza ER33還安靜,使得我對Michelin的製胎技術感到敬佩。

本測試項目中包含了高低差路面、混凝土路面、破損路面、老化粗糙路面、橋樑接縫等,於車內前後座規範的位置裝設收音設備,並將各種不同的音頻數據回傳至控制中心。在各項體驗中,PS4回饋的Q度和減噪能力不愧承襲了Michelin的優良血統,有著良好的行路質感。


▲前後座收音儀器裝設位置,皆有國際規範,需符合標準


▲扣除掉戶外之噪音,車內工作人員會將各種不同音頻蒐集,再回傳至屋內的專業儀器以供紀錄

其實當下我不確定B8與B9世代的A5在隔音上是否有更加精進,但當我乘坐VS5時,我有種莫名的感動,因為它徹底洗刷以往iPro和Pro-R1讓人有種性能不行、舒適寧靜也不行的虛弱印象了。VS5在噪音抑制上和PS4已經有著不分軒輊的佳作,在回饋舒適性上,不同於Michelin一貫的Q度,VS5帶來的是較有韌性的行路感,我想喜愛路感較明顯的車主,應該會相當喜歡這樣的感覺。



 ※ 後  記  
開車十餘年來,用過Maxxis與Michelin多項產品,雖然這次是獲Maxxis與U-CAR之邀前往崑山參與本試胎活動,但身為特派員,我抱持的是公正且期待的心情,以使用者的角色和消費者的立場去仔細感受。畢竟若是一味地撰寫Maxxis的美話,除了顯得矯情,也會讓Maxxis無法了解使用者的真實心聲。

這次新推出的VS5是真實的令我感到驚艷,產品的實力毫無疑問相當強大,能否展現特點和擁有更好的競爭力,就是行銷部門的智慧,但更讓我及許多使用者期待的是,VS5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的表現。以往國產輪胎較令人詬病的,就是後期衰退的幅度太大,這也是能否和世界前幾大廠拉近距離的關鍵,但在崑山測試場落成之後,由於可對產品進行長時間嚴格測試,我和身邊友人明顯感覺到Maxxis在這塊是有顯足進步的。


▲自有的國際級優質場地完工後,新研發的產品在耐久性方面可大幅改善

在台灣,許多產業由於早期技術不足,加上國人崇洋心態及認為國產就是要便宜的想法,除了自行車,很少能聽到國人對自有品牌能夠讚譽有加或大力支持。事實上,經營品牌是相當辛苦的,Maxxis能在美國獲得成功後,再以優質產品回饋國人,並且在台灣販售的Maxxis輪胎,皆為道地Made in Taiwan,溫飽無數個台灣家庭。

最後,身邊有些朋友問我,這條胎如果上市,你真的推薦嗎?
我想說的是,「我無庸置疑的真心推薦」
就光是超過180km/h滿載四人且關掉ESP,還能急切急拉行雲流水的操控,以及200km/h在高速周回道展現強大支撐力穩定行駛,能這樣開還可安全下車的胎已經不多了,我又怎能不推薦呢?

2018/08/30 00:58:30

發文IP 115.43.*.*

  前  言  
提到Maxxis,有些人會知道它,是看了報導才知為正新輪胎的外銷品牌,有些人會知道它,是因新車出廠的原配胎。在過去,Maxxis給許多人的感覺是,生產腳踏車胎很行、機車胎CP值很高,汽車胎則是以經濟與舒適見長,但一提到性能方面作品,就讓人感覺距離世界大廠還有段距離。

Maxxis以往最廣為人知的性能胎代表,我想非i-Pro與Pro-R1莫屬。這兩條胎過去給包含我在內許多人的印象,就是裝在自然進氣2.5L以下的中小型車輕度熱血還行,若是裝在高性能車輛上,就會有種莫名的奪命感。

也因如此,雖然在SUV、轎車、輕卡車和機車胎上,我用過20多種Maxxis的產品,但性能胎我始終是沒用過的。所以本次的試胎任務,在這安全但嚴苛的場地,我很想了解VS5在亮眼的數據下,實地駕馭的感受,我也抱持著用力踩下去、毫不客氣激烈操駕的決心。

 ※ 車輛資訊與說明  
看到本次活動的影像資訊,很多人都發現本次的試胎過程,兩台測試車是不同世代的A5。經過詢問,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因B8世代的A5為Maxxis自有之車輛,B9世代的A5為外租車輛,但Maxxis為了不讓大家有勝之不武的觀感,因此是將自家VS5裝在B8世代的A5上,舊世代的A5在性能、操控和制動力上都落後新世代,因此先將自己擺在居於劣勢的位置,也可顯現出對VS5的信心,以下先來介紹兩台測試車的資訊:

 Maxxis VS5裝載車輛 
車輛型號:Audi A5 45TFSI quattro (B8)
引擎性能:230hp / 35.7kgm

輪胎尺寸:245/40-18
煞車規格:前314mm / 後300mm
里程車重:512XX km / 1615kg



 Michelin PS4裝載車輛
使用車輛:Audi A5 45TFSI quattro (B9)
引擎性能:252hp / 37.7kgm、1610kg

輪胎尺寸:245/40-18
煞車規格:前337mm / 後330mm
里程車重:115XX km / 1610kg



 ※ 專業測試-高速周回道 ※ 

在之前ARTC測試MaxxisHPM3時已經領教過這驚心動魄的項目,當時每輛車含駕駛在內乘坐四位男性成人,並在關閉ESP後以120~140km/h的速度測試輪胎極限,測試方式為高速急切方向盤後再快速拉回。

▲黃圈處可見ESP已經是關掉狀態

但本次可是測試性能胎,因此境界可就不一樣了,這次是以150~190km/h的速度於三車道寬的場地急切拉回測試循跡性與支撐性,以及80~100km/h的速度用力扭轉方向盤模擬遇到路人或動物衝出急閃的情況。兩台車一樣坐在右前座,皆體驗兩圈,由於有之前的經驗,我馬上找好拍攝的支撐點,只見後座的兩位同行媒體發出哀嚎聲直說快吐。第一圈時我賣力的拍攝,第二圈便仔細感受兩款輪胎的細部差異。

▲以180~190km/h車道急切


▲以150~160km/h車道急切


▲以80~90km/h猛力扭轉方向盤

由於本測試場高速周回道的彎道坡度達45°,不只比ARTC的38°更大,超過200km/h的車速更是快上許多,此時產生的垂直與側向G力對人類體能有極大考驗,因此該項目也是唯一需由專業試車員駕駛的項目,而兩款輪胎在乘坐四位男性成人的重量與強大G力的施加下,皆能順利攻克這造價高昂的周回道。

▲以190~200km/h的速度穩定行駛於高速周回道45°坡道

其實這兩款輪胎皆能雷厲風行的克服每一項測試,在若要仔細感受出差異,就是在急切出去時,PS4後輪會略有滑動感,以致拉回時較無法一氣呵成,VS5雖然懸吊明顯較軟,但後軸穩定性略勝一籌!

 ※ 專業測試-乾濕地煞車性能 ※ 
標準的測試方式為先將車輛行駛到大約90km/h,到了設定的三角錐位置後,試車手需將車輛排入N檔以避免變速箱產生引擎煞車影響數據,之後再全力踩煞車使車輛停止,並取80~20km/h的數據。


本測試項目由每位人員親自下場測試,每台車乾地與溼地各測試一次,在車上的三位成員皆相同的情形之下,PS4在乾地測試產生的G值為1.1,濕地1.0;VS5在煞車條件處於絕對劣勢的情形下,乾地G值竟然達到1.3,濕地同為1.0。

兩者差異最大的乾地煞車,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由於我平常有跑上坡鍛鍊腿力的習慣,同樣將煞車踩到整個人幾乎是站起來的情況下,先測的PS4在我的腿部肌肉最有力且全力踩下後,雖然過程車體與方向盤表現平穩,但就在感覺到接近停下的那刻,它又往前滑動了一些。以具體一點的方式描述,就是整台車已經被煞車系統止住了往前的動能,但輪胎在最後一刻失守了。

後測的VS5,一樣平穩無任何浮動、拉扯,ABS只稍微做動幾下便像是以「立定」的方式牢牢停下。這是我人生駕駛了40萬公里的經驗中,煞的最急的一刻,所以至今我仍難以忘懷。

▲親自操作乾地煞車


▲親自操作濕地煞車

 ※ 專業測試-乾濕地操控性  
本測試項目由專業教練帶領,示範一圈後由每位人員親自駕駛,乾地部分採用金卡納的方式操駕,由於部分駕駛意猶未盡忘記下車,加上為當天最後的測試項目,在天色逐漸轉黑的情況下,該項目我並未體驗到,因此以影片呈現的方式讓大家了解。


▲乾地操控(金卡納)

濕地操駕為每台車體驗2圈,車上只有駕駛員與教練。此測試區域為低摩擦係數路面,搭配均勻的水膜噴灑,教練告知盡量將車速控制在60~70km/h間,若超過可能會衝出跑道,因此教練有將ESP開啟,全程我皆未踩剎車。

首先體驗的PS4,我以車速約65km/h的速度進入,在連續彎道處,每當我欲將方向盤拉回,明顯感受到後軸較為不安定,使ESP不停介入,若將車速再加快至70km/h,即使有quattro系統,但輪胎抓不住低摩擦路面,武功亦無法有效施展,則會連前軸都抓不住滑進緩衝區,第二圈便以60km/h的速度完成。

接著體驗的VS5,首先我立刻感受到的就是這輛B8世代的A5轉向較不靈敏,即使如此,我仍一樣以65km/h的速度進入,雖然車的側傾明顯較大,但後軸明顯安定許多,使我更有信心提高車速,即使低摩擦路面滑動難免,但VS5提供的安定感明顯更高。

簡而言之,在這樣的環境下,PS4需要有較高的駕駛技術才能完成操駕,否則就需靠著ESP或是減速修正;而VS5明顯能隨心所欲的駕駛,因此我在下車前,驚艷地和教練直說「這條胎真的好玩」!


▲教練先帶領操作濕地操控,隨後親自駕駛

 ※ 專業測試-N.V.H.ISO噪音體驗  
常聽人們總說「要舒適寧靜就別選性能胎了」。的確,性能胎的舒適寧靜度本來就不是重點,且要支撐性好和強大抓力的性能胎舒適寧靜,就像天秤的兩端,那是一種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概念。但一直以來,Michelin因獨家的技術與配方,廣為人知的就是即使是性能胎,也能保有一定的寧靜與舒適性,這對曾長時間用過Michelin PS3的我來說,感受相當深刻。

因我個人開車風格是追求安靜舒適,但偶而也會小熱血,因此曾入手一輛主打舒適與隔音的品牌,在同部車一萬公里以上的長時間體驗中,PS3竟比強調極致寧靜的Goodyear Efficientgrip Performance與原車所配舒適取向的Bridgestone Turanza ER33還安靜,使得我對Michelin的製胎技術感到敬佩。

本測試項目中包含了高低差路面、混凝土路面、破損路面、老化粗糙路面、橋樑接縫等,於車內前後座規範的位置裝設收音設備,並將各種不同的音頻數據回傳至控制中心。在各項體驗中,PS4回饋的Q度和減噪能力不愧承襲了Michelin的優良血統,有著良好的行路質感。


▲前後座收音儀器裝設位置,皆有國際規範,需符合標準


▲扣除掉戶外之噪音,車內工作人員會將各種不同音頻蒐集,再回傳至屋內的專業儀器以供紀錄

其實當下我不確定B8與B9世代的A5在隔音上是否有更加精進,但當我乘坐VS5時,我有種莫名的感動,因為它徹底洗刷以往iPro和Pro-R1讓人有種性能不行、舒適寧靜也不行的虛弱印象了。VS5在噪音抑制上和PS4已經有著不分軒輊的佳作,在回饋舒適性上,不同於Michelin一貫的Q度,VS5帶來的是較有韌性的行路感,我想喜愛路感較明顯的車主,應該會相當喜歡這樣的感覺。



 ※ 後  記  
開車十餘年來,用過Maxxis與Michelin多項產品,雖然這次是獲Maxxis與U-CAR之邀前往崑山參與本試胎活動,但身為特派員,我抱持的是公正且期待的心情,以使用者的角色和消費者的立場去仔細感受。畢竟若是一味地撰寫Maxxis的美話,除了顯得矯情,也會讓Maxxis無法了解使用者的真實心聲。

這次新推出的VS5是真實的令我感到驚艷,產品的實力毫無疑問相當強大,能否展現特點和擁有更好的競爭力,就是行銷部門的智慧,但更讓我及許多使用者期待的是,VS5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的表現。以往國產輪胎較令人詬病的,就是後期衰退的幅度太大,這也是能否和世界前幾大廠拉近距離的關鍵,但在崑山測試場落成之後,由於可對產品進行長時間嚴格測試,我和身邊友人明顯感覺到Maxxis在這塊是有顯足進步的。


▲自有的國際級優質場地完工後,新研發的產品在耐久性方面可大幅改善

在台灣,許多產業由於早期技術不足,加上國人崇洋心態及認為國產就是要便宜的想法,除了自行車,很少能聽到國人對自有品牌能夠讚譽有加或大力支持。事實上,經營品牌是相當辛苦的,Maxxis能在美國獲得成功後,再以優質產品回饋國人,並且在台灣販售的Maxxis輪胎,皆為道地Made in Taiwan,溫飽無數個台灣家庭。

最後,身邊有些朋友問我,這條胎如果上市,你真的推薦嗎?
我想說的是,「我無庸置疑的真心推薦」
就光是超過180km/h滿載四人且關掉ESP,還能急切急拉行雲流水的操控,以及200km/h在高速周回道展現強大支撐力穩定行駛,能這樣開還可安全下車的胎已經不多了,我又怎能不推薦呢?


提到Maxxis,很多人是藉由媒體介紹才知其是正新輪胎的外銷品牌;有些人是因所購新車出廠的配胎才知道它。過去Maxxis給許多人的感覺是自行車胎很行、機車胎CP值高,汽車胎則以經濟與舒適取向見長,以往品牌旗下最為人知的性能胎代表,我想屬i-Pro與Pro-R1。這兩條胎過去給許多人的印象,就是裝在自然進氣2.5L以下的中小型車輕度熱血操駕還行,若裝在高性能車輛上,就會有種莫名的奪命感,讓人感覺與世界大廠還有段距離。

也因如此,雖然在SUV、轎車、輕卡車和機車胎上,我用過20多種Maxxis的產品,性能胎卻始終沒用過,所以本次在這安全但嚴苛的場地,我很想體驗VS5在亮眼的數據下實地駕馭的感受,抱持著毫不客氣激烈操駕的決心。

 ※ 車輛資訊與說明  
許多讀者透過各大媒體報導都發現本次試胎過程的兩輛車是不同世代的A5。會出現這樣的狀況,經詢問是因B8世代的A5為Maxxis自有之車輛,B9世代的A5為外租車輛,但Maxxis為了不讓大家有勝之不武的觀感,因此是將自家VS5裝在B8世代的A5上,舊世代的A5在性能、操控和制動力上都落後新世代,先把自己擺在居於劣勢的位置,也可顯現出對VS5的信心,以下介紹兩台測試車的資訊:

 Maxxis VS5裝載車輛 
車輛型號:Audi A5 45TFSI quattro (B8)
引擎性能:230hp / 35.7kgm

輪胎尺寸:245/40-18
煞車規格:前對向四活塞卡鉗+314mm碟盤 / 後單活塞卡鉗+300mm碟盤
里程車重:512XX km / 1615kg



 Michelin PS4裝載車輛
使用車輛:Audi A5 45TFSI quattro (B9)
引擎性能:252hp / 37.7kgm、1610kg

輪胎尺寸:245/40-18
煞車規格:前對向四活塞卡鉗+337mm碟盤 / 後單活塞卡鉗+330mm碟盤
里程車重:115XX km / 1610kg



 ※ 測試項目 ※ 
高速周回道

在之前ARTC測試Maxxis HPM3時,已領教過這驚心動魄的項目,當時每輛車含駕駛在內乘坐四位男性成人,並在關閉ESP後以車速120~140km/h測試輪胎極限,測試方式為高速急切方向盤後再快速拉回。

▲黃圈處可見ESP已經是關掉狀態

但本次是測試性能胎,境界可就不同了,這次是以車速150~190km/h急切拉回測試循跡性與支撐性,及車速80~90km/h用力扭轉方向盤模擬高速行駛間急閃情況,乘坐其中感覺到腸胃被強烈拉扯,同時也深深體驗到安全帶的重要性,當下若未繫安全帶,人就會在車內亂飛,要是真的失控,身體一定會遭受重擊甚至飛出車外。

▲180~190km/h車道急切


▲150~160km/h車道急切


▲80~90km/h猛力扭轉方向盤

由於本測試場高速周回道的彎道坡度達45°,不只比ARTC的38°更大,車速高達200km/h產生的垂直與側向G力對人類體能有極大考驗,因此也是唯一需由專業教練駕駛的項目。兩款輪胎在乘坐四位男性成人的重量與強大G力的施加下,即使經過數趟猛烈摧殘,也不見抓地性能衰退打或出現折胎,皆順利攻克這考驗最大的周回道,而兩者最大差異在於PS4在極端操駕時胎體有些微軟腳情況,VS5支撐性明顯較佳,但整體表現都相當優異。

▲以190~200km/h的速度穩定行駛於高速周回道45°坡道

乾濕地煞車性能
標準測試方式為先將車速行駛到100km/h以上,到設定位置後需將車輛排入空檔以避免變速箱產生引擎煞車影響準確度,再全力踩煞車使車輛停止,乾地截取100~0km/h的數據,濕地取80~20km/h的數據。


本測試項目由每位人員親自下場測試,每台車乾、溼地各測試一次,在車上的三位成員皆相同的情形之下,PS4在乾地測試產生的G值為1.1,濕地1.0;VS5在煞車條件處於絕對劣勢的條件下,乾地G值竟達到1.3,濕地同為1.0。

兩者差異最大的乾地煞車,同樣將煞車踩到整個人幾乎是站在駕駛座的情況下,先測的PS4雖然減速過程車體與方向盤表現平穩,但就在感覺到接近停下的那刻,它竟往前滑了一下,也就是整台車已被煞車系統止住了前進動能,但輪胎在最後一刻hold不住失守了。
後測的VS5,減速過程一樣平穩無任何浮動、拉扯,ABS只稍微做動幾下便像是以「立定」的方式緊咬地面牢牢停下,表現令人驚艷。

▲親自操作乾地煞車


▲親自操作濕地煞車

乾濕地操控性
本測試項目由專業教練帶領,示範一圈後每位人員親自駕駛,乾地部分採金卡納方式操駕,由於部分駕駛意猶未盡忘記下車,加上為當天最後的測試項目,在天色逐漸轉黑的情況下,該項目我並未體驗到,因此以影片呈現的方式。


▲乾地操控(金卡納)

濕地操駕為每台車體驗2圈,車上只有駕駛員與教練。此測試區域為低摩擦係數路面,搭配均勻的水膜噴灑,教練將ESP開啟並告知盡量將車速控制在60~70km/h間,若超過可能會衝出車道。

首先體驗的PS4,我以車速約65km/h進入,在連續彎道處,每當我欲將方向盤拉回,明顯感受到後軸較跟不上,使ESP不停介入,若將車速再加快至70km/h,即使有quattro系統,但輪胎抓不住路面,武功無法有效施展,則連前軸都抓不住滑進緩衝區,第二圈便以60km/h完成。


接著體驗的VS5,首先我立刻感受到的就是這輛B8世代的A5轉向較不靈敏,即便如此,我仍一樣以車速約65km/h進入,雖然底盤側傾較大,但後軸卻是安定的,使我更有信心提高車速至70km/h,即使低摩擦路面造成滑動與ESP介入難免,但VS5提供的安定感顯然更高。

總結來說,PS4需較高的駕駛技術才能完成操駕,否則就得靠著ESP或減速修正;而VS5顯得容易上手,可較不需技巧的隨心所欲操駕。

▲教練先帶領操作濕地操控,隨後親自駕駛


N.V.H.與ISO噪音體驗
人們總說「要舒適寧靜就別選性能胎。」的確,性能胎的舒適度只能當亮點,從來就不是重點,要支撐性好和強大抓力的性能胎擁有舒適寧靜,就像天秤的兩端,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Michelin透過獨家技術與配方,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即使是性能胎,也能保有一定的寧靜與舒適性,本測試項目中包含高低差路面、混凝土路面、破損路面、老化粗糙路面、橋樑接縫等。


測試時於車內前後座規範位置架設收音設備,並將各種不同的音頻數據回傳至控制中心。在各項體驗中,PS4回饋的Q度和減噪能力不愧承襲了Michelin的優良血統,即使在各種條件不佳的路面都能維持良好的行路質感。

▲前後座收音儀器裝設位置,皆有國際規範,需符合標準

由於我自己駕車時非常在意胎噪,因此體驗的非常入微,個人的感受是VS5在顆粒較大的粗糙路面及車外的高頻聲較PS4略明顯,整體噪音抑制和PS4已有著不分軒輊的佳作。回饋感上,不同於Michelin一貫的Q柔度,VS5帶來的是較有韌性的行路感,我想喜愛明確路感的車主,應該會喜歡這樣的感覺。

▲扣除掉戶外之噪音,車內工作人員會將各種不同音頻蒐集,再回傳至屋內的專業儀器以供紀錄

 ※ 後記與心得 ※ 
本次獲Maxxis與U-CAR之邀前往崑山參與本試胎活動,身為特派員,加上我是Maxxis長年客、貨、機車胎使用者,也藉此表達歷來所用之產品的優缺點,讓Maxxis更了解使用者的真實心聲。



▲自有的國際級專業場地完工後,新研發的產品在耐久性方面可大幅改善,同時也加快開發速度

台灣許多產業由於早期技術不足,加上部分國人崇洋心態及認為國產就是要便宜的想法,除了自行車,民生用品上很少能聽到國人對自有品牌讚譽有加或大力支持。事實上,經營品牌是相當辛苦的,「Maxxis」品牌在美國獲得成功後,正新集團逐步將品牌劃分為平價的Cheng Shin、年輕的Presa及高階的Maxxis,並於國內投資新廠房和研發中心,將高端研發技術留在台灣,溫飽無數個台灣家庭,平價產線則逐步轉移到東南亞。

試完胎後身邊有些朋友問我,這條胎如果上市,你真的推薦嗎?
我想說的是,「我無庸置疑的真心推薦」
就光是滿載四人且關掉ESP,還能以車速180km/h急切急拉行雲流水的操控,以及車速200km/h在高速周回道展現強大支撐力穩定行駛,幾趟極端操駕下還能讓我安全下車的胎已經不多了,我又怎能不推薦?


所以最後我想告訴一些寧可用歐美日大廠入門胎,也看不上國產胎的使用者,裡子遠比面子來的重要,胎壁上秀出的品牌,不會比較優越,更不會因此羨煞眾人。
還有過去只用過Maxxis尚未成熟的性能胎,及一些低階原車配胎的車主,Maxxis真的不同了,它現在是全球輪胎銷量第9大、品牌價值第8大的集團,誠摯推薦大家一同體驗最新世代,節能、濕抓與噪音都具水準的HPM3、HP5、S-Pro、ME3和即將上市的VS5、VS5 SUV,為行車帶來更好、更安全的駕馭感受!



  引 伸 閱 讀  
Part 1:崑山知瑪力-Maxxis Victra Sport 5 (花紋場地介紹篇)
Part 3:崑山知瑪力-Maxxis Victra Sport 5 (活動花絮感受篇)

8

則留言

1

Super(eric.huang.1968)

2018/08/30 12:06:23

發文

#6050906 IP 27.52.*.*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森哥的講評既中肯又詳實,有職業的水準喔,讚!😀😁😃

已臻完美,何需苛求!

森哥(kao8788)

2018/09/03 23:13:55

發文

#6051205 IP 115.4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森哥的講評既中肯又詳實,有職業的水準喔,讚!😀😁😃

 

Super大過獎了
當天有把一些當下的感覺記錄下
趁還有記憶時趕快把過程寫出來
真的是表現很好的一條胎
如果2萬公里內都不會大幅衰退,就更完美了

Super(eric.huang.1968)

2018/09/04 00:23:30

發文

#6051218 IP 27.24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kao8788(森哥)所寫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森哥的講評既中肯又詳實,有職業的水準喔,讚!😀😁😃

 

Super大過獎了
當天有把一些當下的感覺記錄下
趁還有記憶時趕快把過程寫出來
真的是表現很好的一條胎
如果2萬公里內都不會大幅衰退,就更完美了

 

之前在昆山也有跟瑪吉斯主管聊到,對於不同胎紋深度8mm,6mm,4mm,2mm相對於競品的比較分析,或許可以作為新胎的參考!像是推出比VS5還要高一級的:VS5S vs PS4S  ...... (我亂想的)

已臻完美,何需苛求!

紫曦(actychou)

2018/09/04 16:52:39

發文

#6051247 IP 124.199.*.*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辛苦了!😍

U-CAR影音小組(ucartvteam)

2018/09/05 10:46:48

發文

#6051298 IP 122.11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由U-CAR編輯專業解析的影音出爐囉!

森哥(kao8788)

2018/09/08 16:26:37

發文

#6051444 IP 115.43.*.* 修改過 3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8/09/08 17:46:23

發文IP 115.43.*.*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之前在昆山也有跟瑪吉斯主管聊到,對於不同胎紋深度8mm,6mm,4mm,2mm相對於競品的比較分析,或許可以作為新胎的參考!像是推出比VS5還要高一級的:VS5S vs PS4S  ...... (我亂想的)

 

其實Maxxis早在10多年前就在機車胎上這樣玩了,以兩條我非常喜愛的胎為例
之前用12吋機車胎時,M6102就有分普通版和半熱熔的S版(Sport)
現在用10吋胎的M6012,則也有分高階的R版(Racing)和較耐磨的S版(Sport)

之後VS5要是大熱賣,也可以藉由此名氣
來推個更進化的R版(Racing)、P版(Performance)、E版(Evolution)

2018/09/08 17:47:58

發文IP 115.43.*.*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之前在昆山也有跟瑪吉斯主管聊到,對於不同胎紋深度8mm,6mm,4mm,2mm相對於競品的比較分析,或許可以作為新胎的參考!像是推出比VS5還要高一級的:VS5S vs PS4S  ...... (我亂想的)

 

其實Maxxis早在10多年前就在機車胎上這樣玩了,以兩條我非常喜愛的胎為例
之前用12吋機車胎時,M6102就有分普通版和半熱熔的S版(Sport)
現在用10吋胎的M6012,則也有分高階的R版(Racing)和較耐磨的S版(Sport)
之後VS5要是大熱賣,也可以藉由此名氣
來推個更進化的R版(Racing)、P版(Performance)、E版(Evolution)

今天趁機車前輪的M6012R下課,換上Maxxis M888新世代複合胎
這也是我用過Maxxis/正新的第14款機車胎產品
下週貨車還會再換四輪,用行動支持優質國貨

2018/09/08 17:52:21

發文IP 115.43.*.*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之前在昆山也有跟瑪吉斯主管聊到,對於不同胎紋深度8mm,6mm,4mm,2mm相對於競品的比較分析,或許可以作為新胎的參考!像是推出比VS5還要高一級的:VS5S vs PS4S  ...... (我亂想的)

 

其實Maxxis早在10多年前就在機車胎上這樣玩了,以兩條我非常喜愛的胎為例
之前用12吋機車胎時,M6102就有分普通版和半熱熔的S版(Sport)
現在用10吋胎的M6012,則也有分高階的R版(Racing)和較耐磨的S版(Sport)
之後VS5要是大熱賣,也可以藉由此名氣
來推個更進化的R版(Racing)、P版(Performance)、E版(Evolution)

今天趁機車前輪的M6012R下課,換上Maxxis M888新世代複合胎
這也是我用過Maxxis/正新的第14款機車胎產品
下週貨車還會再換四輪,用行動支持優質國貨

回應 eric.huang.1968(Super)所寫

之前在昆山也有跟瑪吉斯主管聊到,對於不同胎紋深度8mm,6mm,4mm,2mm相對於競品的比較分析,或許可以作為新胎的參考!像是推出比VS5還要高一級的:VS5S vs PS4S  ...... (我亂想的)

 

其實Maxxis早在10多年前就在機車胎上這樣玩了,以兩條我非常愛用的胎為例
之前用12吋機車胎時,M6102就有分普通版和半熱熔的S版(Sport)
現在用10吋胎的M6012,則也有分可下場比賽的R版(Racing)和運動性佳的S版(Sport)
之後VS5要是大熱賣,也可以藉此名氣推個更進化的R版(Racing)或P版(Performance)或E版(Evolution)

今天趁機車前輪的M6012R下課,換上Maxxis M888新世代複合胎
這也是我用過Maxxis/正新的第14款機車胎產品
下週貨車也要換四輪Maxxis UE168,用行動支持優質國貨

森哥(kao8788)

2018/09/14 20:56:59

發文

#6051768 IP 114.136.*.* 修改過 1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18/09/14 21:02:44

發文IP 115.43.*.*

在台灣,大部分人對商用車胎的標準就是耐磨就好
但Maxxis UE168商用車胎不只耐磨耐重,其實更有著深藏不露的實力
歐盟標籤:節能F  濕抓B  噪音70

曾用過Bridgestone R624/R600/CT11、Yokohama Y818、Federal ER01、Nankang N910/CW25、Dunlop SP175
最好用的還是濕抓一流又低噪音Maxxis UE168

U-CAR影音小組(ucartvteam)

2018/10/05 18:44:06

發文

#6052855 IP 122.11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特派員體驗心得影音出爐囉!

熱門新聞
2024年「U-CAR電動風雲車票選」開跑,囊括40款現行販售的純電車型、31款純電期待新車,讓您親身參與投票電動風雲車。
2024年度大甲媽祖遶境盛事,福斯商旅派出純電休旅ID. Buzz搭載Q版媽祖氣球作為媽祖純電坐駕,陪伴信眾走遍中臺灣。